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宁静】深夜深耕者(随笔)

编辑推荐 【宁静】深夜深耕者(随笔)


作者:单培文 探花,12764.7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223发表时间:2025-05-19 13:35:53

昨日,没有阳光,天地阴暗,我沿着街道散步,黑灰的水泥路面斑驳粗糙,脚步移动间,眼睛盯着抖音视频不离不弃。张雪峰出现在眼前,那胖嘟嘟的身材、幽默的风格总逗得人发笑,又给人无限启迪。
   视频中,张雪峰发自肺腑,给大家五条人生建议,蕴含深刻的智慧,讲得我热血沸腾,内心深深赞同,并自我反思。他说,我们要保持永远学习,在一个行业持续深耕。正如他自己,在教育行业深耕18年。任何一个人,只要在任何一个行业干8年,就可以叫专家;干10年,叫资深专家;干18年,叫“黑山老妖”。张雪峰打趣道,再过十年,他就是“姥姥”,就是“妖王”,无人能敌。是啊,考研规划界,升学辅导界,哪位老师没受过张雪峰的影响?他成功,是水到渠成,是势之所趋。
   因而,别管行业好不好,只要持续深耕,坚持不下桌,轮也轮到你,早晚有出头之日。站在行业之巅,一切曾经求而不得的东西,可以上赶着送给你,譬如世人趋之若鹜的名利。
   的确,看看我们身边,某些人已经年过而立,在社会上没有成就,屡屡受挫,原因就是喜欢跳槽。这个行业干两年,那个行业干两年,为了稍高的薪资,就一脚踹开老东家,另觅新欢,结果只有经历,没有经验,样样都会,样样都不精,注定人生失败。正如我散步时的天空,全是密布的阴霾。
   看完,合上手机,大脑思绪万千,联想者众。2010年秋季,我通过一张试卷,从乡下教师到县城教师,有幸见到当时家乡龙头小学紫阳一小的教导主任——汪智星。初见他,微胖、和蔼,听说水平高超,能力出众,擅长写作。仅仅一个多星期,他就离开紫阳一小,抵达省城南昌,一步步努力与成长,如今已成为江西省督学,特级教师,首批中小学正高级教师……他身上的光环像太阳一样耀眼,令我们根本无法望其项背,无法追赶上他的脚步。
   曾经,汪智星在《中国教育报》发表文章,说自己每天坚持3小时的阅读与写作,雷打不动。如果遇到双休日、节假日,除非工作,他全用来读书、写作,十几年如一日。如此深耕,真如张雪峰一般,已经变成教育界的“老妖婆”,成功成为必然!他在春天播种,夏天施肥,秋天岂能无收获?硕果满园,沉甸甸的,唾手可得,俯拾皆是。山花烂漫时,他自可在丛中笑!
   我们的社会上,绝大多数人是如何选择的呢?用家乡最流行的一句俗话来讲,就是“夜里想来千条路,早晨起来卖豆腐”,我们总是浅尝辄止,一边想着成功,一边却不愿吃苦,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这样的结果一定是成为芸芸众生,怨恨老天不公,怎么就不降点福运?倒霉连连,守着瘪瘪的钱包过着苦日子!
   隔壁邻居有位大哥,总是相信一句话“技多不压身”,昨天觉得修电器不错,立马拜师学艺,跟着师傅混了半年;今天看到广告行业是新兴产业,又追逐着加入,干了几个月;明天看到计算机横空出世,又谋划着学习,跟着潮流……十年光景里,他辗转十几个行当,样样都有点水平,样样都像行家,跟大家能聊上几句,真上手时,却都是皮毛功夫,只能瞪大双眼,无可奈何。如今,他在底层工厂,干些苦力,冒着炎热受着严寒,扛着大包赚血汗钱,弯腰驼背地养活一家。
   空闲时,我跟他坐下,他用脏脏的毛巾擦拭脸上的灰尘,擤了一下鼻涕,鼻腔里结着黑垢,脸上的皱纹如刀割般,深不可测:“真不知道什么原因?我也够努力的,结果却混成这个样子,真对不起家人,没能给他们带来幸福的生活!”
   我安慰他:“相信自己,终有出头之日。”可说话时,我明显底气不足,轻飘飘的话,像风一样,根本没有重量,无法落地。也许,他的问题就在于没能深耕,像中学教科书里的挖井人,才挖不到一米,就摇头说没水,换个地方再挖,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法挖出甘甜的井水。
   环视众生,他们在深耕吗?答案是否定的。看,那位女士躺在柔软的沙发上,侧躺着,僵直的右手攥着手机,眼睛花得不成样子,依旧不停刷,被碎片化娱乐逗得哈哈大笑;听,那一群人围着牌桌,正打着麻将,吆五喝六声,吵得如高音喇叭,旁边的小孩沉迷手机,家长还不忘炫耀:“现在的孩子真好带,扔个手机,就可以坐半天,哪都不去”;闻,街道旁的酒店,天天爆满,各色的菜肴摆得满满当当,袅袅的香气扑鼻,食客们满脸通红,一杯又一杯……几乎所有人都沉浸在玩乐中,至于深耕?在他们眼中,不过是天边浮云。他们喝着毒鸡汤,爱感叹“人生苦短,得快乐时且快乐”。
   再想想自己,同样如此,每天沉迷于低级快乐,哪怕是外出散步,也是机不离手,与抖音形影不离,明明告诉自己要深耕,要持续写作,可一坐在电脑前,就不愿动手,想着“何苦来哉”?反正有份工作,每月工资准时到账,无须拼命挣扎。如此借口下,混过一天又一天,导致虽年过四十,仍然碌碌无为。
   每次此时,我总想起竹子的智慧:它在地下扎根四至五年,只是默默无闻地深耕,直到其根系遍布四周,范围可达几十平方,甚至上百平方。如此,夯实牢固的基础后,最终破土而出,短短几周,就长到十几米,速度之快令人叹为观止。“雨后春笋”,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人生如竹,持续深耕,方见其高。那些各行各业的“老妖婆”,无不都是用岁月打磨专业,以坚持铸就卓越。汪智星的笔耕不辍,张雪峰的十八年坚守,都在告诉我们:成功的真谛不在于频繁更换赛道,而在于选定方向后的持续深耕。唯有如此,方能等来破土而出。愿我们耐住寂寞,守住初心,终成自己人生的“妖王”。

共 214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围绕以“持续深耕”为核心观点,通过引用张雪峰的人生建议,结合自身及身边人的经历,深刻阐述了在一个行业持续深耕的重要性。强调人们不应浅尝辄止、频繁更换赛道,而应选定方向,耐住寂寞,守住初心,像竹子扎根一样持续深耕,如此才能在行业中取得成功,实现人生价值。作为一篇随笔,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运用具体事例来论证观点,层层推进,逻辑推导顺畅,支撑自己的观点和认知。因此,文章中既有张雪峰、汪智星等成功人士在各自领域深耕取得成就的正面事例,也有邻居大哥频繁跳槽导致一事无成以及社会上众人沉迷玩乐、缺乏深耕精神的反面事例,通过正反对比,使“持续深耕”的观点更具说服力。文风质朴,善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比如将张雪峰、汪智星等人比作“老妖婆”“妖王”,形象地突出了他们在行业中的卓越地位;把邻居大哥的经历比作挖井人,说明了浅尝辄止、不能深耕的后果;以竹子扎根生长来比喻人生需要持续深耕,使抽象的道理变得具体可感。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生活。佳作欣赏,推荐阅读。【编辑:小猪她爸】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5-19 13:38:48
  像竹子扎根一样持续深耕,如此才能在行业中取得成功,实现人生价值,如古诗而言: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拜读,学习。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2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5-19 13:40:22
  感谢单培文老师赐稿宁静社团,老师笔耕不辍、精彩连连,非常值得我等学习,期待老师精彩继续,祝好。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