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亲兄弟的亲(小说)
郁建利的小腿骑摩托摔断了,郁建利的媳妇跟着村里的薛玉涛跑了!
郁春利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是弟弟出院一个月后了!“你的腿摔断了,为什么不告诉我?住院期间你是怎么挺过来的?”郁春利给郁建利拨通电话,语气中有责怪,还有疼惜。
“我的腿就是小腿骨折,不影响走动,何况医院有轮椅,我自己还能自理!”郁建利声音很低,语气糯糯地说。
“接下来准备怎么办?”郁春利听到弟弟这种窝囊的语气,心里就有气,他静了静心,又问道。
“我已经拄着拐杖可以行走了,过一段时间就可以甩掉拐杖,还能骑摩托工作。”郁建利语气坚决地说道。
“等我一周,我有朋友找我有点事,一周后我回去!”郁春利还是不忍对弟弟苛责,语气缓和了许多,沉声说道。
“哥,你有事就先忙,我没事的!”郁建利听到哥哥说话语气轻缓了许多,他笑着说。
郁春利在市里主要承揽一些室内装修的活,刚给一个大酒店做完装修,这几天也没再接什么活,就听到了弟弟出事的消息。他说的有点事,并不是朋友找他,而是他需要去找朋友,在市区周边一个搞养殖的朋友,他要去看看那个朋友养殖的实际情况。
和弟弟通话的第二天,郁春利就提着酒买着肉去了那个朋友的养殖场,说是朋友,其实就是他刚到市里时的一个合作伙伴,来自四川,名叫陈欢。他们一起承包活,一起搞装修。后来赚了点钱,那个合作伙伴就在市区周边搞起了养殖,主要是养兔子,然后再把兔子煮熟熏好卖出去,一家人形成一个小的产业链。
听到郁春利说明情况,陈欢也不见外,就带着郁春利看了所有的养殖程序,还有他们熏兔子的所有流程。因为彼此熟知,关系一直也不错,当初陈欢建筑养兔场的时候郁春利也帮了不少忙,所以,陈欢领着郁春利看完之后,回到家又给他做了详细的记录,在郁春利走的时候,还给郁春利带走几只熏兔让他回去和家人尝尝。
“给我留五十只小兔子,等我建好养兔场来拉,我按照市场价给你结算!”临走的时候,郁春利对陈欢说。
“我给你留二十只大母兔,两只公兔,五十只小兔子,让你第一年就有收益!”陈欢很是爽快地说,“我也不要你按照市场价结算,你把你这辆机动三轮车给我留下吧,你回老家也开不回去,放在那里时间长了就不能再用了。”
“那不行,我的这辆机动三轮车卖了顶多三千块钱,不足以买你这么多的大母兔和那么多小兔子!”郁春利知道,按照现在行情,他的这机动两三轮车能卖三千块钱都是高价格,像陈欢这样品种的兔子,市面上三千块钱顶多买三十只。
“兄弟如果计算的那么清楚就不是兄弟了,废话少说,还有公交车,你就坐车回去吧!”陈欢说着就把郁春利的机动三轮车扣下了,摆手让他赶快去坐公交车。
如果兄弟计算那么清楚就不是兄弟了,何况是亲兄弟!
郁春利坐在公交车上,思绪都在想着自己和弟弟的点点滴滴……
郁春利六岁那年,弟弟郁建利两岁,父亲郁智因病去世了,母亲齐玉莲一个人拉扯着他弟兄俩。父亲安葬刚过百天,就有人上门给母亲说媒,村里有几个光棍汉都想娶母亲进门。母亲并没有答应任何一个人,只想把他弟兄俩养大成人。
第二年,郁春利的爷爷奶奶也劝说他的母亲,让儿媳再往前走一步,毕竟儿媳还年轻,这么年轻守寡要守到什么时候。看着公公婆婆也是好心,母亲答应了他们,和村里的一个年过三十还没娶过媳妇的常占海走到了一起,只是没结婚。
常占海起初对郁春利弟兄俩还好,时间长了,就有些不耐烦了,经常对他兄弟俩呼来喝去。其实,在那期间,郁春利经常带着弟弟在爷爷奶奶家吃饭,有时候还会住在爷爷奶奶家,爷爷奶奶也是希望有人帮扶着自己的儿媳妇把两个孩子养大。
母亲实在受不了别人对自己的孩子不好,两人在一起过了不到半年,反正也没领结婚证,母亲带着他哥俩又回到了自己的家,自那以后,只要有媒人上门,母亲都是横眉冷对,逐渐地,再没有人上门给母亲上门说媒了。
郁春利十七岁初中毕业就辍学了,等到弟弟初中毕业,因为学习成绩不好,也没考上高中,恰好那年县里向村里招生,只要初中毕业都可以报考,学习兽医专业。郁春利和弟弟商量,让他去报考,还好,弟弟考上了,在县里的职业学校学习两年,回村成为村里的兽医。
郁建利兽医专业结业,郁春利已经二十四岁了。同村的肖桂枝一家人看上了郁春利肯吃苦,还挺能干,再加上郁建利成了村里的兽医,家里也就没什么负担了。就把肖桂枝许配给了郁春利,隔年夏天,郁春利结婚了。肖桂枝也很实在,对待婆婆齐玉莲也很好,第二年,肖桂枝又生了一个儿子,一家人很是和谐幸福。
郁建利在村里当兽医,也有了一些活钱,不用出去打工。村里很多有姑娘的家庭都托人上门给郁建利说媒,想把自己家的姑娘嫁给郁建利。
要说齐玉莲,那是村里出了名的美人,有人说美人命苦,你看历史上的四大美人命运都不是很好。郁春利和郁建利的长相都随了母亲,长大后都是很标志的小伙子,所以才有肖桂枝相中郁春利并且嫁给了他。
郁建利上了两年学,穿着就像是城里人,虽然干兽医工作免不了和牲畜打交道,但是郁建利总是把自己收拾的干干净净,利利索索。村里有人上门说媒,郁建利却独独相中了田家老七田秀梅。田家的人性在村里是出了名的不好,但是闺女又是个顶个的能干。她家没有男孩,村里干啥活她家都是女人出马,而且干活从不落后。
郁春利与母亲是百般的不愿意,耐不住郁建利非田秀梅不娶,最后齐玉莲只能差人去田家说媒。田家也不愿意老姑娘远嫁,就答应了这门婚事。
郁建利结婚之后,田秀梅不改常态,对婆婆各种挑不是,郁建利却是唯唯诺诺。郁春利实在看不下去,又不能和弟媳起冲突,他和妻子商量,决定去市里打工。临行前,他让弟弟把他家三口人的土地种了,他什么都不要,就是让他两口子对母亲好点,郁建利也答应得很好。
郁春利第一年出去打工,所在工地回迁房内装修,每天赶工,春节也没顾得上回家。夏季田秀梅生了一个女儿,郁春利还给弟弟打回一千块钱。第二年春节,郁春利一家三口回老家过年,买着各种肉和菜。过年期间,从人们议论中知道,弟弟一家对母亲极差,田秀梅甚至还上门辱骂婆婆,弟弟却不敢多说一句,还是对老婆百依百顺。
郁春利听完后十分生气,单独找到弟弟,怒斥了他一顿,他也知道弟弟在母亲和妻子中间肯定受着夹板气。郁春利还是怒其不争,护不了母亲。于是和妻子肖桂枝商量后,过着元宵节,带着母亲去了市里,又把母亲的土地都给弟弟种,他一分钱也不要。
如今已经过去十多年了,郁春利的儿子已经高二,秋天升高三,明年就高考了。这些年,郁建利也就来市里看望过妈妈两次,肖桂枝每隔一两年都会回老家家和父母过年,郁春利还是会让妻子给弟弟带回一些羊肉牛排。
没想到,最终还是听到了如此不堪的消息,郁建利腿断了,田秀梅跟着别人跑了。他的弟弟,自己从小带大的弟弟,自己可以骂,别人说一句都不行,竟然有人还把他的媳妇领走了,郁春利越想越气,还不能把火气发到弟弟身上。回家,回老家,自己的弟弟自己守着,一定要让他活出个人样来!
回家的第二天,郁春利借着弟弟腿断这件事找了他所装修的酒店老板,把装修工程费用结了。酒店老板还是有些仁义之心,一分不剩的把工程款给了郁春利,只要求他如果他装修部分出了什么问题他能尽快找人过来解决,当然费用酒店支付。
“娘,咱们回村里吧!”郁春利和妻子商量之后,又来找母亲说。
“怎么,出什么事了?”母亲焦急地问道。
“没什么事,就是市里的活越来越少了,我想回村搞养殖。”郁春利对母亲说道。他没把弟弟的事情和母亲说,他想着回去再面对吧,省的一路上母亲担心伤心。
“好,你去哪里娘就跟你去哪里!”齐玉莲估计是家里有什么事了,儿子在市里的活很多,她听儿媳肖桂枝说过,好几个个人家装修都还排队等着呢,怎么会没活。既然儿子不说,她也就不多问,好几年没见小儿子了,她也想她的小儿子了。
隔天早上,他们没去坐公共汽车,而是坐了一辆市里到县里的出租车,多花了五十块钱,让司机直接把他们送回村里。
回到村里,已经是下午两点。中间在县里郁春利还让司机拉他们到一个超市买了一些肉和蔬菜,然后回了村。
到了家,齐玉莲看到小儿子拄着拐杖出来迎接他们,齐玉莲是放声痛哭。知道田秀梅和村里的薛玉涛跑了,齐玉莲也稍加安慰了些。恶人自有恶人磨,薛玉涛是出了名的赖皮,在村里除了郁春利,谁都不敢得罪他,他唯独怕郁春利,因为他不论多赖皮,架不住郁春利的三拳两脚就能把他干趴下。田秀梅跟了薛玉涛,哼,有她几天好日子过得!
“你们什么时候离婚?”郁春利问弟弟。
“一个月前就去申请了,昨天办完手续,除了房子,家里的东西都被她拉走了!”郁建利低声说道,他知道,肯定会招来哥哥一顿臭骂。
“她个天杀的,怎么做的这么绝!”母亲哭泣着痛骂道。
“好事!”郁春利简单说了一句,“看样子闺女也让她带走了?”郁春利又问道。
“没有,秀秀不和她走,法院判给我了,她说不付秀秀的生活费,秀秀在县里上初中呢。”郁建利说话声音更低了。
“没关系,咱郁家的闺女咱自己养,你别像霜打的茄子一样,振作起来,再找一个比她好的!”郁春利安慰着弟弟。
回老家的第二天,郁春利就四处雇人,一个月的时间,打通了他和弟弟的院子,挖沟垒墙,地下挖了有一米深,垒起了至地面有两米高的高墙,在高强上面盖了铁丝网,中间支撑着几根柱子。北面盖了一排暖房,中间是一排立着的钢管,铁丝网绑在钢管上,把院子分成南北两部分。
“娘,您去买点菜,今天桂枝回来,我去把我丈人一家叫来,咱们今天吃一顿庆功饭。”郁春利一上午把改好的养兔场都收拾了一遍,中午对母亲说道。
“我去吧,都买些什么菜?我也出去走走锻炼一下!”郁建利在一旁说道。
“也好,你去买点人们种的菠菜黄瓜水萝卜等做凉菜就行,你嫂子买了一些熟食,还煮了一些牛排,拿回来热一热就行!”郁春利说完就走了出去。
郁建利拄着拐杖来到街上,他现在走路已经比较利索了,就是还离不开拐杖。扔开拐杖也能走几步,还是腿疼的厉害,伤筋动骨一百天,母亲不让他离开拐杖,也不让他太多走动。哥哥每天找人干活,他就是坐在院子里看,什么忙也帮不上。
“你哥这些年在市里没白干,把你家装修城监狱了。”有人和郁建利开玩笑说道。
“准备养你呢!”郁建利立即怼回去了。他知道,有哥哥在村里没人敢对他不客气。这些年被人们冷嘲热讽,终于不用再受气了。
他慢慢地走着,来到了村子南面的菜园里。
“建利,你今天怎么出来了?可不能走这么远,你是有事吗?”开菜园的李春走过来问道。
“我哥说想做几个凉菜,让我来您这里买点菜!”李春已经五十多岁了,郁建利说话也很有礼貌。其实,李春还是田秀梅的表舅,不过田李两家人很少走动。
“你回去吧,我一会儿给你们送过去。我就是种菜的,黄瓜水萝卜什么的我也不卖,都是自家种着吃的,想吃你就过来拿,反正我种得也吃不完。”李春说着就让郁建利回去了。
郁春利和丈人一家刚到家不久,郁建利也拄着拐杖回来了。
“他们没种黄瓜水萝卜?”郁春利看着弟弟两手空空就问道。
“种了吧,我没进他们菜园,就被李春赶回来了,他说一会儿他给送来。他说不卖,都是种着自家吃的,也吃不完,以后想吃就去拿。”郁建利说道。
“这老家伙,还是那么会来事!”郁春利说完笑了笑。
他们正说着,肖桂枝带着一辆皮卡车进了院子里。车上放了很多铁笼子,里面都是兔子。
“你们这是要养兔子?”肖桂枝的父亲问道。
“嗯,我决定回来搞养殖,先养点兔子,明年亮亮上了大学,桂枝回来,我们想在村子北面找一块地,再盖一个养猪场,养一些猪!”郁春利说道。
“兔子窝南面那部分园子干什么用呢?”肖桂枝的父亲看着用钢管和铁丝网隔开的南面一大片空地。
“我用兔子粪做肥料,种一些蔬菜,以后咱们就吃这些绿色蔬菜。”郁春利笑着说道。
“我还以为你们以后就在市里不回来了,回来好,回来好。”肖桂枝的母亲含着泪看着女儿说道。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越来越思念女儿,终于要回来了,老人家激动地热泪盈眶。
郁春利和司机把铁笼子都搬下来,郁春利又把铁丝笼子打开,把兔子放进院子里,把铁门关上,然后大家都进了屋。
李春也挎了一竹筐蔬菜送过来了,有黄瓜,有水萝卜,有香菜,有尖椒,还有几个不算红的西红柿。
“还劳烦您跑一趟,快上炕,和我爸喝一杯!”郁春利急忙招呼李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