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星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星】我本农民(散文)

精品 【星星】我本农民(散文)


作者:东风有力 童生,598.1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69发表时间:2025-06-07 20:11:48

离开学校已经有些日子了,这些日子我一直陪伴在父母周围,一边惦记着即将要奔赴高考考场的孩子,一边和父母在一起下地劳作。
   前几天我一直协助父亲耕地,今天换地方了,这个地方的地无路可行,因为多年来撂荒,所以路边早已荆棘丛生,耕机就根本无法到达地里。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这就足见路的重要性,无路,耕机就进不到地里,耕机进不到地里,那土壤就无法翻起,种子就无法入地,作物就无法生长。于是,今天我就和父亲一起先去修路了。
   虽说是修路,其实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因为毕竟是耕机走的路,宽度也就不过二尺,所以大概处理一下在耕机眼里就是康庄大道了。
   说到此处,有人就会怀疑我的劳动能力,说我一个握粉笔的,突然让我握镰刀头我能行吗?其实这样想的话大家就是有点小看我了,大家都知道我是一个地地道道农民的儿子,所以一生下来就一直跟黄土地打交道。待到能拿起头镰刀就开始帮父母干活,所以样样工具会用,样样农事信手拈来。如今虽然近三十年没有摆弄过这玩意儿了,可小时学到的东西又怎会轻易忘记?所以我是拿起啥会啥,拿起头就会挖地,举多高,施多大的力都在我的掌控之中,施力的大小没有必要做精确的计算,仅凭经验那一下子下去就很合适,能翻多大的土疙瘩都在可预料之中。
   镰刀就更不用说了,我使镰刀的频率远远大于头。
   常记得儿时每每放学的时候,我的任务就是去割草,当时对草的用量可大了,不仅猪圈里的猪要吃,牛圈里的牛也要吃,旺盛的时候槽上还可能有驴、马,就是食量大的骡子也喂过。当时地里的活计忙,所以父母是腾不出力气去伺候这些“财神爷”(当时要想吃饭全靠那些牲畜,猪吃肉卖钱,牛马出力种地,所以当地人都亲切地称这些牲畜为财神爷)的,所以喂养的事儿就自然落到我们这些小孩子头上。
   我是一个很实在的主,为了让这些牲畜吃饱我是不惜力气的,弱小的我背一个大背篓,背篓下面是给猪的,背篓上面是给牛马的,你可不要小看这些畜生,它们虽然都以植物为食,可口味却大不相同。猪的口味相对细些,所以坡里的草是不咋吃的,所以给猪觅食得去地里。比方说苦苣、灰菜、水蒿等,而这些植物多半都出产在地里,跟庄稼挤在一起生长。而牛马的草料多半却在坡上,虽然它们也吃苦苣灰菜之类的细草,可这草不好寻,常去人家地里是要挨骂的,况且牛马又食量大,光靠这些地里的草是不行的,所以就去坡里找。坡里牛马爱吃的草品种很多,比方说尖草(长锯齿的一种草),还有兔儿条子,料豆儿蔓等,这些都是牛马的最爱。山坡上适合牛马吃的草料分布很广,只要镰刀锋利,手脚麻利,一两个小时就割近百斤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背篓装不下就捆成一把一把的,然后悬在背篓上面,并用削尖了木棍给插住了,这样就很牢靠,就是走千里都不会散落的。
   因为经常割草跟镰刀打交道,所以我的用镰技法可以说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真可以说是挥舞银镰,潇洒自如,就是路人看了都要驻足观看。正如《陌上桑》里面说的那样: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镰舞。
   如今虽然三十多年没有摸过这些农具了,可一旦拿起也是挥洒自如,但毕竟是旧相识,所以就丝毫没有晦涩难懂的感觉。可我也出问题了,问题就出在荒芜了这么多年农事,体力已是不支。前几天跟父亲耕地,已经胳膊腿子抬不起来,昨晚我老早就上床歇着了,原打算追一阵剧再睡,谁知就那样睡着了,待到醒来,发现已经是日上三竿。再看我的手机咋开不了机了,原来是没电了。刚起来母亲就急急地来问我为啥昨晚一直亮着灯,她醒来看见院里很亮还以为是出了月亮,后来才发现原来是我房间里透出来的灯光,我就回应道,不是故意不关是因为太累睡着了。
   这还不算,我还忘了一件大事,那就是错过了吃药的时辰,由于血脂高,所以我每天睡前都要喝一片瑞舒伐他汀钙片,这是雷打不动的事儿,可我也给错过了,开水都倒好了,药都找好了,可就在等待水凉的时候睡着了。看样子农事真不简单,这就无怪乎就连屈原都要“哀民生之多艰”了。不过我相信我不久就会坚持下来,因为我要做一个又红又专能上能下的人,人生没有贵贱,我的祖先已经给我烙上了农民的印记,那我永远就是一个农民——黄土地养活我长大,所以我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个耕者,无论干什么事都要像侍奉黄土地一样来不得半点虚假,因为你误了土地土地就会误了庄稼,误了庄稼就要误了肚子。教书也是一样,只有用心了才能有好的回报。
   路修好了,今天的任务结束了,父亲又砍了一捆柴,然后我就背着那柴火回家了。踏着熟悉的小路,听着熟悉的鸟鸣,头顶是蓝天白云,脚下是不息的流水。
   回到家以后,心里就是从未有过的坦然。因为今天我做工了,所以喝那开水也就是应该的了,吃那白馍也就手不抖了,干活了就踏实了,工作了就一切都理所当然了,就是坐在椅子上并交起了一条腿子也是很好看的事,怪不得就连毛主席都要说劳动最光荣,怪不得大家都要说劳动不仅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更是塑造品格、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
   我本农民,农民是我永远的称谓,不管我走到哪里,身处何境,我身上永远不变的还是那黄土味!
  

共 208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开篇就点明了故事里面的人物关系,把作者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埋下伏笔。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活动却是农村人的主要劳动,还是农村依赖的收入来源,重视劳动的作者是一位能教书亦能田地劳作的高手,头镰刀都用得很好,镰刀更是挥洒自如.农民本是依仗农活而生存的个体与集体,作为一位地地道道的他,一辈子都没能忘记自己使用过的农具,真是用心用力在做好的.尽管年事已高,也没能放下自己心中那份执着,为光荣劳动的那份执着.每一处的细节,都在印证作者就是一位农民,就算教书育人三十年,农活手到擒来,而孩子们的高考成绩也在作者心中盛开.文章质朴清新,读起来自然流畅,内容真情实意,让人为之感动.推荐阅读.【编辑:久违】【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50612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紫云朵朵        2025-06-07 20:18:25
  祝贺又一新作发表。当老师快退休了,能帮父母下地劳动,属于孝子。尊老是我们的传统和美德,向您致敬!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
2 楼        文友:书者茶道        2025-06-07 21:19:07
  农民的子弟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根就是在土地上,当然了现在有一小部分的人,离开农村后就看不上农民,不愿意再过过农民的生活,其实这是忘本!我本农民,我永远都是农民的本质!
3 楼        文友:东风有力        2025-06-07 23:15:42
  谢谢紫云老师和书者茶道老师,还有久违编辑。我一直以自己是农民而骄傲,您们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因为没有脱离黄土地才永远是我自己,才永远是我洁净的本质。
4 楼        文友:东风有力        2025-06-13 19:07:44
  谢谢编辑老师将我的文章推荐为精品!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