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见证】【星月】灵魂的曙光(赏析) ——《平凡的世界》带给读者的慰藉
随着短视频文化的兴起,社会文化的流行形式在迅速悄然变革。文字作为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其强大的文化导向功能在不断弱化,这一点在文艺作品领域尤其显著。
人的生命时间是极为有限的,人们能够用于汲取人类文明成果的时间更加有限。随着电子科技的爆发式发展,影视类文化逐步成为当今时代人们生活中的主要部分。据统计,当今人们每天刷短视频的时间占据人们空闲时间的比例相当高。在生活中,人们能够打开文字读本,静下心来阅读成部作品的时间少之又少,有这类习惯的人群也是凤毛麟角。当极少数人群继续成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时,社会整体文明程度提升的步伐将会变得越来越缓慢。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需要一个精神支柱的支撑,才会充满活力。一个人要在世界上活得充实而精彩,就需要一个有高度的精神支柱支撑,才会真正实现精彩。当一个人感到精神世界空虚无聊,精神生活无比贫瘠的时候,就需要通过汲取人类精神文明的食粮来充实自己,找到自己精神生活的寄托,明确自己精神追求的方向。才能在激起精神生活的活力和寻求新的物质生活的动力。
当前短视频文化兴起的背景,是以个人作品博取流量为目标,其中吸人眼球的功利追求是绝大多数短视频文化作品的创作目的。因此在短视频创作过程中,无所不用其极的吸人眼球手段遮蔽了文明传承的功效。短视频文化作品,往往极少具备传承人类精神文明的主动性作用。这一点,和高品质的文艺作品形成极大的反差。高品质文艺作品,其创作目的是为了传承人类精神文明的精髓,并开拓人类精神文明的新视野,引领人们向着正确价值观的方向不断追求。所以,高品质的文艺作品,耐赏读,耐推敲,有利于人们反复咀嚼琢磨;而低俗的短视频文化作品,除了短暂的自娱自乐,只会浪费人们有限的生命!
著名作家路遥的文学作品,总是给人带来精神的愉悦和新的启迪,没有低俗的描述和演绎,在文艺作品中傲然独立,至今依然是引领精神文明走向的最佳作品之一。尤其是他的长篇作品《平凡的世界》,给读者带来了无穷的精神食粮!作品中主要人物身上焕发的奋斗者精神,无比坚韧,质朴而不平凡,给底层奋斗者以无穷的慰藉,给低谷失意者以走向蜕变新生的力量,给草根追梦者以心灵的激励。作家本身的宏大哲理思考赋予作品的架构艺术,给创作追梦者提供了一个追求高尚的最好蓝本;从个人到社会,从底层到高层,从传统到变革,作家架构中的思想触角极其灵敏,是人类文明思想者气质作家的典型表现!作家自觉再现真实现实的艺术加工意识,给人们打开一扇窥视社会演绎变迁之门的责任意识,是创作追梦者的最优秀品质。《平凡的世界》不仅仅是带给人们曲折难忘的故事,它还是攀援者们灵魂的曙光!
《平凡的世界》中的主人公孙少安、孙少平兄弟的曲折经历,再现了中国社会世纪变革中底层劳动者生活的形态。人物的曲折命运是社会大背景下的产物,但是从人物对待生活的态度上也折射出那个时代人们思潮的主流导向作用。那个让底层劳动者无比艰辛的原始积累时代,人物贫而不衰,穷而不倒,乏而不败;这完全是主流导向价值观在人物心灵深处发挥着无穷大作用的结果。这带给人们的启示是:人类社会不怕物质的贫乏,怕的是人们精神内核的缺失。这个启示,也可以很好地诠释:在血与火的革命年代,人们前赴后继的牺牲精神为什么没有磨灭的原因。
《平凡的世界》之所以那么耐读,是因为作家塑造的普通人身上凸显出来的坚韧精神,能引起不如意人群的渴求希望之光的共鸣!这个人群不分阶级和地位,当人们的境遇处于不如意阶段的时候,就可以从书中的故事里面汲取奋发的力量。来自底层的奋斗者人群,本身就和书中的主人公境遇类似,当读到书中的故事的时候,就能看到自己人生经历的影子,在彷徨的时候,就能从主人公身上的不屈不挠的执着中看到前行的亮光。从哭声中诞生的人们,有天生的脆弱心理,要战胜这种心理的消极导向,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引导。孙少安兄弟的耐苦、耐磨、耐折腾的无比坚韧事例,给了脆弱的人们最好的例子。
人生就是一条河流,一条前途未卜的河流,迂回、险滩、高崖都有可能是未来会遇到的东西。在险象环生的人生激流中,低谷失意的事情,往往是人们生活中的常态;无论是出身高贵的公子哥,还是生自寒门的小家碧玉,可能都会遇到人生不如意的低谷;很多人,因为找不到走出低谷的出路,废掉前途,甚至香消玉殒,悲剧便由此产生。《平凡的世界》刻画的生离死别的苦、爱而不得的苦,还能有什么比这更苦呢?书中的主人公虽受到苦的摧残,但是没有被极度苦难摧折,他们迈开坦然的大步,继续走生活的路!当失意的读者读完这些故事的时候,肯定会心灵震动,重新找回迷失的灵魂!
不甘出身平凡的人们,都会让自己看到常人目所不能及的蓬莱仙岛!来自底层的草根奋斗者,改变命运的唯一方式就是敢于追梦,并从不言放弃;唯有执着地攀援,才有征服大岳的可能。帮助草根奋斗者圆梦的最好东西就是坚韧。能从奋斗者的范例中汲取到增加坚韧品质的无穷力量,就是草根奋斗者前行中最好的助推器。
《平凡的世界》书中人物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业,没有足以庇荫子孙的赫赫功勋,但是,故事中满溢的坚韧精神,足以激励人们奋斗不息。
路遥在塑造一系列生动形象的人物的同时,把社会变革的哲学思考作为了作品创作中的另一个重要使命。整部小说贯穿着对解放后新中国社会变革的深层思索。人物群相的编排从底层到高层,触及的社会层面极为广阔。优秀作品的最大价值给人们带来的不是人们熟知的层面,而是引领人们探究未知的层面,并能引发人们深深地思索。站在作家生活局限的本身,那个时代社会的走向是人们未知也难以预料的东西,作家能够在情节构筑中准确预知某种一般人难以揣度到的发展走向,正是作品的最伟大之处。新中国社会的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变革会朝着什么方向走,要看艺术家如何依据把握社会本质特征的本领做出哲学的判断——这正是生活中的普通人群所不知道的东西。《平凡的世界》中田福军为代表的出身底层踏入社会高层管理阶层的人物,能够准确捕捉时代发展的脉搏,不忘初心,起而不腐,升而不朽,正是人们祈求的理想管理者的典型。变革带来的社会复杂性在田福军对立面的人群中完全展现出来。
传统和变革,是人类社会永远存在的两大主题。如何把变革中的挣扎,在文艺作品中真实形象地展现出来,是一个难题。《平凡的世界》却能让读者从中真实地体验到变革中的阵痛,小到孙少安个体生产方式的变革,大到社会体制的宏大变革,都能让人们真切感受到时代大变局带来的震动。
真正的艺术家的视角是人类社会中行走在前面的人类智慧触角,他们是人类中的先知先觉。在当今这个短视频影视文化盛行的时代,如果能把唤醒人类灵魂的经典作品用最容易让人接受的短视频形式演绎,并替代当前品位不高的低俗短视频,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思路。优秀的艺术家,是人们共同心声的传达者,是人类社会未来的探索者,是占据绝大多数的普通人群精神的引领者——他们,永远是闪现在茫茫暗夜里的艰难行进者的前方的那一束最亮的光!
2024年10月8日于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