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见证】【晓荷】滦河老街新事(散文)
好久没逛街了,赶上周末小弟约我一起去滦河老街逛。走在滦河老街的青石板上,暮春的晨光把石板浸润得泛着油润的光。突然惊喜地发现,原先街道上坑坑洼洼的石头路,被修整得平坦了许多,街市两侧的店铺比记忆中更热闹了。新开的山货铺正在招揽生意,围观的人很多。炸油条的摊位也挤满了人,油条在锅里猛劲地翻滚着。一边卖野菜的老农拖拉机上装满菜,他正拿着一把喷壶给车上的蕨菜喷水做保鲜。
“老街不老,又活过来啦!”小弟举着手里的糖葫芦感叹着。
老街在我的印象中一直也不老呀!我望着老街木柱子上新挂的仿古灯笼,上面漂浮的横幅“老街欢迎你!”忽然想起十多年前,奶奶攥着我和哥哥的手逛集市的情景。还记得第一次来老街逛,那时的石板路还是坑洼不平的,奶奶攥着我和哥的手浸满汗水,像把铁钳,生怕我们被人流冲散。我不喜欢奶奶拉着走,因为遇到喜欢的小玩具我都想看看。而奶奶生拉硬拽愣是不会给我机会,往往是我还没过足眼瘾呢,就被奶奶拉走去了别的地方。奶奶看的最多的是一些她喜欢看的便宜货,一些针头线脑,一些处理的小葱青蒜,一块钱一堆的各种搁不住的菜。看见便宜货奶奶眼睛里发出吃人的光,急火火拨开众人奔过去,蹲下身双手齐上,一边挑拣一边说:“别和我抢呀!我要这堆!”她总爱在菜摊前与人争抢那些蔫头耷脑的特价菜,眼睛发亮的样子活像发现金矿。我和哥哥就趁她讨价还价的当口,溜去李家嫂子的玩具摊。
“只许看不许摸!”李家嫂子挥舞着竹棍的模样仿佛就在眼前。她卖玩具只许看不许摸,除非你手里攥着钱说要买哪个玩具,她会拿给你,没啥毛病掏钱买。你如果只是问问不买,她不会让你摸。
我没钱买她摊上的玩具,只能挨个看。有一次,我偷偷摸了一下孙悟空的金箍棒,被她那双火眼金睛见到了,举起竹棍对着我就狠狠抽了一下,手背立刻肿起红道子。玩具没摸一下,手却被打得火辣辣疼,疼出了眼泪。奶奶看我和哥不见了,一猜就猜到我俩来看玩具了,就拎着菜走过来。看见我被打了,她哪干呀!她大吼着就像李家嫂子扑了过来,当时的举动活像个护崽的老母鸡。俩人脾气都不好,就撕吧起来。这时候你就看吧,奶奶买的菜也不顾了,举起菜袋子就对李家嫂子打去。李家嫂子也不示弱,也会举起手里的棍子回打奶奶。这时,李家哥哥跑了过来,一把把李家嫂子搡到一边,劝奶奶不要生气,说他媳妇不懂事,千万别和他媳妇一般见识。李家哥哥还逼着他媳妇和奶奶承认错误。李家哥哥说,他媳妇身为晚辈,不尊重老人和老人动手就不对!最后,他媳妇和奶奶道了歉,才算拉倒。他还拿起玩具要给我和哥,奶奶一把拽住我和哥坚决不要,并对李家哥哥说:“你媳妇的道歉我接受,但我也有不对的地方。我不应该上前不问青红皂白就打人。”
那天后,奶奶竟然和李家嫂子混到了一起,有时奶奶拿一些粘豆包去集上卖,李家嫂子都会把自己的摊位让给奶奶一块。那年冬天,奶奶在李家摊位旁卖粘豆包,冻红的鼻尖呵着白气,李家嫂子默默把自己的棉垫塞给奶奶坐。还有几次,她要以批发价卖给奶奶一些小玩具,都被奶奶拒绝了。奶奶说:“你卖东西也不容易。挣的就是辛苦钱,我可不能让你白受累。”甚至有一天,奶奶还慷慨地给我和哥买了一个李家嫂子卖的拼装组合的玩具,说是感谢李家嫂子对她的照顾。
紧挨着李家卖玩具的是吹糖人的是王爷爷,他什么样的糖人都吹得很逼真,尤其是唐僧、孙悟空、沙和尚,猪八戒背媳妇都让我喜欢。但我只能看,没钱买。瞪着眼睛白看行,因为糖人不同玩具一点都摸不得。我喜欢糖人,但奶奶绝不会给我买,她说糖人放不住,时间久了就化了,浪费钱呢!李家嫂子就不同了,每天老爷爷来,她都会买一套唐僧师徒的糖人,她没有小孩,但她说了她喜欢看,买来的糖人她会摆在她家玩具的橱窗里,她看着喜欢就好。为此,她家的玩具店的橱窗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糖人,成了老街最特别的风景。不光她买,街里有孩子的做买卖的,每天都会来买,有时会排好长的队伍。
吹糖人的王爷爷只有一只眼睛是好的,另外一只已经接近半失明。他无儿无女,就在老街的一个民房住。听李家嫂子说,王爷爷的这只坏眼睛医生说了,如果抓紧治疗还会有希望治愈的,只是需要一大笔钱。王爷爷年纪大了,只靠卖吹糖人啥时候能攒够看眼睛钱呀?李家嫂子就号召乡里乡亲的老街人捐款,钱是凑得差不多了,王爷爷却拒绝收,他逐一还了回去。他说街里人都是小本经营给他凑的钱都是血汗钱,他不能要!他只想自己挣钱攒够了治眼睛。攒不够他就不治了,反正他也这么大岁数了,还有一只眼睛能看东西就行了。但吹糖人毕竟是小本经营,啥时候能凑够呢?奶奶那天听了李家嫂子讲王爷爷的事,竟然破天荒地给我和哥一人买了一个糖人,王爷爷一时找不出零钱,平时很吝啬的奶奶,还大手一挥说了句:“不用找了!又不多,找来找去多麻烦呀!”舔着王爷爷的那个糖人,那可是我第一次尝到舍不得吃的甜……
后来,奶奶回到家和父亲说起王爷爷的事,父亲说他可以帮忙找有关部门问问。奶奶脸上的老褶子笑成了黄菊花说:“那敢情好!”父亲随后联系了市里的慈善机构以及红十字会,没过多久,就为王爷爷筹集了一笔钱,王爷爷做了手术。奶奶和李家嫂子还去居委会为王爷爷申请了困难补助。王爷爷眼睛治好后,虽然有了生活保证,但还依然吹他的糖人。王爷爷说他的吹糖人技术是祖传的,他怎么能放弃呢?
如今,李家嫂子的玩具店还依然开着,只是换了她儿子和儿媳经营。斜对面的“承德山珍”店里,李家嫂子正给客人称野山菌。银发梳得溜光。说话还是当年的大嗓门:“这榛蘑要是配上土鸡炖,绝了!”一些外地人,只要来老街都会去她家店里看看,买一些承德特产带回家里人。
以前那个卖糖人的王爷爷今年也有七十多岁了,有时还会拿出他的家伙式摆摊吹糖人。那天我逛街意外地发现,老人身边多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年轻人正吹着冰墩墩,糖稀在阳光下透亮如琉璃。“这是我小徒弟,大学刚刚毕业。”老人骄傲地介绍。年轻人腼腆一笑,手里的糖稀已化作穿汉服的小人儿。据说,他是老爷爷收的第五个徒弟……
走出老街,暮色渐浓,整条街亮起仿古灯笼。新铺的青石板上倒映着暖光,如今的滦河老街依然有人间烟火味,只因为那些过去的人还在,所不同的更新换代的东西很多,让老街焕发着生机!老街确乎是老了,墙缝里藏着几代人的掌纹。可她又这样年轻,年轮里沉淀着旧时光,枝头绽满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