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柳岸】丹江汉子(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柳岸】丹江汉子(散文)


作者:老笨熊李春胜 榜眼,27201.1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1发表时间:2025-04-30 21:10:41

我们村叫和顺园村,是个新兴的村子,在十多年前的地方地图上根本找不到这个名字,也就是说这个村仅有十几年的历史。
   一个村子应运而生,同时一个村子悄然消失,这并不是平白无故的。新兴的原因不是突如其来,而是顾全大局,消失的原因也不是没落衰败,而是无私奉献。为了南水北调工程,渠首淅川县的库区百姓要为水让路,居住在大石桥乡杨营村的村民整村都要搬迁,搬到了离家数百里的卧龙区蒲山镇,原来的村子一分为四,分四处安排这些移民,其中一个村子就是我们村。
   经历过移民大搬迁的人都尝过搬迁的滋味儿,这么大的一次行动得有个领头人,领头人的魄力,会影响到村子的稳定;领头人的能力,将影响到村子以后的发展,没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胆识,是很难担此重任的。根据选举,血气方刚的刘建设被推选为迁安委员会负责人。
   迁安委员会,是一个临时机构,是指在移民大搬迁中帮助移民解除后顾之忧,对移民提出的合理要求尽最大努力去解决,根据已搬的村庄所出现的问题及时堵塞漏洞,对一些难以处理的问题及时上报,为移民争取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确保群众满意,切实负责移民动迁的安全与稳定,以保证完成和谐搬迁。
   使命在身,来不得半点儿戏,刘建设不敢麻痹大意,走访移民群众,解开移民心锁,他把移民看做亲人,移民就把他看做贴心人。所以,很大一部分问题就是在他与移民面对面中发现的,找到问题来源,再和迁安委员会的其他成员碰头,共同想对策。为了做到有备无患,心中有数,刘建设每天晚上睡觉之前的必备功课就是写备忘录,哪些是已做的,哪些是要做的,他都写得清清楚楚。就是身子骨再累,他也从不放弃。
   负责移民动迁对他最大的一次考验令他铭刻于心,也让这批移民终身难忘。本来移民指挥部安排这一批移民是两天装车和准备时间,然而,天不作美,装车那天天气特别热,太阳一出来,大地就像撒了火。刘建设正在统计移民信息的时候,又接到了指挥部的通知,下午可能会遇到强对流天气,两天时间压缩成一天。计划一变,给移民装车带来了很大困难,也给刘建设弄了个措手不及。杨营村大批人马已经搬走,加派力量已不现实,刘建设一方面向大石桥乡政府做了紧急汇报,请求加派帮扶队员支援,另一方面组织迁安委员会召开临时会议,夯实任务,确保移民东西不受损,人员不掉队。他也是移民,也需要装车,他家里的东西就只好落到了他爱人一人身上。
   下午时分,一阵狂风刮过,骤然间电闪雷鸣,紧接着酒盅大小的雨点子倾天而下,刘建设和迁安委员会其他成员分头行动,手持话筒,敦促移民远离残垣断壁,钻进客车车厢里、货车驾驶室里避雨。
   大雨肆虐了半个时辰之后终于退阵,雨过天晴,太阳露出了笑脸,刘建设等人一个个却成了落汤鸡。但他们还没有喘息的机会,临时修建的进村入户的车路都是土路,多处积水,装满移民家具的大货车很多陷进泥坑之中,车轱辘直打滑。刘建设等人指挥着一辆辆钩机,把分布在各个角落里的货车、通讯车、医疗备用车等拖到了主干道上。
   他们根本顾不得喘息,按照移民名单,要逐车统计人数。
   移民大搬迁时,到处都能看到刘建设的身影,宣传移民政策,疏通进村路线,帮扶移民装车,带领移民登程,样样工作都安排得井然有条,有他在,移民像是吃了定心丸,他的形象在移民心目中逐渐高大起来。
   原来的杨营村分四批四处搬入蒲山镇,我们村的情况更特殊,移民是自愿申请到这里来的。搬迁动员会上,移民干部明确指出,在安置移民的几个地方中,这个地方离蒲山镇最偏远,土地质量差,交通相对落后,不过,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越是最艰苦的地方越是能考验人,谁愿意发扬风格谁报,不强迫。经过刘建设和杨营村的共产党员的宣传发动并亲自带头,有一批移民从其他几个移民安置点分离出来,组成了这个成员庞杂的村子。移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到了这里能够和和睦睦顺顺利利地安居乐业,繁衍生息。在广泛征集意见后,村子正式定名为和顺园。
   实现了和谐搬迁,刘建设功不可没。在蒲山镇政府组织的村民选举中,刘建设当选为村长,和其他村干部一起点起了三把火。
   在移民村干工作不比其他村子,其他村子都有老底,村干部工作起来有头绪,有时候虽然不是得心应手,但至少不会走多少弯路。移民村是另起炉灶,一张白纸,百废待兴,一切都是摸石头过河,要想干出点起色,不知要踢开多少绊脚石。很多时候是屡屡受挫,创业之路坎坷不平,发展之路举步维艰。
   和顺园村与其他三个移民村相比,困难更大,一个困难接一个困难,旧的矛盾还没处理好,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千头万绪真难以应对。
   一是到这里的人来源复杂,互不信任的猜测,狭隘利益的作祟,意见不统一的矛盾,言语冲突造成的误会等等都在一起涌现,给村子带来了动荡;二是这里给移民们征来的土地确实让人寒心,移民抱怨之声不绝于耳;三是由于道路、土地、坟地等问题,移民和周边的当地居民摩擦不断,四是一部分身份特殊的移民在村里落户受到另一部分人的排挤等等。一连串的问题不说解决了,听起来就让人麻头。但和顺园村的领导班子没有被困难所压倒,刘建设更是以最大的决心、最大的耐心、最大的诚意帮助困难的移民解除后顾之忧。
   刘建设常挂在嘴头的一句话就是:“南水北调是国家行动,方方面面都要考虑,上级为我们移民的衣食住行操碎了心,我们再在自己的小圈子内斤斤计较,就会影响大局。如果我们移民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起使,各自为政,互不配合,就会一盘散沙,缺乏凝聚力。既然我们有缘走到一起,就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话都会说,遇到实际问题,再深刻的道理也会显得苍白,不说别的,移民到了新地方没处住就是个难题。搬迁前,举棋不定的移民很难决断是不是要申报入住和顺园村,数字一直稳定不下来,这就给审批和建筑和顺园村移民房带来了高难度的操作,造成了十八户移民搬到了离家数百里的新地方却没有房子住。加上天不作美,搬迁后一致秋雨不断,搬来的粮食、家具都在雨地里用塑料单盖着,大人小孩都没干地方落脚。不妥善安排这部分人,会对整个移民大搬迁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雨中挣扎的移民急,刘建设更急,虽然这个大麻烦不是他的失误造成的,但他不能不管,他不能拿无辜的移民群众的生存开玩笑。面对上天无路的乡亲,刘建设眼睛湿润了。万般无奈之下,他动员两个哥哥发扬风格,先把移民房让出来,给已经搬来的移民以避雨的空间。
   刘建设的大哥和二哥也都是很明事理的人,二话没说,亲自把住房的钥匙交给了他,就拖家带口到外地做生意去了。殊不知这一搬进去就是好几个月时间。更让人感动的是他大哥的儿子也急于装修新房准备结婚,这一耽搁,只好拖延了婚期。对于其他没地方住的移民,刘建设和镇上工作人员一起,协调附近村子的学校、空余民房,全部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这一部分无助的移民进行了妥善安置。
   由于不停在风雨中奔波,加上食宿不常规,刘建设积劳成疾,突然感到面部不适。细心的爱人发现他嘴歪眼斜,眼脸下垂,两边脸蛋严重不平衡,意识到潮湿和凉风让他突发面瘫,就埋怨他说:“为了工作你不要命了?赶紧辞了村里这摊子事儿,去大医院住院治疗。这落下后遗症看谁管你!”
   刘建设苦笑道:“老亲老邻信任咱才选咱,咱要遇到点毛病就退坡,让村里人怎么看?我张不开这个口。”
   爱人劝不醒他,就四下打听治疗面瘫的地方,并亲自陪他去邓州找一位专治面瘫的老中医进行治疗。老中医在看了他的病情后,很认真地说:“你这比较严重,得用放血疗法。就是在你耳后的穴位进上行放血,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目的,促进气血运行。”
   放血手术后,老中医也对他进行了忠告:“病靠三分治七分养,回去以后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才能促进康复。”
   放血疗法并不是单单割个口子就一了百了,还要服药和打针。其中一种针剂注射到臀部以后,会疼得让人眼冒金星。但刘建设还是硬着头皮咬着牙,从没有因怕疼而放弃过。等刘建设的面部神经刚开始好转的时候,村里又出现了新难题,移民群众因为对土地质量不满意,拒绝接受政府给征来的土地,更为严峻的是移民们正在组织人马准备上访。
   刘建设急忙将情况反映给蒲山镇政府,镇政府高度重视,书记、镇长亲自下来做移民的工作,稳定移民情绪。另一方面协调邻村调整土地。但邻村也有邻村的难处,本来他们的地就不多,一下子又多出来五六百人,顾此失彼也会使他们面临着生存的挑战。移民们并不是无事生非,他们要生存,老村的群众也不是不识大体,他们也要生存,面对这样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镇政府果断决定,移土培肥,改良土壤。
   刘建设请来了挖掘机、铲车,对移民土地上的沟沟坎坎进行了彻底的整合,对地块里的枸树茅子、酸枣树藤等进行了斩草除根,他亲临现场,指挥运土车将一车车肥土运进移民地里,又指挥铲车把运来的土进行平整,很多时候到掌灯时分他还没回家。但刘建设出力不讨好,移民们心里没底,对这种改良过的土地仍不放心,所以并不买账,地依然分不下来。要想让移民接收土地,必须让事实说话。村委会干部研究对策,商量来商量去,最终决定土地实行大集体耕种,统一购买种子,统一施肥,统一管理。种地时,刘建设亲自上阵,撩开膀子一袋一袋扛肥料,百十斤的袋子压在他身上,他也没喊一声累。
   功夫没有白费的,第二年,移民地里的小麦长势喜人。获得了丰收,在广场上分粮的时候,移民们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也感到了这种改良过的土地确实不误人,土地责任承包在特殊时期终于落实到位了。
   原有的生活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尚未建立,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思潮,思维多极,很难做到统一。要把各行其道的局面统一起来,单单靠政策层面和动员号召是不行的,刘建设深知这一点,苦苦思索对策,于是就和村委会的班子成员商定,引进老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锣鼓曲、丹江龙等传统节目,让移民们在文艺活动中自然融入。
   刘建设把想法写成了报告,得到了蒲山镇政府大力支持,帮村里购买了大鼓铜锣、龙衣和旱船。
   民间艺人组织起来了,敲锣打鼓吹唢呐,要多热闹有多热闹。耍龙是个力气活儿,刘建设亲自上前,村里汉子、妇女一齐上,移民们的劲头可足了,丢下饭碗就开始组织人马排练。耍龙是个技巧活儿,不但龙头、龙身、龙尾得密切配合,还要和鼓点、唢呐节奏一致,移民们由生到熟,由熟到活,玩出了新花样,龙翻身、龙腾空、龙绞缠、龙起伏等等都能让人耳目一新。刘建设又组织村里的文化人围绕移民大搬迁编写了喜闻乐见的锣鼓曲,唱词通俗易懂,易仿易学易唱易传。最后,锣鼓曲传唱节目被搬到了卧龙区春节团拜会的舞台上,而且还获了奖。
   这些喜闻乐见的娱乐活动,最大限度地缓解了移民们的压力,增进了移民们的交流,加深了移民们的感情,连周边村的群众也相约到这里观看排练。经过长时间的磨合和配合,移民们在很多问题上达成了空前的和谐和统一,连蒲山镇领导也称赞刘建设的创意是金点子,并极力向其他移民村推广。
   搬迁后的第二年,蒲山镇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极端天气,大雨倾盆而下,不长时间,沟满河平,道路、土地全成了淹没区。移民们忧心忡忡,刘建设更是不敢大意,和其他村干部分片冒雨查看险情,疏通水道,将附近学校设为紧急避险点,严防死守移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大雨过后,人们见刘建设等人一个个成了落汤鸡。当他回到家里,他一下子瘫倒了,爱人用温水给他擦洗了半天,心疼得直掉眼泪。
   一心一意为了移民村的发展,从不计较个人的患得患失,刘建设深得移民的信任。他在移民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历次选举中他都遥遥领先,由村长干到村书记,任劳任怨,十几年如一日。如今和顺园村的道路、照明、生活用水、电力设备、网络通讯都不断更新和升级,移民们宜业宜居、全村绿化净化,移民们的幸福感不断攀升。市、区、镇政府对刘建设的工作态度和人格魅力进行了高度评价,说他是移民村的排头兵,和顺园村老百姓说他是老先模——老练老实、思想先进、堪称楷模。
   刘建设务实求真的工作作风,见证了一个基层共产党员活力四射的风采。他的一言一行都在践行着稳定移民、服务移民的神圣使命。
  

共 485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笔者叙述了一个基层村干部,在移民和建设新农村中的感人事迹。我们村因为南水北调的原因,需要整体搬迁,刘建设受命于危难之中,为任命为迁安委员会负责人。他要为移民解决后顾之忧,对出现的问题要堵塞漏洞,让群众满意,保证搬迁工作和谐完成。刘建设深知责任重大,他走访群众,把群众的事逐一记在本子上,再累再苦,从无怨言,他风雨无阻地忙碌在搬迁第一线,抛小家顾大家,带领干部群众顺利完成了搬迁工作;在被村民选为村长后,他的工作更忙了,面对一个新农村,新旧矛盾交织,千头万绪难以应对,可刘建设没有退宿,而是用诚意为移民解决后顾之忧;移民没地方住,他就动员两个哥哥把自己的移民房让出来,导致大哥的儿子结婚没房子住,只能推迟婚期;长期的劳累使他积劳成疾,可他依然靠着顽强的毅力,边看病便坚持工作;对于移民提出的对土地质量不满意的要求,他按照镇政府指示精神,整治土地,移土培肥,改良土壤。对村民的疑虑,他和村委会商议,最终决定土地实行大集体耕种,统一购买种子,统一施肥,统一管理。种地时,他亲自上阵,一袋一袋扛肥料,从不喊累。他在上级的支持下,为村里购买了大鼓铜锣、龙衣和旱船,并带领村民舞龙;组织文化人把移民中的感人事迹编写成锣鼓曲,受到村民的欢迎和上级领导的表扬;在第二年镇上遇到了极端天气,他又带领干部分片冒雨查看险情,疏通水道,将附近学校设为紧急避险点,严防死守移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如今的和顺村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交通便利,生活方便,各项生活设施齐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村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对刘建设是赞不绝口……散文讲述了一位移民干部在移民和建设新农村过程中起到的模范带头作用,这样的好干部是村民的贴心人,是干部学习的楷模!散文语言质朴,人物形象鲜活血肉,情节生动感人,故事贴近生活,读之令人心生敬意,产生共鸣!欣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50508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25-04-30 21:11:50
  问候作者,写作快乐!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25-04-30 21:14:59
  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您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3 楼        文友:老百        2025-05-01 08:48:12
   佳作欣赏推荐,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