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财富:三世钱和九十九砚(散文)

精品 【东篱】财富:三世钱和九十九砚(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7642.3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37发表时间:2025-06-17 05:14:14
摘要:游览河北沧县纪园,对园中的“三世钱”和“九十九砚斋”特别有感,我想努力找出铜钱和石砚的关系……


   如果要形容一个人或一个家族的钱多,可能“腰缠万贯”就小气了,真见不得世面了,以此形容暴发户尚可,而最震撼的财富可能就是“富可敌国”了。
   不过,走进河北沧县的“纪园”,我认识了一个形容词——三世钱,遂生造了一个词“富达三世”。“三世”是指祖孙三代,但在纪园里,这钱都是属于纪晓岚一个人的,真是大款巨擘!有意思的是,我一下子就想起我曾到过的北京“恭王府”,这是和珅的府邸,还记得他拥有的财富是相当于清朝15年的国库收入。纪晓岚与和珅,同朝为官,形影从随,居然都成了天下一等一的财富拥有者,但在纪园,我还是觉得和珅的钱少了,甚至相形见绌。
   三世,在俗世文化中是指前世、今世、来世,于是有“三世之缘”一说。佛家也有“三世说”,信奉三世因果,即前世造因,今世受果。对前世今世来世理解通透而也能把握者,就被称为“三世佛”。在故宫呈现的是专指今世的释迦牟尼佛,前世的迦叶佛,来世的弥勒佛。而纪园的“三世钱”则为纪晓岚一人独有,成为特殊的人文符号。
   别怪我跑题,入园,那些匾额、题字、楹联,都让人顿时产生文化的联想。
   纪园内亭台楼阁台榭廊庑,布局整饬,流连其间,彩绘醒眼,古建连绵,尽显大观气象。初夏时节,“姹紫嫣红开遍”,(汤显祖《游园》句)真是景飞影叠,片风轻拂,“云霞翠轩”,(同上)雕梁画栋,飞阁流丹,碧瓦闲亭,流连其间,汤显祖笔下的“游园”之趣,隔空而至,难辨古今。不必逐一解读,最适沉浸。我知道,这些尽管属于后人所建,但有这般复活古迹的能力,也足以让人兴叹。中华园林,情调一样,而细节迥异,这就让人有了游园无数还是走不出游园风景的感慨。在园中路侧,立着三枚铜钱,古铜色雕塑,古味逼真,格外显眼,一石书“三世钱”,伸手抚摸,铜币有温,真想带走一枚留作游园纪念。这个想法不能怪我,进门未见有售卖纪念币,于是生出此心。
  
   二
   原来,这铜钱并非是取其交换价值,而是以此表达一个时空概念。纪公,生于雍正,为官乾隆,卒于嘉庆,历时82载,经历清代三世。那为什么要这么表达呢?原来细看就知晓摆出铜钱的意思了,铜钱铸“雍正通宝”、“乾隆通宝”、“嘉庆通宝”字样,能够让人一目而见清三世。履历到底和钱有何关联?如果让纪晓岚述职清廉为官,我们便会觉得不实,都是装腔作势。在纪园,关于他的清廉,有一段故事出自朝鲜使团人员的《燕行录》记载,有句曰“清白节俭,一敝裘七八年”,如此高官,从哪个旮旯摸索一下还找不到几枚铜币,何至于让外国使团看出这般寒酸……即使他住在灌风漏雨的寒舍,凭着“大清第一才子”的名声,也有人巴不得送上几贯钱,拜个门户,求作粉丝,何至于一件破皮袄,穿七八年!
   原来,这是在告诉我们纪晓岚在金钱面前的态度。三世钱,早已不能通用,但却是不断在时空中增值。
   想起纪园的“恒寿斋”悬着乾隆皇帝为之亲题的“三世一品”的匾额,这是纪晓岚所处的祖籍献县至今唯一的荣誉,堪称“首户望族”。纪晓岚在清朝是一品大员,故称。看着“三世钱”,我倒有了第二种解释,这“一品”并非是官阶,而是第一流的人品之意。他的政务履历,称不上“三朝元老”,但这“三世”,足以让他有最为丰富的人生阅历,多少人是上一朝为官,下一朝就被追究,纪晓岚却是安然。
   “三世钱”到如今,纪晓岚不能拥有分文了,但他拥有一句盖世的评价——“登其堂萧然如寒素”。(嘉庆帝语)而他负责总纂的八亿字的《四库全书》,却是留传给后人的财富。两相比较,取舍高下,一目了然,纪晓岚也是“巨富”。
   太多的数字,在纪晓岚身上,都有着特别的意义,但和金钱无关。我想起去年往山东章丘一游听到的关于纪晓岚的故事。章丘的柳塘口有纪氏大宗祠,应该是纪家始祖居地,就得到了纪晓岚的题字——九两之一。简直是天书一般,羞于读书不多,才疏学浅,后来我知道,“九两”的意思是,使天子诸侯和百姓感谢和谐协调而不离散,有“九事”:一牧,二长,三师,四儒,五宗,六主,七吏,八友,九薮。这个知识源自《周礼》。汉儒郑玄注“两”曰:犹耦也。即协耦万民,也就是“九两”系邦国之民。两,和重量单位无关。“之一”强调的是“九两”其一——牧。牧民于田,这是治国之道。就像我们今天的中央一号文件,总是关于“三农”的。
   关于纪家祖居,我想起我在烟台求学时遇到一个同学,是海阳人,姓纪,他曾在我面前提及祖上人物纪晓岚,我没当回事。原来,纪氏祖籍山东海阳小纪镇,后来一支迁居章丘,再迁河北献县。这就算作是纪氏的“三世缘”吧。中华文化之脉,在纪氏迁徙史上,表现出清晰的脉络,这也是中华氏族文化的特点,最优秀的文化总是由优秀的家族和人物继承下来。
   在纪园,未得“三世钱”纪念币,我留影吧,不求有前世,不求有来世,活在今世,做一个清白的人,留下心中的空间给学问,给生活,才是生命的最好意义。可能,三世钱并不为人知晓,但“铁齿铜牙”的才学,更能展示一代清官的睿智与气质。三世钱暗含一个“铜”字,但没有铜臭味。
   纪晓岚在电视剧里是一个快乐幽默的人,官俸除了养家,再就是买烟买砚,他是一个没有被钱绑架和压倒的人,有点像人们说的“穷乐”,穷乐没有负担,没有压力,是真正的快乐。他虽够不上“安贫乐道”,但在金钱的诱惑中还能保持清白,不能不说是一个人物!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里有一个细节,和珅问纪晓岚“你没贪?”纪晓岚答道:说实在的,贪的没你的多。多么俏皮,若囊中有赃,敢如此坦然自嘲?
  
   三
   一个人总会有特别的嗜好,纪晓岚的第一嗜好是抽烟,所以得了一个外号叫“纪大烟袋”,还闹出了“靴中失火”的笑话。给我的感觉,他是一个十分有情趣的人。想起诗人王小波的经典语录:“一辈子很长,要跟有趣的人在一起。”他是否是也想起纪晓岚往事,而发出这个感慨,不得而知了。我想说的是,工作很累,也要跟一个有趣的人在一起,纪晓岚做编修《四库全书》的总纂,身边都是低头“捉字”的文人,突然被“纪大烟袋”呛一口烟雾,或者看他在皇帝面前“烧靴”的窘像,那是怎样的“开心一刻”!
   小小的爱好也可能破财,但总比把爱好绑在金钱上好。就像我看到纪园的“阅微草堂”里的“画缸”里还放着一卷没有写字作画的泛黄宣纸,如果换成大清的银票,味道就变了。一卷宣纸可传世,可缅怀,一张大清银票就没有了人文价值。
   纪晓岚喜欢玩数字概念。这是我走进他的“九十九砚斋”,举目而得出的结论。还有一个感觉,他是“贪得‘有砚’”的人。如果斋内把他“收藏”的铜钱陈列出来,那真就像塑一具跪着的秦桧。
   “按数索砚”吧,我居然围绕着砚斋四边的展柜出声地数着那些砚貌各异的砚台了,我摆手制止一旁嘁嘁发笑的妻子,嫌她捣乱。从头再数吧,好在纪大人没有踱进笑我,但纪大人好像在砚台的环绕中陪我,他不会笑我如此顽皮愚钝吧,是啊,我在他面前就是一个小学生,就连这“九十九”也弄不清其文化涵义。数完,居然是119方砚,这个数也是有误,看一侧介绍,砚斋收了他的126方石砚,这是包括他有过拓片以及“砚铭”的砚台。
   原来,九十九是一个概数,也是极数,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运用,表达的是数量极多,接近完美的意思。这个数,在于说明藏砚之巨。他喜欢这个“九十九”,还体现在著作的命名上,他的《阅微草堂砚谱》,最初就叫《九十九砚谱》。
   我想到以概数命名的古文化,这砚斋,为何不叫“百砚斋”、“千砚斋”?我知道,处于同代的乾隆年间书法家高凤翰就有过“三百砚斋”之名。想起进入纪园迎面壁上沈鹏题写的“一代文宗”之语,我好像找到了理由。既是文宗,他怎肯步平庸后尘!纪晓岚真是一个玩数字的高手,九十九,大于百千。
   良好的爱好带来人生的好故事,不良的爱好,只能留下悔恨和遗憾,甚至连去回忆都是无边的痛。我想,纪晓岚也不是对钱不感兴趣,没有啥感觉,一旦握在手心里,就要掂量是否能够持之心安。因钱而改变人生,从来都是向着两极的,来历不对,钱就埋下祸根,所以他临终留给子孙的话只有两句:“贫莫断书香,贵莫贪贿赃。”这何尝不是他的人生结语!
   纪晓岚说,一旦雕刻“砚铭”,想着钱,刀笔就走神。这是他的说笑,也是他的价值观。一个人干事容易分神,也容易走火入魔,不专注砚台,就钻钱眼了。纪晓岚的每一方砚台都勤于题刻砚铭,得之,就像写日志一样,成为习惯。或赞砚,或记事,或抒怀,不拘一格,也开创了铭体的写作先河,变得短小精悍,不拘一格,颇有文趣。他留下的砚铭可谓经典箴言,哪怕寥寥数字,也往往蕴含着深刻的人生理趣。他除了朝堂之事,再就是独有“砚铭”之乐。他的一方砚铭文是:“余与石庵(刘墉)皆好蓄砚,每互相赠送,亦互相攘夺,虽至爱不能割,然彼此均恬不为意也。”据野史记述,他在临终前一年,还每日题刻砚铭,有一方砚铭只有四字——琢雕为朴。表达的是去掉浮华之心,崇尚淳朴自然,这既是创作之趣,也是为人之得。“抱朴去华”,摒弃贪婪之心,世间之物,皆不如他的“九十九砚”了。
   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数字经济”时代,讲的是“算力”超越。其实,在金钱利益面前,也应该讲“云算力”,权衡一下,得失之间,关乎长远。
   三世钱,三世留芳名;九十九砚,“砚封尘箧”,比那箱箧装着满满当当的金银铜币更有人文价值。三世钱,三世“通宝”,才学和品行就是“通宝”,就是通行证。不然,纪晓岚去世二百余年,我们为何还来纪园和他见面?
   游遍纪园,我也送纪大人一个评语吧——才贯三世,墨浓百砚。
   人生不能被荒废,临终不能没有遗留,我们可能都会无一例外地选择留下财富,什么是财富?三世钱和九十九砚,是多少财富都难以与之称衡的价值。
   我们留下的,也并非是可以被风吹走,被时光的尘埃淹没,那些能被称为真正“财富”的,即使一时被漠视被遗忘被掩埋,但总有后人会记起,会去探宝挖宝的。真正的可传世的财富,已经不属某个人了,永远散发着恒久的魅力,永远会吸引着我们的目光。
  
   2025年6月17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共 401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河北沧县“纪园”,作者了解到纪晓岚的钱可用“三世”描叙,即是祖孙三代的财富,且“三世钱”唯纪晓岚独有,富可敌国,远超北京和珅恭王府。“三世钱”已成为纪晓岚特殊的人文符号。若让纪晓岚述职清廉为官,让人感觉不实,似乎在装腔作势而已。纪园的“恒寿斋”悬着乾隆皇帝亲题的“三世一品”匾额,是纪晓岚祖籍献县的唯一荣誉。堪称“首户望族”。纪晓岚在清朝是一品大员。看着“三世钱”,对“一品”似乎又有了另一种解读:“一流的人品”吧。“三世”虽称不上“三朝元老”,但足以说明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但不管怎么说,“三世钱”到如今,纪晓岚是不能拥有分文了。在山东章丘纪氏大宗祠,有纪晓岚的题字----九两之一,“九两”关乎邦国之民,关乎“三农”的治国之道。相当于今天关乎“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所以“三世钱”暗含一个“铜”字,却没有一点铜臭味。纪晓岚喜欢玩数字概念。走进他的“九十九砚”,感觉他是“贪得‘有砚’的人”。其实,“九十九”就是一个概数,一种文化。纪晓岚也不是对钱不感兴趣,一旦在手心里,心要安稳。不然,钱就会埋下祸根。纪晓岚的每一方砚都勤于题刻砚铭,或赞砚、或抒怀、或记事。不拘一格,开创了砚可的写作先河。砚铭可谓经典箴言,寥寥数字,往往蕴含着深刻的人生理趣。世间之物,远不如他的“九十九砚”了。“三世钱”,三世留芳名。九十九砚比金银铜更有人文价值。作者给纪大人的评语是:“才贯三世,墨浓百砚”。这篇散文,作者从纪园“三世钱”、“九十九砚”入手,对大清才子纪晓岚的为官之道、为人处世和生活的追求作了一番精彩的陈叙和点评。改变人生,创造价值才是最有价值。作者深谙历史,知识渊博,材料信手拈来。让人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认识纪晓岚。精彩好文,推荐共赏。【东篱编辑:吴孟友】【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617001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吴孟友        2025-06-17 05:40:44
  本文构思新颖。在河北沧县“纪园”,作者边走边看,边看便思,思绪穿越古今,纵横捭阖,独得深邃的理解和感悟。文章先抑后扬,从纪园的“三世钱”和“九十九砚”入手,对大清才子纪晓岚的为官之道,为人之道和生活情趣的追求做了作一番精彩的陈述和点评。让人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认识纪晓岚。精彩之作,推荐共赏。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6-17 10:33:09
  谢谢吴老师的精彩编辑,辛苦了!纪园,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园林,风景的寓意很多,和纪晓岚有了联系,解读之趣就有了。游园的时候,仿佛是跟随着纪大人,那些风景,包括楼阁,都有纪晓岚的影子。如果有《纪晓岚传》闲读一下,再进园,那游感就更不一样了。为官人,不可失去生活情趣,我总觉得纪晓岚在为官上,是一个可以纵横捭阖游刃有余的人物,关键是他对财富的态度,没有这方面的污点,所以他活得自在。三世钱的雕塑,九十九砚斋,都是很有文化内涵的所在,有的风景一掠而过,记忆不深,这这两处风景,非常独特,入目难忘。我喜欢解读风景,在纪园我找到了旅游的别样乐趣。非常期待吴老师的佳作,谨祝创丰!
2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6-17 09:06:56
  初看题目,我是蒙圈的,如同置身云里雾里,读罢全文,方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原来作者写的是纪晓岚的金钱观和墨砚中藏着的学问。纪晓岚是奇人、才子,高官得做,骏马任骑,但他仍守朴,一件衣服穿七、八年仍不换,这是怎样的勤俭?“三世钱”,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金钱财富,而是贯通三世的金钱观、财富观、为官之道和处世的智慧,“九十九砚”将他严谨治学的态度表达得淋漓尽致,真乃旷世奇才!该文紧紧抓住关键词“三世钱”、“九十九砚”展开叙述,并深入挖掘其内涵,结合生活实际,产生丰盈的联想,感悟其无比珍贵的文化精髓和常人难以企及的思想境界,读之深入人心,启人深省。深度佳作,语言似清风徐来,却独得雅韵深深,濡染情怀。值得反复品读、揣摩!盛赞才情,问候怀才老师,夏安!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6-17 10:42:03
  写过《智者乐水》,这是纪园之二。如果笼统地写纪园游览所见,我可能就写成了流水账,也无法深入解读,能力受限,我干脆找几个我能够驾驭的角度,写成几篇。三世钱和九十九砚,联系看,还真的是可以读出很多有价值的东西。这个题目生涩了一点,这两个词就属于纪晓岚,别人夺不去。这是纪晓岚的文化符号。纪晓岚对待金钱的态度,的确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在一个和珅的影响下,他并不同流,保持干净,连厚实的激嘉庆帝都那样赞许,的确是个人物。什么是人生财富,在纪晓岚身上,我们会发现不一样的东西,一个人把兴趣爱好放在有益的反面,不为金钱诱惑,真的不简单。纪晓岚,已经形成了纪晓岚文化,我觉得,在这个时代,更应该树立这样的人物,不能让官吏贪腐,需要法治的强制和震慑,更需要人物榜样的力量。写作的过程,也是丰富自己的过程,在创作中找到乐趣,就像纪晓岚喜欢砚铭,是很有品味的事情。远握,期待罗老师的美文,谨祝创作快乐!
3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06-17 09:12:35
  三世钱,九十九硯,都是纪晓岚人品人格的体现。文章让读者又重新认识了纪晓岚,深层次全方位地了解了纪晓岚。很美的文,学习点赞,祝您身体健康!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6-17 10:44:33
  纪园,在中国的园林里,几乎没有什么名望,但有了纪晓岚这个人物,纪园就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我是大致走一走,很多遗漏,如果好好看,会有更多的收获。希望红花草老师有机会一往,谢谢红花草老师的精彩留墨,远握,谨祝创丰!
4 楼        文友:金刚狼        2025-06-17 09:26:14
  穿越纪园千古问道,三世铜钱亦是三世人生,三世禅意。从细微处彰显大的智慧:三世钱和九十九砚。期间流淌的不是一条河,而是荡漾的海,纳百川的胸襟。铜钱能被风吹走,而神韵永恒。大作,点赞学习。祝老师开心快乐每一天。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6-17 10:48:35
  金刚狼老师说得对,一个人的胸襟,才决定了人生的取舍和品位。在纪园,出处染着一代文宗季羡林的色彩,这处园林,不在于风景的精致,而在于每一道风景都与主人纪晓岚有关。所以,看过《铜牙铁齿纪晓岚》这个电视剧,就基本上有了解读的基础。谢谢金刚狼老师的精彩留墨。这是这个名字的第一次留评,愿老师如一匹战狼,驰骋文学的沙场。谢谢金刚狼老师的精彩留墨,继续期待你的佳作!
5 楼        文友:简柔        2025-06-17 10:16:36
  好一个美丽古雅的纪园,必须要去呀。大烟袋,秃笔,三世钱,九十九砚台,落在了爱思考的怀才老师眼里,就不仅仅是景点了,而是文化的符号,是纪晓岚精神世界的投影。被怀才老师的思想投射,我才知道三世钱的含义,为何叫九十九砚台了,更了解到纪晓岚一部分人品和情趣,他可谓砚痴。文章有古朴典雅之美韵,更有思想之光,人文之趣。欣赏学习了。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6-17 10:54:07
  南方也有很多好园林风景,相比更细腻有味的是南国的,我这腿脚,登山吃力,所以喜欢看博物馆看园林,希望简柔老师有机会也去看看,这处园林,不同于苏州园林等,属于纪晓岚的,走进去,就像跟纪晓岚见面,不一样的游感。我觉得,就像简柔老师所言,说“纪晓岚文化”、“纪晓岚精神”都是最好的风景主题,他的确是砚痴,一个人的情趣放在有品位的事情上,就是不俗。园林的确投射这思想之光、人文之趣,若简柔老师一往,角度更能细腻有趣。很期待。远握,问候夏安,谨祝创丰!
6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6-17 10:52:25
  纪晓岚嘴上有大烟袋,手上握着秃笔,口袋里揣着三世钱,桌子上摆着九十九砚,显然是一个精神富翁。老师通过三世钱和九十九砚,写出了纪晓岚的财富观,唯有这样的财富,才能富可敌国,才能传承子孙万代。这样深度的文章,唯有老师才能轻松驾驭,信手拈来。大赞,佩服!顺祝身体健康,夏日愉快!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6-17 11:01:33
  韩老师的感慨太精辟!非常喜欢你的留言,大烟袋,一枝秃笔,三世钱,九十九砚,都是最鲜明的问候符号,我们不能看到纪晓岚这个人,但睹物如见其人。他的确是一个精神富翁,他留给我们的是最为丰厚的精神财富。不行传世却传世,有的人想传世却遗臭。一个人留下的最大财富,不是金钱,而是精神。精神的光芒可射向后代。生怕笼统地写纪园写成流水账,深入不下去,就这样分几个标题,小角度切入,希望角度能深刻点。走过一些地方,觉得写出文章就像对游程做了一次回顾整理,不断加深理解吧,挺有意思的。谢谢韩老师的精彩留墨,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丰!
7 楼        文友:郑德友        2025-06-17 11:52:53
  真是孤陋寡闻了,在河北竟有一处纪园,值得一看。读老师的文,感受其丰富的人文内涵,令人叹为观止。对于纪晓岚其人,首在电视剧中认识,后来在其它古籍偶有碰到,乃是近代一奇人,奇在他于当时污浊的官场中保持洁身自好,踞守着自己的为官原则和财富的底线。实在难得。老师的美文,通过一代才子风趣的生活表像,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立体的封建官吏的形象。拜读学习!祝老师健康,快乐!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6-17 12:09:35
  这次去北京,返回时,就稍微圈了一点,到了沧州,去了沧县、献县、德州等地。在沧州,看到有旅游胜地纪园,就一往。纪园不同于一般的园林,不以风景秀丽为特色,但有着浓厚的人文色彩,纪晓岚生活的地方,他离世200多年,有些东西还是留下了,给我们缅怀的地方。纪晓岚是封建官吏中非常特殊的一位,出污泥而不染,保持廉洁,他同时也是一个十分有情调的人,所以,他在人民的印象中是非常值得纪念的人物。三世钱和九十九砚,涉及数字,就和财富有关了,于是挖掘纪晓岚的生命轨迹,发现他的精神里有着我们值得汲取的东西。谢谢郑老师拨冗留墨,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丰!
8 楼        文友:佳华        2025-06-17 14:21:36
  文章的开头把我吓了一跳,我寻思老纪是个清官廉吏啊,难道还有我不知道的内幕。跟着怀才老师的文一点点的看下去,慢慢的领悟,随后是感慨。老师的写法曲径通幽、欲扬先抑,拜读学习了。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6-17 14:47:40
  可能这样一个大贪官和珅在北京留下了恭王府,还真没有什么贪官留下风景的。纪晓岚也是巨富,拥有那么多的石砚,毫不逊色。三世钱,起初看我也不解,慢慢地读,才晓出这样的雕塑设计真的是特别有道理。三枚铜板,不能成为财富,阅尽三代皇帝,这才是荣耀,当然也隐含了纪晓岚对金钱的态度,留下三枚铜板而已。谢谢佳华老师留墨,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丰!
9 楼        文友:森林大地        2025-06-18 16:19:51
  老师就是一位生活有情趣的人,文章总是充满着情趣与超群的思维。纪园的“三世钱”和“九十九砚,”它不是第一感观上的财富,而是精神、文化上的财富,更有丰富的人文价值。拜读学习了!祝老师创作愉快!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6-20 14:39:16
  财富是人生不能少的东西,关键是怎样看待财富,纪晓岚是大智。今天看,他的取舍也是正确的。这几天在住院做个复查,未能及时回复森林老师的留墨,见谅。谢谢森林老师的鼓励。远握,问安。
10 楼        文友:加朋        2025-06-19 15:46:31
  社长的三世钱一文的确给人的遐想很多,一个封建王朝的高官能有清的廉坚守和品质,让人不可理解,但又让人容易理解。一处纪园当年可能也是价值不匪,但老百姓觉得他应该有钱与和珅相比那就是钱没钱的。而皇上觉得纪晓岚有的不过是个小小的园子,真是清贫确实为朕的朝堂添了不少光彩,所以于上于下都成了相互认可的人物。跟着社长走进了那个园子,去触摸历史人物,同时也在触碰着清官的传统理念。拜读佳作让我受益匪浅,长见识长知识,赞了!遥问安好。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6-20 14:46:34
  纪晓岚,是一个特别的存在。我觉得,在乾隆帝的眼中,他也就是一个可以开心的人物。一个封建官吏,能够保持清廉自守,太不易了。让我们思考的是,古今清廉者,或许是他们内心有自己的坚守吧。我去过北京的恭王府,我还是喜欢纪园的品格,不奢华,但有很好的人物故事。这个园子,是在纪晓岚祖上居住地建设起来的,相当于一个地主的家园,纪晓岚的祖父父亲,都是为官的,这点土地,皇帝不会追究,关键是纪晓岚以这一代方式光宗耀祖,实在是明智 。晚年回到这个园子居住,今天修葺成这样,他是寒酸的,但却是令后人感觉所留下的非常值得。逛一逛,读读纪园,有点收获,认识了纪晓岚的另一面吧。谢谢加朋老师的精彩留墨。这几天怀才在住院复查,没有及时回复,见谅。问候夏祺。
共 12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