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新生(随笔)
拉黑,初听像是斩断关系的利刃,带着决绝与冷漠,可细细品味,它何尝不是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中,为自己寻得的一方安宁净土?在生活的纷争与彼此诉求的碰撞里,拉黑恰似一剂良药,让人们在混乱中得以喘息,找到各自的栖息之所,也为我们敲响了探寻幸福真谛的警钟。
当一个人选择拉黑,他实则是悄然关闭了欲望的窗口,那曾被无尽贪念与幻想填满的空间,瞬间变得清净。同时,也将失恋的伤痛、情感的纠葛拒之门外,不让它们再肆意侵扰内心的平静。在这个信息如潮水般涌来、碎片化充斥生活的时代,拉黑不再是简单的不尊重,而是成为了我们守护自我的坚固铠甲。戴上这副铠甲,我们得以在喧嚣的世界中,守住内心的一方天地,重新审视自己的方向,找到该归巢的路。
父母与儿女之间的拉黑,往往蕴含着复杂的情感与故事。那位在新楼超市打工的母亲,被36岁的女儿拉黑,整整8年,女儿未曾归家。母亲满心担忧,寝食难安,只能请邻居阿姨去查看女儿的近况。当得知女儿的窗户开着,屋内似乎有人居住时,母亲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这份拉黑,看似是切断了母女间的联系,实则是女儿向母亲传递着一个信号:她已经能够独立生活,无需母亲过多牵挂。女儿的单身生活、工作规划、对幸福的追求,都有着自己的节奏与安排。就像省与省之间的界牌,一步跨越,便是全新的天地。拉黑,也是这关键的一步,它象征着一个新的开始,如同四季轮回,从春到夏,从夏到秋,从秋到冬,每一次的更迭都带来新的可能。
有时,拉黑源于深深的恨意。当这份恨意达到极致,人们选择用拉黑这种方式,将对方从自己的世界中彻底清除,生怕对方影响自己心中的宏伟蓝图;或是害怕对方阻止自己投入一场疯狂的计划;又或是担心对方戳破那看似美好的骗局,将自己从虚幻的美梦中唤醒;也可能仅仅是厌烦了对方的絮絮叨叨,不愿被束缚;甚至是害怕被连累,无法自由地追逐自己的梦想,比如穷游世界。总之,拉黑的背后,是人们渴望掌控自己生活,不想被他人过多干涉的强烈愿望。
然而,拉黑并非是关系的终结,它更像是亲情的一次短暂休眠,为彼此按下了暂停键,等待着重新启动的契机。
生活中,我们或许都有过拉黑或被拉黑的经历。不必为此感到惊慌或失落,因为每一次拉黑,都是我们在成长路上与自我的一次深刻对话,是对生活的一次重新审视与调整。它让我们学会在适当的时候,与不合适的人与事告别,去拥抱更真实、更美好的自己,开启属于自己的崭新篇章。
拉黑,黎明前的黑暗。
2025.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