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云水】裸墙上的“休止符” (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云水】裸墙上的“休止符” (散文)


作者:灌园痴叟 秀才,1596.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38发表时间:2025-04-24 10:30:37
摘要:母亲节日思母亲,此情绵绵无尽期。此文回忆了一段耄耋晚年的父母,那与儿女间互动的一段美好时刻……。


   记得爸妈新宅沙发背后的那面墙,悬空的壁柜下面,一直空裸着“大白”,给人一种秃光光的感觉。
   还是千禧年后的头一个丁香花季,同登耄耋的爸妈,也沐浴着暮春初夏的温煦,搬进了江畔下的河柏花园,当时一个颇有档次的小区。新春新房新气象,两位老人眼角眉梢的皱纹都溢出了笑,心里要多爽,就有多爽。
   如果把房子比作“锦”,那屋内的装潢摆设,肯定就是“花”了。乔迁后的第一个大年三十快到了,想着老妈好美了一辈子,是不是应该在新房子里,给她再添点儿啥。让老两口这个年过得更喜庆,叫老妈的愉悦感再升上几分!我的目光又一次锁定了沙发后的那一面裸墙,一拍后脑勺,有了。
   那年新桃换旧符的图腾,是农历马年。马可是十二生肖中极富于活力的,要是给她送去一个与马相关的礼物,指定能打心里往外高兴。
   坐上206路公交车,我去了道里西十三道街,进了那个老字号的永安文具商店,买了大红纸。吸顶灯下,我把两张大红纸叠在一起,从那些年最时髦的挂历画里,选出一幅最喜欢的骏马良驹作参考。在红纸背后用铅笔大致勾了个轮廓,然后就寻出小折叠剪儿开始创作了。
   又粗又笨的大拇指,被折叠剪儿的“握圈儿”,疙得生疼。可随着纸屑一片片地掉落,看着骏马奔腾的形象愈来愈清晰起来时,心里头剩下的就都是乐了。
   屋角立着的俄罗斯式落地钟,弹动的钟锤儿敲响了12下。我的作品,也是送给老妈老爸新居的礼物,终于完成了。
   曙色悄然探进了东向的落地窗,我还在梦里头没出来,就被爱人推醒了,
   “明天就是三十除夕了,你不是说今天要给爸妈送一个惊喜吗?咋还糗得住被窝子,别是还没生出来吧!”
   我懒得搭理她,下弦月还没爬到楼顶上,她就早早上床了,都没想过到方厅这边,关注老公一下。就是属八哥鸟的,嘴上的功夫,难为她还总是哄我,要夫唱妇随!
   “啊呀,太漂亮了!这是你昨晚上剪的?”隔壁方厅传过来她的惊讶。
   “呵,还是两幅呢!太好了。这么大的剪纸,买都没地儿买,是不是要贴在沙发后边的大白墙上啊?”看来还是应了那句老话,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没跟她透露过,可俩人的想法竟不约而同。
   披上衣裳,我也踱了过来,看着她已经清理了落在地上的纸屑,把那幅大剪纸平摊在椭圆形的拉桌上了。桌面的玻璃砖,压的是一块白色抽纱图案的大台布。白布地儿,衬映红纸马,鲜明的色调一对比,这平面的纸马,似乎一下子就抖起了精神,有了种立体感。看着看着,好像再吹上一口气儿,就能活起来啦!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真看不出你还有这两下子,啥时候学的?”去爸妈家的公交车上,爱人一个劲儿地叽叽喳喳。
  
   二
   上了二楼,老爸应声给开了门,听着门响,老妈也从卧室出来了。一看是我俩说,前两天不是刚送来了东西,咋又来了?“妈呀,你儿子还给你漏了一件儿,这就给你补上啦!”
   脱了拖鞋我俩就都站上了沙发,一人抻一头儿,把这幅大剪纸展平了贴在了大白墙上。
   “好看,真好看!是在哈一百买的?”还没等我俩完全粘贴好,老妈就不住地夸上了。
   “妈,外面哪有卖这么大的,是你儿子熬了半宿自个儿剪的!”
   老爸一边往后退,一边凝眉眯眼地端详,“都说好马长在腿上,你看这蹽起来的马腿,刻得多有力道,真有龙马精神那股劲儿!”
   老妈却没顺着他的话茬儿,她总有自己的见解,“我看还是这个大马的头,绞得最像。挓挲着的马鬃,活灵活现。但凡是活物,最难得就是画眼儿嘛,你再细看看那个马眼睛,也绞得透出了神气,就跟我早几十年,在大撑子上绣的网扣儿,抽纱锁眼儿一样!"
   老爸嘿嘿一笑,来了一个调侃的表情,冲着老伴儿撇了一嘴,“你是不是又想说,这个老四的巧,又活脱儿随了你了吧?”
   “啊,你这回倒没说错。要是像你可就毁啦!手粗得跟个胡萝卜似的,肯定就是拙老婆纳鞋底儿,针脚儿高低不平那伙儿的,别说这还是剪子上的功夫啦!”
   老妈这一辈子,老爸别看嘴上给自己争份儿,心里头还真是服得五体投地。用他自己的兄长,我大爷(伯父)的原话,老二啊,你这一辈子值啦,娶了这么一个心灵手巧,过日子还能抓挠的媳妇,三生有幸啊!
   从胶东老家,来投奔17岁时就闯了关东的老爸之前,老妈的整个少女时代,一直都是在绣花庄的大撑子旁度过的。哦,就是给欧洲人绣制出口的大台布、窗帘、被套的抽纱绣品。那种工艺,可不是嘴上说说那么轻松。老妈一说起当年那些事儿,总会唏嘘不已。见过那些笨丫头,越是学不会,越是满手直出汗,把绣件儿都弄龌了。挨的竹板儿,手心都肿得老高。接下来就会自豪地说,“俺可是从来没挨过,绣工不属第一,第二也没个跑!”
   她当绣花女的时候还是垂髫、“二八”的妙龄,我还在等着托生呢,自然不可能知道。可她后来学做缝纫活儿手艺的时候,我却是整个都亲眼目睹了。
   共和国成立第七个年头,我们家添了一大件儿——缝纫机。老妈看老爸一个人拉巴六个“兵马”,累得腰都佝偻了,说啥也得“男耕女织”,守家在地干活儿挣钱。早想找工厂出去上班儿,可孩子谁照管哪!
   跟同大院儿的一个开五金行的掌柜娘子,带带拉拉学了三个月,老妈就单挑独打了。到五中对过的企新服装厂取回来活儿,当了“外件儿”工。
   老妈手再巧,也不是天上的织女,又是仓促上阵,从来没经过专业培训,第一批活儿就返了工。那个嫁汉嫁汉,穿衣吃饭的年代,不少女人,挨了呲儿,受了屈,都打了退堂鼓。可老妈想得挺开,也没有气馁,“一回生,二回熟,三回过了没力巴。”面子咋能比里子还重!掉了几滴泪,就又转身去了服装厂,说着甜言蜜语,求人家指点那批活儿的质量要领。
  
   三
   记得是半年后的一个下午,老妈要去送活儿了。我那时已经六七岁了,缠着老妈,也要去服装厂看看。
   跨入服装厂厂区大院儿,收发室对面是一间大房子,就是“外件儿”工,等着交活儿的地儿。
   墙上挂着的圆电表显示,离午休完的一点半,还差十五分钟,屋子里已经进来八九个人了。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可这会儿却静寂无声。不用说,过关前的等待,每个人的心里,都像有个小虫子爬,忐忑不安。
   懒洋洋的时针总算蹭到了一点半,长条台案后面的门终于开了,检查员出来了,年轻貌美,但眉目之间却又隐藏着一种冷艳。她先解开排在第一位的包袱,刚两三分钟,就把加工的活儿撇出来了,
   “你这是第二回了吧,你脑子都想什么啦!”声音一下子高了八度,眉梢也上扬了起来。
   “上一次我就差扯你的耳朵嘱咐你了,这衬衣的贴边都叫压脚子推出绺子了,你要眼喘气啊!改了吗?拿回去!要是下一次还这个样儿,就干脆在家抱孩子吧!”
   第二个、第三个的活儿干得好像也不理想,每个包袱里,她都不厌其烦地抽查了十几件儿。边看边摇头,但最终还是收下了。看得出来,收得很勉强。
   我的目光一直都没有离开过她,她依然紧绷着脸,额头和眉眼儿没见有丝毫舒缓。这第四个就是我老妈的了,老妈过关,我的心也提溜到了嗓子眼儿。赶在这个把关的女魔刹,正一肚子火气的节骨眼儿,可别是往枪口上撞啊!
   没想到她拿起最上面的那件衬衣,仔仔细细地看了领口、贴边、袖笼几个部位之后,却扬起了脸,声音也立马缓和了,“行了,不用看了!”一下子雨霁云收,面色开晴了。她一边抖着手里的衬衣,一边重新系好包袱,对正准备离开的那个返工的人说:“你过来看看,人家这活儿是怎么干的,你就是想横挑鼻子竖挑眼,也得能挑出毛病来呀!”
   背着新取回来的活儿,我忍不住跟老妈提起了刚才的事儿,老妈笑了,
   “你记住,天生的笨人并不多,多数都是一个懒造成的。世界上没有拱不透的事儿,就怕你不想动脑子,不认真,不钻挤。但凡你想着自己能行,闷住劲儿坚持,就一定能有不受憋的那一天。
   看到了吧,我现在一点儿都不紧张了,头两个月可不行,交一次活儿,就像过一次关,生怕让人家给撇出来。”
   清楚地记得,在企新服装厂大约二三百个外件儿工当中,老妈的序号是4号,这可不是按姓氏笔划排的。至少表明,在外件儿工当中位居前列,很受厂方瞩目,在检查员那儿是“挂了号”的一把好手。一直到特殊年代工厂停产,老妈的活儿几乎都是绿灯放行,是名副其实“质量信得过”的免检户……
   听着这些如烟往事,特别是刚知道婆婆竟是一个巧手绣娘,爱人都直了眼。抽纱绣品,和织勾的网扣一类的摆件儿、挂件儿,一直都是她的最爱。她娘家住的就是苏联房。五十年代邻居的苏联玛达姆,布置家居环境,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可没想到大字不识的婆婆,竟然能绣这么高档的绣品!看着婆婆的脸,那双有了白内障,甚至已有点儿浑浊的目光中,仍然流溢出的那种满满的自豪,不禁由衷地说了句:“妈,真没想到你年轻时候手这么巧啊!”忽然,她好像想起来什么,对我说:“你先陪爸妈聊着,我出去一下,一会儿就回来。”我有点儿纳闷儿了,这又增加了什么节目!
   还不到半小时,她回来了,手里拎了不少东西,“我刚才去了河松市场,快搭把手,帮我把这个也挂起来!”
   啊,是一串缀着小牛眼灯,还连着好几个垂着的黄流苏,红彤彤的宫灯式的小红灯笼。
   重又站在了沙发上,我手持灯线扯着,爱人把一个个小灯笼用透明的小胶带纸,固定在了悬在空中的壁柜下方。电工出身的老爸找来了一个“公牛”插台,把灯线插销那么一插,哇——流光溢彩啦!轮流接续变幻着的姹紫嫣红,赤橙黄绿的牛眼儿灯,簇拥着那像一个个小太阳似的小宫灯,把整个方厅变成了一个魔幻世界。
  
   四
   老爸突然把吸在棚顶的吊灯一关,灯彩的对比效果刹那间更强烈了。
   爱人把椅子搬到那面裸墙的对面,扶老妈坐下,尽情欣赏着眼前的场景。她边看边叨咕,不愁吃也不愁喝,连旧社会的大财主家,哦,你爸最知道,他学徒时的那些大掌柜家,都过不上的好日子,叫俺俩赶上啦!人得知足啊,还花这个钱干啥,你俩可真能五花六点儿地琢磨。可再看她脸上,却乐得嘴都闭不上啦。
   老妈说得没错,时下的物质生活,在他们那一代人的心里,那就是像上了天堂一样。可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在水涨船高,与日俱升,老人当然也不能排除在外。于是我又戳了她“言不由衷”的泡沫,“妈,你可是没全说实话。我可是记得清清楚楚。在安字片的那间小屋子里,过年的时候,你还用彩纸扎过牡丹花,做过荷花。你把粉纸用线缠在大擀面杖上,再往一块勒着挤,把纸挤出褶,做荷花瓣儿上的纹儿……你叫我爸说,过大年光有吃的,没个气氛,能高兴得起来?”
   老妈没言语,老爸却直不棱腾地揭了她的底,别听她的,忘了是谁老念叨,想美都美不了啦,手嘚瑟了,干不动了?就是得了便宜还想卖个乖!
   老妈嘛哒了老伴儿一眼,才自我解嘲下台阶了,是这么个理,那些年日子过得一直都累,都紧。过个大年,咋也得点缀点缀,美一回才行!我这个手呵,筷子都快拿不住了,要不然,早就自己动手啦,没有卖的那么花哨,可也比他们差不了多少!
   裸墙不再裸了。蓦然觉得,裸墙布摆上的,绝不仅仅是装饰物。就像是在一张白纸上,谱写了一首父母之爱、儿女之情,相依相随,永不离分的乐曲。曲子里娓娓倾诉着父母的爱美之期冀,低吟浅唱着儿女意领神会的回馈之情思。
   从那一年开始,远在沈阳军旅了大半辈子的五弟,回家陪爸妈过年,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一进屋,就和儿子精心装饰起那面裸墙。他更细心,带来的装饰物也更高档,更绚丽,还从裸墙起始,在整个方厅空中,都拉上了金灿灿,银晃晃的镂空拉花。使这首美的乐曲,更增添了一处处华彩的装饰音符。
   2025年的母亲节又快到了。每到这个日子,我的心里就像坠上了千钧之重。老妈就是在十几年前的那一天,如同明清小说中常用的词:“无疾而终”,溘然西去了。裸墙上那用心弦弹奏的爱之曲的乐谱,被标上了一个大大的休止符,缠绵隽永的心曲,戛然而止……
   想起了白居易的千古绝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常想,这虽然吟咏的是唐玄宗和杨玉环,浓情蜜意,却不得天长地久的哀挽,但倘若白老先生天庭有知,也定会赞同,这句诗,一定不仅仅属于李隆基与杨太真独有,春晖寸草的父母,之于儿女间的血缘之情爱,亦是比缱绻缠绵的儿女情长,更为久远的天下第一情,无有绝期,在人间世世代代传承延宕……
   2025年4月22日于纽约
  

共 491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以“装饰父母亲居裸墙”为线索,将日常生活细节与情感深度融合。作者在千禧年喝的吗年春节前夕,为让父母新居更添喜庆,亲手创作骏马剪纸,妻子随后挂上宫灯似小红灯笼,五弟及孙辈也陆续加入装饰行列,罗强从光秃绚丽,在装饰的过程中,父母对作品的赞赏,尤其是母亲以自己早年刺绣、缝纫的经历类比,回忆起少年时在绣花庄的辉煌岁月,展现母亲的心灵手巧与坚韧的品格。文中既描绘了阖家共庆佳节、精心装点居所的温馨场景,又通过母亲的故事,将亲情与奋斗精神交织。裸墙的变化不仅是视觉上的美化,更象征着家庭情感的日益丰盈与传承,表达出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思念,体现出亲情在岁月中永不褪色的力量。情感真挚,语言平实而不失韵味,描写生动,让人深受感染。感谢灌园痴叟老师的精彩分享,精彩美文推荐共赏。祝老师创作愉快!生活开心!【编辑:梦在何处】【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424002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5-04-24 10:34:20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千禧年后为父母装饰新房墙面的过程,每一个细节都沁润这对父母的的孝心与家庭团圆的珍视,场景温馨,令人深受感染。
梦在何处
2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5-04-24 10:38:59
  当裸墙从空白变得绚烂,是亲情的力量让白墙变换了色彩,表达出亲情的温暖与对父母的深切思念。情感真挚,生活气息浓郁,描写生动,令人动容。再次拜读欣赏,祝老师开心每一天!
梦在何处
3 楼        文友:灌园痴叟        2025-04-24 17:00:15
  谢梦在何处老师,编辑推荐辛苦!忽然想起母亲节又快到了,就想起了老母亲。老人虽然一直都是一个追求完美的女人,但生活的压力却也只能悄悄压在心底。老了,歇下来,可生命却又所剩无几。作儿女的此时再忆,就有了这篇文字。虽只是点点滴滴,但也是寄托了一点点哀思。再谢吗“梦”老师!
4 楼        文友:乡笛        2025-04-24 19:40:06
  文章把生活细节与人的心理活动和感想互为融合,用居裸墙展示过去,思念亲人,不得不如文章思维广阔,情感真挚,感人至深。又说文章语宫朴实,重点突出,有声有声,让人百读不厌。
5 楼        文友:灌园痴叟        2025-04-24 20:49:19
  乡笛老师,声声悦耳,不同凡响。感谢你的精心倾情热评。实际上就是顺着情写下来的。母亲的天质和一辈子的辛劳,拱起来了当年的那个家。现在那点点滴滴一直没忘。父母在,尚有回家的路,不在了,路就进入了梦中。老师过赞了。谢谢啦!
6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4-27 21:55:31
  ‌这段文字围绕“我”为父母新居的沙发后大白墙创作并赠送剪纸礼物这一核心事件展开,展现了家庭生活中的温馨场景与亲情互动,同时穿插了母亲过往的绣花经历,体现了家庭传统手艺的传承。文中通过回忆母亲绣花和做缝纫活儿的经历,以及父母之间的对话,表达了对母亲心灵手巧、勤劳能干的敬佩之情。整个故事充满了家庭的温暖氛围,母亲绣花手艺的传承也体现了家庭文化的延续,让人感受到家庭的凝聚力和归属感。佳作,拜读学习。感谢老师带来的精彩佳作。
淡淡的云彩
7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4-27 21:58:00
  文章情感真挚丰沛,笔触生动有趣,人物形象立体鲜明,情节温暖感人。恭贺灌园痴叟老师佳作收获一枚鲜亮的红豆!感谢老师给力的支持,期待更多精彩呈现,问好老师。
淡淡的云彩
8 楼        文友:灌园痴叟        2025-04-28 08:17:38
  感谢云彩老师阅点高评小文儿。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是辈子如影随形的人间第一情。但囿于笔力,还是感觉没有能写出十分之一二。只能继续提高自己了,同时也谢云水禅心社团的组织编辑与推介。都是对我的鼓励!由衷祝福大家。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