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父亲的洛阳桥(散文)
一
母亲去世后,抛下孤单的父亲,住在老家。我多次提出让他到城里来,跟我们一起往,他就是不同愿,说还是待在老家舒坦。我问他有何未了的心愿。他说:“只要你们过得好,就是我最大的心愿了。”
父亲的一生,挺不容易的。
我的爷爷是个私塾先生,父亲年少时生活无忧,上过学堂,略通文墨。叹的是爷爷英年早逝,于是,年仅十六岁的父亲便过早挑起抚养三个妹妹和一个弟弟的重担,成了个标本式农民。他一辈子都待在村子里,与田地和青牛为伍。当我再次问他想到哪儿去玩的时候,他认真思考了起来。
我猜想:他要么是想去湖南衡阳,因为与他感情最好的二姑妈就在衡阳工作,她在几年前因病过世了,父亲一直唠叨着要到衡阳走一趟;要么是想去北京,他对故宫和长城向往已久。想不到,结果竟大出我的意料。
他沉吟片刻,说:“真要去的话,就去看看洛阳桥吧。”
“什么?洛阳桥……”我愕然,但很快便回过神来,说:“好的,洛阳是十三朝古都,加之离包公的开封府不远,还真是值得一游。”
父亲笑道:“洛阳桥不在洛阳,在福建呢。”
我惊得目瞪口呆:“什么,洛阳桥居然在福建?你可知道它在福建的什么地方?”
父亲低下头,沉思了一会儿,说:“具体在哪里,我记不清了,应该是在福州吧。”
二
有道是“吃一堑,长一智”。这次,我充分吸取了母亲的教训。教训是极其深刻的——母亲生前只对我提过一个要求——陪她去一趟杭州,去看看大舅父的坟墓。这是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愿望,但我却每每以工作忙为借口,一拖再拖,直至老人家走了,尚未成行,给我留下了莫大的遗憾和无尽的悔恨。
说走就走。次日一早,我和妻子以及大姐三人,陪伴父亲奔赴福州。汽车一路往南,父亲十分开心。那座神秘的洛阳桥,他是从木偶戏里获知的。父亲七岁那年,村里来了一个来自闽地的木偶戏班,上演的就是《洛阳桥》。他说,当时戏台上铺满了蓝色的绸布,有人拽着布角在不停地抖动,小小的戏台便成了碧波荡漾的大海,而一只着红袍、戴官帽的木偶正站在纸船上掷墨砚镇海,许多扮作工匠的木偶们则在踏着波浪抛石头造桥……他眉飞色舞地向我介绍着剧情,得意处甚至还哼了一句:“洛阳江水深千尺,不及蔡公济世心。”
中午时分,我们顺利到达福州。当天下午,我们并不急于寻找洛阳桥,先领着父亲去看风景。福州是个有福之州,山河壮丽,风光旖旎——三坊七巷的青石板蜿蜒如明清旧梦,浩浩闽江的灯光流淌似天上银河;西湖的杨柳醮着烟雨书写唐宋诗行,鼓山的松涛在云雾中吞吐着千年不绝的香火……
次日,我们去寻找父亲的洛阳桥。
福州沿水而生,闽江、琼东河、安泰河穿城而过,有很多桥。我们先去看古桥,经过一番周折,遇到了始建于宋代的“万寿桥”“小桥”和建于明万历年间的“洪山桥”。吃过午饭,又去造访了“三县洲大桥”“龙溪洲大桥”“道庆洲大桥”,甚至还到安泰河、白马河、晋安河畔见识了“观音桥”“彬德桥”和“福新桥”……这些桥,或长虹跨江,或卧波千年,或现代或古老,或磅礴或精致,煞是壮观好看。然而,遗憾的是,我们整整寻觅了一天,就是找不到洛阳桥。第三天,我们还想去找,父亲不干了,只好打道回府。
三
红了樱桃,芭蕉又绿了。
七月间的一天,父亲突然给我打来电话,说近来胃口不好,吃不下饭。我立刻把他送到县人民医院检查,结果一出来,我的心都要碎了。天哪!向来健康的父亲,居然患上了绝症——胰腺癌,晚期!当天,众兄弟姐妹及外甥们聚在一起商量对策,绝大多数的意见是:父亲毕竟已经八十二岁了,既然病入膏肓,又无药可救,就顺其自然吧。
我于心不忍,最后还是决定把他带到上海医治。专家们一会诊,结论令人窒息:父亲不仅身患绝症,而且心脏里还有一个鸡蛋般大的血管瘤,要想医治,须做两道手术。我问医生,可有医治的价值。医生说,医不医,结果都差不多,顶多只能再活三个月,也许动了手术,生命质量会更差。我无奈,只好放弃。
2013年4月11日,父亲完成了他的人生,羽化登仙了,比医生的预期,延长了半年时间。谢天谢地,他走得十分安详,并没有出现我担心的那种痛苦。我母亲是在2011年11月11日谢世的,两人相隔时间仅一年五个月。
四
2015年秋,我到泉州参加战友会。期间举办者专门组织大家去参观当地的风土人情。那个丹桂飘香的黄昏,我漫步于洛阳江边,在不经意间遇到了一座桥。它是一座古老的跨海梁式大石桥,北起蔡襄路、昭阳路、江城路交叉口,上跨洛阳江出海口,南至桥南街、堤岸路交汇处。桥长834米,宽七米,桥墩46座,桥面铺石板,桥两端各置2尊圆雕将军石像,桥两侧建有500根拦柱,桥上矗立着9座石塔,7座石亭,远远望去,如一条负塔驮亭的巨龙,横卧大江南北。
我做梦也想不到,这座桥,居然就是父亲的洛阳桥!
洛阳桥,又名万安桥,于宋嘉祐四年由泉州大守蔡襄主持始建。该桥越江跨海,工程浩大,建设难度很大,当时,工匠们创造性地采用“筏形基础”法、“种蛎固础”法和“浮运悬机架桥”法,历经6年又8个月,方大功告成。据考,此桥为桥梁技术开辟了新纪元,当它建成之时,欧洲尚无跨海石桥。欧洲现存最古老的跨河石桥属意大利佛罗伦萨的维琪奥桥,建于1345年,比洛阳桥整整晚了近三个世纪。因而,洛阳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是古代“四大名桥”之一。
当泉州的战友告诉我此桥就是洛阳桥时,我几乎蹦溃了,仿佛脑袋里有一只德化白瓷杯砰然坠地,碎成了遍地月光。
啊!谁能想到呢,原来父亲心心念念的洛阳桥,居然始终就隐藏在泉州湾咸涩的海风里。那一夜,我随着渐渐退去的潮水,走在长长的桥上,心如五味瓶,俱味翻腾。那一夜的月色真是苍白,把桥面的宋代碑文拓在滔滔的海水里,也把我所谓的孝心照映在石塔尖海砺壳闪烁的银光里。我泪流满面,久久地伫立在洛阳桥上。我想:如果我再认真那么一点点,再用心那么一点点,也许有些寻找就可以穿过生死的雾障,有些重逢就不会显得如此形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