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从“0”说起(随笔)
是看苏超赛事,发生了非常好玩的事儿,让我对0的认识有了浓厚的兴趣。
话说苏超在主场常州进行,谁知常州队五连败,0进球。本是丢人的事情,谁料到,人家常州化腐朽为神奇,用妙手在0这个圈圈中,栽培出神奇之花:常州天目湖适时推出光头免票活动,高调宣布,凡光头者,性别不限,面向全国,免费游览。看人家常州文旅,养大度之气,点神龙之睛,你剃我常州光头是吧?那我就“剃”全国人民的光头,把0之耻扳回来!这神输出,虽败犹豪!牛不牛?还有比这更幽默有趣的文案吗?有好事者评之曰:这泼天富贵,常州接住了,赢麻了!
把一个0玩得溜溜转,这手段,让人不禁拍案称奇!常州有“中华恐龙园”,网友才华横溢,结合恐龙元素,神梗横空问世:“有龙则0”。哈哈!我实在忍不住大笑:这特么真是个人才啊!
当然,还有玩溜溜转的,这就是中国男足。0这个光环始终套在头上,虽然有海参滋养,硬是开不出好花来,被国人耻笑,不,不,中国男足以0为乐,以0为荣,还不许批评,心态极度扭曲成0,学习一下常州,好不好?
0,在我最早的印象中,若用在生活特定之中,并非褒意。记得儿时小学考试回家,首先听到的是:考得嘛样?0鸡蛋?(0呈蛋形,也有说鸭蛋,鸭蛋比鸡蛋大一些)若真的剃了光头,屁股挨两鞋底是跑不了的,还跟着一顿臭骂:吃不少喝不少,学了半天,考个0鸡蛋,还不够你吃的,你脑袋装的是浆糊?那时候感觉到,0是很丢人的。
在两个外孙上学之后,每到考试的早晨,一定要吃煮鸡蛋。俩孩子还要求加蛋,两个鸡蛋,再加一根香肠,说要争取考100。看来,孩子都是共情的,无论哪个年代的孩子,对于考试中得0分,做学生的都是很没面子的,见了人忍不住会脸红耳赤。
0,能成为香饽饽,是现在的社会。商家不知道从何时起,视0为宝贝,把0作为发财的圈圈,可能商圈就是由0得到的启发吧?
不知道从何时起,0,被商家作为健康绿色的噱头,炒作得天花乱坠。一时令人怀疑,自己是不是吃错了药?
0添加,是吧?出现的频率可以说达到了滥觞的程度。食品佐料等等都成为0惠顾的领域。0(写作“零”)蔗糖,0添加的酱油,0添加防腐剂,0反式脂肪酸等等。我就想,酱油若是0添加,里面的盐味怎么来的?面包零添加,是怎么发酵的?甜味是来自面粉本身还是哪里?
0就是一个圈,圈不妨看作是一个0。任何事情都是从0开始的。万事开头难,走出0的圈子,迈出第一步就不难。
有人说,你这个0应该是汉字的“零”才对。我要说,零与0是一样的。都是中国人的发明。不准确地考证,最晚在宋代,就有了0,也就是圈。王安石先生批阅材料就创造了圈,后来渐渐被人们接受,古籍中经常看到〇,打圈“〇”在传统句读里、现代标点里、品评圈点里都有,在古代韵书里还可以表示空缺无字,甚至还可以写在寄望远方的情书里,却从来都不表示“字”,也没有任何迹象要成为“字”。
清·梁绍壬有《圈儿词》:“相思欲寄从何寄?画个圈儿替;话在圈儿外,心在圈儿里。我密密加圈,你须密密知侬意:单圈儿是我,双圈儿是你;整圈儿是团圆,破圈儿是别离。还有那说不尽的相思,把一路圈儿圈到底。”这里面的〇可能与零毫无关系。但是,对于纪年表示,哪种符号更简单明了?比如,公元前三零六年,与公元前三〇六年,显然后者更为人接受。殊不知,伟人最早使用〇于批示中,可以查一查伟人关于“水浒”的评论,手迹为一百〇八好汉。
《现代汉语词典》将“〇”收为汉字,有人认为欠缺了一点正当性,引起广泛争议,但我要说,收得好,收得妙,收得呱呱叫。我们的文化胸怀博大,兼容并蓄,有何不正当呢?
说远了,咱还说0。
0在国家与国家的贸易往来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关税。我国对数十个国家采取了0关税,这是我们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的姿态。而反观美国,却步步为营,画地为牢,关税那一个水涨船高,简直是疯了。当然,我国也不惯着它,神采淡然间,轻松应对,毫不客气,把老美气得手足无措,急着要与中国谈一谈,我呢稳坐钓鱼船,就是看着风景不理不睬,任其咆哮。
老美关税高涨,人家内部的0元购,才是让我们大开眼界,这不就是明抢吗?换一个好听的词儿,就是0元购。我就说嘛,人家是老牌的自由民主国家啊,人权杠杠的,0元购还不许警察管,不管也就罢了,还要保护0元购群体安全,不能被商家阻拦殴打,这一番骚操作,牛不牛?
0是数字系列中最特殊也是最基础的一个数。代表无得概念,却非没有的意思。0处于正负数中间,无论左右,都是无穷数的延伸,而0悠悠然担负着平衡的作用。0,乘以任何数都是0,看似无用,生活中无处不在。计算机语言只能用0和1构成二进制的基础。没有0,科学技术的发展可能就成为0。
人类思考问题不能固定于固有的思维模式,要以0的视角去审视,就会得到全新的思路。估计苏超就是这样。村超引起关注,苏超的出现,能不火吗?既然国足不怕吃0蛋,苏超中的常州队更不会在意。因为,人家的思维模式,更上层次,让0产生的效应,非他人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