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见证】【星月】嫩江湾景点定风波八体(古韵)
作者:江畔钓叟
游戏积分:0
防御:无破坏:无
阅读:250发表时间:2025-05-27 15:16:17
摘要:定风波八体,体体各不同。风光何旖旎,唯我唱大风。
定风波•东湖(欧阳炯体)
谁拾残弓箭一壶。画舟游客泛东湖。遥想当年春捺钵。渔猎。辽皇不识大房车。
文旅又兴新业态。未艾。而今如火更如荼。跳下船舷人自醉。唯美。初装渐换史诗书。
定风波•玉龙湖(孙光宪体)
双桨轻摇泛碧波。玉龙湖畔鼓蛙歌。漫步曲廊神韵在。流彩。岸边荻舞影婆娑。
临岛不由情激荡。辽帐。当年风雨叹蹉跎。乘兴而来唯墨客。提笔。任涂鸦、佳句入诗箩。
定风波•嫩西湖(蔡伸体)
史上圈河岁月书。碧波荡漾嫩西湖。凤翥回头窥七孔。连拱。纸鸢悬处碧空梳。
一鹤楼前留倩影。荻影。螽斯隔岸唱蒿株。侧耳大堤涛阵阵,欲说归时,任我气长吁。
注:凤翥,凤翥亭;七孔,七孔桥。
定风波•揽月亭(李泳体)
抚柳攀高揽月亭。听涛回首大桥横。翠岸欲迎垂钓客。林密。时而侧畔有螽鸣。
蛙鼓唤来初夏晚,湖边残荻嫩蒲擎。笑问客从何处去。风御。别时犹惦系红绳。
定风波•一鹤楼(曹冠体)
一鹤排云云隔望,两桥连堑堑通衢。鸣鹭引来焦距近。方寸。鼓蛙湖畔唤红鱼。
岸上胡笳声渐远,楼中太后曲方娱。客自他乡文旅旺。不枉。撷来妙韵尽情书。
注:太后,指萧观音(1040年—1075年),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第一任皇后,父亲萧惠(辽兴宗母亲萧耨斤的弟弟),辽代著名女诗人。相貌颖慧秀逸,娇艳动人,个性内向纤柔,很有才华,常常自制歌词,精通诗词、音律,善于谈论。她弹得一手好琵琶,称为当时第一。也有诗作,被辽道宗誉为女中才子。1075年(大康元年)十一月,契丹宰相耶律乙辛、汉宰相张孝杰、宫婢单登、教坊朱顶鹤等人向辽道宗进《十香词》诬陷萧后和伶官赵惟一私通。萧观音被道宗赐死,其尸送回萧家。1101年(乾统元年)六月,天祚帝追谥祖母为宣懿皇后,葬于庆陵。
定风波•湖心捧日亭(苏轼体)
捧日湖心向岛邀。隔亭莲子顺风摇。阵阵鼓蛙声渐远,廊曲,拂尘犹见荻花飘。
谁把西湖移此处,曾识,点睛之笔刻妖娆。游客咋来兴叹久,留恋,足提欲去眼还瞧。
定风波•嫩江之眼(京镗体)
天眼迎宾矗广场。荻花挹彩舞霓裳。回首圈河缘陡岸,舟影波涟,锦鲤满箩筐。
感叹大辽皇帝梦,何必黯然回首望东江。但得拾来残弩笑,溯史求源,牧笛几声长。
定风波•听涛阁(陈允平体)
临阁听涛望远帆。隔窗观雨抚红檐。曾有辽皇春捺钵,残弩断弓,岸上抚青蒹。
读罢史书添雅趣,衔来妙句入诗函。一笑西风催逝水,大浪淘沙,风卷柳丝帘。
【编者按】定风波主词牌一共8种格式,作者以嫩江湾景点为内容一一写来,使本就各有特点的景点更添别致。第一首定风波以“东湖”为题,采用欧阳炯体,上片由泛舟写起,回忆当年渔猎生活之贫困,下片转到如今的文旅业之发达,最后以醉美的心情收笔,第二首定风波以“玉龙湖”为题,采用孙光宪体,上片写视听,为下片的激情做好了铺垫。第三首定风波以“嫩西湖”为题,采用蔡伸体,写其历史悠久,风景秀丽,重点通过荻影、涛声写令人震撼处。第四首定风波以“揽月亭”为题,采用李泳体,通过周遭环境之美,游人不舍离去写这里的令人留恋。第五首定风波以“一鹤楼”为题目,采用曹冠体,移步换景的写法,不同的视角,兼用萧太后故事,让这里更添韵味。第六首定风波以“湖心捧日亭”为题,采用苏轼体,上片拟人化的手法写其热情,又点出莲子、蛙声、荻花等富有特色的景色,下片以西湖作比写其妖娆。第七首定风波以“嫩江之眼”为题,采用京镗体,交待其地理位置,更通过其观景之有利地形,又通过时空增加厚度。第八首定风波以“听涛声阁”为题,采用陈允平体,通过听、观、读、笑等既写出了景色之美,更在结尾处以景作结中融入深深的情感,赋予听涛阁更多的韵味。八首定风波道出了嫩江湾景点之美,特推荐欣赏。【编辑:快乐永远】【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50280008】

1 楼 文友:
快乐永远 2025-05-27 16:05:11
美丽的景色,百写不厌,总能不断地发现新意。
回复
1 楼 文友:
江畔钓叟 2025-05-28 07:46:26
已经江郎才尽啦。
2 楼 文友:
江畔钓叟 2025-05-28 07:45:25
读罢【编者按】定风波主词牌一共8种格式,作者以嫩江湾景点为内容一一写来,使本就各有特点的景点更添别致。第一首定风波以“东湖”为题,采用欧阳炯体,上片由泛舟写起,回忆当年渔猎生活之贫困,下片转到如今的文旅业之发达,最后以醉美的心情收笔,第二首定风波以“玉龙湖”为题,采用孙光宪体,上片写视听,为下片的激情做好了铺垫。第三首定风波以“嫩西湖”为题,采用蔡伸体,写其历史悠久,风景秀丽,重点通过荻影、涛声写令人震撼处。第四首定风波以“揽月亭”为题,采用李泳体,通过周遭环境之美,游人不舍离去写这里的令人留恋。第五首定风波以“一鹤楼”为题目,采用曹冠体,移步换景的写法,不同的视角,兼用萧太后故事,让这里更添韵味。第六首定风波以“湖心捧日亭”为题,采用苏轼体,上片拟人化的手法写其热情,又点出莲子、蛙声、荻花等富有特色的景色,下片以西湖作比写其妖娆。第七首定风波以“嫩江之眼”为题,采用京镗体,交待其地理位置,更通过其观景之有利地形,又通过时空增加厚度。第八首定风波以“听涛声阁”为题,采用陈允平体,通过听、观、读、笑等既写出了景色之美,更在结尾处以景作结中融入深深的情感,赋予听涛阁更多的韵味。八首定风波道出了嫩江湾景点之美,特推荐欣赏。【编辑:快乐永远】,感慨万千。编辑老师一是仔细阅读,二是深入思考,三是精心点评。由此可见园丁之辛苦,用心之良苦。向编辑老师致敬!敬香茶。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