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宁静】没有烂阄,只有未拆封的答案(散文)

编辑推荐 【江山·见证】【宁静】没有烂阄,只有未拆封的答案(散文)


作者:单培文 探花,12517.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5发表时间:2025-05-05 14:45:30

现在,分班阳光透明,不提前进行测试,只根据男女比例确定好后,再由班主任进行抓阄。这样的结果,对于学生确实很公平,完全凭运气,但对于老师来讲,各班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好,有的坏,常有老师感叹:“唉,都怪这只臭手,抓到一个烂阄。”
   是啊,这样的班级,从抓阄的那一刻起,似乎就决定了存在很多后进生。某些班,优秀家长多,对学校工作支持;某些班,后进生多,家长喜欢唱反调,爱告状。
   你看,那个他坐在角落里,脏兮兮的,头发蓬乱,不停地啃着指甲,提醒没用,严令他放下手也没用,打电话给家长更没用……要有用的话,就不会把这坏习惯带到学校来了。家长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我跟孩子说了多少遍了,啃指甲是个坏习惯,他就是不改,希望老师多监督他。”
   你看,这个他皮肤黝黑,像是混血儿。一问,果真是,母亲来自越南,因为家庭贫困远嫁到中国,语言不通,找不到工作,属于文盲,根本没办法教育;父亲在工地上忙活,从早到晚,几乎没有休息时间。他该做的作业不做,该读的书不读,该准备的学具不准备……怎么办?似乎束手无策。
   你看,那个她习惯真的不好,蓬头垢面,经常迟到,酷爱逃学,把睡懒觉当成家常便饭,一个不顺心就整整半天不出现,打电话没人接,找到家里一问,爸妈离婚,监护权判给母亲,但母亲因故入狱。她跟着奶奶生活,奶奶手机欠费,根本没办法联系。奶奶讲到这孩子,也是无可奈何地摇头,管不下来,根本不听话,实在没办法,真希望她妈妈早点回来。
   你看,这个她习惯是不错,也很听话,但背后的家长格外难缠,稍微一点不顺心就一个电话打给校长,打给教体局,打给政府部门,说她女儿被虐待,说老师不处理,说班主任区别对待。班主任数次被找去谈话,一遍遍解释,却没有任何用处。因为在乌鸦的世界里,天鹅永远是错的。
   ……
   每次,遇到这样的孩子,班主任都一次次叹息,坐在办公室里,任凭滚烫的茶水失去温度,雾水全部消散,也没有喝一口的想法。那脸皱起来,都化成一股气流,笼罩在身体的上方:“运气怎么这么差,净抓到这些孩子,遇到这些家长!”
   听到这样的叹息,我想到自己。那年,秋季的梧桐叶尚未发黄,我走上讲台,担任班主任,遇到戴坤成。他真是很调皮,作业不做,爱打架,晚上不睡觉,上课常发出各种声响,同学告他状的次数不计其数,我瞧着他特别头痛。每一次到教室,看到他歪坐在凳子上,脱着鞋抠着脚,还时不时放到鼻间闻一闻,空气中弥漫着臭臭的味道,我强忍住呕吐,走到他面前,要求他赶紧把鞋子穿上……
   我想着家访,走了十几里山路,到了他家,顿时傻眼了,太破了,土墙倒了一大半,靠着谷匾遮挡,勉强保留一点隐私空间。父亲瘸着腿,母亲改嫁他人,这样的家庭,怎么可能有能力好好教育!
   家访回来,我常跟同事感慨:“我这个班,要是没有戴坤成,就好管理了,肯定非常听话,拿文明班级没有任何问题。”
   同事笑笑:“这个戴坤成,我知道,家里那么穷,说不定真读不了多久。”
   我期盼着,等待着,一个学期过后,真如同事所言,戴坤成没到校报到,成了流生,听说去了汽修店当学徒。那些年,流生司空见惯,不上学就不上学,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以为,班级纪律肯定扭转乾坤,一定进步神速,没承想“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个戴坤成倒下了,还有另一个“戴坤成”……纪律照样难管,问题接踵而至。
   我百思不得其解,脑袋里盘旋着一个大大的问号:“为什么会这样?”
   老同事何跟我解释:“其实,这跟戴坤成没有关系!你以为问题出在戴坤成身上,其实出在自己身上。当遇到戴坤成时,你不要埋怨,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希望他早点离开。这样的结果是,按下葫芦浮起瓢,问题一个接一个。”
   恰好,我翻阅《读者》,看到一篇文章《补而不怨》。文中的父亲遇到土地旱死、良田涝死、农作物被冰雹打死的情况时,并没有抱怨,而是想方设法补救。因为抱怨本就是白费力气,反而让心情坠入谷底。
   此后的教育生涯中,我遇到过太多“戴坤成”,没有怨天尤人,而是考虑应该如何做,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哪怕一次没做好,也没关系,再接再厉,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终会成功!
   很快,班上迎来了他——洪峰,胖胖的他,五年级时身高已1.80米,校服绷得紧紧的;吃饭时打冲锋,吃完一碗又添一碗;老师们开玩笑,说他交的十元餐费够赚,吃回本钱,还让学校倒贴。洪峰目中无人,不把老师放在眼里,更不把同学放在眼里。上课钻在抽屉里,差点连脑袋出不来,下一次接着钻,让人气得头痛,太阳穴直跳。
   我了解到他的家庭信息——父母为了生活,在浙江打工,将他扔给爷爷奶奶。隔代抚养,难免溺爱,一边希望孙子变好,一边仍然将娇惯进行到底。
   怎么办?我跟洪峰聊过数次,批评过,处罚过,却毫无用处!在学校里,他唯独避开我一双眼,其他时候简直把教室当成菜市场,任课老师没法管理,根本无济于事。我再三观察,发现这家伙喜欢打篮球,是个姚明迷。恰好,我也偏爱篮球,三步跨篮的身影常在夕阳下定格,化成难忘的瞬间。
   我找到洪峰提议组队,竟与他一拍即合。我们并肩进步,挥汗如雨,成为了默契的队友,大杀“四方”,至少在校园内所向披靡。洪峰似乎也认同了我,有空时就喜欢等在办公室门口,等着我带他一起征战。
   中场休息的时段,我擦擦脸上的汗,递给洪峰一瓶矿泉水,跟他讲,以后再不能犯事。没承想,洪峰点点头。
   篮球成了沟通的桥梁,但改变需要时间——起初,他依然在课堂上搞小动作,直到某次比赛前我严肃地说:“洪峰,你是我的队友,也是校篮球队的队长。真正的队长,要对得起大家的信任。”
   此后,洪峰尽力克制自己,学着变得态度端正,还主动帮我管理班级。有了他的带头,学风渐渐好转,教室里安静下来,学习的氛围浓厚不少。我特地奖赏洪峰,一张姚明当年征战NBA时的海报,洪峰接到,高兴得不知所以。
   原来,当我们抓到一个烂阄时,抱怨根本无济于事。正如夕阳西下,我们逆光奔跑,影子永远追不上脚步,既然已是低谷,便无需畏惧低谷,补救或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问题学生从来不是单一的个体,而是教育困境的缩影。与其等待“好阄”,不如修炼接住任何阄的能力。每一个未拆封的答案里,其实都藏着蜕变的密码。

共 252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围绕分班抓阄后面对不同问题学生的经历展开,通过具体事例阐述“补而不怨”的教育理念,强调在教育困境中应积极补救,修炼应对各种情况的能力,“与其等待‘好阄’,不如修炼接住任何阄的能力”,这一观点引发读者对教育和人生的思考,也见证了教育理念的更新与进步,使文章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文中列举了众多问题学生的案例,如啃指甲的学生、混血家庭的学生、父母离异的学生、调皮的戴坤成以及目中无人的洪峰等。这些案例生动地展现了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使读者能深刻感受到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和挑战性。结构层次清晰,层层递进,前后呼应。情感真挚自然,在描述教育过程中的无奈、叹息以及成功解决问题后的喜悦等情感时,都非常真实自然。语言生动形象,文风质朴。佳作欣赏,推荐阅读。【编辑:小猪她爸】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5-05 14:47:42
  开头是对抓阄结果的抱怨,结尾得出“抱怨根本无济于事,补救或许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的结论,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主题更加突出。拜读,学习。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2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5-06 11:35:00
  感谢赐稿宁静社团,期待精彩继续。佳作欣赏,已向精品审核组申报!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