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北风情 >> 短篇 >> 杂文随笔 >> 【东北】家桢小传(随笔)

编辑推荐 【东北】家桢小传(随笔)


作者:望见马克 白丁,21.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63发表时间:2025-05-26 19:53:59
摘要:家桢兄2025年1月去世,天津篮球协会的悼词称他是中国篮球名宿,天津篮球功勋球员、教练员,在篮球领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家桢小传
  
   光脚打球
  
   哥哥家桢,1938年农历腊月初三出生在普通工人家庭。小学一年级时学习很好,二年级开始喜好体育运动,尤其爱打小皮球。
   因为打球,没少挨母亲的打。不为别的,只是因为打球“费鞋”。妈妈不得不为他每月做一双鞋。有时连续打一天球,鞋就破了。他体谅妈妈辛苦,有愧疚之感,为了省鞋,就坚持光着脚打球。
   初中在学,他14岁身高已经超过1.8米,被老师挑选入校篮球队。初中毕业后,1956年他有幸进了天津市篮球队。
  
   刻苦训练
  
   专业篮球队的训练非常艰苦,教练给他安排了单项训练——篮下勾手投篮。投中一百次为一组,要连续投中,中间不能中断。拿球、勾手、打板、投中、入网,左右手轮流投。两个半小时的技术训练就做这一项,他咬牙坚持,别无选择。大病休息、中病看病还要带病训练、小病不叫病。如果有伤,上肢伤了练下肢,下肢伤了练下肢,四肢都伤了练腰腹。
   他训练很刻苦。夏天不知道出了多少汗,练习完以后,全身上下球鞋袜子全是湿的,背心一拧哗哗流水。后来不出汗了,再后来身上起白碱儿,舌头一舔咸味的。冬天每天吃完晚饭稍作休息,十点前就睡下了,一觉醒来不管几点,哪怕是夜里2点、3点也起床,拿上球,去体育馆独自训练。最辛苦的时候,练完回宿舍上不了楼,不得不搬着腿上台阶,第一步搬这条腿,第二步搬另一条腿……
  
   成就卓著
  
   1956年他首次代表天津参加全国篮球甲级联赛获第七名;1959年国庆十周年时代表中国战胜第17届奥运会第五名捷克斯洛伐克,受到周恩来总理和贺龙元帅的赞扬。他不是军人却荣获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颁发的二等军功三等军功奖章数枚;在上世纪60年代作为国家篮球队队员出国访问二十多次,打过几百场国际篮球比赛,进球无数,嘉奖上百。
  
   特点盖帽
  
   他擅长抢篮板球、盖帽,补篮是他的绝招,作为当时优秀的篮球中锋,获称“盖帽王”美名,那是1962年5月中国篮球队对阵苏联篮球队的比赛后获得的。苏联队有个中锋身高2.18米,叫克鲁明,是世界著名球员。中国与苏联队的比赛60:55不仅获胜,而且比赛中还盖了克鲁明一个帽,这个盖帽惊动了全场,也震动了克鲁明本人。赛后克鲁明告诉他:此前的国际比赛上,从未有人能阻挡我把篮球投中,你是世界上能在比赛中给我盖帽的第一人。为此,《体育报》资深记者谢凯南专程来采访他,作为独家新闻——“王家桢谈‘盖帽’”,登在《体育报》上,从此就有了“盖帽王”的称号。
  
   功勋名宿
  
   他退役后,在河北省队任女篮教练。1990年在天津体工大队,先后担任训练科科长、体校校长等职务。1998年退休后悉心思考总结从事篮球五十余年的经验,撰写《篮坛虎啸》《篮球巨人与空中优势》《谈盖帽》和《漫谈补篮》等文章。由于他对篮球事业的杰出贡献,入选了《世界名人录》《东方之子》《中国专家人名词典》和《天津市当代专家名人录》。
   家桢兄2025年1月去世,天津篮球协会的悼词称他是中国篮球名宿,天津篮球功勋球员、教练员,在篮球领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共 127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拜读了作家望见马克老师的《家桢小传》作品,眼前犹如出现了一位叱咤篮球赛场,顶天立地的英雄。透过马克老师那粒粒饱满且又充满浓情的文字,它见证了作品中的主人公,以一生的时间专注于祖国的篮球事业,他用奋力拼搏的精神,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刻苦的训练,严格要求自己。终将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为祖国,为人民,更为了祖国的篮球事业而贡献了自己的一生。当望见马克老师将笔触拉回到英雄的少年时代,细腻的手法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未满十岁的孩子为了理想而忘我的境界竟是如此的质朴,那赤着脚板在乡间操场跑跳的倩影背后,深藏着的是一个孝子对妈妈无限的疼爱与关怀。随着马克老师笔墨的深入,我们又捕捉到,篮球英雄艰苦训练与激烈赛场的再现。那些挥汗如雨,复杂艰难的赛事,瞬间将文章推向了高潮。同时,这厚重浓烈的叙述也为后续老英雄光彩耀眼的封神之荣誉做足了铺垫。老英雄成功的人生不仅诠释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核心内涵。更对时下年轻一代人树立了精神楷模。好文正能量满满!推荐欣赏!感谢赐稿东北!期待佳作连连!【东北风情编辑:朱暖】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朱暖        2025-05-26 19:56:47
  欣赏望见马克老师灵动跳跃的笔触和严谨的结构设计!创作辛苦!朱暖问候您!祝笔丰!
2 楼        文友:朱暖        2025-05-26 20:00:31
  逝者已逝,请老师节哀。您那包含深情的文字是对逝者最大最深的缅怀。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