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宁静】小河淌水(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宁静】小河淌水(散文)


作者:小猪她爸 探花,12959.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48发表时间:2025-04-29 05:41:42
摘要:亚溪河从山里流出,打桥下流过,“哗哗”的流水声,像是跳动的音符,重叠的和弦,和着山风轻唱:哥像月亮天上走,天上走,哥啊,哥啊,哥啊,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

【江山·见证】【宁静】小河淌水(散文) 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我在想,出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读者会不会轻声唱道: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
   《小河淌水》是一首云南民歌,歌词质朴,曲调优美,被赞誉为“东方小夜曲”。我十几岁的时候,就跟着收音机学会唱这首歌。在其后的几十年间,先后听过多个版本的《小河淌水》,宋祖英的甜美、龚琳娜的清脆,甚至是腾格尔的粗犷。
   今年三月,我在苍山下、洱海边沐着大理下关的风,惊喜地发现这条在心里流淌经年的小河,就在九十公里外的弥渡县密祉古镇。熟悉的曲调回响脑际,歌声呼唤着我奔向大山深处,探源小河淌水,穿越千年古道,寻觅老时光中的旧故事。
   弥渡是大理下辖的县,史称“白国故地,西汉旧郡;十赕沃壤,六诏咽喉”,素以“花灯之乡”“民歌之乡”著称,可谓历史文化厚重。汉族、彝族、白族、回族、佤族等约三十多万人生活在这片热土上,安逸祥和。
   活着,努力追求美好,始终是人类生存的不二法则,亘古未变。早在西汉年间,生活在川滇一带的人们便挑战山之险峻、江河之滔滔,打通一条条商业通道,贩卖辛苦,换回财富点点滴滴的积累。因为最初始于茶叶换马的茶马互市,这些隐匿在高山深处的通道逐渐被称为“茶马古道”。其中有一条古道由川入滇,翻过景东山脊进入密祉坝子,一路向北过定西岭就到了大理下关,继续向北去往西藏,倘若南下则去往缅甸和印度等地。密祉,这条古道上的枢纽,马帮来来往往,勇毅前行的,欢喜回家的,都要在这里歇息一下疲惫的身心,喝一杯老酒,唱一曲月光谣。
   从心底咏唱的山歌,醉后舞动的身影,挑在屋檐下的花灯,经过时间的发酵酝酿,便披上了“灯从唐朝来,艺从唐朝起”的文化盛装,古老而典雅。群山围拢下的坝子上,弥渡山歌、弥渡花灯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小河淌水》作为弥渡山歌代表之一,就这样诞生在悠悠古道上,成为密祉古镇里歌声悠扬的旋律,世代传唱。
   走出密祉古镇汽车站,我发现没有可以利用的交通工具,只有徒步前往文盛街村,好在导航显示只有两公里。文盛街村是唐宋时期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至今还保留了一段长四百多米的古道,昔日的马店、驿站、商铺错落在街巷两旁,古韵悠悠,成为游人到弥渡必打卡的景点。
   镇子上马路宽阔,没多少行人,我便哼唱起来:“月亮出来照半坡,照半坡,望见月亮想起我的阿哥……”唱着,走着,很快就到了街口的花灯广场,抬头看见山脚下矗立的密祉大寺。这座始建于乾隆初年寺庙,在经历了二百七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后,依然巍峨庄严,白墙黑瓦依山势递升、层次分明,绿苔漫上青石台阶,如翼檐角微翘在树木的葱茏里。寺庙中轴对称,呈现传统中式院落布局,前面是关圣殿,后面是玉皇阁。梁柱、门窗雕刻着花鸟和人物图案,以红黄绿为主色调,但早已失去曾经明艳的色彩。大殿前摆着香案,却没有缭绕的香火,反倒是一阵淡淡的炊烟弥散开来。我这才注意到,偏殿里住着人家,一位大姐正在烧火做饭。劈柴窜出红红的火苗,青烟舔着黑黑的锅底,一个原本宗教场所立刻有了人间烟火气,人与神和谐共生。
   密祉大寺最初是佛寺,但后来成了儒释道三合一的场所了。所以,大殿内既有儒家题刻,正宗供着佛像,两侧文昌帝君、财神,也不觉得违和。密祉是马帮、商人路过的地方,信奉啥的都有,一个庙宇包罗所有,省心省事。史实亦是如此,清代曾在寺庙里办过书院、学堂,民国时期开办过学校,解放战争中滇西人民自卫团三支队曾驻扎过,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作为学校使用。密祉大寺堪称古镇宗教、教育、文化的中心,自有一段沧桑故事尘封在雕梁青瓦间,老旧的时光像藤蔓一寸一寸地爬上山墙。
   走出密祉的山门,穿过一片盛开的油菜花地,我就驻足在文盛街北入口的魁星阁前。魁星阁坐北朝南,古朴庄严,阁内供奉魁星神。魁星阁并不高大,但独立在街口,便有了乡间守望者的意蕴,守候一条老街荏苒的时光。拾级而上,登阁眺望,文盛街、密祉坝、半坡上的村落尽收眼底,像一幅田园水彩画,“天气浑如三月里,风花不断四时春”。
   老街由北向南延伸,不规则的石板铺成的路面,中间长条状的引马石像国画中涂抹的线条,泛着墨色,笔断意连地勾勒在老屋旧宅前。青石筑基,夯土为墙,粗大的椽头彰显着主人家曾经的富裕,聂家马店、杨家桂花店、赵家银匠铺、古戏台……如今还都矗立在巷道东西两侧,斑驳沧桑,古拙老旧。巷道里再也听不到马铃声声,望不见赶马人的背影,杨家马店里寻不到桂花树的影子,弯曲缠绕如鸡肠的周家巷道仍在迷惑着外来人,小河淌水的曲调依旧回荡在心头,举目却是“想你的风吹到了密祉”。古老孕育着新生,密祉古镇就像一朵海浪花,跃起在浪头时晶莹闪亮,落入大海中便汇成一片浩瀚的海水——五千年文明之海的浩瀚。
   我终于找到了“尹宜公故居”,可惜门上挂着一把锁,把我拒之门外。从门楼不凡的气势与门楣上的精雕细刻,不难看出这是一户大户人家。资料显示,这座有二百多年历史的走马转阁楼,占地三百多平方米,堪称大户。就是这座老宅子里,走出一位弥渡早期中共地下党负责人,世界名曲《小河淌水》的收集整理者——尹宜公。上世纪五十年代,尹宜公向云南省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并被有关部门确定尹宜公为《小河淌水》的收集整理者,因而民歌之乡密祉就成了《小河淌水》的故乡。但是,后来音乐家高粱就这首民歌的确权提出异议,说是这首歌自己根据云南民歌改编的。“官司”打了好多年,最终国家知识产权局撤销了云南省有关部门的确权,《小河淌水》的著作权人暂无确指。其实,民歌就是来自民间的,《小河淌水》属于密祉,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如果是跟旅行团或是有导游陪同的话,这个时候大都会讲一段《小河淌水》背后的故事。年轻帅气的马锅头阿朋与美丽善良的金花,相识相爱在密祉的青山绿水间。然而,当马帮又一次离开密祉后,在村头翘首以待的金花,却再也见不到心爱的阿朋哥,阿朋为保护马帮利益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从此,人们常会看见金花一个站在村口,唱着古老的情歌。这个故事使得《小河淌水》在绵长的思念情绪上,又增添了一抹哀怨的色彩。于是,唱歌的人和听歌的人都潸然泪下,空寂无人的古道上,余音袅袅。
   看到“就是一间杂货铺”的时候,就走到老街的南端了。木结构的老屋古色古香,它确实就是一间杂货铺,卖点烟酒糖茶一类的小店。电视剧《有风的地方》把这里作为外景地,演绎了一番戏里的爱情故事,杂货铺就成了网红打卡地。我来的时候,倒是没看见年轻人在拍照,门前台阶上坐着一位老乡,正专心致志地对付着手中捧着的水烟,发出一阵阵“咕噜、咕噜”的声音,接着青烟一缕飘过杂货铺门前。
   杂货铺对面,郁郁葱葱绿树掩映下就是珍珠泉,四四方方的一潭水,回清倒影。两个小孩围着潭水又蹦又跳,一串水珠从潭底升起,真的像一串珍珠。村里人喜欢用这里的水,制作豆腐、黄豆粉、甜米酒、酱菜等食物,品质上好。两个孩子不知道啥时跑掉了,我便肆无忌惮起来,学着孩子的样子,围着潭水蹦跳,累得我直喘也没见“珍珠”泛起。潭水后边是一道三重檐的白色影壁墙,与蓝天白云一起倒映水中,像一首乐曲的二重奏。我端起相机,拍摄下这一美景,转身离去时,那潭水竟然泛起一串串“珍珠”,白亮白亮的。
   凤凰桥就在珍珠泉旁边,双孔青石桥,造型别致,它是早年古道上盛名远播的桥梁。桥礅成棱形,向桥东西突出,很像鸟儿展开的双翼,名为“雁翅”,凤凰桥因此得名。站在桥上,向南看去,群山逶迤,向北回望,老街悠长。旧日里,南来北往的马帮都要走过凤凰桥,或走进大山深处,一路孤寂与辛劳相伴,或走进文盛街的热闹,卸下一身的疲惫。
   有桥,必定有河。亚溪河从山里流出,打桥下流过,“哗哗”的流水声,像是跳动的音符,重叠的和弦,和着山风轻唱:哥像月亮天上走,天上走,哥啊,哥啊,哥啊,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
  
   (题图照片拍摄于密祉村口)
  

共 315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小河淌水》是一首云南民歌。作者从这首民歌入手,详细描述了游览密祉古镇的所见所闻,并穿插各种历史、民俗和人文的介绍,就如同向读者娓娓展示一幅古朴沧桑密祉古镇的旧时光画卷。密祉古镇作为古时川滇茶马古道的枢纽,又是多民族聚集地,既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又浓缩了厚重的历史印记。慢步在文盛街村,感受道路两旁昔日马店、驿站、商铺的古韵悠悠;走进密祉大寺,体会这座儒释道三合一场所的尘封往事;还有魁星阁、尹宜公故居、杂货铺、珍珠泉、凤凰桥等,都在作者笔下栩栩如生,如同亲历。在文章结尾,作者再一次引用小河淌水的歌词,既前后呼应了文题,又有力地烘托了主旨。这篇散文文思独具,文笔朴实,描写生动,情感丰富,作者通过小河淌水的民歌作为主线进行穿插行文,并结合情感的抒发,既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又体现出作者对于密祉古镇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更令读者对密祉古镇心驰神往。欣赏拜读作者散文佳作,感谢赐稿宁静,力荐文友品读赏阅!【编辑:蓝天之下】【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429001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蓝天之下        2025-04-29 05:43:20
  欣赏拜读小猪她爸老师优美的游记散文,感受密祉古镇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内涵。感谢老师赐稿宁静社团,祝福老师春安文琪,文思泉涌,佳作继续在宁静社团精彩呈现!宁静社团有您更加精彩!
回复1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4-29 13:24:17
  谢谢蓝天之下老师点评,对小文给予肯定和鼓励。这个小镇,真没有什么游人,但古韵悠悠,古建筑保存完好,有山有水的,挺美。
2 楼        文友:浩渺若尘        2025-04-29 13:21:52
  感谢赐稿宁静社团,期待精彩继续。佳作欣赏,已向精品审核组申报!
浩渺若尘
回复2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4-29 13:24:33
  感谢社团鼓励。
3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4-29 13:22:44
  感谢蓝天之下老师精彩编按,辛苦了。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