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丁香】重逢(中篇小说)

编辑推荐 【丁香】重逢(中篇小说)


作者:王义尚 秀才,1401.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07发表时间:2025-05-08 10:45:42
摘要:缘分真的是一件很奇怪的东西,有时在你不经意间偷偷的溜走,兜兜转转,不知转过了多少圈,忽然有一天,竟又悄悄地向你走来——

【丁香】重逢(中篇小说) 缘分真的是一件很奇怪的东西,有时在你不经意间偷偷的溜走,兜兜转转,不知转过了多少圈,忽然有一天,竟又悄悄地向你走来——
  
  
   时值新世纪的一个深秋,山东菏泽牡丹机场,一位60岁出头的中年妇女缓步走下飞机。她的名字叫林欣,不高不矮的身材,略显偏瘦的圆圆脸庞,一双大眼亮闪闪,着一身淡青色的时装,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上许多岁。
   她拢了拢散在面部的几绺头发,微微抬起了头,环顾了一下四周。菏泽称古曹州,牡丹之都,这座古老的城市,一改昔日的面貌,已跻身于新兴城市的行列,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花乡水邑,满目清新。她不无感慨地随即长叹:“唉,离开这里都30多年了,终于又回来了,家乡的变化可真大啊!不知我日思夜想的他,现在还好吗?”
  
   一
  
   她肩扛挎包,拉着行李箱,每走一步路都在极力地思索着……
   那还是上世纪的六十年代末期,她在鲁西南大平原的一个村庄上小学,学习一直很刻苦努力,成绩优秀。当上到小学五年级时,按上级教育部门规定需与别的村合班并校。她所在的隆庵村小学,原有的20多名学生因多种原因,人数逐年减少,仅剩10多名学生,被合并搬迁到附近较大的王庙村学区,加上其他几个村同级小学的合并,王庙村小学五年级已是接近50人的大班。
   那时班里的男生多,仅有四个女生,刚满13岁的林欣,不同于其他三名女生,言语不多,性格内向,因发育早个子高挑,在几名女生中显得比较成熟,并且还是班里的优秀生。
   说起隆庵村,在鲁西南一带,人们大都不太陌生,四邻八乡的老人更为熟悉,因为该村很早以前有座寺院,原名兴隆庵(也叫菠萝庵),在享有“天下之中”的曹国古都——菏泽市定陶区东北三十余华里,相传始建于明朝初期,距今已有600余载。该村历史悠久,又是商贸繁华物品交易集市。
   早在600年前,因连年的战乱,百姓颠沛流离。据传,宫中有两个女子被追杀逃难至此,最初是用柴草搭起一个茅庵,二人削发为尼诵经休养生息。后来通过化缘,招募弟子等社会贤达人士支持始建了兴隆庵寺,寺内有大雄宝殿、弥勒殿、观音阁等大殿开光祈福。另立高数米的石碑两座,石碑底座是以两个金龟驮载。本寺释道融汇香火延绵,颇具盛名。
   据说明代弘治年间,有一大户人家的姑娘经常和家人去庙里烧香拜佛,从小闻佛法,长大后,不思儿女之事,一心向佛。到了成年,家人给她定了一门亲事,她就是不从,婆家强行娶亲。结婚这天,家里人把她硬塞进轿子,花轿抬到隆庵寺北边时,姑娘趁轿夫上坡前落轿歇息时,用剪刀剪断头发,跑到庵前静坐了一天一夜,矢志皈依佛祖。时任庵内的住持认为她有神灵附身,答应她归入佛门,落发为尼。此后,姑娘除每天烧香、念经、拜佛外,还帮助附近户做了不少善事,深得乡亲们的敬重。
   合班并校的第二年,到了清明节这天,老师带领全校学生去祭扫烈士墓,学生们脖子上戴着鲜艳的红领巾,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老师的招呼下,前呼后拥直奔烈士墓而去。
   正行走间,林欣无意中往右侧转了一下脸,她的目光刚好和一个男同学相对视。瞬间,她发现这是一个比较俊俏的小男孩,与她肩并肩同行。仔细看着,他长得眉清目秀,身材匀称。目视着他的形状,林欣顿时就对他产生了一种好感。心想:小弟弟咋长这么可爱,他若是我家的小弟弟该有多好啊!
   这也难怪,林欣从小就命运不幸,失去亲生父母的宠爱,被养父母一手拉扯大,不巧的是,养父母一辈子没有儿女,唯一就是乖巧听话的林欣。由于林欣从小没有兄弟姐妹,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就过早的落下了独生女的寂寞与孤独感。总希望能像别的家庭一样,有个小妹妹或小弟弟好给自己做伴说话,但上天未能眷顾,始终没有如她所愿。
   随着她思绪的游走,说话间便来到了烈士墓前。班主任李老师朗读写给烈士的祭文:
  
   老师们、同学们:
   在这个庄重而严肃的清明节,我们聚集在烈士墓前,缅怀那些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英勇牺牲的烈士们。
   青山埋忠骨,他们为了人民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勇敢地与敌人浴血奋战,他们的牺牲重于泰山。他们的精神永远与我们同在,他们是我们的丰碑。面对烈士遗像,我们深感感激与敬仰。他们用生命换来了我们安定的生活,他们的恩情我们无以回报,但我们可以用心去完成他们未完成的事业,为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而努力。
   每当我们看到五星红旗,飘扬在万里晴空的时候,我们应该想到,我们生活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应该为它增光添彩。我们应该时刻意识到,无数先烈正是用他们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如今,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祖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们不能忘记,还有许多未完成的任务需要我们去完成。我们要牢记“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趋避之”的话,为实现我们的终极目标而努力……
   今天,我们带着一份别样的心情来到这里,祭扫烈士墓。我们不仅是为了纪念他们,更是为了告诉他们,我们的社会在进步,祖国在发展。我们让他们知道,他们的牺牲,没有白费,我们正在为他们的理想而奋斗。
   在此,我们向那些为了人民和民族的利益,而英勇牺牲的烈士们表示至高无上的崇敬,让我们共同缅怀他们,祝福他们安息。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为我们的社会,为我们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最后,愿烈士们安息、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林欣将目光转回来,注视着烈士陵墓,听着老师沉痛朗诵着对烈士的悼词,不由自主地又朝晨然瞥了一眼,当看到他的表情也和自己一样,心绪正沉浸在无限地悲痛之中,也正是应了那句“心有灵犀一点通”。
   祭奠罢烈士回到学校,林欣还一直在关注着晨然的一举一动。说来也巧,晨然和林欣既是同班同学,又是前后位。而且,上每节课时她都能看到前排晨然的背影。
   经她了解,来自郑田村的晨然,也是一起迁移合并过来的,他当时的个子虽然稍矮一点,但却长得帅气,不胖不瘦白白净净。这让林欣感到非常的兴奋与欣慰,况且每天上课又相距这么近,可以随时目睹到他的身影,真真地使她激动又高兴。
   从那天起,每到放学后,林欣是多么想靠近他,和他说一声:小弟弟与我一起回家吧,姐姐我会精心呵护你保护你的安全,关心你照顾你,不会让你受到半点委屈。你不知道姐姐我没有兄弟姐妹,感到很孤寂。
   但这些心里话到她嘴边,却连半个字也不敢提,可晨然的影子就像印在了她的心里,再也难以抹去,好像是多了一份责任似的,她发誓往后一定要保护好这个心爱的小弟弟。当时,她也不知道什么是爱,什么是早恋,只知道特别地喜欢他,就是想天天能见到他,和他天天在一起,感觉心里有好多话要和他说。
  
  
   二
  
   当一个人有了思念之情,就像瓶中等待发芽的种子,虽不能确定未来是否美好,但却要执意倔强的盼望和等待着。
   一年后的冬天,林欣与晨然双双升入初中,与她们同时升入初中的还有王庙村的翰文。林欣对晨然的爱日渐地加深,每当她看到晨然那品貌端庄、再加上他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炯炯有神,性格文文静静一点也不调皮,又从不乱发脾气,虽然学习成绩不算特别优秀,却也很刻苦努力,并且还写得一手漂亮而养眼的钢笔字体,这让她对其感到十分仰慕。自此,他的美好全印在了林欣的脑海中。时间久了,慢慢就由最初的姐弟情转化为暗恋与单相思。从而这也让她对其的爱意,愈来愈浓烈。
   于是,她下决心要追求他做为自己的丈夫,默默地暗中付出对他的爱。因碍于传统风俗的约束,然而她又只能将这种爱默记在心里,按捺收敛住激情的释放,有时也只能会自言自语。
   说话间就到了春天,而鲁西南的春天,此时是南风与北风轮流着刮,各不相让,虽然西南方的暖意不时地北排,大地回暖万物复苏,进入气温大回升的总趋势,这时气温会蹿升到20度左右线,但偶尔也不乏有北方冷空气的袭扰。所以,这时的天气仍是乍暖还寒,如若遇有倒春寒的袭击,气温会从零上20度左右迅速回落到零度线,霜冻的现象又会出现。
   这时,林欣她会在心里默默地嘱托:我心爱的人,现在是冷暖交换的天气,换春装你莫要过早少穿衣,以避免伤风感冒生病疾;春去夏来,太阳毒辣,炎热的气息笼罩大地,热浪滚滚,蛙噪蝉鸣。她会不住地念叨:亲爱的小弟,放学回家的路上,天气炎热太阳火辣,你最好要带上草帽,穿件单衣,千万别赤膊露背,防止太阳晒黑和灼伤你的皮肤。
   有次,她专门跑到集市上,挑选一个很好看的麦秸秆编织的草帽,买了拿回家带到学校,很想亲手送给心中的他,又怕引起旁人的注意,才就此作罢。进入了盛夏,天气闷热的像个蒸笼,坐在教室里上课没有一丝凉风,她又特此买来了一把纸扇,打开后,她使劲朝前面坐位上坐着的晨然扇风,为能让他得到些许的凉意,免得使其产生焦虑不安,影响了正常学习。
   进入了秋天,她望着随风飘落的片片树叶,首先想到的又是秋风干燥,白天热一早一晚凉,昼夜温差大,总想亲口对她说:上学路上可不能只穿单衣,途中若遇下大雨,穿衣少了会把人淋病。每逢下雨天,她又总是牵挂着,惦记着晨然这时走没走到学校,担心他是否遭遇了暴风雨的侵袭。心中想象着亲自为其撑起一把伞,好为心爱的人遮风挡雨。
   到了冬天,北风呼啸天寒地冻,有时大雪纷飞,她更是在心中不时地念叨着:他是否穿上了厚棉衣,带上了棉帽和手套,千万莫要被刺骨的寒风冻伤了身体。每次看见大雪飘扬,她心里感到比谁都焦急,担心他家离学校较远,路上踏着厚厚的积雪,棉鞋会不会湿透被冻坏双脚?心里在不停地呼唤,晨然小弟你不要怠慢快点来到吧,多想让他的双脚伸进自己的怀抱,以最大的热量给他暖暖足,把炽热地爱传递到他心里。如此,她才能感到从未有过的心灵慰藉和甜蜜。
   每到周末或节假日,林欣要是看不到晨然他的身影,她就会产生一种幻觉,幻想着二人正在自己的家,一起出门下地干活,或下班回家并肩而行,到家后让他快坐下休息,自己亲自下厨给他做点好吃的。端上好吃的饭菜,先让他尝上一口,并且问声可不可口,好不好吃,是否如你的意。多么喜欢每次能听到他亲口回答:“好吃,真好吃”,她一准会听在耳中甜到心里。
   每到夜幕的降临,她都会像归巢的小鸟一样,守在煤油下如同与他一起做作业、刻苦认真地学习。你若有不懂的难题可以提问我,我有不会的作业问问你,相互鼓励促进,互帮互学共同努力。入睡前,若能为他端上一盆洗脚水,先试试凉热再让他下足,蹲下身抚摸着他的脚丫给他把脚洗,正像有一股暖流涌入心里。美滋滋再收拾他入睡,而后再捧起他的头在小脸蛋上吻上一口,心想这样的二人世界那才真叫亲密。
   显然,这不过是在做梦,但想象中却已把两人复合组成为一体,伸手拉住他的手,再扯扯他的衣,两个人的手紧紧攥在一起,将手臂搭在心爱人的肩头,携手并肩同向前,只可惜,她又没有这个勇气,只是心有一个爱字入了迷。
   也不知有过多少次,想要勇敢的说出来,哪怕被他拒绝,可有碍于传统的风俗礼仪,话到嘴边竟又咽了回去,被困在自己编织的情网中无法突围,抑制不住地一次又一次的想起。可任思念再怎么强烈,也只能在朦胧中看不见他清晰的身影。无数个夜晚,会突然从梦中醒来,脑海中全是他的影子,寂寞的夜色中,落寞的从床上坐起,看着空荡荡的房间,思念像蛊虫般蛀入在骨髓,一分一秒都在侵蚀着她的心灵和肉体,怎不让她翻来覆去,辗转悱恻几乎陷入了痴迷……
  
  
   三
  
   有人曾这样说:“但凡暗恋的人,结果往往会很伤感,也很容易充满幻想,总希望可以等到有奇迹的发生。”
   然而,有些事情林欣并不明白,有时事物的发展,有可能直到她有一天韶华逝去,青春不再,慢慢的变老,却始终没能等到那一天。或许,时间拖得久了,也会希望自己能把对方忘掉,然而这种痴情的等待、渴望,却爱得更凄苦,更加深沉,依然忍受孤独地煎熬,久久地盼望,最终兴许会有奇迹的出现……
   转眼间,两年的初中已期满,到了1972年初,她们都各自完成了学业,毕业后回到自己家中。见面的机会不再有,林欣看不到晨然,心里好像被热油浇似的,整日坐卧不宁,心里焦灼不安,无奈只得盼望着升入高中能同窗共读,二人能再次相见。
   怎奈那年正逢“文革”的第六个年头,升学已不再考试,升高中读大学全是靠推荐,并且升学名额还有限。所幸的是,林欣被推荐上了高中,而晨然与同班同学翰文却都没有被推荐上,均名落孙山。当林欣得知全班近50名同学中,仅有九名同学被推荐上高中,推荐名额并没有心爱的他时,致使其情绪一落千丈,她恨上天为什么这样不公平,实在又想不出好办法,面对世事风云变幻,她作为一介女子也是一筹莫展。

共 28787 字 6 页 首页1234...6
转到
【编者按】有句话叫"有情人终成眷属",小说《重逢》可引伸为"有情人终有福报"。小说全文把三同学林欣、晨然、翰文从上学到工作、成家、养家到奋斗成绩的展示得淋漓尽致。更是在无条件、无政策、无关系的环境下自强不息、苦练成才的奋斗精神,在三人的各自人生履历史,不同特点的奋斗轨迹及成就,是一篇很好的励志文章。语言诚朴,描写细腻,读了感人肺腑,催人奋进。再是一篇教育篇,激励年轻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林泉夫妇虽说一生没有生育,但为人却是厚道淳朴,在村里没有说错的。他们夫妻俩自从收养了个小女儿,别提有多高兴了。每天早起晚睡精心照料,多方抚育调养小雪,含辛茹苦一直把小雪拉扯大,到了上小学的年龄,才有了林欣现在的大名。林欣在家里,从小也是个乖巧伶俐的女孩,为报养父母的恩情,她样样顺从听父母的话,不论是家务活,还是脏活累活都抢着干,比较勤快又肯吃苦,林泉夫妇整天乐滋滋的喜上眉梢。”写的相当不错,打动人心,感人肺腑。还有“最后,她们都一致认同,出于不伤害双方家庭的和睦,她们都做到理智的克制,只是把那段过往当做人生的回忆。对于林欣来说,能见到心爱的人一面,就是她一生中最大的愿望,五十年的单相思,没有表达出的爱,有幸能在今天终于得以释怀,也算是了了一个珍藏的心愿,今生也就不再留有遗憾。正是:心生爱慕一瞬间,暗恋至深未敢言。相思之苦五十载,今朝相遇了无憾。”更是一篇鼓励篇,老年人要老有乐,发挥余热,续衔自己年轻未尽之事,做青年人的楷摸。全文结构严谨,叙述清晰,层次分明,人物也描述的相当好,特别是对林欣描写的相当成功,字字句句扣人心弦。好文推荐共读。【丁香编辑 德年黄土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德年黄土地        2025-05-08 10:53:11
  这是一篇很好的励志文章,语言诚朴,描写细腻,读了感人肺腑,催人奋进。再是一篇教育篇,激励年轻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更是一篇鼓励篇,老年人要老有乐,发挥余热,续衔自己年轻未尽之事,做青年人的楷摸。
回复1 楼        文友:王义尚        2025-05-08 13:57:14
  感谢德年黄土地老师的辛苦编辑,按语写的精彩到位。从此可以看出,老师是比较细致认真地阅读了文中的内容,尽了最大的努力精心撰写编按,语言纯真流畅,语词精准构思巧妙、文采飞扬,引导力度深远,可读性强!再次感谢社长老师的辛苦付出,祝夏安生活愉快、事事顺心、幸福安康!远握!
2 楼        文友:德年黄土地        2025-05-08 10:53:42
  有句话叫"有情人终成眷属",小说《重逢》可引伸为"有情人终有福报"
回复2 楼        文友:王义尚        2025-05-08 13:58:44
  赞同老师的观点!问好!
3 楼        文友:闰土        2025-05-08 12:14:20
  德年社长辛苦了,近三万字的小说,别说写编按,就细细读一遍,也需要二个多小时。老师编按写的实在,也挖掘的深,剖析的十分到位,写出了小说中的精花,再次感谢社长。
回复3 楼        文友:王义尚        2025-05-08 14:01:21
  谢谢闰土社长老师的跟评,赞同老师对德年黄土地老师的评价!问好、祝夏安!
4 楼        文友:闰土        2025-05-08 12:17:30
  小说结构好,故事情节感人,字字句句打动人心,作者文字功底深厚,语言功夫好,点赞学习。
回复4 楼        文友:王义尚        2025-05-08 14:04:04
  感谢闰土社长老师对作品的肯定高赞!祝夏安生活幸福!远握!
5 楼        文友:蓝色光影        2025-05-08 13:49:42
  小说结尾留下余味,写得好!
回复5 楼        文友:王义尚        2025-05-08 14:06:24
  谢谢蓝色光影对作品的跟评和褒奖!祝夏安愉快!
6 楼        文友:闰土        2025-05-08 15:21:53
  文章好,写的非同一般,头头是道,将按程序申报精品,希再接再励,勇创佳绩.
回复6 楼        文友:王义尚        2025-05-09 10:39:19
  谢谢社长老师再次跟评,祝夏安创作丰收!
7 楼        文友:仇育富        2025-05-08 21:38:21
  德年黄土地不容易,这么长的文章读一遍就要得两小时,编辑这一篇文章就得半天时间,辛苦了。
共 7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