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浪花·梦想】教育剧场启示录(散文)
当我时常陷入回忆,两鬓已如霜雪,当我在记忆里流连,我知道人生下半场留我们的时间马不停蹄流逝,留下一些文字,告诉后人,这个世界,我们曾经来过。
──题记
夕阳留下最后一抹余晖,仿佛有风吹我额头;太阳落下山去,仿佛有雨淋我潮湿的心。过往云烟的往事,还有几分可以留恋?
生活万般憧憬,仿佛一直理想丰满,而现实骨感。
春天多么美好,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东风送暖,万物复苏;想起天地万物,百花争艳,生机勃勃。这是课本赋予我的绝对值大于零的正能量的想象。
然而,我日夜操劳的地方,离小县城差一点十万八千里,这个在我印象里自始至终都磕碜的小镇,全无这种教科书式的乌托邦。
诗歌里的春天,只不过是寒冷里一丝美好的愿景罢了。一丝低沉的思绪带我潜入回忆,我在记忆的长廊徘徊,有花朵眼前绽放,亦有忧郁的蓝轻扣心窗。
人生仿若一场长长的梦境,我还在梦中,似醒未醒!
“哇……哇哇……外面,外面这是怎么了?”教室内几十只脑袋,像长颈鹿见到了美味可口的树叶,不约而同地探向窗外。
教室里几乎所有可以说话的嘴巴,本能的失控,现场渐次嘈杂起来,那些弓着的腰,粗壮的、纤细的,都好似受了刺激的小龙虾一般。
我从人间天堂,只是一个不起眼的瞬间,就跌落到恶魔地狱里。果然,天堂与地狱之间,只有一步之遥。
教室内原本神圣的宁静,刹那间被翻了个底朝天,校纪校规中严明的纪律底线,如洪水爆发般的――决堤了。
活宝们的好奇心酣畅淋漓的,这份短暂的放松可比学习痛快多了,持续的骚动继续,仿佛星星之火,即将燎原整个夜空。
为师的我啊,仿佛我已经变成无色无味的气体,消失在漫漫黑夜里。
我知道这些时常让我偏头痛立即生效的“艺术家们”――老毛病又犯了。只要有风吹过草丛,非得整出点事情来,让先生我来收拾残局。
这是晚自修的最后一节,已经快要结束。我静静的等待着,内心早就开始了好几个60秒的倒计时。嗯,只要下课铃声一响,我便可以光速离去,这一天就宣告万事大吉了。
可是,夜色在下班前的最后几分钟,却毫无预兆的浓郁起来,刚刚还月色如银的天空,像极了婴儿阴晴不定的脸,突然之间像被一块巨大的黑绸缎,严严实实地包裹了。
教室里的白炽灯,不由自主的明亮了许多,我知道那是大自然鲜明的对比,所形成的巨大反差。
“艺术家们”的思维和观察能力与一般人是有很大差别的。
他们惯用的伎俩,便是要通过叽叽喳喳的讲话,和丰富的面部表情亦或夸张的四肢动作显现出来,强大的表明与众不同。
一切的一切,都透露出一个让我有千分之零点一的沮丧――我以往课前呕心沥血、添油加醋式的“蜀犬吠日”或“粤犬吠雪”的教育故事已不再奏效。
当下的教育,我不禁感慨万千,所谓的教育在活宝们面前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敬畏之心,仿佛早被低劣的辣条一扫而光。
呵呵。不过学生娃子们的一点小骚动,我早习以为常,我有信心,稍后只要我费些唇舌,做些小小的“整理运动”便可相安无事。
“整理运动”这可是我职业生涯里,几乎每天必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更喜欢说是整理运动。
什么教育不教育的,不就是委婉或粗暴的口头镇压么!我不动声色的关注事态的发展,思维高速运转,思虑对策。
方法一:我“温和+委婉”的作促膝谈心状,伴随笑容满面。同学们在我连续的说了几次“安静”的词后,重新坐好,秩序恢复正常,皆大欢喜。大家安心的继续等待下课的铃声。
点评:三月春风化雨式的说教,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师生心里健康发展,不足之处却是太过理想化。
效果:估计没人听的,失败的几率据我的经验看是百分之一百。
方法二:我先拿黑板擦假假撒撒气,在讲台桌上先不轻不重的敲几下,然后故作无声沉默数秒,再然后我用冰冷如水的目光,如杀毒软件杀毒般扫过每一个人的眼睛。同学们有一点害怕,然后渐次坐好,回到安静状态,我的脸上重新挂上职业的微笑。
点评:很好的运用了肢体语言,刹那间拉开师生距离,形成严肃气氛。
效果:应该可以喽。
方法三:我拿黑板擦在讲台桌上使劲敲两下,继而大声训斥,面无表情,然后突然停顿下来,揪出一两个典型,杀鸡儆猴,空气里泛滥着冷若寒霜般的味道。同学们立刻安静下来,但一个个翻着白眼,很委屈很不服气。
点评:夸张式的应用了肢体语言,速战速决,极大的拉开师生距离,呵呵,也许都快成敌我两股势力了。
效果:很好,但副作用较大,有损心理健康,慎用为好。
啊!要想春天常驻心间,要想夕阳永远被天空宠溺成晚霞,人生之路,路漫漫,悠着点,对人对己,都好!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