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星文学 >> 短篇 >> 现代诗歌 >> 【星星】国际家庭日(组诗)

编辑推荐 【星星】国际家庭日(组诗)


作者:燕双鹰 布衣,385.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61发表时间:2025-05-15 22:26:43
摘要:原创首发

国际家庭日(组诗)
  
   ------致国际家庭日
  
   一、陶罐里的年轮
  
   母亲用褶皱的手掌搅拌月光
   米粒在陶罐里沉浮
   三十年煮沸又冷却的晨昏
   凝成灶台上褐色的痂
  
   父亲将脊梁弯成犁铧
   在钢筋水泥的荒原开垦
   锈迹斑斑的工具包
   装满未寄出的家书碎片
  
   我们是罐底沉淀的米粒
   吸饱岁月的咸涩
   在某个深夜突然发芽
   顶开龟裂的时光
  
   二、迁徙的候鸟
  
   行李箱塞满故乡的方言
   每个站台都有新的巢穴
   我们像候鸟穿越季风
   在地图上画无数个同心圆
  
   父母的白发是归航的信号
   却总在航线交错时
   将思念折成纸飞机
   在城市的钢筋森林里迷失方向
  
   候鸟终将停栖
   当羽翼载不动岁月
   所有迁徙的轨迹
   都指向最初的那棵树
  
   三、餐桌上的银河
  
   玻璃转盘转动时
   时光碎成闪烁的星子
   红烧肉与清蒸鱼
   是银河两岸相望的星座
  
   筷子在碗碟间架起鹊桥
   每个话题都通向童年
   我们把心事裹进饺子皮
   煮成热气腾腾的团圆
  
   突然停电的瞬间
   烛光里浮现相同的轮廓
   三代人的皱纹
   在摇曳中连成完整的银河
  
   四、旧相册里的标本
  
   泛黄的纸页封存着
   永不褪色的春天
   父亲的中山装笔挺如柏
   母亲的麻花辫垂落芬芳
  
   我们在快门声中定格
   成为时光的标本
   褪色的笑容里
   藏着被折叠的四季
  
   每当翻开这本时光宝盒
   记忆的蝴蝶纷纷振翅
   在某个瞬间
   我们都回到了最初的模样
  
   五、屋檐下的潮汐
  
   雨滴沿着瓦当坠落
   在青石板上敲出古老的节拍
   母亲的呼唤穿过回廊
   惊醒沉睡的青苔
  
   父亲的烟斗明灭间
   升起童年的云朵
   我们在檐下追逐
   看雨水漫过记忆的堤岸
  
   潮水退去时
   屋檐依然守护着
   那些潮湿的故事
   在岁月里静静发酵
  
   六、衣橱里的月光
  
   打开柜门的刹那
   月光倾泻而出
   母亲的蓝布衫
   父亲的旧军装
   叠成整齐的月光标本
  
   我们的校服在最上层
   沾满青春的汗渍
   每一道褶皱里
   都藏着成长的密码
  
   当月光漫过衣柜
   所有衣物都开始呼吸
   在寂静的夜里
   诉说被折叠的时光
  
   七、电话里的时差
  
   按键声敲碎时空的壁垒
   电波载着思念穿越晨昏线
   母亲总说一切都好
   却忘了掩饰咳嗽声里的霜
  
   父亲的沉默在听筒里发酵
   化作绵长的电流
   我们隔着数字信号
   拼凑彼此缺失的年轮
  
   当挂断键切断联系
   月光在手机屏幕上凝固
   每个未接来电
   都是未完成的诗行
  
   八、老墙根的影子
  
   老墙在夕阳里融化
   拖出长长的影子
   父亲的影子是座山
   母亲的影子是条河
  
   我们的影子在其间跳跃
   编织成流动的童话
   直到暮色漫过脚踝
   影子与墙根融为一体
  
   多年后重返故地
   墙根只剩半截残垣
   而那些重叠的影子
   依然在记忆里生长
  
   九、厨房的交响乐
  
   油锅里腾起金色的音符
   铲子与铁锅碰撞出节奏
   母亲的围裙是流动的五线谱
   翻炒着生活的酸甜苦辣
  
   父亲削土豆的姿势
   像在雕刻时光
   我们踮脚张望
   等待幸福出锅的香气
  
   每个黄昏
   厨房都上演相同的乐章
   锅碗瓢盆的和声里
   藏着最温暖的旋律
  
   十、永不散场的宴席
  
   当烛火照亮每个人的脸庞
   我们举起盛满岁月的酒杯
   碰杯声惊醒沉睡的月光
   在酒杯里漾开涟漪
  
   不必担心曲终人散
   因为每个瞬间
   都已酿成永恒的佳酿
   在记忆里愈陈愈香
  
   这永不散场的宴席
   是生命最珍贵的馈赠
   我们围坐成温暖的圆
   让爱永远流转
  
   二0二五年五月十五日星期四
  

共 135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组以“国际家庭日”为主题的组诗,以细腻的笔触、丰富的意象和真挚的情感,构建出一幅充满烟火气与温情的家庭画卷,堪称现代诗歌中书写亲情的佳作。诗人将生活中最寻常的物象幻化为极具张力的意象群:陶罐里煮沸的月光、行李箱中的方言、衣橱里的月光标本……这些具象化的事物承载着厚重的情感与记忆。如“陶罐里的年轮”中,米粒的沉浮对应三十年的晨昏,灶台上褐色的痂隐喻岁月的伤痕;“旧相册里的标本”将褪色的照片比作时光的化石,每个褶皱都封存着成长密码。这些意象打破时空界限,让家庭的记忆在微观与宏观间自由穿梭。十首短诗如独立又连贯的电影镜头,以“陶罐—迁徙—餐桌”等生活场景为线索,形成递进式的情感脉络。从家庭生活的物质载体(厨房、衣橱),到精神纽带(电话、相册),再到永恒的情感归宿(永不散场的宴席),犹如一部家庭史诗的分镜头脚本。如“迁徙的候鸟”与“屋檐下的潮汐”形成时空对照,漂泊的游子与故居的守望者在诗行间产生共鸣,增强了叙事的层次感。诗中充满矛盾与挣扎的情感张力:父母“将脊梁弯成犁铧”在钢筋水泥中开垦,却“装满未寄出的家书碎片”;候鸟在迁徙中“迷失方向”,却始终“指向最初的那棵树”。这种矛盾不仅展现了现代家庭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困境,更凸显了亲情纽带跨越时空的力量。“停电的瞬间”三代人皱纹连成银河的意象,将现实的断裂转化为情感的永恒联结,完成了矛盾的诗意和解。诗句语言凝练如金石,却不失灵动。“筷子在碗碟间架起鹊桥”将日常饮食赋予神话浪漫;“油锅里腾起金色的音符”让厨房劳作化作艺术交响。诗人善用通感手法,如“月光在手机屏幕上凝固”将无形的思念转化为可触的视觉形象,“咳嗽声里的霜”用听觉与触觉交织传递岁月沧桑。这种语言的精妙运用,使诗歌兼具文学性与感染力。组诗虽聚焦于个体家庭的生活切片,却折射出人类对“家”的永恒追寻。从“永不散场的宴席”到“爱永远流转”的结尾,将家庭的温暖升华为生命的终极意义。在全球化背景下,这种对亲情、归属与根脉的书写,超越了具体的文化语境,成为叩击每个人心灵的共鸣之声。这组诗以诗性的语言重构家庭记忆,用独特的意象系统编织情感网络,在个体叙事中完成对人类情感母题的深刻诠释,既是献给国际家庭日的深情礼赞,更是一首关于爱与永恒的生命长歌,好诗推荐,与您共享。[编辑 高朋满座]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高朋满座        2025-05-15 22:28:33
  一组献给国际家庭日的深情赞歌。祝贺燕双鹰老师又有新作,期待更多精彩作品。
回复1 楼        文友:燕双鹰        2025-05-15 23:13:22
  感谢高朋老师的精彩点评,问好老师,敬茶!
2 楼        文友:书者茶道        2025-05-16 09:49:23
  第一次听“国际家庭日”这个名字,但是倍感亲切,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元,家庭在社会发展史上起着重大的作用,家庭是人类发展史上最重要的那颗棋子,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祝福所有的家庭和睦幸福!好文拜读!
回复2 楼        文友:燕双鹰        2025-05-16 19:11:22
  感谢书者茶道老师的欣赏,问好老师,敬茶!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