
【家园】离婚!复婚?(小说)
梁秀兰回村了,要和张连顺复婚!
消息很快在向阳村传开了,村里有和梁秀兰熟悉的人都来看望梁秀兰。有一些和梁秀兰、张连顺都不太熟悉的人也都来到三队这块,看着梁秀兰家来人的阵仗。
这几年,向阳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去外面打工了,留在村里的也就是一些老弱妇孺。原本向阳村大队有四个小队,从一队到四队,每个队都有六七十户人家,平均一家四五口人,也就是整个村子有一千二三百人口,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了,在塞北这块地广人稀的土地上,大村小村都有,大村子大概有两千多的人口,小村子也就是一百五六十的人口。各个村大都是根据所属的土地居住,有的大队七八个小队分成三四个村子都是正常。
向阳大队原本一千二三百的人口,自从实行了退耕还林,人们的耕地减少,村里的常住人口也在减少了,原本三百多户人家,现在还是三百多处院子,可是空院子很多,仅有三百多的人口了,年轻人更是少之又少。
坐落在村子西南的三队,仅有二十多户人家了,有五十多处院子里都是空的,没有住人。张连顺就住在村子的西南角,院子里五间大房,他自己住了三间,父母和孩子住了两间。
张连顺上面有三个姐姐,两个哥哥,但是两个哥哥在很小的时候就夭折了。三个姐姐都嫁到了外村,现在也都不在村里,都去外地打工了。
张连顺的母亲在夭折了两个儿子之后就做了绝育手术,发誓不再生孩子了,哪怕没有儿子。
天公作美,就在张连顺母亲做绝育手术三年之后,又怀孕了!这在当时都成了全乡的大新闻。那是在一九八六年,计划生育很紧张,大队的负责人带着乡里的人来张连顺家催着张连顺的母亲去打胎,可是张连顺的母亲已经四十三岁了,还做了绝育手术,谁也不敢保证她的身体不受影响。最后在乡里和大队的一致商议之下,决定让张连顺母亲生下这个孩子,政府不做任何处罚。
就这样,一九八七年,张连顺出生了。
张连顺他们家在村里也算富裕,在张连顺二十三岁的时候,他和隔壁村的梁秀兰结婚了。婚后第二年,他们的儿子张祺出生了。
张祺八岁的时候该上小学了,可是村里的小学都撤了,因为村里生源寥寥无几,已经支撑不了一个班级。更有甚者,乡里的小学也撤了,因为乡政府驻地也是一个大村,村里小孩子连一个班的学生都聚不齐,只好把小学撤了,都去旗里上小学。
就这样,梁秀兰带着张祺去旗里上小学。原本张连顺的父母让张连顺和梁秀兰一起去旗里陪读,张连顺可以在旗里打工赚点生活费,村里的土地老两口帮忙照应着。可是张连顺的父母已经七十多岁了,三个姐姐都在很远的地方打工,一年也回不来一两趟,张连顺不忍心让父母过度操劳,就决定继续在村里种地,只是隔一些时日去旗里一趟,看看他们母子俩。有时逢周末或节假日,梁秀兰也会带着张祺回家看看。张连顺在村里种地之余,养了十来头牛,日子也还不错。
梁秀兰来到旗里,每天除了给孩子做三顿饭,基本就无所事事了,慢慢地和附近的陪读妇女们学会了打麻将。起初的时候,她还不会耽误孩子上下学,偶尔玩玩麻将。就在张祺上四年级的时候,梁秀兰在麻将桌上认识了一位南方到这里承包土地做园区男子。男子叫袁辉武,四十来岁,只身来到这个地方。
干柴烈火,不久后,梁秀兰就和袁辉武就混到了一起,甚至都不避讳张祺,周末两个人还带着孩子出去游玩。
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梁秀兰回家的次数减少,也让张连顺感觉不对。张祺电话里总说袁叔叔带她和妈妈出去吃饭,张连顺有些担心,趁着轮到别人放牛的时候,他来到旗里的出租屋里,发现了梁秀兰和袁辉武在一起缠绵。
袁辉武毕竟是外地人,也不敢在本地太张狂,他是来求财的,不是来找事的,女人自愿上钩,那是女人的事,他可不愿因为这些事受到牵连,所以看到张连顺进屋,他就整理衣服急忙出去了,屋里只剩下张连顺和梁秀兰。
“我是让你来陪读的,不是让你来找男人的,你就是以这种方式教育儿子的?”张连顺强人怒火厉声问道。
“那就离婚呀,窝囊废!”梁秀兰似乎并没有感觉自己做错什么,脸色不变,说话还很有底气。
“离婚可以,你周末回家,我把两家人叫在一起,如果你娘家也愿意你离婚,那就离婚!”张连顺也是当仁不让,语气并没有缓和。
“好!”梁秀兰答应的很清脆。在这之前,她的父母来过旗里,袁辉武也请两位老人吃过饭,而且是在旗里最豪华的饭店请的客。两位老人在旗里住了三天,袁辉武豪横地请了三天客,全羊宴、海鲜宴等等,让老人吃了从未吃过的美食,另外衣服鞋子买了一大堆,让梁秀兰觉得自己终于遇到了良人。也让梁秀兰的父母感觉袁辉武比张连顺更适合做他家的女婿。所以,当张连顺说要找双方父母协商这件事的时候,梁秀兰爽快地答应了。
张连顺不想在这个屋子多待一分钟,他去了儿子的学校,等到张祺下了课,张连顺和老师请了假,就带着张祺回向阳村了。
周六上午,梁秀兰回到村里,梁秀兰的父母也来到了向阳村。
张连顺回家就和父母做了思想工作,开始二老无论如何都不让张连顺离婚,后来张连顺好说歹说,二老才答应张连顺和梁秀兰离婚。
人们常说,打人没好手,骂人没好口。张连顺一直和父母住在一起,所以对梁秀兰也很是忍让,尤其在父母身边,几乎很少吵架,就是为了不让父母为他的事操心。就在他看到梁秀兰和袁辉武无媒苟合的那一刻,一向倔强的张连顺几乎连争吵的心情都没有,这样的女人,他不要了!
“秀兰做下那种事情,你们做父母的最好能劝劝她,毕竟还有孩子,离了婚孩子怎么办?没娘孩儿的日子可不好过呀!”张连顺的母亲向梁秀兰的父母央求道。
“人往高处走,既然我闺女能在城里过好日子,为什么还回来和你们在农村吃苦呢!”梁秀兰母亲趾高气扬地说道。
“哎,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婚哪!”张连顺父亲痛心疾首地说道。
“离婚,这个家我是一会儿也不想待了,儿子我不要,给我一万块钱!”梁秀兰看着在院子里玩的张祺说道。袁辉武答应她,只要她离了婚,袁辉武就带她回南方结婚,他们还会再生孩子,以后就会在大城市生活。张琪的户口在农村,他们带到南方城里,以后上学都会成问题。所以梁秀兰不能带着张祺走,那就要点钱。
“我答应!”张连顺不想多看这个女人一眼,更不想和她多说一句话。
“我们周一去民政局办离婚手续,我要拿到钱就离婚!”梁秀兰又说道。
“可以,周一领完离婚证,我就把一万块钱给了你!”张连顺说道。
“你家里连一千块钱都拿不出来,为了离婚你倒是舍得!”梁秀兰挖苦了句。
“十年的夫妻感情你说抛弃就抛弃,自己养大的儿子你都不要了,你是属猪八戒的,还要倒打一耙!”张连顺是实在不想再面对这个女人了,对婚姻不忠的人,他打八辈子光棍也不想再和这个女人过下去。
就这样,张连顺贱卖了两头牛,周一和梁秀兰离了婚。当初在旗里租房子也是张连顺办理的,他把房子退了,梁秀兰也没拦挡,她已经搬出去和袁辉武同居了。张连顺又在别处租了房子,让父母来旗里陪读,自己在村里种地养牧。
时光荏苒,转眼张祺升了初中,考的还是旗里的重点中学。张连顺这几年起早贪黑辛苦劳作,终于攒下一些钱,在中学附近付了首付买下一套楼房,是一楼带一个小院,和原先租的平房一样的方便,只是条件更好了,方便老人居住陪读。
寒假来临,张连顺也买了车,虽然不贵,但是去旗里看望父母和儿子方便多了。两年多了,他终于从前妻出轨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脸上也有了与阳光同样的颜色,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回家!张连顺开着车,拉着一家三口,一路上欢声笑语,当他们开门进家那一刻,尾随他们后面也进来三个人,竟然是梁秀兰和她的父母。
“你来干什么?”张连顺冷冷说道。
张祺小的时候不懂,以为那位袁叔叔对他很好,直到母亲和父亲离婚,舍他而去,他才真正地意识到,是那个人把他妈妈勾走了,他恨那个“袁叔叔”,更恨自己的母亲,就那么毫不留恋的弃他而去了。如果说张连顺好久以后才不再去想前妻出轨的事情,那么,张祺也是好久之后才适应了母亲不在身边的生活。
“祺祺,妈妈想你了!”梁秀兰来在儿子身边,低声下气地说道。
“我不想你!”张祺也是语气冷冷地说道。
“祺祺,你妈妈错了,不该把你扔下和别人走,你妈妈每天都在想你呀!”梁秀兰的母亲痛心地说道。
“你就别来祸害我儿子了,你走之后,祺祺大病一场,那时候你在哪里?和别人逍遥快活呢吧!”张连顺说着给自己倒了一杯水,也没看梁秀兰一家三口。
“我被袁辉武骗了,他在老家有家,有孩子老婆,根本没想和我结婚。”梁秀兰泣不成声地说道。
“和我有关系吗?当初你不要家,不要孩子,现在回来是几个意思?”张连顺冷脸说道。
“毕竟你们还有儿子,我们来是找你复婚的,哎,这成什么事了!”梁秀兰的父亲沉声说道。
“不可能,我不复婚,你哪里来就哪里去吧!”张连顺水还没有喝完,把水杯放在放到方桌上,然后转身出去了。
“亲家,你们劝劝连顺,孩子不能没有妈妈,连顺也不能一直这样单着过不是?再娶一个,孩子还是后妈,这日子也不好过呀!”梁秀兰母亲语重心长地对张连顺的母亲说道。
“秀兰说走就走,你们是不知道连顺和祺祺这两年是怎么过来的?当时你们离婚我们做不了主,现在你们复婚我们也做不了主。”张连顺的母亲心痛地说道。
“娘,我错了,我想回来,我想孩子,也想连顺!”梁秀兰哭泣着说道,“祺祺,妈妈真的每天都在想你,你和你爸爸过的不好,这两年妈妈过得也不好,你和你爸爸说,让妈妈回来,咱们一家三口好好过日子。”梁秀兰说着上前抱住了张祺。
“我也做不了主,爸爸这两年除了干活就是干活,吃不好睡不好,直到玉莲阿姨从外地回来,每天过来帮着爸爸做饭洗衣,我知道的是,爸爸秋天就和玉莲阿姨好上了,准备过几天去领结婚证呢!”张祺推开妈妈说道。
“什么?你爸爸和玉莲好上了?我咋不知道呢?”张连顺的母亲有些吃惊,这些事他们怎么不知道,张连顺和张祺说了,没和他们说?
“爸爸秋收后去旗里和我说的,玉莲阿姨因为不会生小孩和他丈夫离婚了,爸爸觉得这个家有我一个孩子就够了,所以就和玉莲阿姨好上了!”张祺很是平静地说道,“我支持爸爸,只要爸爸过得好就行,我不会影响他们,我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就行。”
“妈妈怎么办?妈妈真的不能没有你!”听完儿子的诉说,梁秀兰哭的更厉害了,泪眼巴巴地看着儿子。
“我不会帮爸爸做主,虽然你是我亲妈,可是你也伤害了我们。之前有了姓袁的叔叔你就跟着走了,谁又能保证以后会不会还有姓方的有钱叔叔,你又会跟着走呢?我爸爸已经和你离心了,你们再凑合在一起,日子未必会好过,我不敢赌,我爸爸更不敢赌!”张祺这两年在学校见识了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成熟的比较早了些,说话也是有理有据。
“妈妈不会了,以后妈妈会和你爸爸好好过日子的!”梁秀兰再次抱住了张祺。
“你回去吧,我不会和你复婚的,明天我就和玉莲去领结婚证,这个家,你就别想了!”张连顺再次回来,身后跟着玉莲。玉莲的年龄原本就比张连顺小四岁,没生过小孩,看上去还像一个未出阁的大姑娘。
屋里陆陆续续进来一些村民,他们有的是来看梁秀兰的,也有一些人是纯粹来看热闹的,看着张连顺态度坚决,以后都还要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所以她们只是安慰梁秀兰,却没人劝说张连顺。
“你难道一定要给祺祺找一个后妈吗?”梁秀兰站起来含着泪问张连顺。
“你是祺祺的亲妈,孩子小的时候一直是我爹我娘把他拉扯大,你是三天两头回娘家,你管过孩子吗?”张连顺怒视着梁秀兰问道,“你去旗里陪读,每天打麻将,对儿子不管不顾,还好孩子还有一日三餐。后来你勾搭上那个姓袁的,每天晚上把孩子自己扔在家里,孩子憋尿了不敢出去撒尿,外面有个风吹草动孩子都受惊吓,你在乎吗?你这个亲妈好在哪里了?”
“我以后会弥补你们,我们复婚好吗?”梁秀兰说着又看向玉莲,“玉莲,你还年轻嘹亮,再找一个男人也不难,你就把连顺还给我吧!”梁秀兰说着抓住了玉莲的双手。
“连顺是个人,不是物品,他有自己的主见,他若愿意和你复婚,我绝对不会再来打扰你们!”玉莲说着就把梁秀兰的双手推开了。
“梁秀兰,你扪心自问,你嫁过来到我家,我没打过你,没骂过你,我家不是很富裕,但是家里的钱紧着你花。你却看到有钱的,拍拍屁股扭扭腰,又吃一顿油炸糕,干脆利落的离开我们父子,离开这个家。这两年我是日不出而作,日落后才回家,终于把你先从我的脑海中抹掉了,我不会再受二茬苦,你回去吧,找一个合适的人好好过日子吧,你若想来看祺祺,我也不反对,毕竟儿子是你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只要祺祺不嫌弃你。但是复婚是不可能了,我决定和你离婚那天就没想过再和你复婚,我明天就和玉莲去结婚,不请你喝喜酒了!”张连顺说着拉着玉莲又要离开。
“连顺,你就不能在给孩子一个机会?有后妈就有后爹,你不怕孩子受委屈吗?”梁秀兰的父亲痛心地说道。
“我不承诺一定对祺祺好,他若把我当成一个亲人,我一定会把他当成自己的儿子对待,爱是相互的,我想我能护好这个家,不论是老人还是孩子,以心换心,一定会圆满!”玉莲回过头掷地有声地说道。
“当初梁秀兰和我离婚,你们二老出了不少力吧,胡吃海喝你们都参与了,当初你们若是阻止,也不会出现今天的局面。大家都给自己留点面子,你们都回去吧,我就不留你们吃饭了。”张连顺说着拉着玉莲出去了。
外屋叮叮当当传来做饭的声音,梁秀兰想着自己到了这个家,几乎是十指不沾阳春水,都是张连顺和他父母伺候着她。短短几年,享福的日子却离她而去了,梁秀兰来到外屋,炉火很旺,看得出来张连顺去旗里接他父母和儿子,家里还是有人照料,否则炉火早就灭了。张连顺蹲在灶坑烧火,玉莲从对面屋里拿出两笼屉饺子,应该是早已包好的。他们已经过上了日子,真的没她什么事了。梁秀兰捂着脸跑出院子。
“哎,这成什么事了!”梁秀兰的父亲又来了一句,看着女儿跑出院子,他和老伴再待下去也是尴尬,两个人穿上外套也走了出去。
“祺祺,你怪爸爸不?”看着梁秀兰一家三口离开了,张连顺对刚出了外屋的儿子问道。
“不怪,爸爸应该有自己的生活,我也希望我妈妈能和我们在一起,可是我不敢保证妈妈回来咱们家一定会幸福!”张祺坦然说道。
“祺祺,阿姨不能保证让你事事满意,但是阿姨会用心为这个家,希望有一天你能心甘情愿的喊阿姨一声妈妈!”玉莲走到这个比自己都要高半头的孩子面前轻声说道。
“嗯!”张祺答应了一声就进了屋里。
一切都要往前看,张连顺的父母坐在炕上,看着张连顺和玉莲把饺子端上来,没说什么,心里还是笑了。多少年了,他们没有吃过一顿便(bian)宜饭,都是亲自下厨才能吃上饭,还得看着别人的脸色。孩子们的事,就让孩子自己处理吧,鞋大鞋小舒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
终于又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饭了,炉火很旺,饺子热腾腾的,张祺坐在爷爷奶奶中间,时不时地给爷爷奶奶夹着饺子。虽是寒冬,家里的空气都弥漫着温馨与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