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云水】美丽的蚕桑(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云水】美丽的蚕桑(散文)


作者:春草葳蕤 探花,14249.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74发表时间:2025-06-03 14:29:07

奶奶村庄里号召养蚕,这下可高兴了奶奶。奶奶一直都很喜欢蚕呀茧呀的,再就是一棵棵生长茂盛的桑树,尤其喜欢蚕吐出来的丝儿,要是用那丝儿捻成线再纺织出来布匹,那可是上等的好丝绸呢。
   奶奶高兴得早已是夜不能寐,就让人捎信,把小叔从学校里喊回来,商量着如何养蚕这件大事。小叔教学,本村子里的学校,从小学到高中学校不小呢,奶奶的村子是中心村子,好几个村庄的孩子们都来村子读书上学的。
   因此,小叔很忙,经常住在学校里,奶奶就喊他回家商量事儿,小叔立马回家了。急急匆匆的小叔一进门,就问奶奶,什么事?小叔以为什么大事,一听是为养蚕的事儿,就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娘,养蚕您老就算了吧,你这岁数,是该享福的时候了,养蚕就不掺和了。”
   奶奶一听,气不打一处来,什么话呀?我这岁数咋啦?那佘太君挂帅时多大岁数了,你知道吗?我才多大岁数?我一听赶紧前来帮腔,说:“是呢,是呢,孙悟空知道吧,他西天取经,已是五百岁了呢。”
   “可不是嘛,那白娘子,一千多岁了还下到凡界来与许仙谈恋爱呢。”一旁的二婶也开起玩笑来。小叔一听,嘿嘿一笑说:“可不是,老黄忠六十岁征战天下,姜子牙八十了辅佐周文王嘞,好,我赞成,娘,那您老人家就养蚕吧,我支持,需要我的地方,尽管说,一定冲锋在前。”这下好了,奶奶得到了小叔的支持,那就更是要甩开膀子同村子里所有人一样大干一场了。开始计算着,用哪一间房养蚕,西屋还是南屋,西屋宽敞,南屋向阳,算计来算计去,还是西屋吧,西屋安静,相对来说。蚕宝宝喜欢安静的。
   既然养蚕,那就要植树,奶奶就将自家村后的几块田地里,选出两块来,栽上了桑树。村子里其余养蚕的人家,也都栽植上了桑树,当时我父亲和三叔都在外面工作,家里二叔村子里种地,闲时城里做些小生意。因此土地多一些,奶奶和小叔也有口粮地的,平时奶奶二婶小叔种种着,农忙二叔回来,好几个月的忙农活呢。这下好了,一说养蚕,奶奶就要多多栽桑树了,因为蚕要吃桑叶的,二婶早已知道奶奶心思了,早已与二叔商量妥了,都没意见,大力支持呢。
   果真如此呢,也没用几年,村前村后,到处都是村里人栽上的桑树。于是村前村后桑树成了片成了气候,到处都是一片片的桑树林了,远远看去,蓊郁的桑树林,茂密,蓬勃,郁郁葱葱的。
   这也同时喜煞了孩子们,因为桑葚同时也在收货。每到夏初之际,成熟的桑葚,黑黑地挂满了枝头,树下叽叽喳喳的孩子一群群,再有就是鸟儿也是叽叽喳喳满桑树林地飞起飞落。
   我喜欢这样的氛围,感觉这才是村庄的样子,“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我当时也在奶奶村子里上学,读小学,每天都很快乐地去上学,一放学,就同几伙伴们往桑树林跑。去那里玩耍游戏,或是帮家里摘桑叶喂蚕,最高兴的是摘桑葚吃。一个个吃的满嘴黑黑的,一张口,牙舌头都是黑黑的。小手儿也是黑黑的紫紫的,脸儿却欢喜非常,快乐就写在脸上,阳光也洒在脸上,干活也不觉得累,割草喂猪喂兔,有时候也拾柴禾,回家给奶奶用来烙饼用。
   每次吃着桑葚,都不忘给奶奶也摘些吃,还有小叔。每次吃桑葚,小叔都会给我讲养蚕呀什么桑树呀,一些缠缠绕绕在其间的故事。小叔会说起丝绸之路,说桑蚕也是一种文化,是对外输出的起点。小叔因为多读了几年书,总是知道得多一些,在小叔身边可以多了解很多知识的。
   那时,小叔忙完了学校工作,抽空就往桑树林园子跑,不是浇园就是除草,休息时,就坐在桑树下和人们聊天。小叔说:丝绸之路知道吗?
   几个围过来的村里人,三爷五叔六婶子的,就在听,都说:“知道,知道,电视里看过的。”也就你一句我一句地聊开了丝绸呀,蚕桑呀。
   三爷说,“真是呢,谁也没想到的是那西域人一见了我们的丝绸,那惊掉了下巴的样子。“
   小叔也说:“在那种绝美绝妙的丝绸面前,谁也无法抗拒的,他们都被是被吸引着,心里在骚动呢,真是一见钟情。”
   确实是的,从此,西域人对丝绸,可不就如梦中的情人一样的丝绸展开了热烈的追求嘛,他们就开始追溯这种宝物的源头,也因此吧,世界知道了丝绸,也就此,桑蚕也才被全世界瞩目起来。
   大概,公元前三世纪,那时,欧洲就从中国进口桑蚕,他们学习养蚕,也因此,开始了栽植桑树,向我们购买了大量的桑树,栽种在了欧洲土地上的。
   奶奶听了,就说:“这样的好东西,谁不稀罕呢,咱们村里大力号召养蚕植树那就对了。赶紧得吧,快去咱们家的那块土地上看看,是不是该浇水了,桑树渴极了呢。”自从养蚕,奶奶关心的就是桑树就是蚕,天天一心扑在她的养蚕大事上了。
   其实,奶奶还关心的就是蚕茧的价钱呢,还有桑树的长势。奶奶说呢,等蚕价好了,卖了蚕茧就给小叔说媒定亲准备小叔的婚事了。可是,到现在小叔的亲事儿还没有个影子呢,小叔不急,可是奶奶早就急了。而,二婶却说:“娘,您老不用愁的,俺弟论人品论学历还是论模样,样样顶呱呱的,好姑娘咋会看不见呢,一点也不用愁的。”
   奶奶没答话呢,二婶又说:“娘,您老就等着抱孙子吧。哈哈。”
   二婶的话,那是一点也不错的。这不,姑娘说来就真的来了。听着桑树叶子哗啦啦在树园子里一阵阵传出来,好似在歌唱,再听听,家里西屋里的蚕宝宝在沙沙吃着桑叶时。村里美丽的姑娘橘子就来到了我奶奶家,天天来与奶奶二婶一起探讨养蚕的事儿。橘子家在村子里开了一家小卖店,平时她和他爹起早贪黑忙着店里的小生意。橘子娘走的早,是他爹把她和姐姐们养大的,如今姐姐们都出嫁了,唯一的弟弟也读大学去了。
   橘子生得美丽有端庄,关键是心地善良,勤劳能干,又知书达理,还很是孝顺。村里一号召养蚕,她家也养了不少呢,也是在村后栽上了几亩桑树,平时就地里店里地忙碌得很。
   橘子一来,我就围着橘子问着问那,橘子说养蚕可不是现在的事,那是有些历史的。几千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开始养蚕了,她这样一说,奶奶也就开了话匣子了,奶奶也就再次讲起了嫘祖的故事。奶奶和橘子在庭院里树荫下讲着,二婶又是端茶又是送水的,在一旁忙着。我眯起眼睛,仿佛间就看到那远古的时候,一个美丽的女子,走在桑树林间,她就是美丽的嫘祖,她看见了墨绿色桑树的叶子,在轻风里摇曳,发出哗啦啦的声响,有一些小白果子挂在绿绿的树叶间,顺手摘下来几颗,可是,那雪白的果子却不能吃,回去煮一煮也煮不烂的。奇怪的是,白果子煮一煮后,有丝线可以抽出来了,真是神奇的很。嫘祖继续回桑林观察,终于发现,那小巧可爱的浑圆的白果子,并不是树上结出来的,而是一条蠕蠕而动的虫子吐出来的细丝缠缠绕绕,织成的呢。一旁的二婶也偶尔来几句,说:咱们叫的这“蚕”就是嫘祖给取的名字,还给它织出来的那一个个喜人的白果子呀,取名为“茧”呢。二婶说完,就开始夸小叔,说是她都是听小叔说的,还说了丝绸之路,说了许多与蚕桑有关的故事,都说是从小叔那里听的,把小叔给夸的,再也没有那么好的好小伙子了呢。
   当时也没在意,其实,这是二婶有意在橘子前说小叔,是在给他们放红线呢。
   我呢,从前,也没有那么喜欢蚕,自从奶奶养蚕后,我开始喜欢上了这小小的生灵儿,虽然它不名叫也没有什么华丽的外表,但是,它的用处可真大呀。而且,它自己也不需要太多的什么优质饲料,不过就是吃一些叶子,就完成了那么伟大的壮举呢,竟然在自己的身上来一个华美的转身,完成一个神奇,由黑珍珠般的小小子儿,真是太不起眼了,再到雪白的肉嘟嘟的蚕儿,它们伏在桑叶间,饱餐着,又到沉睡茧中的蛹,最后羽化成蝶,那神秘的精灵最终成蛾,展翅飞起。
   或许,蚕和桑无法分割吧,然而,桑又好似与村庄也是无法割舍的。总是觉得,没有桑树的村庄好似缺少了什么,空落落的,一个村前村后载满桑树的村庄才更有生气。经常的,我坐在我奶奶家的庭院里,读着《诗经》里的诗句:“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
   这是《十亩之田》,是《魏风》中一首诗歌。再有:“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这是曹植的《美女篇》。难怪读着咋就那么美呢,这桑蚕与美女联系在一起,真是要多美有多美。我读起来也是美美的,读得高兴了,随意用别的歌的曲调,唱起来。
   因为养蚕也因为诗句,小叔和橘子很快就找到了共同话题,他们经常地一起说蚕,也说桑,更是说起那些美丽的诗句,还找来要我读,要我背诵。我就坐在庭院里读,也爬在桑树上,闻听着从村庄里传来的鸡鸣声犬吠声,隐隐约约的孩子们的欢笑声,大人们的说笑声,边吃着桑葚边读,读给伙伴们听读给桑林听,还会到了家读给奶奶听蚕宝宝听,其实,是读给山读给水读给村庄听。
   于是,小叔就读起《诗经》中的《七月》:“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采摘桑叶的姑娘提着篮子,袅袅婷婷走在幽静的小路上,缓缓慢行的样子,好似仙子一样落在人间。诗句抑扬顿挫间,借着桑林,僻静,茂密,将一份悠然的乡村生活日常跃然纸间。
   当小叔读起《桑中》“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官,送我乎淇之上矣”时,二婶就去奶奶跟前报喜讯去了,奶奶听了,脸上就笑意盈盈,喜得口也闭不上了。原来《桑中》字里行间说着桑蚕,也说着情爱,说着两情相悦的男女多在桑林中约会,因此,直至今天,“桑中”“桑间”都成了约会美丽的字眼儿。
   奶奶和二婶儿的蚕养是那在村子里是数一数二的,小叔和二叔也是没少出力呢,我,当然,天天放学就去帮着奶奶摘桑叶的,而,最主要的,还是奶奶功不可没呢。
   第二年春季,蚕茧卖了,养蚕有了收获呢。
   小叔问我养蚕都收获了什么?我知道,他是想让我写点什么,我笑着,还没说话呢,二婶就笑着说:“我看呀,有一个人收获最大嘞。”奶奶听了也笑着,橘子一听低着头,羞涩的样子,更加温柔又美丽。
   我就大声说:“小叔,收获最大。”
   还要说出来吗?那就说吧:“因为,小叔,他收获了爱情呗。哈哈,真好。”
  

共 400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有关蚕桑的精彩散文。奶奶的村子号召养蚕,奶奶积极参加,还把正在学校教书的小叔喊回来商量养蚕的事。小叔起初不同意奶奶养蚕,但经不住奶奶的解释和二婶的说服,最终大家都同意奶奶养蚕。要养蚕须先要栽桑树,在全家人齐心协力支持下,桑树也栽好了,还结了许多桑葚,孩子们争抢着摘桑葚,小小的桑树一下子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小鸟们也时常来此觅食。小叔还讲述了蚕桑文化,如丝绸之路、嫘祖传说等,二婶牵线小叔与姑娘橘子通过蚕桑话题相识并相恋。通过桑树林、摘桑葚、蚕宝宝等场景,生动描绘了乡村养蚕的热闹场景,流露出对童年生活的无比眷恋。小叔话丝绸之路及嫘祖传说,凸显蚕桑文化的历史底蕴与传承价值。文章情感细腻,笔触灵动,情景交融,引人入胜。感谢葳蕤老师的精彩分享。好文推荐共赏,祝老师创作愉快!佳作连连!【编辑:梦在何处】【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6030016】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5-06-03 14:33:38
  这篇散文如一幅徐徐展开的乡村画卷,以“养蚕”为线索,巧妙串联起乡土人情、文化传承与生命哲思,具有烟火气息与诗意之美。
梦在何处
2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5-06-03 14:42:20
  文章情感真挚,姨奶奶积极响应村庄养蚕为切入点,看似是家庭琐事,实则折射出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奶奶的执着、小叔的转变、二婶的热心撮合,以及橘子与小叔因蚕桑结缘,生动展现了亲情的温暖以及乡村人之间的质朴情谊。同时,让读者深切感受到乡村生活的淳朴与美好。
梦在何处
3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5-06-03 21:44:54
  感谢梦在何处老师辛苦编审,葳蕤问好老师,祝福老师写作愉快,夏天快乐!
春草葳蕤
4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6-03 21:50:20
  这篇文章主题情感温馨质朴且充满积极活力,流淌着对乡村生活与家族亲情的眷恋热爱。文中奶奶对养蚕植桑的执着热情,洋溢着对传统技艺的传承渴望,以及为生活劳作付出的质朴喜悦;小叔虽忙仍积极参与,与家人幽默互动,尽显亲情默契。桑树林里孩子们的嬉戏采摘,村民们围坐聊丝绸文化,勾勒出乡村生活的生机盎然与和睦融洽。文章借养蚕小事,串联起家族温情、乡村烟火与文化传承,情感基调温暖明亮,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深情礼赞,对亲情文化的由衷珍视。佳作,拜读学习。感谢春草老师带来的精彩美文。
淡淡的云彩
5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6-03 21:52:33
  恭喜春草葳蕤老师江山征文收获一枚鲜亮的红豆!文章角度新颖,故事生动,人物形象立体鲜明,画面温馨动人,引人入胜。感谢老师大力支持,问好老师。
淡淡的云彩
6 楼        文友:深深山人        2025-06-04 08:52:34
  一个很有文化底蕴的家庭,幸福!
7 楼        文友:乡笛        2025-06-04 11:17:20
  小时候上学时养达蚕,见过蚕。文章构思严瑾,让人身同感受。文章构思严瑾,引人入胜,读在朗朗上口,值得学习。
8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5-06-04 17:43:19
  感谢云彩老师百忙中的留评,葳蕤问好老师 ,祝福老师写作愉快,敬茶!
春草葳蕤
9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5-06-04 17:44:27
  感谢深深山人老师留评,葳蕤敬茶问好老师 祝福老师写作愉快,夏天快乐!
春草葳蕤
10 楼        文友:春草葳蕤        2025-06-04 17:45:11
  感谢乡笛老师的留评,葳蕤敬茶问好老师 ,祝福老师写作愉快,夏天快乐!
春草葳蕤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