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诗行里的橘香(散文)
暮春,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但风还带着料峭的余韵。声庚会长,携老年大学向群数十位诗词班会员,沿茶溪村蜿蜒的水泥道驱车而入,只为赴一场与田园诗意的约会,探寻这一方土地独特的风土人情。
茶溪村,是新农建设的示范村。一进村,便被道路两旁蓬勃生长的柑橘树所吸引。此时的柑橘花期己近凋谢,但嫩绿的叶片间,还能看到点缀着小巧玲珑的白色花朵,宛如稀疏的繁星。微风拂过,花朵轻轻摇曳,散发出淡雅而清甜的香气。那香气丝丝缕缕,沁人心脾,仿佛是大自然精心调制的芬芳,将整个村庄浸染在一片馥郁之中。会长轻嗅着空气中的花香,目光中满是欣喜,“这柑橘花的香气,便是茶溪村独有的暮春诗行啊!”他的话语中带着诗意,也引得众人纷纷驻足,沉醉在这迷人的花香里。
向群则穿梭在柑橘树间,灵动的身影与烂漫的橘花相映成趣。她小心翼翼地凑近花朵,细细端详着花瓣的纹理。时而伸手轻触那柔软的花蕊,时而又轻嗅着醉人的花香,时而又做出调皮但不失优雅的POSE,脸上满是惊喜与赞叹。“快看,这花朵多像一个个小铃铛,在风中演奏着春天的乐曲!”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当她来到苦棟树下,久久伫立,凝望着成串成串的略带紫色的花朵,眼前的繁花与美景,撞击着她灵魂深处的诗海,激起了层层涟漪,即兴赋诗七绝一首:
楝花
簌簌清香可有涯,行来问遍野人家。
笑言尽日前山处,雨细溪头飘楝花。
其它成员,也纷纷拿出纸笔或相机,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有的轻声吟唱诵,试图用诗词描绘眼前的美景;有的则静静地站在树下,让花香萦绕周身,感受着大自然的馈赠。
沿着水泥路继续前行,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如绿色的屏障,守护着这片宁静的村落。漫山遍野的茂密的橘树,深浅不一的绿色层层叠叠,展现出暮春时节特有的生机与活力。道路两旁,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几座农家小院,白墙灰瓦在绿树繁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古朴宁静。
来到一户农家,热情而好客的主人早已在门口候着。院子里,几株老柚子树还绽放着洁白的花朵,与院外的柑橘花香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芬芳。主人家的橱屋里,是忙碌的主人和会员的和谐协作,一会儿,具有浓厚乡土风味的美食摆满了刚从地里采摘的新鲜蔬菜和自做的农家美食:鲜红辣椒伴炒的青脆竹笋、翠绿的凉拌野菜、香气四溢的腊肉……每一道都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息,让人垂涎欲滴。
大家围坐在餐桌旁,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听主人讲述茶溪村的故事。主人家的老伯操着一口浓重的乡音,一双深邃有神的眼睛看向远处的橘林,缓缓诉说着村里的过往。原来,茶溪村虽没有溪流,却有着悠久的柑橘种植历史,村民们世代以种植柑橘为生,这些柑橘树不仅是他们的经济来源,更是这片土地的灵魂。老伯的话语中饱含着对家乡的热爱与眷恋,也让众人对茶溪村有了更深的了解。
饭后,易声庚会长提议在村里走走,感受田园风光。众人漫步在还算宽敞的蜿蜒乡间公路上,脚下是坚实的水泥路,身旁是郁郁葱葱的柑橘林。此时的阳光,柔和地洒在大地上,给整个村庄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远处的田野里,农人们正忙着,他们的身影在绿色的田野间若隐若现,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
向群被眼前的景象所触动,望着远处辛勤劳作的农人,感慨地说:“正是他们的辛勤付出,才让这片土地充满生机,也让我们能欣赏到如此美丽的景色。”声庚会长点点头,沉思片刻后,即兴吟出:
乙巳暮春橘园即兴
橘园春意歇,翠黛绕烟霞。
新叶才分脉,老枝又吐芽。
缤纷蜂乱舞,去往客惊嗟。
树下犹留照,衣香带抵家。
在他启发和鼓励下,便有了易森林的七律:
茶溪行
茶溪农舍景光殊,盆钵檐前花草苏。
庭院无尘迎远客,主人有礼奉香酤。
帮炊烧火各司职,煮肉烹鱼众展图。
天不作晴难采蕨,欢颜共聚亦怡愉。
龚建怀的词:
鹧鸪天·欢聚农家
雨访农家自带厨,庭前妍卉拥华居。操刀细切条条肉,挥铲精煎片片鱼。男举盏,女倾壶。宾朋同聚意欢娱。主家执手殷勤送,再约他时共此途。
众人纷纷拍手叫好,为这应景的诗句赞叹不已。
随着夕阳西下,天空被染成了绚丽的橙红色。暮色,渐渐笼罩了茶溪村。柑橘花的香气,在暮色中愈发浓郁,仿佛在挽留这群远道而来的客人。声庚会长等人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踏上了归程。这次茶溪行,他们不仅领略了暮春时节柑橘花开的美景,感受了浓郁的农家风土人情,更在这片充满诗意的土地上,找到了创作的灵感和心灵的慰藉。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茶溪村的橘香与乡韵,将化作他们笔下动人的诗词,永远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