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情感小说 >> 【家园】负爱前行(小说)

精品 【家园】负爱前行(小说)


作者:张哲 布衣,393.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23发表时间:2025-06-11 22:18:43


   陆家有两个姑娘,十里八村都是出了名的漂亮,而且还能干,在田地里干活,不输于任何一个男孩子,所以,到了大女儿陆金凤结婚的年龄,上门说媒的快把门槛踩平了。陆金凤也是经过千挑万选,嫁给了张宇初。
   如果说陆金凤在家当姑娘的时候是精明能干,到了婆家就变成了泼辣刻薄。结婚第二年,陆金凤就和婆婆家分家,愣是把公婆和小叔子一家三口赶出家门。第三年,陆金凤儿子出生了,却不让公婆去看孩子,公婆想知道孙子情况还是通过小儿子去哥哥家看了侄子之后再回家和父母描述。
   所以,到了陆银凤到了该出嫁的年龄,人们上门说媒的就没有了,都觉得陆银凤和陆金凤一母同胞,生不出两个性格来。
   没有哪家姑娘会嫁不出去,不论是美的还是丑的,也不论是聋的还是哑的,终归是可以嫁出去的。这不,陆银凤和云龙谈恋爱了,成了村子里的一个奇闻。
   云龙有两个姐姐已经出嫁,家里还剩他自己没成家,主要是云龙的家境在村里也是首屈一指的,云龙竟然看上了陆银凤!陆银凤的漂亮是出了名的,但是娶回家是要过日子的,也不是说陆银凤不会过日子,陆金凤在村子里过日子也是一把好手,只是对待公婆的态度,却让人们不敢恭维。
   在农村,没有三年两年谈恋爱的,基本是确立关系就订婚,条件满足了就去结婚。所以,云龙的订婚与结婚都该提上日程了,可是云龙一家人没有一位赞同这门婚事的。云龙的姥姥更是坐在云龙家的炕上,拍着炕布说,要想让陆银凤进云家门,就让云龙的父母先把婚离了。她说,只要我把我闺女领回家,你云家娶什么样的媳妇我们就不再管了。
   “奶奶,我和银凤是相互喜欢,可是我家里的人都不接受银凤,我快被他们逼疯了!”云龙实在没办法了,来到奶奶家,含着泪向奶奶诉说着。
   “只要你喜欢,奶奶让你爹给你张罗盖房子,奶奶家院子大,你就把房子盖在奶奶前院,别和你爹娘住在一起不就得了!”奶奶安慰着云龙说道。
   “我也担心,我爹娘就我一个儿子,如果银凤以后不孝顺他们该怎么办?”云龙抽泣着说道。
   “傻小子,你记住,媳妇不孝顺是儿子的事,女婿不孝顺是女儿的事。你想想,这么多年了,你大姐家孩子都上学了,而且你大姐小的时候还是奶奶和你爷爷把她养大的,直到她上小学才回你们家。这么多年奶奶和你爷爷在你家吃过几顿饭?你爹是村子里出了名的好人,你娘呢?你们小时候身上的衣服都是你爹去县里买布做的,可是你娘的性格奶奶说过吗?奶奶和你爷爷一年也就过年你家里请客在你家吃一顿饭,你姥姥姥爷一年在你家都数不清吃多少顿饭?一个星期吃一顿没说多吧?你再看看奶奶柜子上的吃的,白糖、罐头等该有的都有,你娘来了以为是奶奶给人家接生人家送的,其实都是你爹悄悄拿来的。
   “还有,你家每次磨面,你爹准会放一袋好面在磨房,然后再让你二叔去给奶奶拿回来,你娘知道吗?她不知道。你家小卖部里有的东西奶奶家也都有,你娘连一块糖块也没给奶奶吃过。所以,你有心就够了,别指望媳妇娶进家能有多孝顺。当然,也有好的,像你二婶,那厉害的全村没人敢惹,可是奶奶想吃啥了都去找你二婶。奶奶看银凤也有那么一点,厉害,讲理,但是和你娘处不来。包括你的两个姐夫,你也知道,都和你娘处不来。所以,你想干啥就去干吧,不论金凤还是银凤,都是过日子的好手,想娶就娶回来!”奶奶语重心长地说道。
   “奶奶,我知道了!”听了奶奶一席话,云龙终于下定了决心,这辈子非银凤不娶了。
   没有可以拗得过儿女的父母,云龙最终还是和陆银凤结婚了。云龙的姥姥也没能让云龙的父母离婚,不过,云龙结婚后和父母并没有住在一起。正如云龙的奶奶所说,云龙的父亲在云龙奶奶家的前院盖起了三间砖瓦房作为云龙和陆银凤的婚房。
   云龙结婚后,家里的小卖部留给父母,他们出来单过,陆银凤并没有因此闹腾,这让云龙一家也稍觉心安。
   婚后一年多,陆银凤生了一个男孩,这让云龙一家人甚是高兴。月子里,是陆银凤的母亲来伺候的月子,云龙的父亲早已把小米、鸡蛋等坐月子所需的物品一应俱全地准备好送到了云龙家里。
   孩子出生,就需要上户口。云龙的奶奶给重孙起的名字云博韬,很大气。
   云龙和陆银凤结婚之后,陆银凤并没有出现如陆金凤那样的情况,和云龙生活很和谐,也没有找过公公婆婆的不是。看不到他们争吵的日子,人们开始后悔没有去陆银凤家去说媒了,街上也有人议论,如果自家娶了陆银凤,娶回家的是一朵花,只要不是带刺的玫瑰,不论是什么花都值得他们去试试,可是这朵花却被云龙摘走了,议论的人们徒留遗憾。
   日子是自己过得,只有云龙知道,所有的安宁都是他妥协换来的,既然选择了自己的选择,那就得有所牺牲。他想起了奶奶说的话,他的母亲是这样,奶奶每年就是过年时候他家请客能在他家吃一顿饭,如今到了陆银凤,情况基本一样。他不知道是因为结婚前他家人都不让他娶陆银凤而让陆银凤记仇了,还是陆银凤本就是天性使然,陆银凤也是在春节的时候请他父母来吃一顿饭,平常的时候,爷爷来看孙子,陆银凤还好,和公公也有来言去语,但是奶奶来看孙子,陆银凤基本上不搭理婆婆,全程无话。公公婆婆同时来看孙子,陆银凤也不恼也不笑,话语也很少。倒是云龙抱着云博韬去爷爷奶奶家,陆银凤从来不阻拦,也不跟着去。
   即使是云龙父亲家来客人,父亲肯定会叫着他们夫妻俩过去,陆银凤也不去帮忙,更不去吃饭,整体来说,陆银凤和婆婆相处的看似很不顺畅。云龙开始很不适应,还和陆银凤抢白几句,陆银凤总是一笑置之,争论也是一两句。后来云龙也想通了,他一直记得奶奶说的话,媳妇不孝顺那是儿子的问题,自己的父母又何必依靠别人来孝顺,自己努力挣钱,以后自己也能给父母养老,只要有这个心。
   云龙结婚的第二年,云龙的父亲就把小卖部关了。他家的小卖部是村里最早的小卖部,那时候他家都没有办理营业执照,也是和供销社抢生意,但是个人家的小卖部要灵活很多,所以去他家买货的人也很多。到了后来,供销社承包给个人之后两年也撤了,街上又多了两家小卖部。云龙家本来就不占地理优势,现在正街上开的两家小卖部吸引了大部分的村民,来他家买货的人寥寥无几了,云龙的父亲和云龙商量之后,就把小卖部关门了。
   云龙的儿子云博韬六岁的时候,云龙把家搬到了县里。村里的小学都撤了,乡里的小学也撤了,村里很多人都去了市里打工,孩子也很多去了市里上学了。可是云龙不能走,他的父母已经六十多岁了,过去人说父母在不远游。当然现在的交通和通讯都很发达了,但是云龙还是不想走得太远,他想经常能回家看看父母,农忙的时候也能相互帮忙。
   到了县里,陆银凤就找了一份工作,在县里的一个大超市里理货,云龙买了一辆机动三轮车,平时在县里还能干点零活,到了农忙就回家和父母忙田地里的活。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陆银凤应该是本着这个原则,她在县里打工,家里的所有开销都是云龙,她挣的钱都攒起来了,包括政府给的地亩补贴和退耕还林后政府给的树地补贴,都在陆银凤手里,遇到什么事都不会拿出来,至于最后用这些钱干什么,云龙也不问,反正肥水不流外人田,陆银凤即使给自己的亲生父母也不舍得花钱,更何况别人。
   云龙不仅种着自家的土地,还承包了几十亩村里出去打工人家的土地,主要种莜麦和胡麻。春夏之交回去种地,都是雇用机器种地,包括父母的土地也是他去种。种完地之后再去县里打零工。庄稼苗长齐之后,再回村里打药,现在农村人都省却了锄地这道程序,再也见不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情景了。
   就在云龙他们住在市里的第三年,云龙爷爷奶奶相继去世了,云龙种的地多了,在村里的时间就多了。两位老人去世的时候,云龙都在村里,他给陆银凤打电话,陆银凤带着儿子回来参加了葬礼。
   父母去世,兄弟夫妻俩都跟着儿子去了市里。云龙的父亲这两年非常显老,记忆力减退,时常念叨小时候的事情,每每想着干什么事情,可临了又忘了自己是想干什么。村里的老人还不少,有些就在大街上聚在一起聊天,有些是去人们家里打牌。云龙的父亲既不去聊天,也不去打牌,经常是去云龙家,去后院云龙爷爷奶奶住的地方走一圈然后再回去。就这样昏昏沉沉地过了一年多时间,云龙的父亲也去世了。云龙知道,父亲是太思念爷爷奶奶了,他是跟着爷爷奶奶走了。
   父亲走了,就剩母亲自己了。云龙的两个姐姐都在外地打工,她们也没有把母亲接走的意向,因为她们知道,母亲与女婿的关系并不好,接回去徒增烦恼。
   “给父亲发丧,还欠下三千多块钱,我还想给咱娘把炕重新盘一下,我想把炕盘小点,锅台挪进里屋,你能不能给我五千块钱?”圆完坟之后,云龙对陆银凤说道。
   “别和我要钱,我不说没钱,却是不会给你钱。首先,打发老人是你们姐弟几个人的事,几个姐姐不出钱,我也不说什么,反正你们家的事以前我没参与,现在我也不管,以后你也别和我说。欠下的钱你慢慢想办法还,可别打我的主意。还有就是,咱爹刚去世,家里和院子里一年内不能动土,虽然你们天主教不讲究这些,但是我还是不主张你重新给你娘盘炕。你把炕盘小了,以后姐姐们回来怎么办?谁家闺女回家都是想和母亲住在一起唠唠,不可能和你去住吧。况且,咱家还有儿子,你就别动土了,没事皆大欢喜,有点事后悔就晚了。”陆银凤断然拒绝,没有给云龙出钱,也不让他折腾家里的东西了。
   其实,这也是云龙预料到的结果,不过他还是想试试,他不想身上挂外债,可是陆银凤根本不理他这个茬。
   “要么你就把前面那个院子卖了,让博韬奶奶搬进咱奶奶的老院,这样你也方便照顾。”陆银凤又说道。
   “那处院子我不可能卖。你们女人都这样想,姐姐们不出钱也是因为那处院子,你也让我卖了那处院子,我留着还要养牛呢。你也说了,咱们还有儿子呢,以后批一处宅基地可就难了,我才不会把那处院子卖了,大不了都紧一些,秋收后我就把外债都还了。”云龙有些生气地说道。
   “随你,我和孩子该回县里了,孩子这几天课程也耽误了不少,回去还得让他把学习进度赶上去!”说完,陆银凤就搭车回县里了。
   转眼间,元博韬就升到了六年级,孩子学习一直还不错,升中学也是义务教育,只是上那个中学的问题了。
   “云龙,你抽时间来县里一趟吧,我在县一中附近看中一处院子,四万八,我想买下来,你来看看,合适的话咱们就签合同!”陆银凤给云龙打电话,让他去县里买房子。
   “我刚买了九头小牛犊,手里也没钱呀,你怎么不早说,早说我就不买牛犊了!”听到陆银凤在县里买房子,云龙就开始发愁了,在电话里无奈地说道。
   “我手里的钱够,你来就行!孩子眼看上初中了,我不想让他去别的中学,就上一中,好歹也是县里的重点中学。你这当爹的,每天就想着你那一亩二分地,是不是都快把我们母子俩忘了!”陆银凤说道。
   “天地良心,上周我不是刚去县里给你们送的面和菜,给你们清了地窖,买上房子还得去给你们搬家,怎么就把你们忘了?”云龙甚是委屈地说道。
   “那就来,别废话,孩子过些天就该填各种表格了。本来县里的平房带小院也就三万多,主要是一中附近也没有房子卖。这还是我姐夫张宇初的一个亲戚要去市里看孙子,才把这边的房子卖了,你来晚了人家就卖出去了,孩子就得去四中或五中上中学,那里升学率特别低,孩子上不了高中埋怨你你可别怪我。”陆银凤语气有些焦急地说道。
   “好吧,我收拾一下,找一辆顺脚车,下午就去,明天就去看房子。”云龙急忙说着就挂了电话。这个老娘们儿,攒得钱竟然够买房子!云龙想着心里还是美滋滋的,虽然这几年他一直勒紧裤带养这个家,现在想来还是很值得的。
   陆银凤如愿在县一中附近买了一处院子,之后,云博韬也如愿上了县一中上学,初中高中都在县一中,高中一毕业后,也如愿考进了自治区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
   在云博韬上中学这些年,云龙去县里的次数减少了,即使去了县里也是匆匆忙忙的呆上一天,帮银凤干一些银凤自己干不了的活,就着急回村里了。他在村家养的牛增多了,还要照顾母亲,两个姐姐回家看母亲的次数也是有数的,家里的一大摊子都是云龙在扛着。
   云博韬大一的寒假,儿子回来了,云龙也来到了县里,半年没见儿子,他也很想儿子了。现在云龙家里已经养了三十多头牛,这些年,他养牛也赚了不少钱。他们平房也拆了,换了两套楼房,一家人也住进了楼房,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不过,云龙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村里。
   “云龙,博韬,我和你们商量个事!”一家人在餐桌上吃饭,陆银凤说道。
   “什么事?这么严肃?”云博韬笑着问道。
   “严肃你个头,你老娘这么多年不都是这样吗?”陆银凤在儿子头上轻轻拍了一下笑着说道,“我想着今年过年咱们回村里和你奶奶一起过年,过了年让你奶奶来县里住,我和你爸回村里养牛。”

共 830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篇小说,生动的叙述,感人的人物故事,陆家有两个姑娘金凤和银凤的人生之路,确实是负爱前行。特别是银凤和云龙的婚姻家庭是很幸福的,一家三口和和美美,孙子也上了大学。这个农民的家庭,经过自己的艰苦努力,生活日新月异,每天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着!精彩感人的小说,故事情节叙述生动传情,浓浓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气息,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612002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25-06-11 22:21:02
  精彩的小说,生动的叙述,感人的人物故事,三代农民家庭的人生之路,确实是负爱前行。
秋觅
2 楼        文友:秋觅        2025-06-13 20:15:28
  祝贺精品,欣赏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回复2 楼        文友:张哲        2025-06-13 20:20:25
  谢谢老师的推荐,谢谢平台的认可!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