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家园】登上五里山寻求安静(随笔)

编辑推荐 【家园】登上五里山寻求安静(随笔)


作者:方仲贤 秀才,1018.64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0发表时间:2025-06-26 18:23:15

登上县城五里山观看刚完工的若水古城,我望着西北方向的牛背山,山上的云朵在空中游荡。我知道,那些飘泊着云朵的地方像来自中外游客,他们住在那里观云海,看日出,望星空享受着无尽的凉爽,养心,润肺,还治愈着情感上的一些伤痛。六年前我陪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的两个美女作家去过那里,她们同我一样也有遗忘,遗忘了与尘世的一些纠葛,遗忘了生命中的一些沉浮沧桑及伤痛,沉浸于一种无可奈何之中。
   今年的夏天想必比去年还闷热,还未入伏,竞达到35度高温,我住在小城,在热浪围剿的六层楼顶,让我浑身汗气流淌。想静心读读名家的书,无论他们文字多么传神、气息多么浓郁,底蕴如何深厚,我都入不了神、静不了心。多数的时间,在写我的散文时只好放下了他们的大作,在这个言商趋利,娱乐至上的时代,使我感到文学好像要被这世界抛弃似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也曾想过放弃这种吃苦太多又无收获的文学梦,已有不少人放弃了。但我在网上查看,均还有人坚持不懈地写作,可见,在这浮躁的当下,仍有不少痴心文化人坚持文学梦想,迭择躲进文学的小屋子里,对抗精神内耗,敲打键盘,渴望寻回内心的平静。我认为,赵丽宏老师说得好,"只要文字还在,只要人性还在,只要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还在,只要人类对理想和幸福的憧景还在,那么,文学就不会失去它的魅力和价值"。可当前人功智能写作已超过大多作者的写作水平,我的作品会被Ai枪杀。昨日听刘震云老师讲唯一Ai不能代替的只有个性。个性,个性!他的话激活了我,使我作品中的个性弃旧而重生。
   站在五里观景台上,我仰天伸了伸腰,练完一套太极拳。让我心静了下来,忘掉尘埃,忘掉微信的聊天信息,把手机调至静音。守候着五里山大旷野的一方安静,让身子飘飘欲仙,对着满山青翠欲滴的花草树木"森呼吸"。
   此时此刻,进入到生命中最佳状态。人性野得像山间的风,奔驰在天空,岩边、小河,拥挤的市场超市被我一瞬间收回。静得如眼前农家地里的菜,永远不会打望远方。
   我的目光穿进汉朝年间,汉文帝赐于邓通来这儿铸钱,原选在这五里山,因此需地形好,风水绝佳,但离矿山太远,邓通来蜀地考察五里山后,经过三思最后确定到宝峰乡铜山铸钱。他发现宝峰这宝地后,四处游说,招引不少文人墨客络绎不绝。周围怪石巧夺天工,和大小山峰遥遥相望,山上古树苍松,银杏,珙桐,桢楠满山遍野,山峰奇特,百怪千奇,或一峄堀起,或两峰相吻,或三两成韵,有一山峰似鹰击长空,有的似探身掀海。更为奇特的是与天全交界处的山峰尾处往上翘像一只脚倒踢紫荆冠。溪边浅草野花苔藓等类,山风拂来,清香四溢。据地震专家考证,荥经这五里山处一条支脉从马耳山这儿延伸县城经河处皆是抵挡大地震地保护带,难怪,5.12汶川与4.20芦山大地震荥经损害较小。
   五里山从汉代开始,大自然巧妙搭配的三十六大峰和三十六小峰下临深谷,幽潭傍依天柱,这些围山而起的朱砂的,丹红的,紫霭色的群峰,奇特峻美,古树"绿冠凌空"直冲云宵。
   五里山山麓,它是三囯时代的文化遗迹。据说,当年诸葛孔明七擒孟获"以其独有的智慧将孟获部落大兵追到五里围困三天三夜,后又放其赶到西昌拖乌凉山一带。诸葛亮站在五里山山峰处,现观景台位置。持箭射向西昌凉山,孟获就退到那儿。
   今天,这些传说还流传民间,百姓口中的有关"七擒孟获"的无限奔放的诗句。在无数蜀人心中代代相传。面对此传说,这一带人们情感升腾,或赞叹诸葛当年的大智大慧,默默追思;或想象五里山的胸怀一样宽广,蕴藏了燃烧不尽的如此气流。所以荥经严道镇双汇村根据这一传说,开发此地旅游观光,特地在此修建了观景台,吸引游人络绎不绝带动了地方经济。
   五九年饥饿时代,我陪母亲常去五里山挖野菜,"掏"厥鸡苔,"撬"猪鼻孔"又叫"折耳根"充饥,我也曾在诸葛亮射箭处遥望。肚子虽饿,却还用力鼓起凹肚,把自己想象诸葛丞相临风而站的睿智气魄,仿佛从他远视的目光中,读懂了一段人类文明的重要篇章。我摸了摸观景台护拦杆,似乎摸出了三国时代的气息。事实是,心的热烈与呼啸产生超越时空的感觉,才触摸到了诸葛孔明丞相当然的赞美与感叹,只是一如既往地燃烧于风前风后。
   这让我忽然明白,人类在自然面前显得何其渺小。在自然的时空中,免不了有些虚无。人生百岁,在历史长河中不过象闪电一瞬而已。写出佳作流传,都是枉然,只有奋斗,在拼搏的过程中寻求到自己的那份执着的欣慰。
   当我在电脑前敲打键盘,开始写作时,也会思考,观察,敏感于周围那些曾经忽视的细节,会不自觉慢下来,收获一种平静的力量。
   我站在五里山观景台上,不再远望群山,也不再远想苍茫。
   我弯下腰,从银杏树上摘下几片还未熟透了的叶片,它像一把把小雨伞一样被我慢慢地将它们吹向空中,看它们在飘荡间落到这海拔1280米的土地上,回归到云端世界。
   我两眼凝神,捧肚静气,连飘忽不定的云朵也停留空中,像一朵朵棉花躺在云端里。

共 210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随笔,作者登上五里山,观景之余有着许多感悟,最深刻的领悟是可以在这里寻求安静。文中叙述了五里山沿途的风景和文物古迹,作者站在五里山观景台上,不再远望群山,也不再远想苍茫,追求心中的平静。内涵厚重的文字,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25-06-26 18:24:21
  内涵厚重的随笔,作者登上五里山,观景之余有着许多感悟,最深刻的领悟是可以在这里寻求安静
秋觅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