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孤东海堤(散文)
一
孤东海堤,这座镇海锁浪,保护胜利油田开发与人民群众幸福家园的百里海堤,被称为“海上长城”。它南起黄河入海口孤东南环路东端,北至西北段渤海滩头,主堤全长57公里。大堤底宽38米,顶宽10米,高5米,临海堤坡为石块浆砌,镶嵌着密密麻麻特制的多角型钢筋水泥“破浪石”,柏油封顶。它巍然屹立在海天之间,是黄河三角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春夏秋冬,它吸引着四面八方慕名而来的游人。人们或乘车或漫步海堤上,向东看堤外蔚蓝的渤海万顷碧波,海天相连,帆影点点,莺燕翻飞;朝西望,堤内芳草萋萋,钻塔林立,采油树(又称磕头机)丛丛簇簇。百鸟翔集,大地静谧祥和而生动。是游人领略黄河口新奇野美,感受沧海桑田世事变迁的绝佳去处。
孤东海堤大气磅礴,孤东海堤令人向往。那么孤东海堤是怎么来的?孤东海堤藏着哪些感人的故事?
我,作为一名年逾七十,土生土长的东营人,几次独自或陪外地朋友游历过孤东海堤,每一次游历,身心都受到震撼。我想把我知道的关于它的故事说出来。
二
要说孤东海堤,须从石油和胜利油田开始。
现代社会,石油是一个国家的血脉。有人说,20世纪是“石油世纪”,中国在20世纪前半叶没有享受过“石油世纪”带来的发展机遇,却饱受了贫油的屈辱。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毛主席高度重视石油的勘探开发。
1952年8月1日,党中央把曾为解放陕南地区立下赫赫战功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第57师整体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石油工程第一师,近8000名官兵成为中国石油工人的主力和先锋部队。1956年石油工业部宣告成立。英勇的石油铁军,以脚踏荒原心向北京的信念豪情,奋战戈壁沙漠茫茫荒原,为祖国找油采油,勘探开辟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油田。1959年4月26日,诞生了第一个大油田-------大庆油田,使我国摘掉了贫油的帽子。并诞生了“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正是发扬着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华北石油队伍经过艰难勘探,对山东北部东营地块确定的“华八井”进行试采。1961年2月26日开钻,4月16日出油,达到8.1吨的“华八井”横空出世。不仅实现了山东地区找油采油零的突破,也是华北平原40万平方公里地下喷出的第一股工业油流,成为胜利油田诞生发展的根基。1962年9月23日,营二井,获得日产量555吨的高产产油流,原来的华东石油勘探局随之宣称为“九二三厂”。1964年,进行华北石油勘探会战,1965年1月31日第一口“千吨井”,坨11井诞生,胜利油田正式命名建立并对外宣传。胜利油田自在黄河以南的东营、垦利地区不断开发开采形成基地后,又在河口、滨南、孤岛等地相继开发出大的油田。通过勘探,又发现了孤东大油田。
孤东,它在孤岛以东,比孤岛更接近海。它是在老河口与新河口之间,用人工改道之后形成,呈现一个巨大的扇型面,总面积达300多平方公里。孤东是油气资源丰富的地方,地质专家估算石油储量3亿吨左右。经过进一步的勘探勘察和一系列的试探试采,胜利石油管理局党委暨胜利油田会战指挥部,审时度势,分别于1986年(3月至9月),1987年(2月至9月),打响了孤东会战和滨海(以孤东为中心涵盖渤南桩西埕口孤南)会战。
孤东与大海紧密相连。漫漫海滩,潮涨时一片汪洋,潮落时一片稀泥澥水。开发孤东,开发滨海,必须围海造陆,修一条数十公里的拦海大坝。不然,采油就是空想。但是,在这茫茫的渤海滩涂,围海造陆,筑起几十公里抗击海潮巨浪袭击的堤坝,谈何容易?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为国找油献油心切,勇敢智慧的胜利石油人和数万民工,以超乎寻常的智慧能力和拼命精神,上演了一场人类历史上与大海潮汐空前绝后的生死战。
三
百里海堤是一项工程,更是一部传奇。
会战要求开采油井和筑堤同时进行。而筑堤须三曲同唱,齐头并进。
第一曲,筑小围堰,即土围子。围绕油井垒井台,筑坝子,防止小潮或退潮时漫灌袭井,这就像战场上的修筑工事,单体掩护。
第二曲,筑大围堰。围绕油井集群油区,修筑环卫堤坝,以期减少潮汐袭击损失。
第三曲,筑拦海大堤,退海造陆,打造坚不可摧海上长城。这三部曲,曲曲相连,曲曲难唱,曲曲都动人。前两曲,且按下不表,就说一下第三曲。
据当年参战的一位油田建工大队的朋友讲,当初修筑海堤,靠的是人海战术,靠的是的是拼命精神,是没有硝烟的上甘岭战役。
在海堤施工期间,整个战线5万多施工人员每天早晨5点钟起来就干,除了吃饭,干到晚上六七点,每天不低于干12个小时。多数取土的地方来回六七里路,全靠铁锨挖土,独轮车,地排车运土。遇到海潮来袭和风雨交加的日子,不论白天黑夜,大家都在泥水中装尼龙袋子,填塌洞,堵口子。初春时节,春寒料峭,施工人员,在半泥半水的海滩上,赤着脚干,底下刺疼,上头冒汗。有些时日,衣服湿透了,就到旱地里,点起野草,烤一烤,半干半湿的穿在身上,接着干。
那时,除了施工艰难,生活起居也是非常遭罪。从春天到秋天,施工人员都住在地窝子或搭建的帐篷里,既潮又湿。如果这些可以不计较的话,最让人痛苦难捱的是蚊叮虫咬了。“孤东一大怪,三个蚊子一盘菜”,蚊子又多又大又狠,还有牛虻,小咬,都是难以对付的敌人。牛虻忒厉害,它能把皮厚的老牛都咬得出血,乱叫乱窜,何况咬人?夏秋季节,为减少蚊虫的疯狂袭击,从傍晚就开始熰烟,即燃起杂草熏蚊虫。不然咬得饭也吃不好。可蚊子是熏不尽的,夜里人们起夜大小便,即使从头到脚裹着衣服,也难免被咬着叮着,身上被咬起大包,消不下去,白天再被汗水或泥水浸泡,又痒又疼,痛苦不堪。面对这样的环境,也并非都是英雄,也偶尔有人,卷起铺盖卷回家,发誓再也不回来。
修建海堤,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程,没有现成方案可遵循。既需要拼命精神也需要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比较流传的是大战“虎口”那场硬仗。所谓“虎口”,是指孤东60号井至桩西303号井4.8公里地段。这块浅海区,海拔在0.3米以下,有一条宽300米,水深4米多的大潮沟,当地渔民称之为虎口,即使打鱼也不来这里。面对这难以跨越的天险,4000多名施工队员,按照事先制定的方案,从大坝两端向中央进攻,步步逼向“虎口”。经过30天的日夜奋战,填土45万袋,潮沟被堵住了,可是250米长的围堰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海潮全部摧毁。面对这一难关,指挥部的工程技术人员认真总结经验,反反复复研究解决方案,最终拿出并决定采用“单堤突进,海水浸压”和”棋盘网络”的施工方案。经过10天的突击作业,“虎口”终于被征服,建起的大坝,经受住13次大风浪的袭击。此施工方案,后来成为整个工程教科书式的经典方案,为接下来的攻坚克难科学施工,积累创造了宝贵经验。
孤东海堤建设充满着许多悲壮和惊心动魄的场景。
据有关资料,在开工修筑孤东60号井全长5公里新大堤时,水位深,地基软,稀泥多,潮汐无规律,海拔标高为负0.47米,小潮水深1米多,大潮水深2米以上,两潮相隔时间短,经常一天四、五次。施工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5000多名施工人员,站在海水里,踩在稀泥中,捞土装袋,强行施工,瞅准潮汐间隙,分段抢筑围堰。奋战了90个日日夜夜,他们先后战胜了170多次小潮,25次大潮的袭击,筑起的围堰先后15次被冲垮,冲开决口21道,共计2820米。
更为惊心动魄的是,1987年6月5日早晨,滨海地区刮起了9至10级的东北风,子夜又下起大雨。渤海海面潮位暴涨,汹涌的海潮卷起层层巨浪,咆哮着扑向海堤。北从桩12井南至孤东北堤,东至垦东围堰全长20多公里正在加固的海堤,遇到险情。这道大坝,关系着几百口油井的钻探和采油。一旦大堤决口,损失不堪设想。会战指挥部,迅速下达抢险命令。东营军分区政委、会战领导小组副组长李养珍,带领人马赶到孤东北大堤指挥抢险。上万职工民工军人,在风狂雨骤浪激,海天漆黑大堤泥泞打滑的情况下,展开一场生死搏斗。没有照明设备,只好把几辆卡车开进水中,打开车灯,人们借助微弱的车灯光亮一步一滑的搬石,抛石,装沙袋,向大堤上一步一滑的搬沙袋,垒沙袋。夜里两点,大堤有一处发现两米宽的塌陷,几十个勇士,跳进海水中,他们臂膀挽着臂膀筑起三道人墙,把巨大的帆布篷从底部推到顶部,再用石头压住。但是,有时候人类并不是大自然的对手。夜里三点左右,10级大风夹着暴雨,海涛更加肆虐地反扑过来,合拢不久还没有来得及用石头砌护坡堤的孤东北大堤,终于经不住海潮的巨大袭击,几处坍塌。
指挥部立即要求民工们撤离。人们虽痛心疾首,不肯撤离,但一天一夜的生死搏斗,为堤内油田职工的撤退和油井的安全防范赢得了时间,减少了损失。
风暴潮一停,突击抢堵缺口的战斗又打响了。一个星期后,大堤又抢修起来,保证了孤东二、六区会战的顺利进行。
大堤主体建设的过程中,为了加固大堤,从200公里以外的沂蒙地区运来20万方石头,砌成护堤坡。这20万方石头,全靠着民工的肩膀扛上扛下。据估算,整个主大堤加上围堰,动用土方近5000万立方,如果把它单排起来,可绕地球一圈多。在修筑大堤的过程中损坏的独轮车胎就上万个,锨把10万张,扁担数万根,更有不少施工人员落下腰伤背疼关节炎风湿病,有的甚至牺牲了宝贵的生命。
经过一场场的艰苦鏖战,在人与大海的较量中,坚固的百里海堤终于建造起来。
四
这就是我所了解到的孤东海堤的来历,或者说是孤东海堤的前世今生。孤东海堤,与其说是沙袋石头、钢筋水泥垒成,不如说是革命理想大于天,敢叫日月换新天英雄的胜利石油人和农民工兄弟用信念和血汗筑成。
孤东海堤,也是不忘初心的共产党员和干部们,哪里危险哪里冲,哪里艰苦就在哪里出现的试金石试验场。我的一位参战民工老乡对我说,那时经常见到油田的官们甚至大官们,穿着工服,到工地视察,还时不时地挽起袖子,卷起裤腿和民工们一起干,拿起馒头咸菜一起啃的场面,尤其是抢险合拢时刻,更是奋不顾身冲在前,让人佩服感动!
孤东海堤,还是科学技术与智慧的结晶。工程技术设计和施工人员,以百年大计抑或千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态度精心设计图纸、精心修订方案,严格施工,一丝不苟创新创造的典范。
孤东海堤,也是在会战指挥部统一领导下,上下左右大合作、大团结,一盘棋的奋斗结果,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伟大创举。
正是有了孤东海堤的保护,孤东会战、滨海会战才得以如火如荼的进行,胜利油田的产油能力大幅度攀升。正是有了孤东海堤的保护,为后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的创立和发展,为国家级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的发展,为举世瞩目的黄河口国家公园的规划奠定了强大基础。
孤东海堤,你是如此的卓尔不凡;孤东海堤,你是如此的动人心弦;孤东海堤,你是精神的丰碑,你是时代的图腾。
啊,孤东海堤!孤东海堤!孤东海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