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韵】端午七律五首(古韵)
其一:龙舟赋
鼙鼓裂云千橹劲,旌旗卷日万鳞开。
寒江犹记孤臣骨,香粽长萦故国埃。
剑铗孤鸣星斗坠,衣冠高蹈雪涛回。
汨罗水浊沧浪远,谁向苍茫酹酒来?
其二:屈子吟
楚山崩处暮潮生,九畹兰枯蕙草惊。
石马嘶风沉璧冷,铜驼卧雨断碑横。
谁执吴戈挥落日?我裁湘竹写秋声。
汨罗不是埋忧地,夜夜寒潮打石城。
其三:端阳问
洞庭波涌接冥鸿,谁解灵均剑珮风?
蒲剑斩云雷裂帛,艾符照水月衔弓。
三闾冢上春苔碧,伍相祠前夕照红。
欲借天问询大块,何时海岳出樊笼?
其四:重午歌
金鼙震落扶桑日,铁楫劈开星宿河。
角黍包天吞九野,龙舟犁浪碎千戈。
云中青鸟衔珠返,泽畔玄龟负鼎过。
莫道楚骚成绝响,昆仑雪化作潮多。
其五:汨水思
天倾西北柱难寻,独抱孤忠入水深。
山鬼夜啼湘竹裂,江妃晨浣越纱沉。
九歌已化雷霆字,三户犹存铁石心。
我向沧溟投彩缕,要牵明月出波心!
【编者按】这五首端午主题诗作皆以屈原及楚辞意象为核心,融历史怀思与现实感慨于一体,既有沉郁顿挫的楚骚遗风,又具豪迈激越的现代气韵。“鼙鼓”“旌旗”“龙舟”“角黍” 等端午习俗意象与 “云”“星斗”“雪涛”“雷霆” 等自然元素交织,如“金鼙震落扶桑日,铁楫劈开星宿河”, 以夸张笔法将龙舟竞渡的气势升华为开天辟地的力量,赋予传统节俗以史诗品格。“谁解灵均剑珮风” 则以设问引出对屈原精神当代性的叩问,情感从怀古转向现实焦虑。 “楚骚非绝响,雪化潮多”,以自然代谢隐喻文化精神的生生不息,于沉郁中见昂扬。这组诗作以屈原为精神锚点,在历史废墟与现实困境中打捞文化基因,既延续了古典诗词 “哀民生之多艰” 的现实主义传统,又以现代诗的先锋意识重构了楚骚的浪漫精神。诗中 “铁楫”“彩缕” 等意象,既是对传统龙舟、彩绳的具象书写,更是对当代人精神突围的隐喻 —— 当 “海岳” 仍困于 “樊笼”,诗人以诗为楫,试图在 “苍茫” 天地间打捞失落的理想主义,让两千年前的汨罗涛声,在现代性的荒原上激起新的回响。学习点赞,感佩才情,佳作共赏。【编辑:张宁仁安】
1 楼 文友:张宁仁安 2025-05-28 10:46:37
品赏佳作美韵 感受意境情怀 学习欣赏诗笔 佳作推荐共赏
2 楼 文友:贵州王先生 2025-05-28 11:43:20
欣赏诗友佳作,感佩才情,问好诗友,祝愉悦笔丰!!!
4 楼 文友:石兰 2025-05-28 13:32:03
谢谢各位老师来过!谢谢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