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过往】儿时走过的石板桥——攀桂桥(散文)

精品 【晓荷·过往】儿时走过的石板桥——攀桂桥(散文)


作者:shmyr 秀才,2198.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7发表时间:2025-04-27 17:59:33
摘要:原创首发

【晓荷·过往】儿时走过的石板桥——攀桂桥(散文) 儿时走过的这座石板桥,叫攀桂桥,座落在华林富楼村。它既是通往外婆家的温馨之路,也是我每天上学的必经道路。这座桥,带给我满满的回忆啊!它承载着我童年无数的欢乐。
   记得每次上下学经过这座桥时,我和小伙伴们必定要在此嬉戏——一个个站在那个石尖尖上,像无畏的战士,张开双臂,纵身一跃。当身子稳稳地落在下面的沙坑上,人没有摔倒,这是最厉害的高手,我们都会向他投以羡慕的目光。同样,谁若是从石尖尖那里,像称砣一样砸下来,那是要遭到众人哄笑的。
   虽然这个石尖尖离沙坑不会超过三米高度,但我刚开始向下跳时,心里还是有点胆怯,总也跳不好。每次落下,不是把屁股摔疼了,就是把脚崴了,得好几天缓过来。更多的时候是整个人都跌倒在沙坑里,弄得满身沙子,脏兮兮的。不过只要没摔伤,一切都不是事。
   而有些男孩子,他们连书包、饭盒都不用拿下,直接挎着书包,一手拎着饭盒,像飞翔的小鸟一样自由落体。看得我羡慕不已。后来我跳多了,慢慢也悟出了门道。——最重要的就是站在那个石尖尖上时,一定要先保持身子的重心稳了再发力,跳下去姿态才会优美,落地也平稳。我吃亏就在这里,人在石尖尖上还是摇摇晃晃,闭上眼就跳,还不一头栽了。
   小学毕业后,经过石板桥就越来越少了。参加工作后,归家之路就愈发稀少。后来随着交通的不断发展,村村都修上了水泥公路,石板桥更是离我越来越远……近三十多年都未曾踏足那座石板桥了。
   2020年5月,我与两个表妹梅梅和云云等一行7人来到富楼,去感受《诗经》中彩撷的欢愉——摘蕨菜、摘野草莓。当目光触及不远处的那座石板桥时,我们都有点小激动,梅梅和云云小时常被外婆带着往来我家,这座石板桥也是她们的美好记忆。于是,我们一起站在那里定格了一张合影。
   也正是此次之行,让我对桥上凹刻的那行字发生了浓厚兴趣,回家后,我在百度搜索了不少资料,后来又想起一位好友曾在微信群分享过这方面的文字和图片。一番对照,我才知道自己小时候经常走的这座桥,原来它有一个很美的名字——攀桂桥。
   这个桥名,字面寓意非常好,涵义深刻,有通过此桥登峰折桂之意。后来又因为这个桥名,让我又扑进了另一段人文历史里——桂岩书院。
   桂岩书院,距今约1200年,是由唐代幸南容(国子监祭酒)退休回乡后所创办。“她是江西历史上第一所具有教育功能的私家书院,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家族书院之一”。幸南容是华林洪城村人。书院就建在洪城西边处,因1958年修建上游水库,书院的遗址全部淹于湖底。
   因为富楼距离桂岩书院不远,取桥名的先祖,自然希望子孙后代从此桥经过,受到桂岩书院的文化熏陶,一个个都能勤奋努力,学业有成,最终考取功名,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儿时走过的这座石板桥,恰似一卷被时光反复摩挲千百遍的诗集。尽管如今桥面两侧长满杂草和藤蔓,也极少有人从那里走过,但是先祖们修建它时的美好愿景和质朴期许,却始终在青石缝间低语,从未曾消散……
  

共 120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以攀桂桥为线索,将童年记忆与历史文化巧妙交织。石板桥不仅是作者儿时往返家校、嬉戏玩闹的场所,承载着无忧无虑的欢乐时光,更串联起与表妹们的共同回忆,成为情感联结的纽带。文章从桥名溯源,引出桂岩书院这一历史文化坐标,道出古人赋予桥名“登峰折桂”的美好期许,让这座普通的石桥承载起深厚的人文底蕴。时光流逝,石桥虽被冷落,但它见证的童年欢乐、承载的文化寓意却历久弥新。文章借桥写人、写情、写历史,既有对往昔岁月的眷恋,也有对传统文化的追溯,在平凡事物中挖掘出不平凡的意义,余韵悠长。感谢赐稿晓荷,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汪震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50430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4-27 18:00:50
  文笔细腻动人!一座石板桥串联童年与历史,既有童趣回忆,又含文化底蕴,读来满是温情与感慨。
回复1 楼        文友:shmyr        2025-04-27 21:58:06
  汪老师神笔手,辛苦了!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4-27 18:01:23
  故事充满韵味!从儿时嬉戏到桥名溯源,将回忆与历史交融,平凡石桥藏着无尽诗意与期许,引人入胜。
回复2 楼        文友:shmyr        2025-04-27 21:57:07
  尽管现在的攀桂桥,被人们冷落,被杂草包围,但她承载的文化寓意却历久弥新!
3 楼        文友:shmyr        2025-04-27 21:44:39
  谢谢汪老师,辛苦了!
在浮世烟火里,修一颗清欢心
4 楼        文友:何叶        2025-04-30 18:37:30
  恭喜姐有又一精品!姐真棒!
何叶
回复4 楼        文友:shmyr        2025-04-30 22:46:27
  谢谢叶子社长!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