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星文学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星星】茫(微小说)

精品 【江山·见证】【星星】茫(微小说)


作者:高朋满座 布衣,341.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5发表时间:2025-05-04 22:49:48

李星驱车急着往家的方向赶。
   终于周五了。落日的余晖从后车窗洒进来,李星身披霞光,心里开始一阵窃喜。
   李星在镇中学教书。一周工作结束,心终于可以闲下来。过来的这一周,紧张而又繁忙。她上了18节课,比正常工作安排多了6节。要知道,54岁的这个年纪,搁在县里其他学校,早就隐居二线了。但,她没有选择,依然如32年前一样,奔波在办公室与教室的路上。
   “哎!有什么办法?”李星心想。
   就在这周一的早上,李星看张琳老师神色恍惚,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忙问她有什么事。
   “我爸昨晚突发脑溢血,进了重症监护室,”李星的这一问,让强作镇定的张琳一下子梨花带雨起来,“怎么办?课程这么紧,周四又要开始月考……”
   李星安慰着啜泣的张琳。没事,没事。一阵安慰过后,张琳便写了假条,匆匆直奔医院。
   于是,李星的肩上便多了6节课。
   路边的树排山倒海般向后方倏地倒过去。此刻她归心似箭。
   儿子晚上7点的火车到站。要知道,在广州工作的儿子有半年没有回来了。她早已盘算好,自己六点到家,火速洗菜切肉,给儿子炖上一锅大锅菜。这是儿子的最爱。然后7点在火车站接上儿子,回家香喷喷的吃上一口。多年来,这是母子间最大的默契。
   想着,李星的心里便乐开了花。她是极容易满足的。32年了,她扎根基层,精湛的教坛经验,早已让她成为名师。如今两鬓斑白的她,依然英姿飒爽地站在讲台,用流利的口语,将孩子们带入一个异国语言的奇妙世界。
   她左手按着剧痛难忍的腰椎,是啊,她也曾打过退堂鼓。一次她忍不住去找校长,要辞去毕业班的班主任。刚走到校长室门口,虚掩的门里便传出校长抑扬顿挫的声音:“李星老师年纪大了,可她是我们的招牌啊!无论想什么办法,也要让她再坚持送完这一届!”
   于是她欲推门的手便缩了回去。
   不想,手这轻轻一缩,就又是整整三年。
   “哎!这又能怨谁呢?”自己也实在离不开那些稚嫩的孩子们呢!她的眼前闪过那曾经让她引以为傲的幸福瞬间,嘴角轻轻掠过一丝笑意。
   飞起的杨絮,白白的绒线,如舞女的裙裾,一朵朵懒散地落在窗玻璃上。
   “可现在的学校,让自己越来越看不懂了!”
   过来的这一周,除去18节课,有3次11:50刚下课,教务处就通知12:05要开全体教师会。饭也没有办法吃,只能空着肚子,急忙赶往大会议室。其中最短的一次会议,整整持续了一个小时。你猜,会议内容是啥?想不到吧,是自年初排练到4月份的运动会仪式要求,有个别教师因忙于教学,没有去走教师方队,如此下去,运动会的开幕式美篇就保证不了质量,传到网络上会丢了学校的脸等等,等等。教师们在下面嘟嚷,一上午上了三节课,肚子都不要了,领导说的“脸”还有什么用?
   “嗡,嗡”手机开始振动。手机振动声让她一激灵。下午在考场,她把手机设置成了振动。会有什么事?管她呢,到家再说。可万一要是学校有什么事呢?会有什么事,她开导自己,已经放学,学生都已全部离校,还会有什么重要事?不管它。
   车仅开出去短短50米,她还是忍不住将车靠在路边停下。
   拿起手机一看究竟。微信界面上,一个红红的圈圈提示她有一个未读信息,打开。全体教师工作群里,一条信息后已经有了30多条“收到”的回复。
   李星将屏幕不断上划,终于看到那条来自教务处的工作信息,大意是:“各位老师,本次月考,不能公布成绩,不能排名,为了和谐,要让孩子们心情愉快过好周末,请各位考研组长安排好,阅卷要宽松,不要太严。”
   “什么情况?”从教32年的李星,第一次看到如此内容的信息。她的脑子开始“嗡,嗡”作响,那强大的分贝,比手机振动的声响刺激要远远大上几十倍!
   一片又一片的杨絮“啪啪,啪啪”拍打在车窗上,大有破窗而入的趋势。车窗外,已然是漫天雪舞,白茫茫的一片。她的眼前模糊了,心头也已罩上了一层层厚厚的杨絮,乱糟糟的,越来越厚,越来越重,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她纷乱的脑海里涌起一阵阵波涛,思绪随着波涛一点点远去,远去。当思绪要漫过堤坝时,她兀然发现:自己竟回到了三十五年前那些令她刻骨铭心的瞬间。
   高三语文课上,她拿到课代表分发的作文本。迫切地打开,一段令人五雷轰顶的话映入眼帘:写得什么!谁都看不懂的糊涂话!如此作文水平,怎么参加高考!
   她羞愤得要哭了,泪水滴溜溜在眼眶里一直转。作文的开头,她引用了《中学生优秀作文选刊》里的句子:“岁月的风,携着时代的帆,来了,来到一个新的港口。”本想得到一个老师的夸赞,可没想到,却得到了当头一棒!没有办法,课间,她收起自尊心,只能灰溜溜地走进语文教师的办公室,听老师说,一篇好文章,不是堆砌华丽辞藻,要有自己的感知和思想。老师的批评如一根银针,彻底将她扎醒。
   课间,还未从作文受挫摆脱阴影的她,又让政治老师给上了生动的一课。100分的试卷,仅得了40分。我觉得能及格啊!她扫了一眼试卷,便知道了问题出在哪里。不定项选择题被倒扣了15分!大概也只有五十岁以上的人能够理解,那时的政治考试有多变态!高考时,政治试卷的不定项选择题是倒扣分的。做对一个得2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同时还会被倒扣2分。面对如此苛刻的考试,很多同学好似参透了禅意般大彻大悟,“舍得,舍得”,不再光顾那些不可触摸的题目。可愈挫愈勇的李星偏不信那个邪,知耻而后勇!高考时,语文和政治都得到一个让自己满意的分数。她在心底里最感谢那些“口剑腹蜜”的教师!
   如果那时的教师也“春风”般地对自己盲目手下留情,还会有跨过独木桥,走入师范大学的自己吗?现在的校领导脑子里真不知想得都是啥!这样的方式下,孩子们会经得起人生的风雨吗?
   李星的心头压着一个大大的问号。待李星好不容易将思绪扯回来,时针已指向6点20分!呀!时间真的来不及了,先不回家了,赶紧去车站。她悻悻然,继续开车往回走,一片又一片杨絮如雪团般拍打在她车上,拍在她的心里,空荡荡的,令她一片茫然。
   车站,接上了儿子。李星忙着歉意地说回家再给做你爱吃的饭啊。说着手机又一阵紧似一阵“嗡,嗡”响起来。
   “星姐,咱们怎么阅卷才能让学生们高兴呢?比如英语作文?怎么给分呢?真搞不懂这是搞什么名堂,不会空白也给卷面分吧,这不把学生们都耽误了吗?”电话那端传来林芳的声音。
   林芳是李星的学生,大学毕业后又考回了学校,也教着英语课。她能想到,林芳此时一定和自己一样,痛心疾首的样子。
   “这……”李星一时语塞。作为年级的教研组长,又是青年教师学习的榜样,这怎么答复呢?可,晚上就要出成绩呢。怎么办?怎么办?李星急得汗水一下子“啪嗒,啪嗒”滴了下来。
   “要不这样……比如单词,就别抠那么细,看着C像O也给分吧,不过,讲解卷子时要从严要求……再就是……”搜肠刮肚,她实在是表达不出自己的想法。林芳也知道了老师的难处,匆忙挂断了电话。
   “妈,你们说得啥?”儿子疑惑的望着李星。
   李星把工作群的短信内容告诉儿子。儿子满脸的不可置信。
   车停在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前。母子二人透过车窗上敷住的杨絮空隙,看着面前红绿灯光闪烁。
   “妈,我觉得人生要走的路,就像是眼前这红绿灯。不管是杨絮在我们眼前怎样飞舞,即便挡住我们的视线,我们一定要想办法看清楚,绿灯才能通行。红灯,肯定是要停住的。在黄灯时过线,乍看起来没什么要紧,但风险也是极大的啊!”
   儿子的话给了李星重重的一击。
   对,作为教师,绝不能把学生们推到黄灯闪烁的区域里。那不是自己坚持了三十二年的教坛初心啊。
   一阵风倏地刮过,前车窗上附着的柳絮,霎时被吹得无影无踪。
   李星心头一亮。
   咦!灯绿了,她继续驱车前行。她要早些赶回家里,告诉林芳自己的决定。
   杨絮还在飘舞着,但小了些。

共 313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微小说《茫》以杨絮纷飞为意象,以教师李星归家途中的思绪流动为线索,在微型小说的方寸之间构建起教育理想与现实困境的深刻碰撞。作者通过多重叙事的手法,将职业坚守的灼热初心与教育异化的寒凉现实编织成极具张力的深刻文本。在结构上,小说以“归家”为线,从超负荷代课到会议形式主义,从阅卷标准争议到教育初心拷问,每个片段都如一片飘落的杨絮,最终堆积成压垮传统教育信念的苍茫雪原,巧妙呼应了主人公从霞光满怀到茫然而归的心路历程。人物塑造上,李星的形象立体而具典型性。她既是学校坚守讲台三十二载的“活招牌”,又是被行政指令挤压的“工具人”,既秉承师道尊严,又不得不在现实压力下妥协。这种矛盾性折射出当代教师的集体困境。新生代教师林芳的困惑与儿子的红绿灯隐喻,构建起代际对话的又一空间。语言上,作者善用通感修辞:杨絮的“白茫茫”与心头的“乱糟糟”形成视觉与心理的双重映射;手机振动声与脑海轰鸣声构成物理与精神的双重压迫。特别是结尾处“杨絮还在飘舞着,但小了些”的留白,既维持了现实主义的冷峻底色,又透出理想主义的细微光芒。小说以其精巧的叙事结构和深刻的现实映照,在不足三千字的篇幅里完成了对教育生态的精准解剖。当杨絮遮蔽视线时,真正的教育者依然在寻找穿透迷雾的光——这或许就是作品留给读者最珍贵的思考维度。一篇令人警醒的微小说,佳作推荐共赏。【编辑:紫云朵朵】【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505002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共 0 条 0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