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遥远的边城(散文)

精品 【东篱】遥远的边城(散文)


作者:枫桦 举人,3239.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3发表时间:2025-04-29 06:06:53


   我们的中巴车在山野间穿行着,一边是悬崖峭壁,另一边是深深的峡谷,车速飞快,等同于插上了翅膀,千丘万壑皆踩于脚下。
   在苍翠的山峦间,竟然影影绰绰地出现了几间房舍,那么高的地方竟然会有人居住。“白云生处有人家”这句诗的真正含义,并非诗句的艺术提炼,而是真实的生活写照,我不禁为这里人们的生活状态而惊讶。我想的是,那里一定有可以耕种的土地,才让人们不畏艰难地走上前。浩浩的星球坍缩为方寸之地,让一个家的意义高度浓缩了。
   山路逶迤,不断地篡改着海拔高度。我们一直都在山峦间穿行着,走位飘忽,一直都在为脚下路途的险峻所惊叹。正是有许多人辛勤的劳作,才开凿出如此平顺的坦途,让无限的宏愿变为现实。也正是这样的走进与走出,让无数的希望定格为一幅生动的画卷。随着画面的徐徐展开,锦绣与灿烂在上面鲜活地生长着。
   这是一次早已确定的行程,在山的那一边,是此次行程的终点。那个既定目标在那里,奔去路上的本身,就是一道风景的延伸。眼前不时地闪过一幢幢吊脚楼,楼身高耸,是树木遮挡不住的。人类的前世就是这广袤山河的一部分,现代文明虽然早已来到世间,却依旧无法摆脱山水的环绕。我们这一车旅行者,说浅些是消遣散心,说深些是于梦境之中出走,所去的方向不是未知的原野,而是我们前世出生的温床。
   阳光透过车窗,被炙烤下的脑袋钻出这样一个想法。令我魂牵梦绕的边城,就在这山峦间平平整整地搁置着,只是那里人烟稠密些,木楼挨得近些,于是,那里便产生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那里的崇山峻岭,是怎样的祥和安泰,才能容得下这般古朴与庄重?我觉得自己已经置身于古城之中,这样美丽的春天如此从容地来过。我的心目中,这样的春天足以以一当十,以一当百,虽然,我只是在那里停留短短的一天,却可以笑慰一生。
   边城,这个被语言与图画打磨得锃亮的地方,依旧故我,在热门旅游线路之外,静候着每一位怜惜时光与爱的人。这座不平凡的古城,让我一路上不停地去脑子里翻腾着,把相关这座城所有的信息都翻挖出来,捧到阳光下,放飞于天地间。
  
   二
   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因这座城背依的青山,酷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而得名。
   说到凤凰古城,就不能不说说这样一个人物。著名的文学家沈从文先生是万万绕不开的,正是他所写的《边城》,让古城蜚声海内外。在《边城》这部作品里,所提到的一个叫“茶峒”的小山城,就是现在的凤凰古城。《边城》是一幅描绘人生的风俗画,一首讴歌人生的赞美诗。其中的文字朴素无伪,如同去山野间折来一根草茎,放到嘴里咀嚼,那山野的泥土芳香,盈满口齿,甜甜的,还夹杂些涩涩的苦味儿。
   一条略宽些的溪流上,还有一只方头渡船。一位老人在这里摆渡已经五十多年了,身旁一直陪伴他的有一条黄狗,还有一个女孩子,女孩子名字叫翠翠,是老人的孙女。作品不刻意去反映什么,似乎也没有什么寓意。所保留的生活画面,兼得清浊之音,更有浓淡之韵。那个健康、善良、朝气的翠翠,所体现出的女性形象,让人看到了湘西淳朴的自然之美。
   一条溪流在公路边蜿蜒流淌着,青翠的竹林,还有掩映其间的吊脚楼,不时有身着土家服装的女人在田间忙碌着,我不禁为之怦然心动。感觉距离那座城越来越近了,让人难免心潮澎湃。在南方,河流所体现出的姿态似乎总是对人气无限依赖,弯弯曲曲地盘桓在人居之地,不肯离开。清亮的水洗亮了山川,也洗亮了河岸边鲜花一样的女人。
   渐渐地,一座城的轮廓在前方出现了。一股让人头疼欲裂的喧嚣充斥的头脑里,提着大包小裹的人群,拥挤不堪,如同一团巨大的黑色旋流,把所有的人搅进去,想挣脱都挣脱不开。
   我不认为这就是期待之中的古城,可是,不远处雪白的骑马墙和高高翘起的檐头,在证明着什么,不容我去辩驳。挤出人流,去下榻的宾馆,此时已经下午四点多钟了,整整赶了一天的路程,才急匆匆地赶来这里。我想,许多人都与我一样,都想来看看古城的芳容,我也是这些喧嚣的制造者,如何安置自己的这颗心,不再烦躁,尽快入静是很关键的一个步骤。
   安顿好行装出门来,差不多已经快五点了。赶快去街上找家餐馆,先填饱肚子是此时的第一要务,别的就先放一放吧。
   沿街的店铺比比皆是,餐馆是占有很大的比例的。路过一家,门前摆着一张桌子,桌上有一篮炸虾,鲜红的颜色很惹人眼。我伸头瞅一瞅,立刻引得一个小姑娘前来。
   “很好吃的,刚刚捞上来。”
   我心里一动,问了一句:“是从沱江里捞上来的?”
   她听我提起沱江,立刻眉眼嬉笑起来,频频地点头。
   沱江穿城而过,江水清澈缓缓流过,每日游船外来不断。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条江水清澈如初,尽管喧嚣所产生的纤尘在江岸上日益繁盛,却没有侵害到一江碧水,实在难得。
   我忙去篮里捻出一只虾,虽然不大,却觉小巧精致。忙送进口中咀嚼,呀!满口的鲜香,让人欲罢不能啊!小姑娘的眼神通透,一声不语地看着我,好像在问我什么。我猛然觉得这眼神是很熟悉的,那是被一篇文字浸染过的眼神,怎的会忘记呢?
   我想也没有多想,是这清纯的眼神,让我走进了餐馆。
  
   三
   华灯初放,古城的夜色在红红的灯火里,慢慢地抖擞起精神来。这座城始终都散发着一股清新的气息,当然是因为有一条河在不停地流动着,让这座城显得青春俊朗。沱江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母亲河,在天天流淌着,漂洗着,世世代代为这里的人们提供源源不断的乳汁。乌篷船在江上漫游着,艄公一声低沉的号子婉转而起,竟然可以盖过两岸渐起的嘈杂。
   我们都知道,这个时代始终都肆虐着一些所谓的自然清纯,出名即出事,保护如同破坏。一座古城能保持长久的自然生态,是不容易做到的,往来人群的众多,能把路上是石板踩深,能把身影印到墙壁上。修缮是必然的,过重了,必然失去了朴真。
   我来这里的时间有些晚了,黑夜快速来临,似乎在遮掩着什么,让人看不见。高楼林立的城区,没有可以入目的东西,繁华之中的山野气息荡然无存。还好,有一条江水仿佛从山野间穿空而来,所带来的清朗之气,在极力荡涤着这些污浊。
   虹桥是沱江上著名的景观,也是欣赏美景的好地方。踏上虹桥,古城的景色尽收眼底。沱江在脚下流淌着,站久了,仿佛是登上了一条游船,在随着江水慢慢地游动着。灯光红彤彤地铺到水面上,如一匹抖也抖不完的蜡染布,花色不停的翻新着,给人美不胜收的感觉。
   我走下虹桥,便被一个女人拦住去路。她的胸前挂在一部相机,手里捧着一个相册,手指着上面的相片。这时候,才发觉这一条河的岸边就是个摄影发烧区。许许多多的游客,不管男男女女,都被扮靓,女的一身银饰美如水,男的一身土家短衣短裤壮如山。光鲜亮丽的江水也漂洗着往来的人们,留下美丽的倩影,证明来过这里,也是不错的选择。
   眼前这位女人的年龄不小了,头发有些花白,一脸的黧黑在光影下显得更苍老了。很显然,她还没有生意可做,一份焦躁的心已经都挂在脸上了。同行的女伴们,好像并不看好她,不见得是摄影技术不行,大概是这份苍老,让人产生抵触的心理吧。旁边就有少男少女的摄影排挡,场面大,灯光足,还有浪漫的音乐,真的吸引人前往。
   老女人又要失去生意了,我不免有些惋惜。正当我们准备向前走去的时候,那女人的身后闪出一张女孩子的脸,那眼神里充满了幽怨与不安。这里也有一个女孩子,不知道为什么,那眼神里流露出的东西,一下子抓住了我,让我不能不动心。这条江可以作证的是,以清流之心孕育出的灵魂也是清纯的,这个女孩子之所以能感召人心,就在于此。冥冥之中感觉到了什么,能做多少,都是为了这颗心的安宁。
   我停下来。我在这一行之中没有决定权,却有话语权。老女人终于有了她的一单生意。我们可以去蹭别人的灯光,这些摄影人有自己的默契,只要有生意可做,可以相互关照的。当然,我们要在人家的拍摄结束,快一些步入最佳拍摄地点,摆出笑容即可。
   这一夜,我在极其安静的氛围里度过,从来没有过的清澈让心明明白白。时间向前走,记忆往后退。我心中的边城,永远都在那遥远的地方,若隐若现,勾引着一颗心皈依,从没有反复过,离开与路过都已经叠加到记忆深处了。
  

共 329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白云深处有人家”。沿着逶迤的山路,穿越悬崖峭壁,深深的峡谷,作者一行来到令自己魂牵梦绕的边城——凤凰古城。正是沈从文先生的《边城》,让古城蜚声海内外。《边城》这部作品里,提到的一个叫“茶峒”的小山城,就是现在的凤凰古城。溪流之上,摆渡了五十多年的方头渡船犹在,溪流旁的翠竹,掩映着吊脚楼,穿着土家服装女人忙碌着。溪水洗亮了山川。好一幅古城水彩画。下榻时分,已是薄暮,去找一家餐馆,填饱肚子。路遇一家店铺,篮子里鲜活的沱江小虾吸引了作者,尝罢,便走进了餐馆。夜晚的古城,华灯齐放,精神抖擞。江水仿佛从山野间穿空而来,所带来的新鲜之气,在极力荡涤着两岸的嘈杂和污浊。踏上虹桥,古城的景色尽收眼底。走下虹桥,被一个专事拍照生意的老女人拦住,她希望自己,能为所有的游客,留下美丽的倩影。作者正欲婉拒前行,女子身后闪出一个女孩子的脸,她眼神里流露出的东西,一下子抓住作者的心。作者遂说服同行者,一同进入最佳拍摄地点,请老女人为大家拍照,留下灿烂的笑容。这一夜,作者的心极其安静,心中的边城,若隐若现。心,皈依了边城,边城在记忆里永恒。凤凰古城是沈从文笔下的《边城》,也是作者笔下的边城,各有各的视角,各有各的风情,力荐各位读者,和我一道,走进老师遥远的边城,走进之后,发现边城离我们很近,令人流连忘返。【东篱编辑:韩格拉图】【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42900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4-29 06:12:04
  看到“边城”二字,自然联想到沈从文的《边城》。但老师笔下的边城,是新时代的边城,边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人们的精神风貌如何,从老师的文中可体味一番。空灵的描写,不凡的感悟,让人身临其境,陶醉不已。感谢老师对东篱的厚爱,顺祝工作开心,写作愉快!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1 楼        文友:枫桦        2025-04-29 14:22:04
  边城的名字因为一篇文章而声名鹊起。湘西风景画!是名副其实的。湘西是个神奇的地方,山水的奇特是让人流连忘返的。谢谢老师的精彩编按,谢谢精彩解读,编辑辛苦了,敬茶!
2 楼        文友:滴善斋        2025-04-29 07:33:48
  这段文字如诗如画,以细腻笔触描绘了作者走进凤凰古城的所见所感。从初临古城的惊艳,到夜晚的沉醉,处处尽显边城风情。文字灵动,将沈从文笔下与作者心中的边城完美融合,引发读者对这座古城的向往 。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回复2 楼        文友:枫桦        2025-04-29 14:27:31
  那里的商业化太严重了,难免会受到骚扰。喧嚣之中能寻找一丝丝的清净,其实是很难的,去过了才知道什么是难。我有那篇名著做引领,才有自己的前进方向。如果要去古城,真的建议去读一读文章,也许能在中间找到捷径。说的是玩笑话,见谅啊!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遥握顺祺!
3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04-29 07:41:28
  这是从沈从文中的《边城》融入了新元素的边城,老师的游记很有特色,与文中的小女孩一样带着清纯质朴的味道,让人心动。很美的文章,学习了,祝福老师!
回复3 楼        文友:枫桦        2025-04-29 14:32:10
  古城里有沈从文先生的故居,可惜去得晚,没有时间是瞻仰。匆匆忙忙的一天,只有晚上才能去看,真的不容易去写,我也有这样的感慨。写作就是如此,从细微之中发现些东西。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遥握顺祺!
4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4-29 09:28:17
  作者笔下的边城,是切近的,又是遥远的;是清晰的,又是若隐若现的;是安静的,又是喧嚣的;是清纯的,又是复杂的……灵动的笔触,深邃的感悟,作者的悲悯之心如眼眸一般清澈,令人动容。动人心弦的描写,修辞手法犹似神来之笔,读之滋味醇厚,似饮陈年老酒,很是醉人!大手笔的力作,盛赞才情,问候枫桦老师,春安!
回复4 楼        文友:枫桦        2025-04-29 14:36:42
  老师谬赞了,没有那么的好。走在湘西的大地上,不自觉地产生一种萌动。如此美丽的景色写不出文章,是不对的。我常常为这里人们勤劳而赞叹,他们不因地域艰险而怨天尤人,而是踏踏实实地,一往情深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高高的山峦,那里才是家,那是什么概念啊!思想境界高吗?有!更多的是生活使然。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遥握顺祺!
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4-29 10:10:17
  越来越喜欢枫桦先生的散文了,那种特别的悟性,我面对的时候,常常觉得自己很缺乏。例如,真正的海拔高度,不是测量到的物理数字,而是那条小路,山中的那几户人家,就像文学,高度不是看你是否被例如文学家的名字里,而是一种以此为乐的态度和坚持。我尤其喜欢枫桦先生散文的叙事性,这种叙事性,并非完整的故事,却是一个个让人可以反复回味的看点。特别是对事件的态度,决定了一个人的品质高低。生活是哈哈镜,并不真实,真实的反而是内心世界。就像关税战,枫桦散文一旦断供,我会失魂落魄……
怀才抱器
回复5 楼        文友:枫桦        2025-04-29 14:07:58
  老师谬赞了。没有那么好,不过是绞尽脑汁留下的结果。我至今都在想,古城有多少东西去值得留恋的?满城的商业气息,真的找不到古城应有的气息。好在有一条清澈的江,还有没有被商业化僵化的人们。我在街上碰到的女孩子,让我想起了那篇文章里的人物。清纯,是让人感动的东西,是什么都无法代替的,也是装不出来的。从喧嚣之中发现出自己需要的东西,真的不容易,需要努力去找!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遥握顺祺!
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4-29 10:12:55
  我桌头就摆着沈从文,是他的经典散文集。我看过一本,我笑他在想湖北的水途中,那些思家的信件,还能把爱情作为支柱,而不是拿来玩玩的东西,所以我觉得在他的笔下,爱情最深刻。枫桦先生在文章里提及了他,我觉得在凤凰古城去想他,那才是最深度的文化。
怀才抱器
回复6 楼        文友:枫桦        2025-04-29 14:12:57
  沈从文先生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典,只是,存世量不多,与他早年便封笔有关,可惜了!《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可以说是湘西大地的一幅风俗画。读他的文章,是有意义的。我在旅途当中,就听导游在解读他与凤凰古城的关系,尽管知道一些,还是喜欢这样的解说!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遥握!
7 楼        文友:郑德友        2025-04-29 10:54:58
  凤凰古城也曾经亲临前往。但很遗憾,并没有留下多少印象。去的那天也是一个晚上,除了震耳欲聋的鼓噪和喧嚣,眼中就留下了江边上光怪陆离的灯影和参差错落的建筑。说到底,还是缺乏一种如枫桦老师这样与风景对话的能力。这种情与景高度融合的美文,非老师莫属。拜读学习了。
回复7 楼        文友:枫桦        2025-04-29 14:17:43
  我与老师的到此次序大致相当,我也是这个时候去看晚景的古城。也许是有之前的预备,所以便显得有条不紊。有时候,我喜欢去碰,主动去找人搭讪,有“碰瓷”的感觉。有许多次,都是这样的经历,才有了写作的目标。期待老师的美文!
8 楼        文友:岚亮        2025-04-29 17:15:52
  曾经去过湘西,除了写过芙蓉镇,凤凰古城尚未留下一个文字。今读老师佳作,又重游了一次,清新如乍。写得好,很耐读!
回复8 楼        文友:枫桦        2025-04-29 23:30:16
  芙蓉镇也非常的美,老师的文章记得还阅读过,很棒的。我读过古华的《芙蓉镇》,还看过电影芙蓉镇,对那里印象深刻,只是没有去过!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遥握顺祺!
9 楼        文友:简柔        2025-04-29 18:32:33
  沈从文的《边城》如雷贯耳,还未曾一读。老师笔下的边城有着别样的味道,游离于文学和现实之间。有古老生活的痕迹,也有世俗烟火气。拜读老师佳作,欣赏点赞。
回复9 楼        文友:枫桦        2025-04-29 23:37:19
  凤凰古城的美丽被游人的脚步给踩得差不多了,是不是天天这么多人,就不知道了。我去那天,人山人海,让原本不大的地方,一下子给塞得满满的。乱哄哄的场面,真让人无法静下心的。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遥握顺祺!
10 楼        文友:蓝色创想        2025-04-30 09:28:36
  踏入凤凰古城,初见便惊艳于它的古朴韵味,夜幕降临时更沉醉于灯火摇曳。每一处都流淌着浓郁的边城风情,令人心醉神迷。好文章,学习欣赏,祝老师夏安!
回复10 楼        文友:枫桦        2025-04-30 13:01:00
  谢谢老师的支持!凤凰古城是真不错的去处,只是商业味道太浓了,掩盖了许多纯净的东西。利益下的风景,还有多少看点呢?名声太响了,未必是好事!再谢老师的解读!遥握顺祺!
共 11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