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韵●暖】莺啼序●峡江品茗(古韵)
摘要:余为闲懒慢热之人,工作之余有五好,引为平生五大乐事,品宜昌绿茶为其一。
夷陵邓村蕴雾,掐明前雀眼。
素纤手、揉月分云,焙得银亳松软。
紫砂试、冰瓯漱玉,松涛乍泻春痕展。
看毛尖浮落,恍如翠蛟千转。
效古分泉,虽无瀹雪,却茶经半卷。
恰卢子、七碗通灵,腋风轻带香霰。
碾愁肠、欧阳瘴墨,醒诗胆、东坡蟾砚。
最销魂,午枕初回,鬓丝萦篆。
辋川别业,顾渚遗盟,此身暂成茧。
漫记得、白公琴畔,冷浸冰泉,陆羽铛前,露芽轻叹。
云腴泛碧,兰烟凝紫,当年采向灵岩顶,有冰魂、化作珍珠溅。
茶星坠处,依然十二云屏,昭君楚韵歌遍。
近兮不惑,茗战空存,剩素瓷片片。
忍重抚、龟纹茶板,鹤嘴生苔,兔褐蒙尘,信笺虚捲。
茶烟散后,空留虚白,松风犹在回甘处,向幽窗、似说儿时怨。
何时重起春波,雪雨分时,鬓霜共剪?
注:依吴文英体。毛尖为夷陵邓村绿茶的珍品采花毛尖。卢子指卢仝《七碗茶歌》。欧阳瘴墨指欧阳修被贬任夷陵县令时所著《茶录》。东坡蟾砚指苏轼《汲江煎茶》。
【编者按】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作者这篇鸿篇巨制《莺啼序》,这首以吴文英体创作的词,围绕夷陵邓村毛尖,铺陈出一幅兼具历史纵深感与个人情感厚度的茶韵长卷。上阕从采茶、制茶的细腻场景切入,“素纤手、揉月分云”将制茶工艺诗意化,“松涛乍泻春痕展”以听觉与视觉通感,勾勒出茶汤初绽的灵动之美。中阕融入卢仝、欧阳修、苏轼等文人典故,借古贤之雅趣,彰显茶事承载的文化重量,“碾愁肠”“醒诗胆”更将饮茶体验升华为精神疗愈。下阕以“云腴泛碧”回溯往昔灵岩采茶之盛,再以“素瓷片片”转入现实的物是人非,“松风犹在回甘处,向幽窗、似说儿时怨”将时光流逝的怅惘寄寓于茶烟袅袅,情感表达层层递进,余韵悠长。全词巧妙融合地域文化与古典意象,在吴文英体特有的绵密辞藻中,构建出虚实相生的意境空间。作者既精准描摹茶事细节,又借茶抒怀,将个人生命感悟与茶文化传承交织,使作品兼具历史厚重感与个体情感张力。不足之处在于典故运用稍显频繁密集,部分语句稍显晦涩,或多或少影响普通读者的理解流畅度。但整体而言,词作在格律严谨的基础上,以细腻笔触、深邃意境与丰沛情感,展现出对夷陵茶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独特诠释,仍不失为一首将古典词牌与现代情思交融的佳作,推荐共赏。【编辑:贵州王先生】
1 楼 文友:贵州王先生 2025-04-29 19:07:05
欣赏诗友佳作,感佩才情,期待更多精彩,问好诗友,祝愉悦笔丰!!!
回复1 楼 文友:爱莫问天 2025-04-30 20:35:29
感谢先生指点迷津,获益匪浅,后面还有几件乐事一定避免。问好先生,敬茶!
回复2 楼 文友:爱莫问天 2025-04-30 20:35:53
感谢社长,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