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花香】我就是只没王的蜂(散文)

精品 【丁香·花香】我就是只没王的蜂(散文)


作者:闰土 进士,6092.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4发表时间:2025-06-21 10:55:26
摘要:“没王的蜂”,字面意思和网上解释,是失去管束。用我老伴疼爱的话说,她这几年在城里管护孙子,没人唠叨我、约束我,包括吃饭穿衣,我就像只没王的蜂。

“没王的蜂”,字面意思和网上解释,是失去管束。用我老伴疼爱的话说,她这几年在城里管护孙子,没人唠叨我、约束我,包括吃饭穿衣,我就像只没王的蜂。
   关于“没王的蜂”,这几年我也写过文章,讲述自己这只“没王的蜂”的生活及喜怒哀乐。
   今年收割麦子时,老伴问我她要不要回来。我斩钉截铁地说:“不用回,就三几亩麦子,今年天又干旱,产量也不高,用收割机一割、一晒,拉去卖掉就行,你还能省下往返的车费。”老伴答应后,我心里一阵窃喜,这次我可真正能自由自在当一回“没王的蜂”了。
   今年的干旱堪称历史罕见。麦子从起身到出穗灌浆,老天都没痛痛快快下一场透雨。万物在干旱中苦苦挣扎,幼苗成片枯死,就连公路两边、田塄边的野草小花都蔫头耷脑,没了生气。往日娇艳夺目的粉红桃花、洁白的苹果花,也被烈日晒得黯然失色。缺乏水分,花朵难以授粉,能坐果的寥寥无几,我那几分苹果树地,也是花多果少。
   麦子在似火炉般的骄阳下渐渐成熟。农村有句老话“熟麦天气热死人”,确实不假。没几天,大家期盼已久的麦收时节就到了。性子急的人,早早把麦子割了、晒干、卖掉。
   前几年,我一人种十七八亩麦子,有老伴搭把手,也能收拾妥妥当当。何况今年的麦子还不到往年的零头,用农村话说:“不费吹灰之力,轻松就能搞定。”
   可谁能料到,多半年没下雨的天,雨一下就是两三天。我后悔没让老伴回来帮忙。天晴后,我和邻居们赶忙抢收。不巧的是,天虽没再下雨,却一直阴着。原本大红太阳下一天半就能晒干的麦子,硬是晒了三天才干透。我一片地一片地装车,分两车拉去卖了,没有留一粒麦子。
   结果还算理想。原本估计一亩地产六百斤左右的麦子,没想到三亩一分地竟打了三千二百多斤,每亩地上了千斤,卖了三千七百多元,说实话我做梦都没有想到,这大大超出我的预料,怪不得人常说:“地是块宝。”
   老伴没回来,我彻底成了一只“没王的蜂”,真正体会到了“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自由。凡事不用商量、不用请示汇报,全由我说了算。虽然累点,但心情畅快。哪怕只是一根柴棍倒了,我自己拾起来,倒也心甘情愿。
   麦子收完,我赶紧买了一片地的玉米种子。家里还有复合肥,刚好够一亩三分地用,我风风火火联系播种机,把玉米种了下去。
   这次种玉米,我满心欢喜,打心底里乐意。换句老话讲,我这是“皇上她娘拾麦——不为拾麦,只为散心”。哪怕今年种的玉米因干旱绝收,我也无怨无悔,照样开心。
   记得去年三夏收麦,老伴这只“蜂王”回来了。虽说我轻松了些,可她却搅得我鸡犬不宁。一切都是“蜂王”说了算。麦子收下后,我买了玉米种子,叫来播种机,准备施肥播种。谁知她一看见,说啥都不让种。播种机师傅帮忙抬化肥时,她硬是拦着,弄得师傅尴尬,我更是下不来台。为了不吵架,我只好认输了,给师傅拿了包烟,师傅说啥都不要。
   你说这不是打乱我的计划了吗?去年倒歪打正着,风调雨顺,人家种的玉米大丰收,一亩地正常能打一千四五百斤。看着人家收玉米,我心里直泛酸。对我们靠天吃饭的人来说,我种玉米不只是为了卖钱,更是想从县上回来看看,解解眼馋,去地转转,再拿上工具,有点事做,顺便锻炼锻炼身体。
   那时每次去地里,看到别人家绿茵茵的玉米苗,我心里就不是滋味,去一次默默骂老伴一次。时间久了,我也懒得去地里,眼不见、心不乱。
   人各有志,想法不同,做法也不一样。老伴常说、包括电话里常讲:“咱这把年纪了,身体好比啥都强,钱财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够吃、够喝、够花就行。”我知道她也是为我好,处处替我着想,可这“蜂王”,有时对我这只“蜂”管得也太宽了。
   我们生活了几十年,我知道她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年轻时我在外跑销售,几十天不回家,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全靠她一人操持。后来有了儿女,她更是起早贪黑。农业社那会儿,她白天干三晌,隔三岔五还得加班,不仅把孩子照顾得妥妥当当,还把家里家外打理得井井有条,村里人都夸我娶了个能干媳妇。
   今年,我心情格外舒畅。“蜂王”没回来,我这只蜂可以到处去飞,一切都是我说了算。玉米种下后,我抽空去地里把播种机桶翻出的麦茬抱开、撒匀,把土堆整平,补种上玉米种。之后,我隔三五天就去地里看看。虽说出苗不太理想,但我知道玉米是大棵作物,稀植才能结大棒。
   现在,就像老伴常说的,我这只“没王的蜂”没人管束,在县上待几天,飞回五十多华里外的家里;在家里待几天,又飞回县上,两头奔波,可心里舒坦。
   哈哈,我也承认自己是只“没王的蜂”。县上的会议、活动,还有丁香社团的事务,够我忙活的。我整天忙忙碌碌,却乐在其中。
   那晚十一点多,我关了电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推开房门,明月西沉,星光闪烁,流星划过天空。我思绪万千,看着从老屋搬迁过来的房子,从白手起家到如今后面二层半、前面一层半的楼房,这一切都离不开老伴这位“蜂王”。话说回来,就算挣了钱,也得有个能当家理事的人操持。她虽然脾气急了点,但干活、办事一丝不苟,在村上口碑很好,怪不得人们常说“歪人有歪本事”。
   我突然想起那年盖门房的事。当时我计划盖座普通大房,不再加高,资金也有限。可她不同意,坚持说要盖就盖好,盖一次房不容易,这可能是最后一次机会,没钱可以借,但房子一定要一步到位。她二话不说,回娘家借了二千元,把大房加高了一米多,又多加了一层楼板。没过几年,村上人家都仿照我家的样式盖起了一层半的房子。我打心眼里佩服她,一个妇道人家,眼光看得竟比我还长远。不愧是蜂王,放到现在,就算有钱,也没机会再加高了。
   从那以后,在家里我负责挣钱,她从不干涉财务,只提建议、埋头干活。我常开玩笑说她是“老黄牛”,她总说:“牛也罢,马也罢,把家里弄好就行。”
   不知什么时候,月光悄然隐去,夜空一片漆黑,唯有星星闪烁。不知哪儿的狗突然狂吠几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我回到房子,躺在炕上,空调嗡嗡地响着,房间十分凉爽。不知不觉间,我这只“没王的蜂”进入了梦乡。
   (原创首发)

共 243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读后使人感值颇深,从简单的字面中寓意出幸福家庭的真谛。民间有"家和万事兴"讼传,更是以此教化人,要和谐,要团结。可以看出幸福家庭各有各的脉波,各有各的处事原则。回看社会各界、家庭动态,人和家兴的范例,都离不开互尊互敬,互相支持和扶持。“从那以后,在家里我负责挣钱,她从不干涉财务,只提建议、埋头干活。我常开玩笑说她是‘老黄牛‘,她总说:‘牛也罢,马也罢,把家里弄好就行’。”一人理事,一人挣钱,也就是一人管理,一人附合,互相配合,共同奋斗,生活。蒸蒸日上,灿烂光明。文章给读者两点启示:一是幸福家庭是互相体凉,共同奋斗的结果;二是家庭生活中集思广益,胜者出局,才是家庭生活的王者之道。 励志家庭好文。“我突然想起那年盖门房的事。当时我计划盖座普通大房,不再加高,资金也有限。可她不同意,坚持说要盖就盖好,盖一次房不容易,这可能是最后一次机会,没钱可以借,但房子一定要一步到位。她二话不说,回娘家借了二千元,把大房加高了一米多,又多加了一层楼板。没过几年,村上人家都仿照我家的样式盖起了一层半的房子。我打心眼里佩服她,一个妇道人家,眼光看得竟比我还长远。不愧是蜂王,放到现在,就算有钱,也没机会再加高了。”写作手法独特,字字句句打动人心,好文欣赏,推荐共赏 【丁香编辑:德年黄土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621000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德年黄土地        2025-06-21 10:56:37
  这篇文章,读后使人感值颇深,从简单的字面中寓意出幸福家庭的真谛。
回复1 楼        文友:闰土        2025-06-23 22:37:23
  谢谢老师倾情编辑,编按写的好,实在耐读,抓住了重点,再此谢谢。
2 楼        文友:德年黄土地        2025-06-21 10:57:29
  文章给读者两点启示:一是幸福家庭是互相体凉,共同奋斗的结果;二是家庭生活中集思广益,胜者出局,才是家庭生活的王者之道。
回复2 楼        文友:闰土        2025-06-23 22:39:37
  谢谢社长,言之有理,讲的头头是道,向社长学习。
3 楼        文友:闰土        2025-06-23 22:42:13
  感谢《我就是只没王的蜂》获精,感谢眚一江山精品组。
4 楼        文友:闰土        2025-06-23 22:46:34
  “ 今年,我心情格外舒畅。“蜂王”没回来,我这只蜂可以到处去飞,一切都是我说了算。玉米种下后,我抽空去地里把播种机桶翻出的麦茬抱开、撒匀,把土堆整平,补种上玉米种。之后,我隔三五天就去地里看看。虽说出苗不太理想,但我知道玉米是大棵作物,稀植才能结大棒。”写出了真情实感。
5 楼        文友:蓝色光影        2025-06-24 09:47:14
  写得很真实,普通人身上的点点滴滴,很接地气,点赞!
6 楼        文友:扶风王宗合        2025-06-25 19:51:49
  蜂王统帅工蜂兵,
   词句逗趣亲情长。
   收种庄稼三二亩,
   引来文字八九张。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