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韵】绝句•春天形状已依稀(古韵外六首)
春天形状已依稀(轱辘体)
一、
春天形状已依稀,细雨绵绵笼翠微。
莫道花残春已暮,芙蓉出水正芳菲。
二、
红粉凋残花乱飞,春天形状已依稀。
年来多少芳菲梦,只向熏风梦里依。
三、
翠里流莺声渐止,樱桃羞对青青李。
春天形状已依稀,雨后尖荷初试水。
四、
熏风缓缓雨丝飞,红粉凋残叶渐肥。
欲趁春光寻好景,春天形状已依稀。
雨夜观梨花
馨香潜入夜,老树落浮云。
不见当头月,唯有泪纷纷。
山顶鸟瞰
腾身足踏白云头,南澳风光一览收。
栋栋高楼似棋子,鹭鸥飞处尽芳洲。
题母亲养花
小院芬芳四季春,桃红菊白每翻新。
邻居尽羡风光好,更赞家慈巧手人。
题母亲养花
一双巧手可裁春,小院芬芳各色新。
莫道夏来无好景,家慈原是种花人。
题盆花
入得盆中既一家,临窗灼灼绽鲜花。
纵然槛外春光去,雅室流香亦自华。
夏夜有思
清风缕缕送荷香,蛙鼓声声响耳旁。
月影婆娑惊睡梦,遥思旧日好时光。
【编者按】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作者这篇诗文,作者这组诗作以“春天形状已依稀”为轱辘体主线,串联起四首七绝,又辅以《雨夜观梨花》《山顶鸟瞰》等题咏,在方寸之间织就了自然与人情的诗意图景。轱辘体四首以“春天”为轴,笔法各有妙趣。首章以“细雨绵绵笼翠微”破题,在朦胧雨雾中勾勒春之残影,末句“芙蓉出水”却以夏景逆挽,于残春中见新生;次章“红粉凋残花乱飞”直写春逝,“芳菲梦向熏风依”则将怅惘寄于风中,虚实相映;第三章以“流莺声渐止”“樱桃羞对李”的细节描摹春光消褪,结句“雨后尖荷”又以动态笔触点染季节更替的生机;第四章“熏风缓缓”“红粉凋残”复沓春去之象,“欲趁春光寻好景”的主动追寻与“形状已依稀”的怅然形成张力,四句回环间,春之踪迹若隐若现,颇有“寻春恨不早,见春已阑珊”的哲思。其余题咏亦各具情致。《雨夜观梨花》以“馨香潜入夜”写嗅觉,“老树落浮云”绘视觉,末句“唯有泪纷纷”将梨花带雨的清冷与心绪交融,意境哀婉;《山顶鸟瞰》以“腾身足踏白云头”的豪迈起笔,“高楼似棋子”“鹭鸥尽芳洲”的俯瞰视角,将城市与自然收于一诗,气势开阔;两首《题母亲养花》则以“巧手裁春”“小院芬芳”为切入点,在桃红菊白的日常景致中,凝缩出家慈对生活的热忱,烟火气里见温情;《题盆花》借“槛外春光去,雅室流香”的对比,咏物言志,暗喻身处方寸却自有风华的生命态度;《夏夜有思》以“荷香”“蛙鼓”“月影”铺陈夏夜图景,“遥思旧日好时光”则于静谧中漾开怀想,余味悠长。整体来看,这组诗题材涵盖时令、观景、咏物、亲情,语言凝练而意象鲜活,既有“芙蓉出水”“尖荷试水”的自然之趣,亦有“家慈巧手”“雅室流香”的人情之暖。轱辘体的回环与单篇的精巧相得益彰,虽个别诗句在平仄对仗上可更考究,但字里行间流淌的对时光、生命、亲情的体察,已让诗意跃然纸上,不失为一组兼具情韵与哲思的佳作,推荐共赏。【编辑:贵州王先生】【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50310001】
1 楼 文友:贵州王先生 2025-05-29 20:20:50
欣赏诗友佳作,感佩才情,问好诗友,祝愉悦笔丰!!!
回复1 楼 文友:枫叶飘零 2025-05-30 15:14:31
辛苦了!遥祝笔丰!
2 楼 文友:北斗永春 2025-05-29 23:57:42
欣赏一组佳作,问好老师,祝创作愉快!
回复2 楼 文友:枫叶飘零 2025-05-30 15:14:45
感谢支持!遥祝笔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