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清明的一缕烟(散文)

编辑推荐 【柳岸】清明的一缕烟(散文)


作者:黄纪元 布衣,258.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5发表时间:2025-05-13 23:32:06
摘要:通过清明扫墓的仪式,回忆外公的生平,展现一位兼具农民朴实与文人情怀的长者形象,表达对亲人的深切怀念与文化传承的思考。

清明扫墓当天,父亲手捧着一把鲜花走在最前面,我和母亲紧随其后,一同向黄怡村的祖坟山走去。
   山路两旁的松树新抽的嫩芽在风中轻轻摇曳,通往祖坟山那条蜿蜒曲折的泥巴路,在久旱未雨的时节里,黄土干裂成龟壳般的纹路,被往来祭扫的脚印和车轮碾出厚厚的浮尘,浮在空中形成沙雾,显得庄严厚重。我提着香烛纸钱,母亲挎着备好的供品——刚蒸的清明粑、现煎的鲫鱼,还有水果和酒烟。
   我们来到外公墓前,母亲赶紧从篮子里取出一包中华烟,拆开包装说:"老爷子一辈子节俭,爱抽烟却只舍得抽自家种的旱烟。"她抽出一支放在墓碑前,"现在日子好了,也让他尝尝。"香烟的白雾笔直升起,恍惚间竟与记忆中的墨香重叠。
   外公是村里的文化人,更是一名老党员,上过私塾,写得一手好字。年轻时做过文书、会计,后为养家贩卖小猪、承包甘蔗辞去了稳定工作。外公外婆曾育十二子女,半数因病夭折,外公每次拿起那些夹在册子里的旧纽扣,都会偷偷抹着眼里,我知道这是他心中永远抹不掉的伤疤。记忆中,外公常伏案誊写《人民日报》社论,在稿纸上抄录"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并写诗感恩。那些泛黄的文稿堆了半人高,工整记录着"社会主义好"等字样,最厚的册子记载着党的惠民政策,扉页楷书"为人民服务"。每当被夸字好,他总说:"我这字啊,写不出党的恩情万分之一。"
   父亲蹲下身,把煎鱼摆在最显眼的位置。"老爷子最爱吃鱼肚子,"他说着把鱼翻了个面,"帅帅,把酒满上。"我取出两个小酒杯,倒上父亲珍藏的白酒。酒香混着香烟的气味,在清明时节的空气里游弋。外公生前常说,过日子就像种地,不能光看眼前,得想着来年。
   我的手指触到口袋里一个硬物——那是外公去世前一年偷偷塞给我的小册子。外公在世的每年,我和弟弟都会抽空去外公那坐坐,即使后来我大学毕业去了外地上班,只要回老家必然会去看望外公,有时一坐就是一整天。外公每次听完我的丧气话,都会在一本红色的小册子上记录,并安慰我要坚信自己,肯定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那皱巴巴的小册子我一直留着,如今已经泛黄变脆,却成了最珍贵的纪念。
   父亲点燃三支竹签香,青烟袅袅升起,在坟前萦绕。我仔细地将一枝枝鲜花插在坟头的泥土里,花瓣上凝结的水珠不时滚落。父亲忽然说起外公生前常说的话:"人这一辈子,就像地里的庄稼,一茬接一茬......"话没说完,声音就哽住了。我想起外公总爱说的另一句话:"好日子是熬出来的,就像熬粥,火候到了自然香。"
   远处陆续传来鞭炮声,父亲示意我们也该开始,鞭炮声突然炸响,惊飞了林间的鸟雀。纸屑纷纷扬扬落在供品上,母亲连忙用手护住食物。这个动作让我想起外公晒谷时,也是这样用手护着谷堆,生怕被风吹散了收成。
   烧纸钱时,火焰蹿得老高。烟霭漫过睫毛的瞬间,总看见拄着双拐的外公正从记忆深处跋涉而来。每年夏天,他佝偻的脊背驮着毒日头从黄怡村走到我家,枯瘦的手掌将稻谷扬成金色雨帘,惊起的雀群便在他挥动的草帽下碎成飞溅的墨点。“帅帅,你看这群麻雀鬼精鬼精的,一来就跑一走就来,时不时搞个突击,真是让人头疼。”外公微笑着,时不时会看一下门前的晒场。期间最让我难忘的是他汗湿的粗布衫里,腋下常会磨出的溃烂伤口,像幅地图,这种场景经常会弄得我哭鼻子。
   父亲一张一张往里添,火焰舔舐纸钱的刹那,父亲忽然轻声说:“多买些笔墨吧。”
   纸灰随风旋上天空,像一群急着投递的信使。那些没写完的册子,那些记录着岁月变迁的字句,都化作了清明的纸灰,随着春风飘向远方。
   临走时,母亲把每样供品都掐下一点,撒在坟头。父亲则把剩下的那包中华烟留在碑前。"慢慢抽,"他说,"下次来再带。"我摸了摸口袋里那本小册子,终究没有拿出来。就让它留着吧,留着我对文字的敬重,对外公的缅怀。
   每当山风掠过,那条泥巴路便扬起昏黄沙雾。外公的墓碑泛着温润光泽,碑前香烟仍在静燃。远山云层堆叠如未封的旧册,没有雨的清明,思念凝成浮空的字迹,将心事藏进谷雨前的云里,待一场迟来的雨水滋养土地,记忆滋养心灵。
  
  

共 176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清明的一缕烟》散文用深情的笔墨,叙述了我和父母在清明节的日子,去给外公上坟的场景。清明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笔者在这一天,和父母一起,按照传统的祭奠先人的礼仪,祭拜去世的外公,寄托自己对外公的哀思;在祭奠外公的过程中,睹墓思人,笔者深情地追忆了外公音容笑貌,高尚的人品,对晚辈的博大爱心……外公的一言一行浮现在眼前,祭祀的过程是短暂的,但外公的光辉形象永远留在了晚辈心中。散文感情真挚,通过叙述清明节祭奠外公的场景,寄托了晚辈对外公的思念之情,塑造出外公光辉形象,浓浓的亲情情洋溢文中,生动感人,引人共鸣!欣赏,问候作者!【编辑:刘柳琴】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柳琴        2025-05-13 23:32:40
  问候作者,写作快乐!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楼        文友:刘柳琴        2025-05-13 23:33:07
  恭祝创作丰收,期待更多佳作点缀柳岸,展示您的风采!
敬请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