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初夏又忆亲人心(散文)

编辑推荐 【柳岸】初夏又忆亲人心(散文)


作者:燕语千千 举人,4306.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1发表时间:2025-05-11 15:47:52

【柳岸】初夏又忆亲人心(散文) 窗外的风徐徐的吹着,树叶越来越茂盛了。偶尔,会看见麻雀和不知名的小鸟在枝上飞舞。
   此刻,空气是如此的清新,路上,满面笑容的人一边走着一边在观赏着这地上仰着头的和树之上低着仰着头的鲜花。他们说着,笑着,观赏着,任那沁人心脾的花香慢慢浸入鼻息之中。
   偶尔,会有一些爱自拍或爱发短视频的人们拿出手机,拍个美美的自拍照。看着他们是那么的悠闲惬意,我的心情开始走进了一个复杂的状态之中。
   因为就在去年或以前,在如此美好的日子里,我和父亲总会在美景呼唤中走出屋子,那时,我也时常会和父亲照个合影,无论是照片还是短视频,我都会迫不及待的把那些作品朋友圈、视频号、抖音或快手,当然我自己的公众号里也是有可能的。
   但是今年,如此的幸福却是我望尘莫及的事了,因为我的父亲已经离开我们了。
   时间走的依然如故,季节轮替依然如故,而我的身边再也没有了父亲的身影。想到此时,我的眼泪就会情不自禁的往下流。
   去年8月25日的下午,父亲的生命终止在了八十六岁。
   因为太过突然,以致有很多人都不知道父亲的离开,甚至直到今天。偶尔遇到父亲曾经比较相熟的人,还会问起我的父亲是否安好之类的话。
   每当他们听到父亲离开的消息,就会有一系列的感叹及因为生命的感慨之语说上半天。更多的则是关于父亲曾经的旧事。在他们说的那些故事里,有些我知道,也有很多我不知道。那时,我的记忆也会跟着他们的话语、事件飞速的运转。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的思维在极力的发散着、寻觅着,仿佛这样的思维搜索可以感受到父亲曾经的样子似的。当和他们说到旧屋翻建的时候,我就会想到我们家曾经翻建旧屋的故事。
   那样的回忆,让我想到了一次和老爸聊天的故事。那是谈到了家庭、父母、孩子与责任。因此也说起一个家庭的生活。那时自然而然的就谈到了翻房,父亲说“房虽然不是越豪华越好,但是如果真的特别低矮,甚至明显的跟不上周围的基本步伐的时候,孩子看到他和周围的生活有着明显的距离的时候,心里肯定是不舒服的。因此,作为爹妈在孩子长大后,需要一些外在条件为孩子维护颜面的时候,父母就要替孩子想想。”
   其实,我和老弟小的时候我的老爹是没怎么管的。当听到老爸分析身为父母和别人家的孩子心里的时候,我就会想“我的老爹呀,您对别人的那份心,要是留给我们——多好。”
   时间并不会因为人的改变而改变什么,我的老爸依然如故的做着自己,依然对别人的事很关心,依然对我们很宽松,至于我们做什么老爸是从来不限制的。现在想想,也许时我的老爸当初就知道我和弟弟不会做坏事吧。
   可是到了今天,每次我独自坐在自己的屋子里的时候,就会想起那些令人记忆犹新的往事。再次细品我家盖房的事,应该也算父辈的身教吧。
   记得我们家曾经住在两间土坯房里,外间是厨房加餐厅,里间是卧室。当时我们一家四口一切的日常都挤在这两间屋子里完成。
   我的家里就有我和弟弟两个孩子,父亲到了天命之际时是一名泥瓦匠,每天和几个伯伯一起去为别人家盖房忙活着。母亲已过不惑,虽然是一名知青,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她不能上班,而是在家做了一名家庭妇女。我十七、八岁,每天看着一些个闲书。弟弟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整天琢磨挣钱的问题。
   我家因为父亲一个人挣钱,生活是一种比较拮据的状态。但是,看着我和弟弟都渐渐长大了,旧屋翻建还是被提到了日程上来。
   那时我们单纯、简单,村里人也都把情义都看得很重,父老乡亲之间更是有股自然的亲切感。自家的亲人更是如此,都是发自心底的温暖着彼此。因而,我们的心里总是被幸福填的满满的。
   记得当年我们家刚说盖房,亲人们就都不约而同的来了。
   因为春节刚过,村里的砖厂还没有开工,砖是四伯跑东到西给借的。三姑妈和三姑父找的是表哥的朋友,那个人很实诚,一听给我们家帮忙就开着拖拉机来了。他给我家帮了好几天的忙,拉土、拉砖……此后,就再也没有见过他。今天,他的名字我都已经忘记了。
   我清楚的记得一切工作准备就绪,抽起的日子就定在了一九八八年四月十七号的那天。那一天,所有能来的亲人们都到齐了,五伯和表姐夫都有自己的建筑队。因此垒墙这种事更是义不容辞的落到了他们的肩上。就这样他们各带一队人马赶来了。五伯和表姐夫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两山的主力。
   那一天,一共来了二十多人,分别干着自己的事情,和泥、推土、供砖、砌墙……都是人力完成的年代,二十多人一起盖房的阵势,直到今天还是能感觉到那种浩大的场面的。
   说起那个时代盖房,人还是真的很辛苦。毕竟是三十几年以前啊。那时村里还有很多大坑小塘,水质清晰可见,四月河已经大开了,看着那轻轻的流水,偶尔还会有几条小鱼流动。我们盖房的时候,我们家后面的那个坑塘便成了用水的唯一去处。那时的我十七八岁,个子也不矮,到坑塘里挑水就成了我的主要任务,因为盖房是个不小的工程,比我大两岁的姐姐也成了挑水的人之一。
   记得那些天我和三姐都挑着一对水桶,从大坑里往我家挑水,好在只是走出胡同口,过一条马路的路程。那时的我们想不起来累的感觉。也许是只一天时间,一起干活的又不止我和三姐的关系吧。那时,我们想不起,抽个芦苇心,搁上一截蚯蚓在坑里钓鱼的乐趣。
   整整一天,我和三姐还有几个忘记名字的人来来回回挑了多少次我已经记不清了。下午五点多,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座新的五间大瓦房就立了起来。
   那天的晚饭,是在三婶和婶子大妈的帮助下在三婶家完成的,也是在三婶家吃的。至今我还记得那天傍晚,那些帮忙的亲朋好友从房上下来了,从房子的周围聚拢到一起,陆陆续续的排成一队,浩浩荡荡的走进了三婶家,我清楚的记得,那些给我家帮忙盖房的人在三婶家的炕上、地下坐了满满一屋子的人。姐姐们帮着炒菜的炒菜、盛饭的盛饭、端茶倒水的端茶倒水忙成了一团,好不热闹。
   就这样,三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妈妈离开了,爸爸离开了,那个曾经和我一起跳水的三姐也离开了,就连弟弟也搬离了那里。
   真快呀,今天再次想起这三十几年的日子,真是彷如昨日一般。那个为我家盖房用水立了大功的大坑早已被填平了。再想想那些离去的亲人们,不觉间泪水再次模糊了双眼。
  
  

共 249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关于记忆、亲情与时光流逝的叙事。文章以"风徐徐吹着树叶"的自然轮回开篇,与"父亲身影不再"形成强烈对比。季节依然轮替,村庄地貌变迁,但砖瓦房立起的瞬间、挑水时踩实的土路都成为时间琥珀中的永恒切片。作者刻意将父亲的泥瓦匠身份与房屋建造过程相呼应,暗示父亲正是用双手为家人铸造时光容器的人。以及乡邻对父亲的追忆、亲戚合力建房的场景,揭示出传统乡土社会"记忆共同体"的特征。这种集体记忆的拼图方式,使父亲的形象超越个体层面,成为整个时代精神的缩影。感情真挚的美文,推荐文友共赏!【编辑:梦中楼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中楼兰        2025-05-11 15:49:12
  三十几年就这样过去了,妈妈离开了,爸爸离开了,那个曾经和我一起跳水的三姐也离开了,弟弟也搬离了那里。
   生活就是这样,慢慢的身边的亲人越来越少,问候作者!祝一切安好!
2 楼        文友:梦中楼兰        2025-05-11 15:50:06
  欢迎继续分享精彩佳作!祝创作愉快!
3 楼        文友:老百        2025-05-12 12:14:51
  佳作欣赏推荐,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柳岸花明社团欢迎各位文友 联系群QQ:858852421
4 楼        文友:梅林臻        2025-05-12 15:09:45
  拜读老师精心创作的《初夏又忆亲人心》优秀作品,一种心醉其中,情融其内的舒爽惬意顿然间扑鼻而而来,为老师精细优美的文笔和灵动传神的文字所吸引。再次致谢老师,感谢精彩分享!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