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沧州揽胜(散文)

精品 【东篱】沧州揽胜(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榜眼,37578.77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66发表时间:2025-06-21 06:01:33
摘要:于烟雨霏霏的日子游览沧州,可能不是最好,沧州不是南国风情小镇,在几副对联里,总见“晴川”二字,细雨,也是天公作美,让我见识了一个朦胧的沧州。


   到了“沧海之州”——沧州,我被她的地理形胜吸引了,但我不敢随便就调遣几个形容词来描述,我不能说“山清水秀”、“山川相缪”、“山川表里”……解读这座渤海之滨的城市,只能观水。山,都被沧州的水推送到很远,成了观水的意象背景。中国北方缺水,而沧州却偏偏是被水润泽而成,不知沧州之名有谁第一个叫出,这个“沧”字,将水之浩淼尽收,要比南国之水来得更有气势。
   “一马平川”这个典故最早见于苏轼的《游径山》诗,句曰“势若骏马奔平川”,说的是苏轼看到杭州余杭的地貌而获得山势涌动之貌,不禁赞叹。而真正称得上“一马平川”的,沧州名副其实。
   这沧州,东接南湖,西依京杭大运河,背靠南川古渡,是被水簇拥的城市。要揽胜,可站在南湖靠北的湖中岛屿,水秀如仕女香袖,一摆一抛,摆的是运河九曲川流,抛出的是一个南湖。这番“水貌”,尽显妩媚。水若锦带,更像缓缓旋转的舞裙,被风撩起的襟裾,绰约多姿,运河在沧州,做风生水起之势,要面对抒情,总是逃不开婉约的风格,尽管想到沧州的“杂技之乡”、“武术之乡”吴桥,运河及支流水系,也像舞棍弄棒一般,却都是慢动作,感受不到其凌厉生风,很有表演的韵味和风情。
   踏上南川古渡口的九孔桥,唯见大运河南段如巨龙苍茫,不见川流,为何生出一个“南川”?这就是沧州的独特文化啊!大运河穿行沧州地界全长216公里,是运河最重要的节点城市,也是最偏爱沧州的一段水路。因开凿大运河的时代不同,先后出现了北段(东汉末年开凿的“平虏渠”)、中段(隋代开凿的永济渠),到清代,运河南移,出现了大运河南段,也诞生了“南川”“南湖”等地理概念。东西南北中,只是方位词,在沧州,也被赋予了运河变迁的连绵而奇崛的历史,足见沧州文化之细之美。即使在方位词里转向迷路,也无妨,就顺着运河走南闯北吧。意大利的威尼斯是水中之城,我觉得是袖珍型,而沧州更是水中之城,却是有着拖曳水势的大格局。
   在秦汉几以前的文献中,“河”专指黄河,其他的河流被称“水”。其后,河的意义广泛化了,大运河就是这样。我想,为何全长大约1800公里的京杭大运河到了沧州段,却被称“川”?
   “川”,其古义强调河流的形态,沿谷婉曲,寻洼布流;“河”侧重于水域的地理范围,漫地磅礴,流光溢彩。“川”,形容源远流长,水流多变;“河”,侧重形容波澜壮阔,流域开阔。所以,我们可以说“川流不息”,说“江河万里”,中华文化,审微辨毫,可谓“精深”。一个地理名词也带着形容的内涵,语法词性不足以说清。大运河沧州南段,做了繁复的弯道设计,据说,有200多处的曲折回环,仿佛是在大地舞台上反复走着很多次的8字舞步,构成了别致的弧线美。如此,可以减缓水流速度,减少激流隐患,特别是为了漕运码头的建设(现存11出古渡码头),沧州运河,不仅仅是川流不息,更含有漕运不息的繁荣意义,体现出高度的水利工程美学智慧。
   不过,我还是深入地想,沧州无山,不敢称“山川独秀”,但在丰富的水系上,要独创一篇“秀水”华章,来弥补少山的遗憾。沧州人,硬是将一点遗憾弥补成饱满的水系风景,真让人为之赞叹。
  
   二
   “南川”在沧州,成了一个可以生出风景的母体。南川老街,南川古渡,南川楼……还有南川汇聚而成的一个湖——南湖。“南川”是地理流域名词,但这个名词本身就深含人文的力量,人工开凿,也能人工改变流域的风景。
   一开始,我扑向沧州而去,是因为《水浒传》里的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的故事,想去寻找当年的那座山,那个庙,那个草料场,还有一代英杰林教头。现今的沧州无山,哪里有曾经的影子?该回书的第一节是“林教头沧州遇旧知”,那相遇在沧州何处?说实在的,我寻找一顿,大失所望。但也有了发现,弥补了我知识上的贫乏。
   原来,北宋时期,沧州属河北东路,领清池、无棣、盐山、乐陵、南皮五县,这山神庙就在无棣,今天的无棣归属山东。北宋的无棣归属沧州郡,怪不得在今天的沧州怎么也难找林冲的痕迹。英雄不问出处,英雄遭难我们需要知道在何地。不知沧州博物馆是否把这一段传奇给保存下来。当年的英雄,从逆来顺受到奋起反抗,是在沧州完成的;今天是沧州,是从默默无闻到华丽转身,才是更精彩的看点。沧州有着英雄情结,吴桥杂技与武术还是沧州的名片,成为特殊的非遗。仅明清时期,沧州就出了1937名武举人、武进士,这个数字真的是空前绝后,享有杂技武术历史美誉的今天,更有无数的沧州英雄,才把沧州建设得如此美丽,沧州永远有着英雄的力量,其基因就在运河的血管里。古书说“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完全可以用来特指沧州。古大运河是繁衍武术英雄的摇篮,繁忙的漕运,需要沧人护镖,那些外地的镖局到沧州地界也有“镖不喊沧”的习俗,如此江湖地位,更成为沧州人的骄傲。
   真不敢开个玩笑,在沧州人面前摆个花架子,弄几下拳脚招式,那我就抒情吧。在沧州,可生出多少侠肝义胆,沧州文化已经熏染了我,走在运河岸上,脚步也自觉铿锵起来,不敢随意漫步了。
   一川生英气,千水润沧州。面对川流浩荡的沧州,我有了灵感,愿把我心中的赞美留在我的沧州一游里。据说诗仙李白曾到过沧州,但未见有诗句留下,那我就不怕在诗仙面前献拙了。
   沧州的水势形胜,让我想起“百川东到海”,可沧州人并不急于放逐这条大川进入渤海的怀抱,千川汇聚,给了沧州一块碧玉般的湖泊——南湖。
  
   三
   5月9日,正是初夏之始,我站在南湖岸边,忍不住环湖而走。一色乳白的汉白玉栏杆,镶嵌了一块碧玉,我想丈量这块玉多大,这是怎样的不可能,南湖水面面积是13公顷,是西湖的三分之一大小,更显精巧。风景无碍,我尽可收入眼底。
   沧州南湖,滋养出赛过江南的水汽雾霭,此时,烟雨朦胧,有时细雨斜飘,沿岸的柳枝,随风起舞,仿佛要和这细雨联袂演出一幕第二版的“江南烟雨”,细雨不肯把湖面打皱,只细细缝织一袭轻纱。不见落花,岸边柳絮柳叶也有意,“来去逐船流”,(唐诗人储光羲句)湖内画舫并不急于寻找方向,沉浸烟雨中,一阵烟雨包裹了画舫,却还是无法控制画舫冲出烟雨的浪漫。那船长满了古韵,就像从唐诗宋词的意境中漂来,漫游又踯躅,莫非还在等一个游客?是等我?我摆摆手,有谁看得见,我只是不能不自作多情起来。秦观曾吟“无边丝雨细如愁”,仿佛就是为此时的南湖而作,这烟雨闲愁,正是我想要的,生怕烟雨看到我用雨披雨伞遮住,遮住等于逃避,相当于不喜欢,便把自己置于其中,我想要一个“你中有我”的意境。那些见我这般冒雨巡行的游客,也惊讶,我想,转而应该给我一个“浪漫行者”的头衔,做个三毛第二。
   揽胜,如果只是理解为尽收眼底,还是肤浅了些,最好的揽胜,是把自己放进去,游弋于其间,获得“我亦胜景”之妙,不必佳酿,我也沉醉。
   烟雨也惊起了湖心岛的鸟,一群群翩然于湖上。岛上绿树更绿,莫不是为了衬托湖水之碧?在一个初夏,我不能奢望花红缤纷,绿岛在烟雨中不断把水汽收拢起来,莫非是把这轻纱般的的细雨当作了锦衣玉裳,披在身上,美一美?多么会抓住机会啊,莫非绿岛也看了王维“细雨如丝织”的句子,才有这番冲动?水光潋滟晴方好,绿岛也爱“空濛雨奇”的意境?莫非我来,这湖这岛,为我演出?对我抒情?并非我自恋,而是细雨带着灵气来和湖岛游戏。不知这南湖何时形成,不然会有多少名流骚客为之留下专属的美诗丽词……
   其实,我有点不解,为何那么多的诗人,都是选择京杭大运河的起点杭州,在西湖那观景点,写诗赋,怎么就不肯沿线走一走,把更多的诗词歌赋带给沧州?想到原因,我哑然失笑,原来西湖那有个西子……哦,原来西汉时期的钩弋夫人(汉武帝之婕妤,河间人士)总在钩弋宫活动,让人不得相见,她连杨玉环“马嵬坡”的履历都不曾有过,“四大美女”榜不收,如此说来,西子是沾了出镜率高的光,以至于诗人把个西湖当西子了。
   在南湖,我做了一个仿词,既然有“梦之蓝”,那南湖就是“湖之碧”。转回西岸,东南处一楼隐约在烟雨中,江南有“一层烟雨一层楼”之妙,这里的楼,仿佛是怕打扰了一湖碧水,躲在一角,看不到楼影投湖,但很想一把抱住,古人有“百顷烟村抱城郭”之观,南湖处,烟村退远,留足了高楼飞檐的空间,也留足了阁楼自照湖的静谧。也许,设计者是出于“可远观不可亵玩焉”的考虑,突然觉得那楼就是湖水生出的一朵莲。巧好,细雨有间隔,烟雨一层层剥离,层楼缓缓脱下裙幅,展现出曼妙的身段。感谢一阵湖生的夏风,为了我一睹风采。哦,好意境啊!原来那座楼名字就叫“清风楼”。唤来清风曳湖水,总怕面镜生赧羞。我还是禁不住诗意来袭,终于也理解了这清风楼也多情如许!
  
   四
   沧州的楼,也在烟火气里,转身就被两楼夹住,南川老街的风景,都被两楼看个遍。南有“南川楼”,北有“朗吟楼”,真个是——老街规模胜,双楼气象高。诗人请原谅我,改了两个字,将诗句呈给双楼。
   先观能够代表南川文化主题的“南川楼”吧。这是被中国传统文化包装起来的楼阁,迎面也好,转一转周遭也好,楼的匾额,东西南北四门的楹联,成就了一部“楼书”。
   南川楼,是一座明代风格的古建,建成于明嘉靖年间,是沧州名楼。现代又经过整饬,焕然一新。就建筑本身看,木榫严谨,且斗拱体积偏大。具有简洁明快、古朴雄浑、格调爽朗的鲜明风格,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原属运司官员和客商的休闲名楼,逐渐成为“镇河之楼”。
   楼呈四层飞檐,叠影翩跹。首层四处抱厦,斗折八角;二层为探歇山平座布局;三层则为重檐四角攒尖样式;顶做鎏金宝顶。楼高约31米,拔南川之东,起南湖之波。早就听说,在沧州,楼比山高。就是南湖那座岛山也蹲踞在楼的视线里,默默无奇。因水生楼,才是沧州的特色。
   特别喜欢这座名楼,虽不能和天下四大名楼媲美,但在渤海岸边,富丽堂皇之势,可夺头魁。为表达喜欢,尽管细雨密匝,飞檐射水,我还是绕楼三匝,摄下了那些悬于楼楣匾额,记下东西南北楹联。
   匾额的主题词是“南川胜览”——登楼可览尽二百里运河蜿蜒之貌,可惜当日闭楼,我不能一览沧海形胜,只能于心画一幅雄胜图画了。遇有遗憾,我总喜欢快寻办法弥补,想这南川楼就想给我留一个谜语……
   四字匾额,书法字体不同,别具风采。尤其是那些匾额之词,相当于给我们一个提纲挈领,一下子便统摄了沧州地辽形胜。“天际帆来”——帆影拥楼;“不舍昼夜”——川流之貌,人文顿悟;“鲸川春霁”——春雨过后,鲸川腾浪。我于夏雨霏霏之时观之,错过“春霁”,而得“跳珠”之趣;“形胜于斯”——登楼之人,何其幸哉!“德尊上善”——登斯楼也,阅水千里,养我德行;“国计民生”——居高临下,当心怀苍生;“放鹤盟鸥”——超脱世俗,志在逸趣;“晴川煦日”——唯此时灿烂,莫可错失良辰好景;“超然物外”——红尘远遁;“坤灵聚秀”——大地为母,钟灵毓秀。
   之前见过这样的短语,多以词牌视之,唯觉纤巧而已。南川楼檐楣警语,字字如金,既有形胜之趣,更得人生睿言,让我对沧州人文之厚重,产生歆羡之意,真想做上三个月的沧州人,日与运河行,时登南川楼,得沧州文化之精髓。之前并不真懂得“游学”一词,在此体会加深,让我有机会游学的话,首选之地放在沧州。
   南川楼有楹联20副,我原以为是古人遗存,粗读楹联,便生如此判断,及至我看小字介绍,方知这是沧州现代人的杰作,大为震惊。沧州,古来是武术之乡,今有楼宇楹联,我顿觉那样的名称是有失偏颇的,如今,南川之水,更酿精墨,人文气息,扑面盈胸。试取一联把玩,真的是妙笔生花,美不胜收。
   此去朗吟楼不远,风月同清,胜赏宁无凫舄过
   复来高咏客应多,苍茫万古,雄篇莫负鲸川游
   ——对面便是和南川楼结拜为兄弟的“朗吟楼”,命联人,硬是把朗吟楼作为衬托。双楼竞秀,笑对视好,风月轮流浩荡,胜赏之时,不要怀疑,怎么说无人相陪?仙履不留痕而已。雄吟风月要登斯楼,万古沧州事,不必寻寻觅觅,都在眼前二百里鲸川里。
   细雨之中环楼,有一对夫妻,大约新婚,也来这南川楼观光,如我一样,在每一副楹联前都要留影,背景只取楹联。我想这是为何?没有打扰相问,我默默猜测。也许,婚礼的对联没有说尽他们心中无限事?也许,他们想沾沾这南川楼的光,愿爱情的川水川流不息?也许他们回家要挑选一副,建一个自己的爱情小巢,铭刻为联?如果是这样,我想指引他们去楼南,取下这一楹联:
   水天原有主,借沧海一隅,为舒朗抱
   风月此无边,起重楼百尺,待耸吟肩

共 607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韵味十足的游记散文。作者笔法细腻,情感丰富,将沧州的地理风貌、历史文化与人文景观娓娓道来,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极深的文化内涵。文章从沧州的地理形状切入,对大运河沧州段的描写十分细致,将“镖不喊沧”的江湖文化融入其中,增加了文章的历史底蕴。通过对“沧”、“川”、“河”的解读、运河名称的变化、武术之乡的渊源、南川楼楹联文化,拓展了沧州文化的深度和广度。文章不仅仅只是在写景,而是将文化内涵的传承,用韵味十足的语言一一表达,让读者的思绪也步步紧跟,有着极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文章善用修辞手法,多处用古诗词,用作者自创的诗词对联等,虚实结合,融入林教头、纪晓岚、吕洞宾等相关故事,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和艺术性。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自然,体现了作者对沧州的片片深情,字里行间处处流露着作者对这座城市的无比热爱之情,引发读者的共鸣。难能可贵的是,内容丰富多彩的散文,各章节的过度很自然,巧妙衔接,使文章浑然一体,足见作者的文学功底深厚。佩服老师的才情,生动且有魅力的美文,强力推荐各文友欣赏。感谢老师长期对东篱的默默付出,祝老师健康快乐!【东篱编辑:红花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621000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花草        2025-06-21 06:37:58
  老师对沧州的熟悉程度,对沧州的爱沧州的情,都是刻在骨子里的,不然也写不出如此美妙的文。感情真挚,内容丰富,字字珠玑的美文佳作,学习了!祝老师健康快乐每一天!
回复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6-21 12:59:18
  这次游览沧州,可以说是全身心融入了。方圆十几里的南川,不输杭州西湖,风景身份优美。有湖水,有湖岸汉白玉石栏,有三座风景楼,加上烟雨迷蒙的编辑,让我仿佛是沉浸在江南某地了。遗憾的是不能登楼,只能站在高处瞭望。沧州的文化非常厚重,可惜时间短不能好好看,下次再去就细致一点吧。谢谢红花草老师的精彩编辑,辛苦了。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2 楼        文友:韩格拉图        2025-06-21 08:43:37
  以前对沧州几乎一无所知,看了老师的文才略知一二。原来这离有吴桥,有纪晓岚。老师的揽胜,让我领略了南湖的大美、南川楼历史底蕴的丰厚。对这些楹联深刻的解读,没有深厚的文史功底是难能做到,大赞!精彩游记,拜读学习,顺祝老师体健,笔丰!
带着影子散步。
回复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6-21 13:03:19
  可能我和韩老师一样,我大致知道当年的林冲就发配在沧州,别的都是一无所知,更不知大运河在沧州段最长。没有去吴桥,但吴桥是沧州的骄傲,那些吴桥符号随处可见。清风楼、南川楼、朗吟楼,是靠近南湖的三座风景楼,相当壮观,值得一览。在沧州我也学到很多,沧州本身的文化就深厚,南川街更有看点,我是走了几个地方,下次就写一个点。谢谢韩老师的留墨,辛苦了。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丰!
3 楼        文友:枫桦        2025-06-21 08:48:45
  河北沧州真的是赫赫有名的,豹子头林冲发配之地,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等等,这些传奇故事至今耳熟能详,妇孺皆知。老师的这篇文章把沧州的名胜差不多都过了一遍,真的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感觉啊!这里还有一个著名的风景“镇海吼”,我想老师是卖给关子,留有余地,下回分解。好文!遥握,祝老师文丰笔健!事事顺心!
回复3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6-21 13:07:11
  是的,镇海吼是沧州的重要历史文化风景,沧州也叫狮城,是因为那里有铁狮的故事和雕塑,从未沧州的精神图腾。我也是只粗略了解林冲曾被发配到沧州,别的一概不知,这次见识了一些,这次在烟雨迷蒙中游览了沧州的南川,真的是非常好的游感。到底还是在沧州待的时间有限,所见也是皮毛,不能写透。谢谢枫桦老师给小文的精彩留墨,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丰!
4 楼        文友:金刚狼        2025-06-21 09:00:56
  揽胜,不是看,是把自己融入其中,这才是揽的真谛。至若其中,仅仅一个词,做起来极难。一个地方的地域文化、水域文化、民间艺术等历史过往,那是一个特殊的庞大水系。老师把这一切一览无余,可见其自己的强大。点赞,问候老师开心快乐,敬茶!
回复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6-21 14:40:42
  揽胜,是把风景尽收眼底的意思,但我感觉在沧州南川游览,自己也融入了风景里,所以对揽胜有了新解,还有一个感觉,吃一顿好饭,不如看一场风景,说不出理由。谢谢金刚狼老师的精彩留墨,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5 楼        文友:罗莲香        2025-06-21 09:07:18
  跟着怀才老师的文字几度神游沧州,沧州真是一处神奇的地方,厚重的历史,绮丽的风情,在作者的笔下熠熠生辉。作者游南湖,看到了小于西湖但景色不逊色于西湖的曼妙,非江南胜似江南的妖娆。游南川楼,那么多诗情画意的楹联,被作者解读得深刻唯美,而那对小夫妻的出现,无疑与楹联中的浪漫意境融为一体,添了妙趣。作者在沧州揽胜,真的是深度游,文化游,强大的知识储备与辽阔的想象交织,情怀炽烈,字字摇曳生姿,句句光彩夺目。濡染情怀的力度,感佩才情恣肆,问候怀才老师,夏安!
回复5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6-21 14:49:51
  谢谢罗老师拨冗为怀才小文精彩留墨鼓励,辛苦了!沧州的风景是大格局,的确值得一游。我到南川所见,处处透着文化底蕴,中国文化在沧州北诠释得淋漓尽致,这是我的感觉。也非常喜欢。我赶上了烟雨迷蒙的日子,颇有情调,一直赞叹天公作美,南湖风景可以说是独秀,曾听到一个笑话说,最近干什么工作,那人回答说在给太平洋装一圈栏杆。在沧州还真见识了,那么大的南湖,沧州就是给装上了栏杆,一袭的是汉白玉,非常精致,一圈下来不知多少公里。我很想给南川楼的楹联写一篇文章做解读,生怕自己的古文化知识不足,有这个念头也到底是作罢了。那些楹联也是一绝,且是现代人写的,不简单,沧州人真行!走在南川,不自觉就融入了它的文化之中,那些站在楼阁檐下避雨的人,都看着我这个痴醉风景的人,我也感觉很滋润。特别期待罗老师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6 楼        文友:吴孟友        2025-06-21 09:14:57
  沧州的地理风貌,历史文化和人文景观令人向往。林教头、纪晓岚、吕洞宾等故事更让人痴迷。尤其南湖的美跟让人沉醉。好文!拜读学习,祝夏安!
回复6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6-21 14:51:42
  沧州,有着优越的地理形胜,更有了不得的人文色彩。不仅仅因为那些名人和成长有着扯不断的关系,还有这些名人问候一种滋养着沧州人,今天也不输古代。谢谢王老师给小文精彩留墨,特别期待你的佳作,谨祝创丰!
7 楼        文友:岚亮        2025-06-21 14:56:02
  因为老施的巨笔,久闻沧州大名。豹子头林冲,风雪山神庙,是令人难以忘怀的。不曾想,沧州无山,何来山神庙呢。但沧州毕竟是有魅力的。惊叹于沧州的水,一川生英气,千水润沧州。惊叹于沧州的湖,不是西子胜西子,烟波浩渺雨亦奇。惊叹于沧州的楼,楼非名楼,却比山高,亦属名楼。惊叹于沧州的人文,如此深厚,如此荟萃,教人神往。感谢大哥领我去沧州揽胜,拜读学习了。
回复7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6-21 15:10:11
  好的,我们就一同往沧州,尤其揽胜吧,相约好了,我们再去。谢谢岚亮老师给怀才小文这么精彩的点评,辛苦了。我也是因为想到林教头的故事,便从北京出发,直奔沧州,但没有找到山神庙,原来在宋朝的沧州(无棣),一览沧州,感觉沧州以水兴城,的确值得一看精彩。那个“楼比山高”,竟然被岚亮老师发现拿出来,甚幸。这一笔是我琢磨很久所得的啊。在沧州的南湖,我也找西子,正逢烟雨迷蒙,她应该出现,我看湖中画舫,不见,看岸边,更不见飘袖拂柳。只能心中把南湖和西湖做一个比较。这湖是大运河水灌注而成,真的很壮观。远握,问候夏祺。岚亮老师这些日子,游历天下,一定带来精彩风景,很期待岚亮老师出手,染我的俗。谨祝创丰!
8 楼        文友:李湘莉        2025-06-21 15:16:06
  怀才老师真是了不得,不管走到那里,都能成就系列美文,将一个地方的历史、地理、风物融为一体。文字仿佛有画笔般的魔力,将自然美景和人文风物刻画得淋漓尽致。若没有深厚的学识和卓越的文学功底是很难成就如此文章的。点赞!问候怀才老师,祝一切好!
回复8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6-21 15:32:35
  谢谢湘莉老师的精彩留墨,谢谢你总是热情鼓励。在江山创作,于是游览风景就有了一个任务,把风景变成文字,曾担心创作会枯竭,但现在还没有,我们的旅程总有风景扑来,每一道风景,都有不同的特色和内涵,值得去把精力给风景。早晨读湘莉老师的散文,那才叫风景,民俗的,人间的,东固人家,保留着纯洁淳朴和永远不老的生活信心和情调,真令人歆羡啊。远握,继续期待湘莉老师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9 楼        文友:加朋        2025-06-21 20:14:49
  先生的沧州揽胜真的是文采飞扬,用娴熟的笔法,信步走来,从容不迫,由远至近,由浅入深,带着读者去品味沧州的形胜,领略作家的情怀。尤如《醉翁亭记》中的开阖有致,详略相宜。双跟着先生旅游了一次。美文当赞,受教了。
回复9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6-21 20:18:59
  谢谢加朋老师给怀才小文这么高的评价,谬赞了,惶恐不安了。自从加入江山,搞点创作,走到一个地方就以文学的眼光观察,获得的东西不可能体验就不同一般的走马观花了。怀才很喜欢加朋老师的文章,有故事,有怀旧,更有深刻的悟性,给我的感觉是美妙。特别期待加朋老师的佳作,谨祝创丰!希望在东篱获得更多的快乐!
10 楼        文友:简柔        2025-06-22 08:30:25
  沧州,一座被水滋养的城市,注定美得不俗;沧州,留下林冲的悲情和无奈,被多少英雄铸就,亦有万丈豪情。沧州,是南湖的柔情似水,是南川楼、郎吟楼的风雅无边。在怀才老师俊秀的文字里,感受沧州之秀,沧州之美,被沧州的文化气息沐浴了,脱去了几分浅薄。厚重而婉约的沧州,不同凡俗。一场精神的奔赴,心灵仿佛停留在南湖的烟雨画舫了,悠然而闲适。美文佳作,学习了。
回复10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5-06-22 10:38:54
  在北方,纯粹水滋养的城市不多见,据我了解,沧州是,山东的聊城是,真的是上天对人间总有恩赐啊。沧州是武术之乡是杂技之乡,沧州的过去有镖局,那是明清时代的大号,天下人皆知。这些都是城市的历史和底蕴。如果纯粹是论观赏价值,论眼缘,沧州的南川楼和朗吟楼,的确是最好的阁楼风景,巍峨壮观。这次去沧州看南川老街和楼阁,遇到的也是给旅游古城添加了趣味,感觉算是故事,挺有意思的。未乘画舫一览是遗憾。肯定在水中看四周风景就是另一样的感觉了。谢谢简柔老师的精彩留墨。期待老师的佳作,谨祝创作快乐!
共 11 条 2 页 首页12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