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东篱】红薯情(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东篱】红薯情(散文)


作者:红花草 举人,4128.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50发表时间:2025-06-10 06:34:06


   端午期间,我们这长期雨水偏少的地方,这次终于没再绕开,阴雨连绵几天。雨水虽然不是很大,但雨来了,百姓对雨水以前有过偏心眼的事情早已忘到九霄云外,眉开眼笑地迎接着它。这场雨解了燃眉。
   田里地里的嫩苗,趁湿追肥,催苗助长。荒田里也蓄了水,找来耕田机,翻出黑亮的沃土,撒下种谷,播下春天最后的希望。还有,趁着土地潮湿,还没种下去的黄豆芝麻绿豆等,抓紧种下,不能再往后拖。更紧要的是,此时正是栽红薯的好时机,土湿,温度不是很高,这时栽的红薯藤,娘叶都不会脱落,红薯秧很快在新的环境里,茁壮生长。
   今年,栽红薯的人比往年要多。看看这些栽红薯的人,大都是小时候,逼着吃红薯长大的人。大家还相互调侃:小时候吃腻了,看到就头痛的红薯,现在居然爱上了,重新回到起点,还是好这口。没红薯秧的,到集市里还买了藤来栽。这人啦,对红薯的情感兜兜转转,从厌烦到怀念到再爱,恰似在时光的河流中沉淀过的复杂情愫,一言难尽啊。
  
   二
   红薯,是个大众化的食物,没人不知无人不晓,99%的人都吃过。它,没相貌,没身材,没地位,没几人会拿正眼瞧它。就这么个名不见经传、丑不拉几的憨坨苯坨,数千年来,不知道填了多少人的肚子,养活了多少人,帮人度过了多少难关。它还是世界公认的第一抗癌食品。从古至今,它不卑不亢,不自弃、不攀比、不诋毁、不邀功。只做自己不求他人。
   红薯种,一般在春分前后,依着红薯的头朝上、底朝下的生存法则,将其浅埋在地里,覆盖育苗。此时温度较低,用薄膜保温保湿就可。温度上升,便要揭开薄膜补水增湿,促进发芽。一个二三两重的红薯,可以陆续生出好几个芽,多的有十多个。红薯越大,生的芽越多越粗壮。世间万物皆同理,植物和动物的繁殖一样,娘的身体好、体质优,在娘胎里能得到足够适合胎儿生长的养分,产出的仔肯定是健壮的。种薯元气足、精气神好、土地沃,长出来的藤也会茎叶粗壮。
   红薯,是在藤下长红薯。一条一米多长的藤,可以剪断成六七段甚至更多,每段三五寸长,每段栽一个穴。每个短截,有三四个节点就行,也就是这个长了叶片的节,扎根地下就会自强不息开始长红薯。每个节,一般能长出好几个。
   一个红薯种,如果生长条件允许,可以栽几十个穴。当然,如果保管不当,还没出种,有的就烂掉了。当然也有在地里烂掉的风险。但一旦长出芽,它就沾上露水疯长,且一天一个样。
   红薯,是个低成本高产量的作物,是昔日的救济粮,今日的健康食。它特别像贫困人家的孩子,好养活。一旦出生,就会有自己的生存办法,总会在阳光雨露下,慢慢长大。
  
   三
   我印象中的第一次栽红薯,是启蒙读书的那一年,在外婆家里。那时外婆他们没有搬下山,还住在对面很高的北山上。外婆家里大大小小十多口人,都能吃,也从能走路就开始做事。山里的田非常少,也不产优质粮食,一大家子的口粮常年紧缺。我的小舅小姨老表们,常常在山里到处找野果野草充饥。山里的瘦荒地多,外婆外公利用冬天的闲时光,开了不少的荒山,并烧了很多的火土肥,用来多栽红薯,解决一大家子的口粮。所以,尽管在那没饭吃的年代,外婆一大家子,平时总有红薯填充肚子。
   那年端午,我随着母亲给外婆家拜节。也恰逢雨天,外婆家趁湿栽红薯。都说“癞蛤蟆也要躲端午”,老辈人说的端午这天,野外的毒大,都要躲着点,尽量别到室外溜达。忙碌的外婆他们也管不了那么多,该干嘛还干嘛,过节做事两不耽误。为了让孩子们都参与栽红薯,用“端午做事,百毒不侵,身体倍棒”的话来激励一众孩子。午饭后,外婆收拾筷碗的工夫,妈妈已剪来一大抱的红薯藤,要孩子们都来帮着剪,然后都下田去栽。
   石门土家族人栽红薯秧,是要数数的。不是说栽了多少面积(大概是山地不成形,无法丈量面积吧),而是说栽了多少根藤。挖坑的时候边挖边数坑的多少,剪藤的时候也要边剪边数。坑数和藤数要求基本一致。因此,干活的时候得集中注意力,数数时也不能打岔。我学数数的启蒙就是在这里开始的。
  
   四
   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长长的红薯藤为什么要剪成若干个小截。那么短小的藤,最多就一两片叶,有的还是个光梗,妥妥的光杆司令,没有根,到地里却能活,能长出根。它怎么有那么大的能耐?我见过妈妈栽桃树梨树,小树苗都是有根还带了母土。妈妈说带了土的树苗容易成活。也见过妈妈栽菜,像那辣椒、茄子、白菜、青菜等,也都是带有根的。妈妈扯这些菜苗时非常小心,生怕碰坏了根,如果根没扯上来会直接丢弃。可红薯秧,是直接剪下藤,不带半点土。我怎么想也想不明白,便提出了疑问。表哥表姐表弟表妹们也睁着疑问的眼神,在几个大人身上转来转去。
   外婆终于忍不住,说:“因为红薯贱命呗,藤只要放潮湿土里就会长大,命贱却好养。”
   外公很快接过话:“别小瞧这一小段藤,它的能耐可大了。”只见外公那全是黑茧的手上拿着一段红薯藤,轻掰叶片,露出孩童般的眼神,认真地说:“你们看,这个叶片与梗的夹里面是不是有很小很嫩的芽。”我们各自手边都有红薯秧,开始仔细辨认,我发现,还真的是这样,每个叶片的小夹角里面都有很鲜嫩的小芽。找来光梗,发现也有,很小很小,需要认真看。接着外公说:“你们再看,这叶片的下方是不是有白白净净凸出来的小苞,这个就是红薯秧的根,有的已经很明显,它们在红薯种地里到处爬行,遇土就扎根。”我们几个翻看着,果然发现这些剪过的红薯藤里,有些是有根的,有的却没有。外公又说:“你们等会去栽的时候,要认清倒和顺,要将长芽的这头向上,即使看不出芽,梗有粗细之分,粗的那头埋地下,就没错。只需几天,芽就会长出来,同时根也会往下生成。慢慢的,芽就成了红薯藤,根就会长成红薯。”
   我大舅也补充说:“红薯,就跟咱们山里的娃娃一样,有着极强的生命力,只要放土里,它就会长红薯,红薯,对大家来说是大功臣。”
   外公又接着说:“咱们山里的孩子也很好养活,长期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炼,就像这红薯,有着极强的适应能力,你们长大,无论干嘛都会有出息。”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我琢磨着大家说的话,默不作声,默默地跟在妈妈身后,随大家到一块斜坡地里栽红薯。地,外公早就挖好了坑,妈妈手把手地教我:先将藤的底端朝下,嫩芽朝上斜靠在坑里,然后用手趴来旁边的土将其埋好,上面留一个节在外面。坡地里叽叽喳喳,孩子都各有大人带。只有我那顽皮的大表哥是个花架子,这里那里到处窜,还指手画脚说这个栽深那个栽浅。说的话比栽的红薯多很多。一大片贫瘠黄土生坡地,很快成了被绿点缀的熟土。当然,孩子们本来干净的裤子都已沾满泥浆。特别是表弟,脚下一滑,一屁股跌坐在眼前的一个小红薯坑里。正打算瘪嘴哭,却看见他姐姐用沾满泥巴的手捋头发,弄得满头成了泥巴花脸。他指着姐姐大笑起来,乐得大家都跟着笑……
  
   五
   后来,我问外婆,我栽的红薯苗活了没,外婆说,长得可好了,水嫩水嫩,像你一样可爱,秋天还挖了很多。那年,外婆做了很多的红薯片,还熬了红薯糖。第二年春节去拜年,我尝到了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别提多美了!还说,放暑假了我还要来帮着栽红薯。惹得外婆嗔怪:“放暑假,红薯等不了多久都要挖了。”
   后来,我渐渐也认可了外公说的话,山里的孩子到哪里都能适应,轻活重活、脏活累活一肩挑!真像这红薯,贫瘠之地也能长成果,成好果成大果!
   当年在山坡栽红薯的孩子,现在已经步入老年。他们也有人经常到超市里买红薯忆旧,也有人闻着烤箱里的红薯香买来过嘴瘾。许多吃着红薯长大的人愿意为土里土气的红薯买单。
   小小的红薯,就这样随着时光,一路续写着与人们的不解之缘。
   继续栽红薯的人,还在稀罕它的味道,在乎它的无公害,需要它的营养来调理亚健康的身体。我觉得,应该还有一种情节,就是那憨憨的土里土气的一抹红里,藏着曾经的过往,绑着昔日的难舍爱恨。红薯一直与人的缠绵纠结,见证了人们从爱到无奈、再到恨又重新回到爱的全过程。
  

共 319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红薯在农民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对红薯的感情复杂而深厚,既有感恩感激之情,也有无奈和厌恶情绪。在那个物质匮乏的贫困年代,“红薯汤,红薯馍,一季红薯半年粮,离了红薯不能活。”尽管有些夸张,但红薯确实是那时农民们的“救命粮”。可是,由于长期食用红薯,也有许多人把胃吃伤了,一提到红薯就反酸。在曾经种红薯、吃红薯的作者的心里,仍然保持着深厚的红薯情结。在那憨憨的土里土气的一抹红里,藏着曾经的过往,绑着昔日的难舍爱恨。作品从端午期间的一场及时雨切入,深情地回顾了第一次栽红薯、和家人话红薯、随着时光忆红薯,一路续写着与红薯的不解之缘。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让没相貌,没身材,没地位,丑不拉几的憨坨苯坨,却不知道填了多少人的肚子,养活了多少人,帮人度过了多少难关,不卑不亢,不自弃、不攀比、不诋毁、不邀功、只做自己不求他人的红薯活色生香,呼之欲出。红薯的有藤而根、遇土而生、遇水而活的顽强的生命力,不正是中华民族亿万农民的缩影吗!作品以物喻人,情感真挚,描写细腻,夹叙夹议,朴素无华,散发着浓郁的泥土芬芳,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佳作共赏,倾情推荐。【东篱编辑:雪胎梅骨】【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61000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1 楼        文友:李湘莉        2025-06-14 06:48:34
  语言质朴且灵动,画面鲜活,读着有很强的感染力。我小时候喜欢栽红薯的日子,大人剪藤,我觉得新鲜,上窜下跳的,用藤叶做项链做耳环。哈哈。也会跟去地里,同样上窜下跳的。妈妈大喊着,把地给踩实了。好文,引人回忆与共鸣!大赞!遥握问候!
共 11 条 2 页 首页上一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