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晓荷】一味咸菜半世情(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晓荷】一味咸菜半世情(散文)


作者:水中天 童生,629.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4发表时间:2025-05-11 09:37:25
摘要:一味咸菜成就半世情缘。它承载着岁月的重量,浸润着生活的况味,在时光的腌制中愈发醇厚。那些就着咸菜咽下的苦日子,如今回味起来,却成了生命中最珍贵的养分。咸菜的滋味,是奋斗的滋味,是坚韧的滋味。它提醒着我们,最朴素的味道往往最持久,最简单的坚持常常最动人。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在珍馐满席时,仍会不自觉地夹起一筷咸菜——我们寻找的不仅是味蕾的刺激,是割不断的情缘,更是灵魂的归处。

在我家的餐桌上,总会出现两三瓶咸菜或辣椒酱,有在超市买的,也有我自己做的,吃饭的时候,我会经常吃一点儿。家人总是提醒我,咸菜吃多了对身体不好,有时调侃我,桌上这么多菜还去吃咸菜,真是个咸菜命。
   是不是咸菜命,我不知道,自己喜欢吃咸菜却是真的。稠稠的一碗白米粥,就着一小碟咸菜,通常是我最惬意的晚餐。咸菜种类很多,而我最中意的却是芥疙瘩丝、腌萝卜条、腌豇豆或腌白菜,里面还配着腌辣椒。当然,其它的偶尔也会品尝一些,谈不上喜欢。
   咸菜是用食盐等调味料腌渍一定时间后的蔬菜,有较强的咸味,可长期保存。我国有很多地区都有腌咸菜的习惯。查阅相关资料,咸菜的起源不可考,据称至少起源于青铜器时期以前。《诗经》中的“《菹》”,提到“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描绘了古人将采摘下来的瓜果蔬菜腌渍后献给祖先的情景。这应该是较早出现的关于咸菜的诗。
   经数千年沿袭,咸菜逐渐成了许多中国家庭喜爱的一道菜。根据自身经历,我曾一度认为咸菜是穷人发明的,那是迫于生计的无奈选择,属于穷人专属,达官贵人们锦衣玉食,自然难入法眼,免入尊口。历史上,有许多底层文人用文字留下了关于咸菜的诗篇。如《田园杂兴》:“门前种柳绿成荫,屋后栽花四季春。晨起耕耘忙种地,晚归收获喜盈门。粗茶淡饭乐无限,咸菜清汤滋味纯。莫道农家无美景,此间自有胜桃源”。写的是农人的日常生活,作者佚名,年代不可考;宋代七言绝句:“酱香浓郁腌咸菜,脆嫩爽口味难裁。晨昏佐餐皆相宜,家常美味乐开怀。”这首诗描述了咸菜的特点和人们对它的喜爱,作者也佚名。可见这些诗人并非名人,与农人接触紧密,知道农人的苦与乐,可能也是社会底文人。不过,也有不少名人关于咸菜的诗句,如范仲淹的对子:“陶家瓮内,腌成碧绿青黄,措大口中,嚼出宫商徵羽”,同样表达了对咸菜的喜爱之情。由此可见,咸菜已深入大多数社会阶层的生活中,我以前的想法有失偏颇。
   时下,物质丰富,生活水平较高,人们在尽情享受各种美味珍馐的同时,咸菜依然保留着重要的地位,无论星级酒店还是小巷餐馆,总能见到它的身影,菜市场和超市更有其一席之地,品牌繁多,制作精细,任人挑选。我发现,有很多所谓的成功人士有时也尝一口咸菜,权当开胃,而这些人中大都经历过苦难的岁月,提起咸菜,总是感慨万千,掩饰不住感激之情。而我,尽管依然生活在社会底层,但已衣食无忧,且对咸菜情有独钟。女儿总笑我吃饭总要配一碟腌菜。她不知道,那些就着咸菜咽下的苦日子,早已腌进了我的骨头里。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虽然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但依然没有摆脱贫困,尤其是农村,温饱问题尤为突出。作为生活的山村的我,对当年的岁月记忆犹新。当年,缺衣少食,每到冬天,家家户户便会用陶缸腌制咸菜,白菜、萝卜、辣椒、雪里蕻、扁豆、萝卜缨等等,从冬吃到春。那时,陶缸用处很大,每家不止一个,有水缸,有米缸,也有腌菜缸,甚至还有猪菜缸、鱼缸等。那时,经济条件普遍很差,买缸不易,故而人们都很爱惜,若出现裂缝或破洞,就会请人锔好,有的还用铁丝或篾片精心打上两道箍加固,防止再度破裂。上高中时,当听到老师解释《过秦论》中的“瓮牖绳枢”一词时,方知“瓮”指的是我常见的那些再普通不过的缸,联想到瓮中捉鳖等成语,又想起自己在腌菜缸里捞咸菜的情景,不禁哑然失笑。
   提起三年高中,除了学习,与我联系最紧密的当属咸菜。
   那年,我考上了县一高,那是县里乃至整个地区最好的高中之一。农村去的学生得住校,县城里的学生可走读。我们不能像城区的学生那样用钱买或用粮票换取饭菜票,只能辛辛苦苦地背米来换。基本上每次大概背二十斤,维持半个月的口粮,且自带咸菜。每个星期六下午,结束了一周的课程后,我就挎上装着空菜瓶的书包踏上回家的路,大约三十公里。那时候,每个星期在这条路上走个来回,成了标准的独行者——初中我班唯有我考进县一高。那个年代考上高中者寥寥无几,考上重点高中更是凤毛麟角。我们这些农村的学生深知家庭困难,上学不易,大都能刻苦学习,断然不会与城里的学生比吃穿。打来饭后,坦然就着自带的咸菜,并不自卑,更不羡慕那些打来各种菜的同学。
   母亲非常勤劳,也是个腌菜的好手。每次回去,她都会挑选上好的咸菜,炒好后装进咸菜瓶里。那是个玻璃罐头瓶,是奶奶把别人孝敬她的罐头吃完后特意留给我的。铁皮瓶盖很严实,带着丝扣,开合很方便。冬春时节,里面装的大多是腌好的白菜、萝卜缨、豇豆等,而秋夏季节,自制的腌菜已吃完,母亲便买来廉价的腌芥疙瘩丝,切丝爆炒后装瓶。三年里,吃得最多的就是腌芥疙瘩丝,黑褐色的。三年来,虽然咸菜一直是凉的,但在我心里却始终是热的,是咸的,也是甜的,更是尊贵的。那个年代,高考录取率极低,好在我们这些吃咸菜的同学不少都考上了大学,毕业之后有了份还算体面的工作,包括我。这不仅是对家人和老师们辛勤培养最好的报答,也是带给一直默默相伴的咸菜的无尚敬意。
   踏入社会后,我经历过各种饭局,当然,也品尝过许多山珍海味,但最让我青睐的却是各种不起眼的咸菜。我注意到,它们有时被装在小碟里,作为配角,有时成为赠品。有人不屑一顾,甚至包括某些部门领导,说,当年吃得够够的,看到就反胃。但也有许多人对其赞赏有加,心存感激,让我感到自己并非异类。
   看电视时,我也常常看到关于咸菜的内容。远的不说,最经典的镜头,是在各种围困下,老百姓用各种方式给山里的红军送盐,有的党员还把节省下来的咸菜用来缴党费,让人感动。《正阳门下小女人》中,小酒馆里,除了花生米,最主要的下酒菜就是一碟咸菜,而且围绕咸菜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引人入胜。既使他们后来开了酒楼、进军房地产,家业越来越大,但依然没有忘记当年那碟咸菜。韩剧中时常出现吃泡菜的场面,似乎没有其它菜,客人总会盛赞主人的手艺。他们所谓的泡菜,其实就是腌大白菜,也是一种咸菜。超市有卖的,女儿曾买过几袋,尝了尝,咸辣中带着甜,并非我喜欢的口味。当然,每个人的口味不尽相同,这便是大千世界,芸芸众生。
   几天前,有位高中同学从上海回来,我们几位同学相聚一起,把酒叙旧,气氛热烈。他也跟我一样,来自山村,当年的经历与我相似,毕业后留在了上海工作,事业有成,身价不菲。推杯换盏中,大家油然缅怀那时的青葱岁月,畅谈人生。当他看到桌上那一小碟不起眼的咸菜时,顿时更加兴奋,不禁提起咸菜往事。一番感慨后,他忽然高高端起酒杯,说,让我们向咸菜致敬!为咸菜干杯!为难忘的青春岁月干杯!大家一致响应,之后,掌声雷动。
   致敬咸菜,为咸菜干杯,这种行为着实少见,也许有人认为荒诞,但我却能十分理解,更能有着深深的共鸣。
   是啊,的确该向咸菜致敬。咸菜,早已超越了它作为食物的本质,成为一代人共同的情感符号。一味咸菜成就半世情缘。它承载着岁月的重量,浸润着生活的况味,在时光的腌制中愈发醇厚。那些就着咸菜咽下的苦日子,如今回味起来,却成了生命中最珍贵的养分。咸菜的滋味,是奋斗的滋味,是坚韧的滋味。它提醒着我们,最朴素的味道往往最持久,最简单的坚持常常最动人。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在珍馐满席时,仍会不自觉地夹起一筷咸菜——我们寻找的不仅是味蕾的刺激,那是割不断的情缘,更是灵魂的归处。
  

共 293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以咸菜为线索,串联起个人记忆、历史文化与时代变迁。从儿时匮乏岁月里咸菜作为充饥必备,到高中求学时母亲精心准备的咸菜瓶承载的温暖与期盼,咸菜不仅是裹腹之物,更成为奋斗岁月的见证者。作者通过考据咸菜的历史渊源、引用文人诗篇,展现其跨越阶层的文化穿透力;又借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咸菜的不同态度,凸显其历久弥新的情感价值。无论是红军以咸菜缴党费的忠诚,还是剧中围绕咸菜展开的市井故事,都赋予咸菜更深的精神内涵。文章以小见大,在咸菜的咸香里,道尽生活的酸甜苦辣,诠释出平凡事物中蕴含的坚韧力量与不灭情怀,唤起读者对岁月、对奋斗、对初心的深切共鸣。感谢赐稿晓荷,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汪震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51100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5-11 09:38:47
  以咸菜写尽岁月沧桑!从贫苦年代的记忆到奋斗路上的陪伴,文字质朴真挚,让平凡咸菜成为一代人情感的寄托,读来满是共鸣。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5-11 09:39:11
  小小咸菜串联起历史、生活与情感,既有文化底蕴又饱含个人故事,平凡中见深情,朴素里藏力量,令人回味无穷。
3 楼        文友:水中天        2025-05-11 09:47:35
  感谢汪老师精心编辑,问好!顺致节日快乐!
4 楼        文友:淡文竹雅        2025-05-11 21:47:45
  老师写得真好,引起我的共鸣。小咸菜,很普通,却天天、顿顿不离桌。越是普通的越长久!
静心读书,安心写字。
回复4 楼        文友:水中天        2025-05-11 22:53:47
  谢谢老师鼓励!老师是领导,也吃过咸菜呀。
5 楼        文友:何叶        2025-05-11 22:54:05
  咸菜,平凡中的深情。从青黄不接时的救命粮,到珍馐满席时的味觉乡愁,这抹腌渍的滋味跨越千年,凝成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作者以咸菜为线,串联起青铜器的《诗经》菹礼、寒窗苦读的玻璃罐、韩剧里的泡菜江湖,在盐粒与时光的交叠中,道出最朴素的生存哲学:苦难腌入骨血处,自有生命的回甘。恭喜精品!喜欢这样的文!
何叶
回复5 楼        文友:水中天        2025-05-11 23:01:47
  感谢社长鼓励!希望我们那一代人的苦难永不再现,希望咸菜能成为现代人生活中的点缀和美味,无论身份贵贼,不分尊卑。
6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05-12 15:17:01
  拜读老师精心创作的《一味咸菜半世情》征文作品,一种心醉其中,情融其内的舒爽惬意顿然间扑鼻而而来,为老师精细优美的文笔和灵动传神的文字所吸引。再次致谢老师,感谢精彩分享!
回复6 楼        文友:水中天        2025-05-12 16:25:11
  感谢梅老师鼓励和支持!请多指正。问好!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