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花香】“虱皮”四哥(散文)

精品 【丁香·花香】“虱皮”四哥(散文)


作者:闰土 进士,6348.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6发表时间:2025-06-24 12:04:33
摘要:虱皮,用文雅一点的说法叫吝啬或啬皮,大多是人们用来形容那些生活细腻、俭朴、勤俭持家之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能听到人们对过日子特别精细甚至有些苛刻的人说:“你是个虱皮,你太虱了。”不过,这当然不是骂人的话。

虱皮,用文雅一点的说法叫吝啬或啬皮,大多是人们用来形容那些生活细腻、俭朴、勤俭持家之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能听到人们对过日子特别精细甚至有些苛刻的人说:“你是个虱皮,你太虱了。”不过,这当然不是骂人的话。
   关于虱的解释,从百度上可以看到,虱子外观通常呈椭圆形或扁平形,体长1-3毫米,颜色为灰白或半透明,吸血后会显现暗红色。
   我村里就有这么一个人,人送外号“虱皮”,我对他比较了解,论辈分,是和我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四哥。
   这虱皮习性,不知四哥是跟父亲学的,还是祖传基因。他父亲虽也节俭,但没有外号,到了他这却变本加厉,节俭到了极致,所以大家时不时就叫他“虱皮”,意思是他节俭得只剩“皮”了。唉,要说以前的人节俭,那是生活所迫,大家吃不饱饭、穿不暖衣,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可现在不一样了,生活条件好了,家家都住上了楼房,他却还保持着那份节俭。
   有一次,我碰见他在超市买东西,悄悄跟在他身后,就想看看这位名副其实的四哥“虱皮”到底都买些什么,也体验一下他的生活。我知道他一人在家,吃不了多少,就好奇他在超市会有什么举动。十点多的超市人很多,虽谈不上人山人海,但也十分拥挤,人们擦肩而过,时不时得互相让路。两个收银台前都排起了长队,我听见旁边一位熟人对另一个人说,超市今天搞活动,食用菜籽油厂家直销,一桶便宜五元,大桶最少便宜十元呢!
   因为人太多,我稍不注意,四哥“虱皮”就不见了踪影。我在人群中仔细搜索,才发现他那高大的身影在蔬菜区内。远远望去,他穿着一件再普通不过的灰色衬衫,皱皱巴巴的;一条黑色裤子,裤腿向上卷了几卷;脚上是一双旧布鞋,上面沾着不太显眼的泥巴,看样子像是从地里回来,没换衣服就直接来参加活动、买便宜东西来了。
   他在蔬菜区东瞧瞧、西看看,这里翻翻,那里捡捡。我想着他一个人,随便买点菜就能吃好几天,况且大热天,菜也不好存放。最后,他径直走到一个标有“特价菜”字样的菜摊旁。“特价”这两个字确实很吸引人,不少顾客都被吸引过去。菜摊上摆着几个不大的筐,筐下面又铺了一个大纸箱,上面摆满了各种蔬菜,有些因天气炎热蔫巴了,有些外表坏了被摘掉,还有些被营业员用刀子削掉坏的部分,留下好的,可谓五花八门、包罗万象。
   说实话,我也买过特价菜,那次还是跟四哥“虱皮”一起去的。价格实实在在比正常价少了三分之一,有些甚至便宜一半。那次我花五块钱买的菜,一个人吃了快一个礼拜,要是按正规价格算,少说也得十二三元。
   特价菜旁围了不少人,细细一看,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和留守妇女。我见他东挑挑,西捡捡,大约拿了五六样菜,基本是些常吃的大辣子、菜花、胡萝卜、豆角之类的。他拿着菜去打价,我又悄悄跟着,就像地下工作者一样,一心想全程看看这个“虱皮”四哥到底还买些啥,看他能节俭到什么程度。
   “虱皮”四哥路过超市卖凉拖鞋的地方时,停下了脚步,翻来翻去,问售货员有没有处理的特价鞋。售货员一开始没明白他的意思,他一着急,举起手里的特价菜高声说道:“就像这菜一样,有处理的吗?”售货员微笑着摇摇头说:“这鞋不是蔬菜,没有特价处理的,但有便宜的。”我偷偷地乐了,这“虱皮”真是虱到家了,连凉拖鞋都问有没有特价的。
   “虱皮”四哥一听没有特价凉鞋,满脸不高兴,提着菜去交费了。为了不让他尴尬,我提前从超市出来在外面等着。虽说我们在一个村,在一块儿长大,住得也不算远,但好久没见面了,我想等他出来,和他一起吃几牙西瓜或者一人吃一碗擀面皮,我请客,毕竟我们是一个队、一起长大的好朋友。
   这时我突然想起有一年,四哥对我说,女儿把自己不用的冰箱给了他,老伴让用,他总觉得太费电。有一次恰巧电工来村上检查线路,他马上跑去问,冰箱放低档是不是就省电,放高档就费电。电工听完哈哈大笑,给他讲解说,不管高档、低档,用电都一样,他这才恍然大悟。
   那个年代,粮食不够,人们用野菜充饥,麸皮、高粱面都成了稀罕食物。“虱皮”四哥硬是把槐花、野菜、高粱面拌在一起,一天三顿这么吃。国家返销粮下来后,他用挖药材的钱买回麦子,又用麦子换成玉米、高粱,就为了能多吃些。从此,大家不仅说他心思缜密,还说他是个十足的“大虱皮”,更有些爱开玩笑的人说:“他节俭、他虱,虱的得比村口那大槐树皮还虱(粗糙)。”
   “虱皮”四哥交完费出来看见我,连忙打招呼,我们寒暄了几句,互相问了今年的收成。我明知故问地问他提着什么。他兴高采烈地说:“买了些特价菜,这菜虽然不好看,但味道一样。你看看,这么多菜,才花了不到十元,如果正常买,没有二十元可下不来。”他就像打了大胜仗的将军,自豪地、滔滔不绝地向我讲述着。
   我随便说了几句客气话,他问我要不要特价菜,说可便宜了,不买一会儿就没了。我因为不在家,婉言谢绝了他的好意。
   我问他吃瓜还是吃面皮,他说来的时候吃过了,什么都不想吃。我实在过意不去,也知道他一辈子都是个好人,节俭、勤奋、会过日子。虽然节俭了些,但这也是朴实农民的写照。
   我也十分清楚,他这些年卖麦、卖苹果也攒了些钱,但从来没见他乱花过。我不由分说,接过他的菜,拉住他的胳膊,朝擀面皮摊点走去。
   “来两碗擀面皮。”我说道。老板娘很热情,很快各调了一碗,又端来一碗免费的调和汤。我还没动筷子,“虱皮”四哥就掏钱了,我马上拦住他说道:这几块钱的事,虱大点事,还用你掏。”我挡了回去。看来这“虱皮”,到我跟前也不“虱”了。
   算吃面皮,我想到那年,四哥“虱皮”给我拿了一个西瓜,那瓜裂了一条口子,看来有三四斤,听四哥说是礼品瓜可甜了,车把几个瓜碰破了,原本六块钱一个的瓜,处理一个两块钱,他买了三个六元,吃不了,给我送来一个,我十分感动。
   我也搞不清楚人们常说的“虱皮”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这一切都把我弄糊涂了。不管怎么说,“虱皮”也罢,不是“虱皮”也罢,都无关紧要。
   总之我个人认为“虱皮”是个褒义词,它包含着辛苦过日子、勤俭持家的意味,四哥“虱皮”就是农民朴实形象的象征。
   (原创首发)

共 245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哈哈“虱皮”是陕西的方言,特别在关中地区盛行,社长用娴熟的文笔,将“虱皮”四哥描述的淋漓尽致,展现的栩栩如生,真正写活了四哥。读完文章,使读者哭笑不得,写出了四哥“虱皮”的特点。““虱皮”四哥路过超市卖凉拖鞋的地方时,停下了脚步,翻来翻去,问售货员有没有处理的特价鞋。售货员一开始没明白他的意思,他一着急,举起手里的特价菜高声说道:“就像这菜一样,有处理的吗?”售货员微笑着摇摇头说:“这鞋不是蔬菜,没有特价处理的,但有便宜的。”我偷偷地乐了,这“虱皮”真是虱到家了,连凉拖鞋都问有没有特价的。”写的有声有,写的实在,把四哥刻划的生动形像,写出了四哥显著的特点,加深了理解。另外社长还写到“算吃面皮,我想到那年,四哥“虱皮”给我拿了一个西瓜,那瓜裂了一条口子,看来有三四斤,听四哥说是礼品瓜可甜了,车把几个瓜碰破了,原本六块钱一个的瓜,处理一个两块钱,他买了三个六元,吃不了,给我送来一个,我十分感动。我也搞不清楚人们常说的“虱皮”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这一切都把我弄糊涂了。不管怎么说,“虱皮”也罢,不是“虱皮”也罢,都无关紧要。”写出了文章又四哥送瓜,文章更深入了一步,字字句句打动人心,令人回味无穷。全文结构严谨,语言乡土气浓厚,好文就是好文,推荐精品。【丁香编辑:余菲】【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50628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蓝色光影        2025-06-24 12:23:25
  写得很真实,很接地气。文中“虱皮”四哥给人留下印象,朴实、善良、节俭。为闰土社长的好文章点赞!
回复1 楼        文友:闰土        2025-06-24 13:10:54
  谢谢老师关注留言,留言接地气,实话实说,再此谢谢。
2 楼        文友:余菲        2025-06-24 13:00:02
  社长的文章常常接地气,语言朴实耐读,真好像拉家长一样,使读者不知不觉从中受到教育,文写的很好,拜读学习。
回复2 楼        文友:闰土        2025-06-24 13:13:42
  谢谢余菲老师倾情编辑,编按写的好,也吃透了文章,挖出了文章的精华。
3 楼        文友:余菲        2025-06-24 13:04:50
  写活了“虱皮”四哥,故事情节好,语言功夫好,人物刻划的也好,真好像四哥站在面前,人物形像丰满。
回复3 楼        文友:闰土        2025-06-24 13:16:17
  再次谢谢,四哥虱,这是一个朴实农民的像征,应该向他学习。
4 楼        文友:闰土        2025-06-24 13:18:04
  “唉,要说以前的人节俭,那是生活所迫,大家吃不饱饭、穿不暖衣,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可现在不一样了,生活条件好了,家家都住上了楼房,他却还保持着那份节俭。”写的很有特色,实再,耐读。
5 楼        文友:扶风王宗合        2025-06-29 02:27:47
  形象生动,有根有据,趣味多多,堪称精品。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