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晓荷·过往】山路弯弯(小说)

精品 【晓荷·过往】山路弯弯(小说)


作者:王家钰 童生,711.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15发表时间:2025-06-29 15:33:36

在河南禹县的山里,有个小山村,住着几十户人家,生活简单安逸,全都姓化,无杂姓。村中只有一条主街,连着一道弯弯的山路,通向外面的世界。这是个古老的村寨,地处伏牛山余脉与豫东平原过渡地带,偏僻隐蔽,古树参天,曲径幽深。村里有祠堂,面积不大,祭祀规模却不小。全村人都要各就其位,掌事人按辈分顺序,招呼一拨一拨人进去,三拜九叩行大礼。所有人都记得自己是化家第几代传人,因为场面上叫某人爷爷,其实这个爷爷能高出你好几辈儿。
   九四年的冬天,一个小雪飘飞的日子,卧病在床的化老二将要走完自己悲凉的一生。不到两年的光景,像中了什么邪,马上要结婚的大儿子犯了命案,不能自证清白,为避牢狱之灾亡命天涯,不知所踪;二儿子采石场干活时被碎石意外击中,当场身亡;小女儿化静霞复读一年,再上考场时脑袋突然卡壳,僵住了,啥也想不起来,空白的试卷让所有的希望都化为泡影。深受打击的他一病不起,这个世界不公平,纵然有太多不舍,不甘,已是无力回天。
   化老大看着兄弟空洞无光的眼神,心疼不已,我让三儿给你,以后化志勇就是你的儿子。
   化志勇披麻戴孝送走了二叔,接下来就着手堂妹化静霞的婚事。老大不小了,村里和她一般大的孩子都生俩了。二婶眼泪鼻涕一大把,说啥也不舍得让女儿嫁出去。已经傻了,疯疯癫癫的,啥也干不了,啥样的婆家会善待她呢。看她活受罪,我能安心吗?
   这是事实,且不说法律允不允许,谁愿意娶一个精神分裂的人呢。好端端的一个人,仿佛被人下了魔咒,时而大喊大叫,时而喃喃自语,时而屏息凝神,像吵架,像听课,像抒情朗诵,就不像正常人。叽哩哇啦一通英语,地上一阵划划拉拉,写的是数学、物理或化学题,还知道错了,再来。有人说静霞是被初恋男友踹了,气疯的;也有人说大哥二哥的事儿对她打击太大,没抗住;还有人说,是她自己太要强,各种因素叠加,压力爆表了。也带她到处寻医问药,效果不尽人意。
   志勇媳妇把田四领到跟前时,二婶心里又凉了半截儿。女儿意识清醒的时候聪明伶俐,只是犯癔症时神情呆滞,颠三倒四,田四则是直接把愚钝挂在了脸上,一副老实巴交的样子,没读过几天书,无积蓄,无手艺,只会放羊,连个正经的名字都没有,在家排行老四,大号小名都叫田四。笨嘴拙舌,木讷寡言,脸一红,憨乎乎地来了句大白话,我会对静霞好的。当时就有看热闹的人一问一答嘲弄他,羊长了干啥?卖钱。卖了钱干啥?娶媳妇。娶了媳妇干啥?生娃。生的娃干啥?继续放羊。
   二婶面露难色,“她三嫂,人穷点儿不怕。要不,再等等。”
   志勇媳妇没好气地一顿数落抢白,“还等啥?等等静霞就不犯病啦。是你要招上门女婿的,这人咋啦?身强力壮,不聋不哑,好胳膊好腿干活儿还不怯力气,只不过不会花言巧语。油嘴滑舌的人你又嫌不踏实。这穷得还不够彻底?一无所有。出来就没打算再回去,让你白捡了个儿子。那边儿也是明白人,没爹只有一个妈,挑明了不会拖累田四,她还有三儿子,不用给她养老送终。”
   见二婶迟疑不决,三嫂又添了一把火,“要不是志勇过继给了你,我管这闲事干啥。出力不讨好还落埋怨。静霞再好,也是曾经,也是过去。你是有房产地契还是富得流油,人家图你个啥哩。好鼻子好眼的选择倒插门,若不是穷,那不是缺心眼吗?”
   二婶咬咬牙,认了。
   转眼到第二年,静霞生了个儿子。高兴啊,别人家为要个男孩还在东躲西藏的,自家头一胎就无后顾之忧了。田四妈坐公交车几经周转来了一趟,竹篮里两身小儿棉衣,五十个乒乓球大小的鸡蛋,还给了五十块见面礼。报户口时三嫂又说话了,姓啥都中,就是不能姓化。化家有的是人,不缺这一个。啥歪瓜裂枣的也配姓化,化家祠堂还允许别人来插队?史无前例,田四是村里入赘第一人。只好随父,姓田,好在法律允许,也没人反对。
   又过了一年,田四又得一儿,连添两子,一家人的日子越发拮据,捉襟见肘。化志勇有心带田四到自己所在的瓷厂打工,家里那情况实在是放不下,走不开。做点儿啥小生意,又没有本钱。田四只好继续放羊,附近的草都啃光了,就赶到更远的地方。每天背着草篮子顺便割点儿草,收集别人不要的红薯梗、花生秧,背回家,晒干了备用。一家人像一窝大大小小的老鼠,谁见了谁躲,静霞若是发疯打人是不用负责的。没有人和他们打交道,更没有人去家里喝茶拉家常。之所以没有上来踩几脚,完全是看了化志勇的面子。
   村委会接上级通知,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属村集体所有的荒山,丘陵,沟壑等,要落实责任人,鼓励村民分片承包。咋动员都是瞎吆喝,也有人出面商讨相关事宜,都是小面积承包,西山那一带压根无人问津。山里干旱多风沙,沙砾,石块儿,荒滩,坑坑洼洼,种地靠天收,遭灾了连种子都收不回来。最重要的原因是九十年代打工潮正值鼎盛,年轻力壮的都去了广州深圳,连正耕种的田都荒芜了。沙质土壤,栽红薯倒是挺好,淀粉含量高,这也是禹县粉条出名的原因。只是运输靠肩挑背扛,累死个人。村里人都是一个老祖宗,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能强推给谁呢?这天,村委会的几个人在西山转悠,田四赶着羊群路过的身影,让大家眼前一亮。
   “哟呵,你看那只羊,真孬,正走路哩抵人家一下,就它好抵架。这群羊养得真好,活蹦乱跳的。姑父,来,抽根烟。”
   听到有人叫他姑父,还过来给他上烟,田四受宠若惊,紧张地说不出话来,把双手在衣服上使劲搓搓,默默地接过来。
   “你真了不起,谁家敢喂这么多羊哩。不是没啥喂,喂着喂着不是病死,就是撑死,拉稀了,长疮了,传染病了更是一锅端,担风险啊,弄不好就白忙活了。姑父,你真是高手,像你这样有能力的人真不多。”
   有人唱红脸,就有人唱黑脸,“按规定这里是不允许放牧的,好不容易长出来个杂草矮树,又被羊啃干净了。破坏植被,加剧了荒漠化,这荒山啥时候能治理好啊。”
   “别听他的。来,姑父,听我给你说,要不,这块地你就要了吧。我给你分析一下,别人要了没啥用,你要了却是非常合适,光是草就够喂羊了。上面若是查得严了,你把羊圈在家里吃啥?你若是要了,就是你的了,想咋啃咋啃,谁都管不着。靠那儿搭个棚,围个圈,你也不用来回赶了。你赶着羊从村里经过,一路腥臊膻臭,一路羊屎蛋儿,群众们都老有意见哩。考虑到你家那情况,村干部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你糊弄过去了,那也不是个长事啊。”
   “那边恁深的沟,下雨了人都过不去。”
   “你过不去,羊过得去啊。成你的了,你看着办,最窄那地方填平不就过去了吗。姑父,俺姑那病,是受了刺激,又不是天生的,说不定哪天清明了,一生气让你滚蛋,去哪儿?你连个窝儿都没有。要了这地,不就有地方了。两口子吵架家家有,不能不留一手啊。拟定的是三十年,等过了这三十年,你的孩子都能理事儿了,你种的树谁敢给白拿了去?”
   “搞啥都中?”田四半信半疑地问。
   “那当然啦。签的正式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政府鼓励绿化造林,到时候有机会了还可以给你申请点儿树苗,高产牧草。绿化得好了还有奖励,结个山楂挂个杏、梨啦枣啦柿子啦还都是你的。有智吃智,无智吃力。这是个机会啊,又不花啥钱,一年扎本最多也就是一只羊。”
   “说得有道理,回去让俺老婆来看看。”
   “让她看啥,你只配干活做不了主?你傻啊,她签就是她的了。”
   “我手里没钱啊。”
   “我去跟大伙说说,你可以先欠着,等卖了羊再给。听着,我先给你读一遍。”
   “身份证号我也没记住啊。”
   “那都不是个事儿。你只需在这儿签上你的名字,回村委会了我去户口上查查,给你抄上,保证一个字都不会少。在这儿按个手印,再按一个。好,好,这就好了。以后安心放羊吧,谁敢吵你,给他怼回去,老子愿意!”
   田四的手印按下去,那边儿化志勇气得跳起来,“你,你也就会画这两框框吧?不是小看你,合同你都读不下来。谁都是往外走,你还想在这儿扎根?”
   在这儿扎根有啥不对吗?志勇意识到不妥,赶紧找补,“恁大一块地,你总是跟家人商量一下。旱了搭功夫赔种子,淹了连红薯秧都不会有。”
   “那总得有一样儿吧。”
   “中中中,红薯收了一大堆,你背着出去卖。白送都没人要的东西,你当宝贝买了回来。”
   化志勇气不过,说多了又怕妹子上心生闷气,窝了一肚子火,跑到大队部高声叫骂,骂得没人敢吱声。当村干部的都是些孬种,背地里使坏,不干人事,捧高踩低,偷奸耍滑。是谁我不提名,有种你就站出来。不扶贫也就算了,没那个德性也没那个能耐,还算计老实人,没人要的地,拿合同当幌子,诱骗人家签字画押。这家人的日子咋过的,你都瞎啊。王八蛋,羊卖了再给钱,羊卖了我也不给你钱,有钱我也不给你。你不是老能啊,猴能猴能的,这窟窿你想咋填咋填,赖种,坏良心,记住,你早晚会遭报应的。
   田四憨是憨,不缺力气。他买来铁丝网把属于自己的地分成几个部分,搭了棚,围了圈。羊吃着草,他开始拾掇地,地势不平,不平就不平,稍平整的几处三分半亩的种庄稼,其它的土坡洼地栽树种药材。
   人走运了就这么神奇,这一年风调雨顺。1998年,国家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正式启动,逐步涵盖了公路,电力,生活和饮用水等多个领域。在“要想富,先修路”的指导思想下,早就拟好的规划雏形,有了政府的财政支持,柏油路一下子四通八达起来。田四地里收获颇丰,而且都顺利地运出去卖了,又买进一些建材,提升养殖环境,逐渐形成规模。随后,他的运势更是迎风见长,不只喂羊挣钱,地里青芒芒的东西都能变成钱,还传来了鸠山一带开发风景区的风声,因为有团队来勘测,想从沟里引水过来。化志勇领着妹夫悄没声息地去大队部,清算了承包租金,把早已生效的合同拿了回去。
   化家人守了千百年的风水宝地,被化家人煞费苦心地送给了一个外姓人,这个人探囊取物般攥在手中,合情合法合理。想再要回来,门儿都没有,除了眼红无话可说无计可施。像不像一个玄幻的神话故事?不可思议。
   搭上景区开发的顺风车,田四的人生像开了挂,一路飙升,畅通无阻,躺着都能挣钱。一份份合同在画下“田四”这两小框框之后,旅社,饭店,停车场,商铺,采摘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人是衣裳马是鞍,穿了西装,打了领带,开上轿车的田四还是蛮气派的,体格健硕,容光焕发。至于讲话上的简单直接,也被人理所当然地认为那是刚毅果断,质朴淳厚,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弯弯绕。村里人开始恭恭敬敬叫他姑父或田总,叫四叔的自然是田家人,是从老家那边过来帮忙打理生意的。
   三嫂那人精明透亮,自然懂得见风使舵,不但把话说了回来,还顺便把金子贴在了自己脸上。她和田四是拐弯抹角的表亲戚,四儿,表姐对你咋样,要不是我,你还在望田〔地名〕那地方打光棍的吧?我是处处替你着想,步步为你铺垫。看看,结了婚,成了家,还有人看孩子,俩孩子还都姓田,无非是住在了姥姥家,这种好事搁谁头上谁不得感谢我。新时代了,交通也方便,还说啥倒插门哩。做人咱得心中有数,吃水可不能忘了挖井人,都给人家捐款捐物了,咱家老人养老你不赞助点儿?四儿,娃那书实在是读不下去了,你见多识广,看找找谁让他当兵去吧。四儿,妮儿明年要上高中了,听说三高教得好,你这当姑父的操点儿心,让她也弄去。
   三嫂居功自傲,理所当然地提各种要求,压根不提钱的事。事实上,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田四真正的贵人是他的老婆化静霞。自从有了俩孩子,她慢慢恢复了正常,虽然依旧深居简出,不轻易参与交际应酬,但是她有远见有格局并非池中之物。当年,静霞第一次高考就考上了大学,只是不理想。田四所走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她的幕后策划,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大娘病了,化静霞不得不出去了。哥嫂忙于工作,只有她赋闲在家,不用跟谁请假,开上车拉住就去医院了。
   化志勇下班赶到医院时,华灯初上,静霞早就安排妥当,只是年纪大了,并无大碍。经此一番折腾,大娘感慨颇多,加上又看到好久不见的儿子,话多了起来,“三儿啊,你们都忙,端人家的碗,受人家的管。你爹,俺妯娌两,这三老家伙都是享了静霞的福了。吃的是健康饮食,荤素搭配,各种营养保健品没断过;穿的衣服合适得体,随时都能出去做客喝茶,领着去锻炼哩,散心哩,检查身体哩,有一点儿不得劲麻溜送医院了。你妈我老了,岁数在那儿摆着呢,说不定哪天醒来就穿不上鞋了,趁着还不眯瞪,你高不高兴,有句话我得说给你。田四再有钱,那是他挣的,给是给,咱不能张口要,他已经帮咱不少忙了。你媳妇那小吃店从来不给房租,那不是耍赖吗?”
   “啥?她咋会不交房租呢,这都几年了,当真?”

共 643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个故事宛如一部跌宕起伏的乡土传奇,在河南禹县的小山村里,命运的齿轮无情转动又意外转向。化老二一家的悲剧令人唏嘘,化静霞与田四这对看似不般配的夫妻,却在生活的泥沼中开出坚韧之花。田四从被人轻视的“憨汉”逆袭成商界新贵,背后是静霞默默的智慧支撑,而这份逆袭也折射出时代浪潮下乡村发展的机遇与变迁。当财富涌入,亲情却因房租问题产生裂隙,化志勇的坚持不仅是对公平的捍卫,更是血脉相连的兄长对妹妹最质朴的守护。故事中古老的村寨、弯弯的山路、祠堂的祭祀,交织着乡土社会的人情冷暖,既展现了命运无常,也歌颂了平凡人在困境中向阳而生的力量,令人感慨万千。感谢赐稿晓荷,佳作推荐共赏!【编辑:汪震宇】【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6290019】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6-29 15:35:13
  文字如刀刻进乡土故事,从命运低谷到逆袭人生,亲情与现实碰撞揪心。问作者好!愿继续书写这般有温度的传奇。
回复1 楼        文友:王家钰        2025-07-01 21:54:45
  汪老师遍按点评神速,遥祝安好,
2 楼        文友:汪震宇        2025-06-29 15:36:10
  被故事里的曲折命运和淳朴乡情打动!人物鲜活,情节跌宕。问候老师,盼佳作不断,笔耕顺遂,生活美满!
3 楼        文友:山水一笑        2025-07-01 13:05:35
  我说的是,一篇能让人想读下去文章,便是好文章。好文章的基础在于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能使人读过后,有与作者写作意图高度契合的地方——无论是观念,还是描述的普通人的生活情景。我很喜欢这篇文章的质朴,言谈之间有一种思想的开放和奔流。但文章后部有一点突兀,感觉衔接不是很好。揣摩着,作者好像是想往一个大的现实洪流中牵引,但似乎在诉说在两种不同的性质内容的东西。倒感觉,将初始辛苦建立的情感冲淡了。文章不错,已拜读!
回复3 楼        文友:王家钰        2025-07-01 21:52:46
  非常感谢山水一笑老师莅临指导,老师读得很细,敏锐地发现了构架上的峰回路转。遥祝安好,谢谢!
回复3 楼        文友:王家钰        2025-08-24 17:31:18
  感谢老师精彩解读,问好!
4 楼        文友:王家钰        2025-07-01 22:01:46
  人生之旅和走山路高度契合,有上坡之艰,有下坡之速,或穷途末路,或柳暗花明,或长途跋涉,或以身试险,人生百味,各得其味。从别人的故事里更能洞察人性的真实,从身边人眼里更能发现真实的自己。人生没有直通车,山路弯弯,屏障了一些事,一些人,默默无闻的化志勇才是化家实际掌舵人。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