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最美夕阳(小说)
闫建梅六十六岁又带着老伴儿回到了闫家沟。
离开闫家沟十八年,再次回来之后依然觉得很亲切,闫家沟的土,闫家沟的人,都还是那么亲。虽然也有让闫建梅郁闷的事情,那就是同龄人还是会喊他“小梅”“闫二女”。有时候他也在想,父母当时是因为什么原因,给他起了一个女孩的名字,也让他几十年都会遭人嘲笑,最主要是他的小名确实叫小梅。
无所谓了,都六十多岁了,叫什么也在他内心掀不起波澜了。只是,回家不能每天混吃等死吧,总该干点什么。
干什么呢?继续种地?好像有些不现实,村子里稍微平摊的土地都被园区的人承包了,他家的土地也都租赁或者承包出去了。何况,他也不是那个年龄了,儿子也不允许他再去种地了。幸好,院子里还有将近半亩园子,明年一定要派上用场。
“爷爷,我听我爸说你和我奶奶回到村里了,爸爸说村里冬天很冷,奶奶又腿疼,你们怎么不等过了冬季再回去?以后夏天可以回老家住住,冬天就来市里过冬。”孙子闫旭然打回电话问爷爷。
“你也上大学了,其实,这些年,爷爷奶奶一直想回村里,毕竟这里才是我们的根。你妈妈给你奶奶买了多功能坐便椅子,你奶奶冬天也不用出门上厕所,你就放心吧!”闫建梅对孙子说道,“对了,然然,爷爷想着明年过了年在咱家园子里种点西瓜,你上网帮爷爷查查,看看买些什么样的籽种好。”
“咱们老家能种出西瓜吗?”闫旭然好奇地问道,他也没听谁说过老家也可以种西瓜。
“爷爷也不知道,折腾折腾,就当我和你奶奶锻炼身体了。”闫建梅笑着说道。
“好的,爷爷,我帮你在网上查查有什么小日期的西瓜籽种。放寒假我就回去看你们,和你们在老家一起过年。”电话里闫旭然愉快地说道。人老了,还是不得闲,倒是可以种点菜,爷爷奶奶也吃不了许多,想种点西瓜试试也行,闫旭然也支持爷爷奶奶在家干点什么,这么多年都是在市里照顾他上学了,突然闲下来生点毛病也不好。
回到老家,每天家里都有串门的,日子过得很快。闫旭然寒假回市里待了几天就来老家看望爷爷奶奶了,他把在网上查到的关于种植西瓜的程序都在外面打印好给爷爷带回来了,字很大,打印了好几页,他怕爷爷奶奶看不清楚,他还给爷爷带回不少小日期的西瓜籽种。
快过年的时候,闫建梅的儿子儿媳也回来了,一家人在村里过了春节,过了初五儿子一家三口又回到了市里,闫建梅就开始每天研究怎么种西瓜。
立夏过后,闫建梅就开始在院子里用砖头垒砌了五个菜畦,没有大棚,他就在菜畦上面盖着厚一点的透明塑料布,在菜畦里种下了西瓜籽种。
“闫二女回村也不出来晒晒太阳聊聊天,每天在家折腾啥呢!”
“据说他在家鼓捣着种西瓜呢!”
“十来年不种地,都不知道咋当农民了,咱这地方能种西瓜?真要是能种早就有人种了,还能轮到他瞎求胡闹!”
大街上,有人在议论着闫建梅种西瓜的事情。闫建梅在家排行老二,因为他的名字起的像女孩的名字,所以村里同龄大小的人以前都叫他“闫二女”,这么多年了,闫建梅也见怪不怪了。对于人们关于他种植西瓜的各种议论,闫建梅也没有在意,过去街上总有卖的都是河套平原运过来的巴盟葵花籽和巴盟西瓜,现在他们这里也有人种葵花了,西瓜也许也能种成功。反正他也没有功利性,所以对于街上的议论也是听之任之。
功夫不负有心人,晚夏时节,闫建梅的五个菜畦里都结出了西瓜,成功与否只能等时间了。
九月初,西瓜终于都长成了,大的西瓜大致有十二三斤,小点的西瓜也有五六斤,瓜茎都有些萎缩了,闫建梅用剪刀剪下来一个,然后抱进家里,“老婆子,吃西瓜!”
“你先吃,要是酸的我可不吃!”闫建梅的老伴儿微笑着说着,还是上前摸了摸西瓜。
“好,我先吃!”闫建梅把西瓜切开了,红色的瓜瓤,鲜嫩多汁,“哈哈哈,老婆子,可甜了,快吃吧,就是不凉,先吃一块,把西瓜放到冰箱冰镇一下,晚上吃更甜!”闫建梅大笑着说道。
“别太凉了,咱们的胃口可吃不了凉的,就咱俩吃这颗西瓜,三天也吃不完!”老太太拿起一块吃了一口,“哎,咱家然然最爱吃西瓜了!”
“我往地窖里放几个,大孙子说十一长假回来,陪咱们过中秋呢,到时候让他多吃点他爷爷奶奶种出来的西瓜!”闫建梅兴奋地说道,“老婆子,明天我把大队书记和村长都叫来吃西瓜,让他们也看看,咱们这里也能种出又大又甜的西瓜来。”
第二天,大队书记和村长都来到了闫建梅家,早上闫建梅去村委会说西瓜种成功了,他们有点不相信。书记和村长还叫了几个在村里的年轻人一起过来看真假。
“西瓜就在院子里的菜畦里,你们去摘下来,我自己拿出来你们会说我是事先买好的西瓜放在那里的。”闫建梅微笑着指着院子里的菜畦说道。
“好,我去摘!”村长说着就拉开小门进了园子里,在菜畦四周转了好几圈,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里面都是一颗颗油绿色的西瓜,都还不小,“你们都进来,真的是地里结的西瓜!”村长冲着外面站着的几个人喊道。
“真的?”外面的几个人除了大队书记外,都进了园子,果不其然,满满四菜畦的西瓜。
“来,摘两个出去尝尝!”村书记在外面喊道。
几个人抱了两个大西瓜进了屋里,闫建梅的老伴儿早就把菜板和菜刀洗干净准备好了。那几个人进了屋,把西瓜洗了洗,就放到菜板上切开了,每人拿了一大块吃了起来。
“二大爷,这西瓜是怎么种植的?”村书记吃了一口就问道。
“都是我大孙子在网上查的,又找人问了,写好详细的流程,我就按照他写的流程种植的!”闫建梅说着就从里屋拿出几张有些褶皱满是黑污的纸递给了村书记。
“西瓜种植流程!”村书记展开那几张纸念了一句,“这可是个宝啊,你们都看看,明年看谁先种几亩,种成功了,咱村里就又多了一项经济作物!”村书记激动地说道。
“我种,我在西山湾子有五亩沙土地,这么好吃的西瓜在那块地种正好!”村民李树生说道。
“好,说定了,你那五亩地种西瓜,大队给你补助两千块钱,种失败了,就算大队给你的地亩补助,你就多受点累。种植成功了,就算大队给你的奖励,西瓜还是你的。”村书记当即拍板道。
就这样,李树生按照闫旭然给爷爷写好的种植流程,他在西山湾子也用砖头垒砌了几十个菜畦,种植了西瓜,籽种也是从闫旭然提供的商家购买的。
转眼又到了秋收季节!这天下午,日头已经不再毒辣,渐渐向西山靠拢了,闫建梅老俩口站在园子外面,满园的蔬菜与西瓜都呈现出暗绿色了。
这时,李树生开着一辆农用四轮车进了院子里,车上坐着大队书记与村长。
“二大爷,我们给您送西瓜来了!”大队书记跳下车说道。
“我的园子里也种西瓜了,你们还给我送来干啥!”闫建梅笑着说道。
“二大爷,树生他们种的西瓜比您家西瓜更甜,给您送来几个尝尝!”村长说道。
“那肯定的,我这园子里是黑土地,树生那块地是沙土地,沙土地种的土豆会更面,种西瓜也会更甜!不过我和老婆子也怕糖高,你们还是送给村里人吧,都还多心什么?这么多年我和孩子们在外地打工,村里的事情都是你们在照应,还给我家老婆子申请了低保,我也是感恩你们才去研究种西瓜的,你们可别把这事总放在心上。”闫建梅笑着说道。
“二大爷,您回来给我们带来了福音,树生刚刚卖了一车西瓜,是南方的一个厂子买走的,他说咱们这里的西瓜生长期长点,但是甜,而且水分足。过几天他们领导还会来和我们签署订购协议,明年我想让村民大面积的种植西瓜,到时候少不了您去帮忙指导呢!”大队书记兴奋地说道。
“只要谁家有需要,我肯定不遗余力地去帮忙,指导可不敢说。”闫建梅笑着说道。
“树生,咱们去帮二大爷把车上的西瓜放到地窖里,等他家大孙子回来吃!”说着,大队书记和村长抬着一大袋西瓜,李树生扛着一袋西瓜,他们进了园子里面,把两袋西瓜放进了地窖里。
“以后可不兴这样了,咱村子里的老乡如果因为种西瓜发家致富,我们也从心里为大家高兴。我们没有什么功利心,就是希望咱村子里富裕起来,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闫建梅的老伴儿说道。
“我们都知道,我们给你们送西瓜,就是想让你们尝尝你们传授的劳动成果,也让你们分享一下我们的喜悦。”李树生有点不好意思,挠了挠头说道。
“好!种植成功了就好!”闫建梅刚刚反应过来大队书记说的话,也激动了,笑着说道。他没想到种西瓜价值就这样的立竿见影了,还要签署订购协议,好事啊!
“那我们就先走了,等秋收结束后,我们来陪您喝点!”大队书记说道。
“好!”闫建梅急忙说道。
李树生开着农用四轮车拉着大队书记和村长走了,闫建梅也和老伴儿走出了院子,来到街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们,有的赶羊,有的饮牛,都在为生活忙碌着。
太阳渐渐躲进了西山后面,习习凉风拂面。西边的天际挂满了绯红色的晚霞,霞光把大地都染上了绯红色。
都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可是这夕阳却用余辉照耀着忙碌后的归人,黄昏的昏黄与晚霞的绯红更给世界增添了些许宁静和些许温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