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山】探花寻妻(传奇小说)
“皇上,吾妻以娇弱之躯,耕作种田,纺织刺绣,方才供出我这一个探花,而她年纪轻轻却早已疾病缠身,若我背信弃义,岂不是猪狗不如,望吾皇允许臣返乡,得见妻安,臣定当全心报国,殒命不恤。”
话毕,探花郎以头触地,砰砰作响,随即额头红肿一片。殿上众人莫不动容。
“好,就允你返乡见妻,此前所提婚事,就此作罢。”
一匹快马疾驰如箭,马上之人只挥动手中马鞭,让马跑得再快些,再快些。
蕙娘,蕙娘,一定要等我。离家的时候,蕙娘咳疾未愈,脸色蜡黄,又因长期营养不良,身材瘦削如竹,仿佛风一吹就要倒下一般,如今想来,探花李信心如刀绞,这次回去,定请良医为妻治病,此后经年,再不让妻子劳苦耕作。
只是,越接近家乡,李信的马速越慢。路还是来时的路,路旁所见却让人惊心。大片田地干涸,庄稼荒芜,一个一个乡民衣衫褴褛,相扶相携,有的倒毙路旁,不见生息。来时听闻家乡干旱,却不料旱灾已经严重至此。虽然京中会派人赈灾,只怕有很多乡民根本撑不到那时啊。
然而,他一人上路,无钱无粮,又能奈何?只盼家中蕙娘平安,夫妻相见,再寻官府安顿灾民吧。
驾,再次催动马匹,向家的方向奔驰。
遥望,家里的茅草屋隐约可见。
吁,勒住缰绳,翻身下马。
“蕙娘,为夫回来了。”柴扉关阖,不见人影。
吱呀,推开门,李信一步一步往里走,他走得很慢,很沉。
“蕙娘,蕙娘。”再叫出声,已带慌张。
屋内寂静无声,李信的眼中,泪已涌出。难道是蕙娘卧病在床?他侧耳细听,不见咳声。
难道?他猛地推开门。小屋很小,一目了然。屋内空空如也,桌子上一层灰尘。
“蕙娘。是为夫回来晚了。”双膝一软,李信跪倒在地,喉头腥甜,吐出一口鲜血来。
左邻右舍皆已人去房空,蕙娘体弱,恐怕不知化为何处黄土了。
李信昏昏沉沉,带了箱子里一件蕙娘的旧衣,想要入山给蕙娘立一个衣冠冢。蕙娘说过,此处山清水秀,愿久居不离。
“蕙娘,你错了。”李信一边泪流不止,一边心中暗恨,这山清水秀之处,却不能养得一方百姓,蕙娘这般好的女子,却在这灾年丧命,上天何其不公。
眼见山地外围,树皮已经被人吃光,野草也都干枯,但凡可吃之物都已被吃尽,他怎忍心让蕙娘栖身于此,还是往里走走吧。
不知不觉,李信来到大山深处。
眼前所见,如梦如幻。树木葱茏,流水潺潺,有鸟语,有花香,还有人烟。
对,竟然有人烟。
一人迎面而来:“竟是李官人寻来了?”
李信看去,不由一喜:“王大哥,你怎的来到这里,可见我家蕙娘?”李信见到邻人,顿时生出希望。
“蕙娘不在此处啊。”
啊?李信顿时又哭出声来:“蕙娘,为夫对不住你……”
“你哭个什么?”王大哥一脸惊奇,“蕙娘和我们没有住在一处,你再往上走,见一木屋,就是你家蕙娘的住处了,说起来,能活下来,还多亏了你家蕙娘了呢。”
“蕙娘没死?”
“活得好好的呢。”
再也顾不得其他,李信撒开两腿往山上奔去,果然,不久见一木屋,屋前一女正弯腰在石墩之上切着什么。女子满头乌发光滑,身姿窈窕,此处看去,半边面孔白净丰满。这不是蕙娘。
“请问这位大姐,可知我家蕙娘居住何处?”
女子抬头,惊喜而笑:“夫君回来了?”随即放下手中之物,向李信跑来。
李信呆愣在原地,是蕙娘,是健健康康漂漂亮亮的蕙娘。
直到拥了蕙娘入怀,李信方才确信,自己并不是在梦中。
“蕙娘,真的是你?”
二人相拥而泣,等到情绪稳定,蕙娘才挽了李信的手到了木屋前:“夫君,你看,就是这个东西救了我,救了乡亲们。”
李信定睛看去,石墩上有几块某种植物的根茎,有些已经被蕙娘切成了片。
“此物能吃?”
“不光能吃,还可治病呢?夫君走后,我疾病缠身,家中无粟无米,为妻自觉命不久矣,便想寻得一处长眠,于是进入山中,晕倒在溪谷处,不料梦中得仙人指引,说夫君情深意重,我夫妻自该团圆,又说一物可治为妻之病。醒来,果然看见此物。仙人称此物为葛,地表外有葛藤,地下有根。为妻挖出葛根服食,果然日渐转好。”
“竟有仙人指引么?”李信欣喜万分,捏一片入口,味甘有汁。
这时,听见四处有人声,众人聚集过来,李信看去,都是村中邻人亲友。
“李官人回来了,外面情况可有好转?”
“不好,我回到村里,以为大家都遭遇不测,幸而上天垂怜,大家安好。”
“是啊是啊,不过,这次真是多亏蕙娘找到这葛根。也是这山中物产丰富,我们以这葛根为食,辅以野果,倒也算安然。”
李信看大家面容,皆红润有光,便知这葛根是好物,只是不知这山中葛根有多少,是否能暂时解一方之困。
众人知道李信得中探花郎,一番恭贺之外,更是奉李信夫妇为首。
第二日,李信领了几位邻人,在山内考察,发现这葛根分布极广,面积大,产量应该也不低,想到京中赈济还需要一些时日,不如挖了这葛根出去救急。
村中劳力挖掘几日,收获丰富,由李信带了衙差运送,以防生变。等京中赈济到位,又天降大雨,百姓彻底解除危困,赖葛根得活者数以万计。
后来,李信就在家乡为官,大力发展葛根种植,葛,作为一种传奇作物,逐渐流传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