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韵】归字谣•暮春(古韵外四首)
一、归自谣•暮春
连日雨,打落残红香满路。莺啼不住春将暮。
闲愁一缕无从诉。韶华误,桃红柳绿皆辜负。
二、青玉案•学诗词
唐风宋韵千年路。叹多少、芳尘去。今日诗坛谁与度。南张北李,簧门朱户,雾掩春深处。
怡情运笔朝和暮。无意题来李苏句。但得清风能自许。向天荒草,迷人白絮,尽作滋心雨。
三、菩萨蛮•相思帕
相逢柳下多牵挂,春风春雨皆情话。大漠起尘沙,奈何远别家。
相思空湿帕,一夜生华发。策马向天涯,同君看夕霞。
四、浣溪沙•晨妆
素手纤纤理髻鬟,晨来对镜觉春寒。青云斜插一金鸾。
淡抹红唇轻扑粉,前妆玉坠后悬玕。谁知忐忑是灵檀。
五、山花子•待春来
一夜东风遍地裁,山花朵朵竞相开。折得一枝谁与个,不须猜。
花色何如人面好,初逢已是念成灾。约得春回相聚首,几时来。
【编者按】本辑所录五首词作,词牌各异,情思纷呈,共同勾勒出一幅融汇古韵今情的典雅画卷。作者深谙词体特质,运笔婉转,意象丰美,于尺幅之间尽展心绪波澜。
《归自谣·暮春》以疏雨残红、莺啼不住,铺陈出暮春特有的萧索与时光流逝的怅惘。“闲愁一缕无从诉”道出幽微心绪,“韶华误”的轻叹则直指对美好易逝的深切共鸣。
《青玉案·学诗词》立意独特,将学诗问道之路喻作“雾掩春深处”的千年追寻。词中既有对唐风宋韵的追慕(“叹多少、芳尘去”),亦有对当下诗坛生态的含蓄观察(“南张北李,簧门朱户”)。可贵者在于其超脱名利的澄澈心境——“但得清风能自许”,甘愿将天地间的荒草、飞絮,皆化作滋养心灵的甘霖,体现了纯粹的艺术追求。
《菩萨蛮·相思帕》以深情笔触写离别相思。从“相逢柳下”的柔情蜜意,到“大漠尘沙”的阻隔之痛,情感跌宕。“相思空湿帕,一夜生华发”夸张而传神,结句“策马向天涯,同君看夕霞”更在哀婉中陡生豪气,寄托了执着而浪漫的向往。
《浣溪沙·晨妆》宛如工笔仕女图,细腻摹写女子晨起梳妆的瞬间。“素手纤纤”、“青云(发)金鸾”描摹形态,“觉春寒”点染心境,“淡抹红唇轻扑粉”刻画动作。末句“谁知忐忑是灵檀”巧妙点睛,将外在的精致装扮与内在的微妙情思(“忐忑”)联结,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山花子·待春来》则洋溢着明快与期待。东风裁花,生机盎然。“折得一枝谁与个,不须猜”流露出少女般的娇憨情态。下片以花喻人,“花色何如人面好”直抒胸臆,“初逢已是念成灾”道尽相思浓烈。结句“约得春回相聚首,几时来”的殷切期盼,余韵悠长。
统观五作,作者不仅精于格律,词句凝练典雅,更善于捕捉瞬间情感,熔铸古今意象。无论是伤春感时、学艺问道,还是刻骨相思、闺阁情致,皆能婉曲道出,情真意切。作品在坚守传统词之婉约蕴藉特质的同时,亦自然流露着现代人的情感体验与生命哲思,展现了古典词体在当代的盎然生机与不朽魅力。
好作品推荐大家共享!【编辑:云公子】【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60280001】
2 楼 文友:贵州王先生 2025-06-27 04:48:17
欣赏诗友佳作,感佩才情,问好诗友,祝愉悦笔丰!!!
3 楼 文友:北斗永春 2025-06-27 21:24:43
欣赏一组佳作,问好老师,祝创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