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晓荷 】沙果(散文)

编辑推荐 【江山.见证】【晓荷 】沙果(散文)


作者:淡文竹雅 秀才,2221.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5发表时间:2025-05-08 07:15:29

沙果,是东北特产,在上个世纪70年代曾经大规模种植。沙果成为东北最普通的一种当地盛产的水果,酸甜可口,深得人们喜爱。直到今天,依然有好多人家在房前屋后栽种几棵沙果树,等到初秋,黄里透红的果实挂满枝头,像红黄相间的翡翠般可爱。
   我接触沙果,还是在读初中的时候,泰来一中校园的一角有一个果园,那里面栽种的全是沙果树,品种有黄太平、k9等,最多的是黄太平。正巧我参加了生物课外活动小组,负责学校温室和果园的管理。生物老师教我们剪枝、浇水、施肥、喷药等技术。到了暑假期间,正值沙果快成熟的时候,我们会到果园值班,看着那些由绿变黄的果实,心中有一些小小的成就感,因为我们付出了劳动,那果实的酸甜里有我们付出的劳动和汗水。
   几年后,我下乡插队返城,参加了工作,也成家了。我爱人被分配到蔬菜果品公司工作,不久一个公司分成两个,单独成立了果品公司。他们不仅负责各种干鲜果品的采购经营,还负责沙果的收购、储存和销售。
   当时,县里大部分公社都有果园,县直还有国营果园。后来,县里还成立了果树办,专门负责指导果树生产。可见,当年沙果的地位十分重要,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生产项目。
   随着物流的发展,南方盛产的苹果、梨、桃子等陆续进入县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果品经营由国营独家经营发展到允许个体经营,一时间,街头巷尾经营水果的摊床比比皆是,那些酸不溜丢的小沙果逐渐失去了市场,连带果树生产也受到了影响,逐渐退出了原来的果品生产的主导地位。唯独民间依然保留着房前屋后的小果园而已。
   转眼间,到了2008年,我因工作调动,来到市里工作。当时考虑我们接近退休年龄,就在市中心位置的一个较好的小区买了一个一楼,赠送一个不大的小院子,而且楼前公用地允许住户栽树、种花,不准种菜。我喜欢种花,就在那块地里种了许多美人蕉和大丽花,一到夏天红艳艳的一片,甚是好看。老伴看到左邻右舍都栽了李子树和沙果树,他也要栽树。一年春天,回县城,在早市看到了买果树苗的,就买了几棵,回来后,爱人为了让树苗长得更好一些,就挖大坑,施肥,挖坑时,挖出好多建筑垃圾,这里真的不宜种菜。树苗栽好以后,天天浇水,结果,树苗没有活。我继续栽花。第二年又买几棵果树苗,依然与上年一样栽种,还是没活。第三年,我们又去买果树苗,我无意间说了一句:“这树苗保活吗?”那人说:“我的树苗绝对保活,看这根系多好啊。”我说:“我们买了两年树苗都没栽活,又施肥又浇水的。”那人说:“栽苗的时候千万别用底肥,等树苗活了再施肥。”我们回来按照卖树苗人建议的方法把果树苗栽上了,果然,树苗全活了。第二年果树就结出几个小沙果,看着黄橙橙的果实,高兴不已。随着果树年年长高,伸枝展叶,我的花儿也栽不成了,树荫遮挡阳光,那些高大的美人蕉也长不大了,后来就以果树为主了。这片果树成了一道风景,在屋子里透过窗子往外看,满满的绿色,像是一幅画;走在果树旁边,听风儿吹动树叶瑟瑟作响,一片绿荫,一阵果香。
   我们栽的是黄太平果,后来还栽了一棵李子树,那李子品种好,是黄李子,刚刚结几个李子果,尝一口,甜甜的非常可口。第二年,接的李子多了一些,我们舍不得摘,等它再成熟一些再摘。可惜,我们回县里几天,回来一看,李子一个也不见了,被别人摘走了,真是懊悔不已。
   由于我老伴精心伺弄,按时剪枝、浇水、施肥、喷药,几年间,果树主干长到有小碗那么粗了,一到夏末初秋,枝头挂满果实,有的被果实压弯了树枝,风一吹,颤颤巍巍的,非常好看。
   随着果树逐年长高,结果也越来越多。有一年,我们收获了好几大箱子沙果,送给亲人和朋友。有一些自然落地,腐烂后就成了肥料。近两年果树虫灾严重,不但树叶上生长了大个的绿虫子,沙果里面也有虫子,洒药也解决不了,十分心疼那些果实。
   果实结多了,也惹来了烦恼。偶尔有人过来摘果子,我们也不好多说什么,有的人看没人管,胆子就大起来了,一袋子一袋子地摘。我们看到自己精心培育的果实被人家摘走,心里很不是滋味。可是防不胜防啊,夜间或者我们回泰来的时候,就管不过来了。等我们回来邻居告诉我们,有人摘果子了,甚至把树枝都给拉断了。
   一天中午,我们正在吃午饭,只见来了两个女子,一人拿一个大塑料袋子,进去摘沙果,等我发现的时候,她们已经摘满了两个袋子,我出去说:“你们没少摘啊!这果树是我们家自己栽的啊。”其中一个女子看看我说道:“什么是你家栽的啊?这是公用地,是物业栽的!”我本来没有阻止她们的意思,就想告诉她,以后不要来摘了。她非但不领情,还阵阵有词,我一下子就急眼了,高声喊道:“你们怎么这么不知道羞耻,我没说你偷就不错了,你还有理了,物业栽的你就可以随便摘吗?我们年年剪枝、施肥、浇水的,才有这些果实的,你们不劳而获,还理直气壮?”其实,她适当摘点儿尝尝也未尝不可,却这么说话,真是太气人了。
   还有一家三口更是奇葩,一对年轻夫妇带着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儿,他们还制作了一个摘果神器,用一根竹竿,顶端绑了一个剪掉口的矿泉水瓶子,举起来,看准哪个果子,就去摘哪个果子,可以说是精选啊,真是没少费心思。我出去看他们摘果子,专门挑红透的,个头大的摘。我笑着说:“你们真会发明创造啊,我家栽果树这么多年也没想出这个法子呢。”他们很明智,也笑着说:“哄孩子玩儿。”我说:“那就给孩子摘几个好果子吧。”他们知趣地离开了。
   说句心里话,对于外人摘果子心里很矛盾,我们也吃不了那么多果子,大家随便摘几个无可厚非,但是有的人就是一兜一兜子地采摘,而且破坏了树木,真是于心不忍。还有的人,理直气壮地采摘,更是让人气愤,十几年的果树,我们是有感情的啊。
   我老伴尽力想多储存一些沙果,选好的放凉快地方保存,还做一些罐头、果酱收藏起来,送给邻居和亲属。
   其实,仔细想起来,栽果树就是一种消遣,既美化环境,也有果实收获,更是一种情结。小小的沙果,曾经那么受宠,是东北高寒地带的唯一的地产水果,它酸中带甜,清脆爽口,深受人们的喜爱。虽然,南方运来的各种水果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但是这个小沙果从市场主体变成小众口味,依然散发着自身的清香。农家的房前屋后,小区的隙地路旁,都有它的身影。它见证了东北高寒地区的快速发展,也见证了人们生活的丰富多彩,更见证沙果本身独有的特性与生命力。我忽然觉得黄里透红的沙果,就是东北人的象征,耐寒、坚韧,坚守这片沃土,顽强地生长,展示着自己独有的身姿和情怀。
   2025年5月7日

共 262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曲沙果的岁月之歌,亦是东北土地与人们情结的深沉写照。从国营果园的黄金时代,到市场经济浪潮下的边缘化,再到城市隙地里的顽强坚守,沙果的命运折射出时代的变迁。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果树成长的轨迹,既饱含对南方水果冲击下沙果酸涩命运的无奈,又在邻里摘果的矛盾中透出人性百态。那些金黄果实承载着记忆的重量——从校园果园的劳作,到夫妻照料果树的细水长流,沙果的酸甜早已融入血液,成为东北人坚韧、质朴、耐寒精神的隐喻。它在岁月深处静静沉淀,于风雨中摇曳着独有的清香,见证着这片土地的沧桑与新生。佳作力荐赏阅,感谢赐稿晓荷!【晓荷编辑:芹芹森】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芹芹森        2025-05-08 07:17:17
  沙果承载时代记忆,勾连国营果园兴衰、市场经济冲击与城市隙地坚守。文字细腻,以果树成长映照岁月变迁,于酸甜果实间映射东北人坚韧情结。邻里摘果矛盾尽显人性百态,却也愈显沙果作为乡土情结寄托的珍贵。它是岁月的信使,见证东北生活的酸甜苦辣,终成耐寒土地的隐喻赞歌。
2 楼        文友:芹芹森        2025-05-08 07:17:44
  为老师点赞、敬茶献花!祝老师创作愉快!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