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宁静】不见泰山(小说)

精品 【江山·见证】【宁静】不见泰山(小说)


作者:裴善荣 举人,4879.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92发表时间:2025-06-01 14:48:52

有时候想想,我实在太有才了,不仅知识丰满,颖悟力强,见识也颇丰,还有攻坚克难,锲而不舍的精神,真乃天选之人。于是我说话也有了自信。
   “这孩子会吹牛。”姑父如是说。
   我的这个特长还是姑父发现的。
   得到这个实锤的定义已经是发生那件事情几年之后。在这之前,我的确在他老人家面前秀了一把,说过那句话:王羲之的书法大抵如斯,把成篇成章的字连贯起来,或刚劲或娇柔,错落有致,搭档得恰到好处,直叫人拍案叫绝,但拆开看每一个字,大有逊色之嫌。
   说这句话的时候,适逢春节,我去给他老人家送节礼。姑父虽年事已高耳不聋眼不花,养生注重得特别好。精神头也健朗。作为刘邦七十二世孙;汉皇陵常任理事,世界刘氏宗亲联谊会总会长等各种头衔加冕于一身的他,每逢侨居海外的刘氏华人华侨归国拜陵祭祖,或县委有什么重要会议,还要到台上讲几句。他有着这种显贵的夹持,而自己却是人轻言微,本当以自重收敛为要,即使不能做到矜持,最起码谨慎轻言也不愧为上策,毕竟是贵人少语。但有表哥的推杯换盏,渐渐不胜酒力,开始不知天高地厚地与姑父高谈阔论,从国事商界到辞令诗风,言语间的天马行空无界无疆,纵横驰骋。至于是怎么谈论到王羲之书法的起因,至今我也不记得。反正就说了那样的话。或许话于此眉飞色舞,或许丰盈着不屑一顾。总之,从那一刻起,姑父就断定了我的狂妄。
   王羲之的书法,我从没有见过他的真迹,就是赝品有没有见过。让我开眼界的,还是墙上挂着,出版社印刷他的字画。至于我书法的功底,连青铜级别都不是。论道理我是不应该对空前绝后的大书法家评头论足的。其实,这句话的先河不是我开凿的,只不过是人云亦云,嚼了别人的蜡。说这句话的人是一个和我关系还不错的教书先生,他的话一般很有说服力,我很敬重他。我想他既然这样说,肯定对书法造诣颇深,不然,就不会如此果断,并且态度不容置疑。我只不过是姑妄听之,姑妄信之。
   对于吹牛,我不知道冥冥之中,从什么时候开始了它的长途跋涉而荣耀生光,也不知道它会伴着我走向怎样深不可测的未知。它平常隐蔽得很深,有时候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见它的影子,以至于使我怀疑它跟丢了。但每一次的出现都是以意外的方式,在风平浪静的岁月里用倔强而道貌岸然的形象突然站立在我的面前,就这样一次次臣服了我。
   我喜欢做梦。尤其是美梦。其实我非常清楚,梦与现实是背道而驰的。不仅是我,我相信很多人都抱有这种心态,明知道梦与现实是相反的,还是在某一个晚上恰当的时间点聚会告别时对亲密的朋友或亲人说上一句:祝你做个好梦。您瞧瞧,这种虚伪的绚丽连关系密切的人都不放过。
   我最希望的企划蓝图是以低成本无限扩张的方式,用苗圃基地铺设绚丽华章。
   这是很严肃的事情。我想在这件事情上,总不能再有人对我非议。有以最实锤的事例找到了为我正名的机会,也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我说这句话的严肃性。因为我在嫁接树苗的领域里,人人只有望其项背的份儿。
   我所掌握的树苗嫁接密码是:梨树、苹果树苗的嫁接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只要不把接穗扔在地上,挂在树梢,植皮之后它就能发芽成活,而且成活率高得让人咂舌。银杏树次之,桃树、杏树、李子树成活率尚还可以,就是容易在嫁接创口处长出一种粘性的透明状的胶。这种胶非常让人伤脑筋,很多嫁接点因这种东西的出现而枯萎了。不仅功夫白费,还浪费一年的收成。最让人头疼的是柿子树的嫁接。它的夏季热接几乎没有什么成活率,嵌芽接和腹接有点成活率,但不高。即使嫁接点成活,发芽率也低。苗木培养人员就把最后的筹码压到枯接上,因此,他们一直沿袭下来的习惯就是枯接。可枯接也是成活率低得可怜。起先,人们把嫁接好的柿子树用湿土埋起来,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不大。后来,人们又尝试着用粘泥裹严实,再在它外面罩一个土陶罐子。功夫不负有心人,有些成效,也是差强人意。这些难题犹如一堵堵高墙,阻挡了他们前行的路。当我正式加入苗木培养大军行列的时候,就想彻底改变这些难题。在我反反复复的实践下果然奏效,终于把这种困扰他们多年的难题以嫁接之前多施肥水和用薄膜包裹保住水分的方式逐一攻破。
   这些成就是血汗的见证,是我在不断实践,不断失败,又不断摸着石头过河,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经验。别人的拿来主义只不过是在我成就的树荫下纳凉而已。当同僚们晚饭后聚在一起苦思经营是出三带一还是同花顺,是压十块五八还是憋拾分长短而大伤脑筋时,我还借着夜色研究着树苗长势和嫁接方式的关系。这都是我费心劳神所获得赤裸裸的成果,是值得炫耀的资本,想低调都难。
   我不仅嫁接技术是一流水准,并且引以为傲的是树苗的成活率之高无人能及,嫁接速度更是他们无法企及的。这就如同程咬金的三板斧,战场杀敌足够用。
   当闫凡这个名字以闪亮的方式出现在人们视野的时候,他已经是苗圃界赫然的领军人物。到现在为止,他已经在我们县电视台作为十佳杰出公众人物出彩而霸榜十多年。从第一期栏目《闫凡不凡》为主题,每年以焕然一新的题目为他伟岸的形象和生动注入新鲜的血液。其实他峰值期也就是有五百一十二亩苗圃,我现在已经有了三百一十亩。如果不出意外,我只要再努一把力,用不了几年电视出镜和出彩的公众人物一定是我。我这样想,也在努力这样去做。为此我做足了各种功课。譬如当记者采访时,我是以何种方式出镜;是在苗圃园还是在富有诗情画意的水榭亭台;为了烘托氛围,我手里应不应该拿着一本关于苗圃培养方面的书籍;情节上是高调还是低调淬火处理等事无巨细。甚至连记者们的采访文稿都替他们操着心。建议他们以何种方式开头,又以何种方式结尾,最终目的就是把我熠熠生辉的形象植根于人们的心里。
   马楼,一个在我们这儿远近闻名响当当的名字,以前是一个乡,它比我们常店乡地域小,但工业基础扎实,产值比我们乡高出一大截。后来国家政策机构精简,撤乡换镇。马楼就归常店镇管辖。马楼乡的称谓虽然被阉割,原乡政府机关人去楼空,驻地还在,周围的建筑还在,超市银行照样喧喧闹闹。马楼不仅工业发达,被称之为中国电动车基地就坐落在这里。除此之外,农林特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也是不可小觑。
   在马楼正街生鲜超市对过有一家苗木种子店。之所以提到这个地方,是因为文不离题,我和这儿有一段盘根错节的渊源。
   话已至此,我就不得不提一下山楂树。千万不要问我山楂树的嫁接方法,打开窗户说亮话,实在太打脸,它是我解不开的死穴。我曾遭遇过无数次挫败,尝试用各种方法,这个顽固的壁垒一直都无法攻破。故而我炫耀的前提是只字不提山楂树的嫁接技巧,就像关公只提够炫耀一生的长阪坡,提过五关斩六将,绝口不提夜走麦城一样自护其短。不仅我没有这个本事,我相信周遭圈里人对它也是避而远之。
   在苗圃圈子里,我的影响力还是显而易见的。有了梧桐树,自招凤凰来。一对口客户慕名前来。他出手就是大手笔,准备第二年春天采购二十万棵山楂树苗,价格还很中意,先付一半定金。至于验收标准,合同书列举得很详细。
   客户是农林局给我招募来的。农林局局长刘晶仁与我父亲的关系很铁。他更知道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道理。当他在一个薄雾氤氲的清晨把客户领来之前,我正在面对刚清空四十亩苹果树苗的良田育什么苗木而发愁呢。毕竟苹果树苗已经在这里育了好几年,土壤里有了根菌瘤,不再适合继续培育这一类苗木。他的到来不可谓不说是及时雨。虽然我明知道自己在山楂树嫁接上没有那把刷子,还是经不住这块大蛋糕的诱惑,走一步算一步地把合同签了。当几十亩绿油油的山楂树苗呈旺盛的姿势迎接新娘一般的嫁接环节时,技术瓶颈卡了脖子,我才终于明白为什么当人遇到解不开的困难时说:让你知道知道喇叭是铜的。
   烦闷,踌躇,我抽着无局的烟,围着偌大的苗圃园转圈圈,像驴拉磨。妻说,遇到问题如果转圈能转出答案,喜马拉雅山都会被踩成太平洋。走出去,或许能找到想要的答案。我想她的话不无道理,就骑上电驴子漫无目的地走出家门。
   出门第一站,是一个集贸市场。现在是农闲季节,集市上人很多,到处都是拥挤的模样。我专注于寻找着与树木有关联的卖主。我想,这样的人多多少少能懂一点嫁接方面的知识。当我不好容易找到一售卖案板、擀面杖之类的摊子前,眼睛都绿了。只见卖主约摸六十来岁,脸上爬满皱纹,皮肤棕褐色,给人一种阅历丰满的感觉。那脸上的皱纹不是风霜的见证,是积淀深厚的世事。他嘴皮子很利索,社会心里学研究得很透彻,能揣度透人心,接待不同的人就以不同又极具诱惑力的说辞介绍自己的物品。他或许是生不逢时,或许是千里马没有预见伯乐,如果前推三十年,把他安置在某个企业单位做推销,那一定是妥妥的扫地生。甘蔗吃小头,走路问老头。对于眼前这个让人有一种信赖感的人,我绝不能放过。于是趁他有一闲暇的机会,我非常敬重地呈上一枝中华烟,点燃了,问他懂不懂关于果树嫁接方面的常识。他一脸认真地问,嫁接,不就是结婚那点事吗?这有什么好研究的?还整得怎么魔幻。果树苗怎会结婚呢?只有人类雌雄结合才叫结婚。这也是文明的象征。不过他说他会看日子,也就是择黄道吉日。一算一个准。无论是婚葬还是嫁娶,如果有需要,都可以和他联系,收费合理,童叟无欺。文不对题的话立马让我对他产生信任危机。他越说越带劲,唾沫星子飞溅,极力推销自己的话还没有说完,在准备递给我名片介绍联系方式的时候,我就失落地搪塞几句,急匆匆赶赴下一站。
   为求高人真经为支撑,我在失望中驻脚,又在失望中启航,经过数次失败之后,一天下来,我的抗打击能力也倍增。太阳落山的时候,我有枣无枣打一杆地一头钻进了马楼这个卖苗木种子和农药的小店。这种店大抵是半年不发事,发事吃半年的行当。现在是农闲,几乎没有什么生意。没有生意他们也要开张,为的是流量,热度和存在感,从而制造生意红火的假象。
   店里面除了货架就是和其他种子店一样布置的曲尺形透明柜台。有一位中年妇女站在柜台外面,手里拿着几根叶片上附着蚧壳虫的苹果树枝条,在咨询喷撒什么药防治最好。耐心回答她的也是一位妇女,约摸四十来岁的样子。在柜台里面,靠近货仓位置的空挡地方放一棋盘。两个男人正在你来我往地酣杀。其中一位有四十来岁的样子。一看就是店老板,因为他和老板娘非常般配。另一位看不出年龄,因为他的脸很黑,像刚从小煤窑里钻出来,没来得及洗脸。直觉上,他至少要比我年龄大得多。这个人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似曾眼熟,又记不起来。最起码,我可以断定,我和他没有什么交集。既然没有交集,那就无需过于亲密。其实,我也是象棋迷,能和一个段位相当的对手畅快淋漓地杀上几盘,该是多么快意的事情。可惜我过于繁忙,这是纯粹的奢望,只能停留在无法实现的想法上。此情此景,我由衷赞叹他们两人竟有如此雅趣。我想既然没有下棋的机会,退而求次观棋也是一件幸事,反正天色已晚,料定今天搞不出什么名堂,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痛痛快快地做一次看客。想到此处,我走过去,向他们二位微笑着点点头,算是打招呼。他们两个人也微笑着回敬一下,然后又拉开架势,进入了角色。店老板很有礼貌,也很懂人情世故,招呼我拿板凳坐下。我也不客气,从不远处取来一个塑料小躺椅坐定,观摩棋盘上的烽火硝烟。他们两个人算得上是神仙过招,两翼包抄,侧路迂回,引蛇出洞,诱敌深入等战术运用得出神入化,这场鏖战直搅得昏天黑地。最后黑脸以双炮直捣黄龙,两马卧槽将军,促使对方再也没有回天之力才结束了厮杀。
   虽败犹荣。毕竟能与高手切磋是弥足珍贵的事情。这就像刀客即使丧命高人之手,也死而无憾一样。店老板禁不住回肠荡气一番,然后回过神来问我什么事。我回答说路过,没什么事。但在谈话中,我还是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你也有果树苗?”黑脸接过话茬问。
   “嗯!”
   “有多少?”
   “不多,五百多亩。”谈吐间,我发觉天色暗淡下来的地方竖立起一座暗影。这个暗影很高大生动,有着漩涡一样的诱惑力,超越了梦幻与现实。它像一段旧时光,或者旧时光里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使我记忆深刻,回味无穷,又念念不忘。于是乎,我开始用近乎高涨的情调和言辞让它的形象更加闪耀光芒。
   “后生可畏呀!”黑脸的眼睛发着咄咄逼人的亮光,使劲打量着我,像要把我看穿一样:“你的苗圃比闫凡的多不少呀!”
   “闫凡老师不行了,只能说他是过去的辉煌。长江后浪推前浪,一切都在变,翻篇了。论资深,现在我是大哥大。论资格,闫凡老师都得称我为大哥。以后在电视台出镜的有可能是我,闫凡老师断后。”
   “想必你也懂果树苗的嫁接啦?”黑脸问话很平静。我的文字激昂一点没感染到他的情绪。

共 6247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个故事塑造了一个自视甚高的人,他在知识、见识和解决问题上都很有自信。在一次春节聚会上,他大胆评论了王羲之的书法,这引起了姑父的注意,姑父认为他过于自负。尽管他对书法一无所知,但他引用了一位他尊敬的教书先生的话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他梦想着低成本扩张自己的苗圃基地,并且在嫁接树苗方面确实有独到之处,尤其是梨树和苹果树苗的嫁接技术。他在当地苗圃界小有名气,甚至梦想着有一天能成为电视上的公众人物。然而,他在山楂树嫁接上遇到了难题,这成为了他的短板。尽管如此,他还是接下了一个大订单,承诺提供二十万棵山楂树苗。面对技术难题,他四处寻找解决方案,却屡屡失败。最终,他遇到了真正的嫁接专家闫凡老师,这位专家外表不起眼,却拥有宝贵的嫁接知识。在一番对话后,他意识到自己的短视和自大,并从闫凡老师那里学到了山楂树嫁接的正确方法。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专家往往低调,而自大和无知会阻碍我们学习和成长。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让人物和故事更好的衔接起来,令小说的故事更具有丰富的真实性。感谢赐稿宁静,问好夏安。【编辑:开心的秋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601002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开心的秋蝉        2025-06-01 14:49:58
  故事情节饶有余味,令人阅读后有感悟性。
2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6-01 15:07:24
  感谢赐稿宁静社团,期待精彩继续。佳作欣赏,已向精品审核组申报!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3 楼        文友:裴善荣        2025-06-01 15:44:47
  谢谢开心的秋蝉老师悉心编按!您辛苦了!献花!
4 楼        文友:裴善荣        2025-06-01 15:45:39
  谢谢小猪她爸老师的抬爱。我当更加努力。敬茶!
5 楼        文友:伊莎贝尔        2025-06-04 16:38:14
  拜读老师精心创作的《不见泰山》深受启发感染,老师细腻入微的文笔让人百读不厌,满满都是快乐丰盈的收获美感。巧妙的设计和匠心的编辑让文章活色生香,拜读美感满满享受不断,真心敬茶致谢老师,感谢老师精彩美文分享!祝老师安康吉祥,幸福永远!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