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宁静】西双版纳掠影(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宁静】西双版纳掠影(散文)


作者:小猪她爸 探花,12982.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8发表时间:2025-07-01 20:14:43
摘要:夜已深,大金塔、白象以及高大的棕榈树都隐入夜色中,喧嚣了一天的城市似乎睡了,幻作一个恬静的梦。

【江山·见证】【宁静】西双版纳掠影(散文)
   今年四月初,作为一个北方人,我的认知还停留在春暖花开的温馨上,西双版纳却以三十六摄氏度的高温扑面给我一个火热的拥抱。尽管如此,我还是无比兴奋:终于踏上西双版纳的红土地。
   在此之前,于我而言西双版纳就像是一个遥远的梦。说不清楚缘由,半生游历,却始终没能到过西双版纳,关于她的一切,只能存储在大脑的某个褶皱里,躲猫猫一样深藏不露。年轻时多次来过云南,都与西双版纳无缘,不是擦肩而过,就是止步不前。退休后,也是如此,几次云南行都没有将西双版纳安排到行程上。
   今年三月中旬,妻子去大理讲课,我一同前往,并规划好滇东南的行程,最后一站就是西双版纳。然而,当我们来到普洱市的时候,妻子接到一个电话,要返回大理再次授课。无奈,在普洱高铁站朝着西双版纳方向望一眼,从这里一路南下,高铁四十分钟就是西双版纳,近在咫尺,却无可奈何。等到四月初,我俩离家已经一个多月了,有些身心疲惫,此时面对一道选择题,要么从大理返回大连,要么从大理专程去一趟西双版纳。最终,我们选择了去西双版纳,圆一个梦,不留遗憾。
   红霞隐到暮色中,天气凉快了许多。我俩很乐意听从网友的建议,来到了位于告庄西双景的星光夜市,揭开西双版纳旅游的帷幕。告庄西双景傣语意为“九塔十二寨”,依江而建,气势非凡,是一个体现傣族以及东南亚风情的文旅综合体,集中了宗教、商业、游玩等多种功能。金碧辉煌的大金塔位于整个区域的核心地位,尖顶高耸,呈现典型的南传佛教建筑风格。塔下环绕许多红砖修建的小塔,还有大小不一的大象雕塑,顺着斜坡错落向下,把璀璨的灯光一路铺向澜沧江。站在高处向下望去,好大一片摊位,每个摊位都饰以灯笼、LED灯带,营造璀璨的光影效果,好似星光灿烂,格外耀目。远处,一个巨大的热气球高挂在夜空上,澜沧江幽幽暗暗地流向远方。
   夜市对于每一座城市来说,都不会陌生,逛逛夜市也是旅游的常态,但把夜市整得如此宏大,颇有气壮山河架势的,怕是西双版纳排名第一。年轻人喜欢这里,他们租来民族服装,摆着各种姿势拍个不停。拍够了,就去摊位上喝啤酒、撸串,或是在菠萝饭、香茅草烤鱼、舂鸡脚中满足味蕾,听着民间歌手唱着傣族民歌或是英文歌曲……
   我和妻子属于看热闹的,如朱自清所言:“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从拓展旅游市场的角度看,告庄西双景以及星光夜市非常成功,它成为西双版纳最具代表性的夜生活聚集地。然而,我多少有些失望,瞥见西双版纳的第一眼,并不是最具特色的民族风情,热闹只是一种表象,撑起一座城市的终归是文化与传统。
   离开星光夜市,回到位于十四层的民宿。坐在窗前,望着远处点亮天际线的灯火,我知道夜市的热闹要持续到后半夜。夜深人不静,我便在这高楼之上,俯瞰城市街巷,一个古老的西双版纳从暗夜里走来。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南端,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西双版纳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和泰国、越南为近邻,聚居着傣、哈尼、拉祜、布朗、基诺等十三个少数民族,州府所在地为景洪市。“西双”在傣语中意为十二,“版纳”是一千亩之意,是一个徵收赋役的单位,西双版纳即为十二个版纳,如同中原汉地的十二郡或十二城邦,是古代行政区域概念的遗存。
   傣族属于百越族群的一支,从现存史料推测很久以前他们可能居住在长江流域至云南东南部。傣族沿红河、澜沧江南迁,是各种因素交织的结果,比如中原王朝的扩张、北方民族的挤压,甚至是内部族群的争斗。大约东汉至魏晋时期,傣族先民在今天的西双版纳、德宏及缅甸、老挝北部,形成了一个个“勐”,也就是部落的意思。到大理国时期,傣族势力逐渐壮大,于八百多年前的南宋淳熙年间,由傣族首领帕雅真统一西双版纳各勐,建立了“景陇金殿国”,都城就设在今景洪市,元朝时接受册封,成为元明两朝的“车里宣慰司”。一九五三年,传统“勐曼”(城邦、村寨)体系被现代行政区划取代,成立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成为新中国第一个傣族自治地方。西双版纳的历史融合了政治整合、农业开发和宗教文化传播,堪称东南亚傣泰民族扩散的缩影。
   夜已深,大金塔、白象以及高大的棕榈树都隐入夜色中,喧嚣了一天的城市似乎睡了,幻作一个恬静的梦。
  
   二
   晨光掀起夜的头盖,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汽车一路向北驶过澜沧江,驶向野象谷。虽然不会像孩子们那样期盼看到野象,但想起四年前那群从西双版纳保护区出走的亚洲象,心里不免泛起一丝涟漪,会不会在野象谷与大象来一次偶遇?
   公路上的警示牌开始增多,隔一两百米就是一块:“禁止鸣笛”“禁止停车”“野象通道、注意安全”。西双版纳雨林是地球上北回归线穿越的唯一一块绿洲,这里生存着包括亚洲象在内的野生动物,占全国四分之一以上,可谓种类众多。这块绿洲还滋养着西双版纳近一百二十万常住人口,为此发展经济与动物保护成了西双版纳人需要双肩挑起的重担,守候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家园。
   观光缆车凌空跨过山谷,让游客从“上帝”的视角欣赏雨林的多姿多彩,寻觅野象的踪迹。缆车不似别处那样向上通达到山巅,而是平缓地驶向远处,吊在空中的“座椅”又让人置身雨林中,晃晃悠悠地从层层叠叠的绿州中荡过。高高大大的绿树笔直地戳向天空,树叶反射着阳光,明明白白地阐释着什么叫做油绿;中间层伫立着各种乔木,无一例外地撑着阔大的树盖,横斜的树干舒张开来,像一个个刚刚醒来的绿巨人慵懒地伸个懒腰,牵起一身攀附的藤蔓,扯得起,却理不清;低处灌木丛生,密密实实地挤成一张厚实的绿毯,最显眼的就是芭蕉,夸张地伸展着巨大的叶子,毫不客气地争夺一米阳光,但那些微小的植物并不在乎芭蕉的“霸道”,依旧绽放花朵,送来一阵阵沁人心脾的芬芳;鸟儿飞起又落,翘起一抹艳丽的羽毛,像花儿一样盛开枝头,婉转的鸣唱不绝于耳……
   我陶醉在雨林的美妙之中,并没忘记瞪大双眼搜索密林深处,试图觅见野象的身影,然而最终也没看到野象。在野象谷想要看到野象,需要点运气,据说一二月份看到野象的几率大一些。从缆车上下来,沿着栈道一路行走,空气湿润而清新,令人倍感舒适。忽然发现路边小树上有一团毛茸茸的的东西,仔细一看原来是几只懒猴,也叫蜂猴。它们小巧玲珑,几乎是一动不动趴在树杈上,虽然吃得少、不运动,但它们仍然是胖嘟嘟的,超级可爱。继续前行,碰到一群猕猴,它们坐在树上或是岩石上,等待游人投喂,也挺乖巧,在我看来只要不是“打劫”游人的猴,都是好猴。
   实际上,我们坐缆车进雨林,沿栈道出雨林,等于绕了一圈又回到景区大门口。妻子说,那边有个大象表演场,要不要看看?我说,不如省两张门票钱,去吃一顿傣族风味大餐。当全球人通过媒体围观从这里出走的象群时,大象们没有任何的表演欲望,那是它们最真实的生活——试图寻觅一块新的栖息地。
   在傣族的神话传说中,大象是佛祖的坐骑,也是雨林的守护神,人与野象和谐共生,生生不息。千万年来,亚洲象生于斯、长于斯,守望于斯,无需表演,也不取悦任何人。或许,此时此刻它们正在密林深处望着我们,静观人间的喜怒哀乐。
  
   三
   西双版纳繁茂的植被,留给人的记忆深刻而鲜明。街道与街心花园的绿意盎然,只是“冰山”一角,体验植物多样性的最佳去处,是中国科学院热带植物园。
   植物园像一颗巨大的绿色宝石坐落在青山脚下,环绕它的罗梭江欢快流淌。园中草木都是经过人工培植,奇花异草,种类繁多,主打一个满目青翠、繁花似锦。游客不算太多,又分散在偌大的园子中,几声鸟鸣,落花铺地,几许清幽便泛起心间。无论是高大的椰子王树,还是“见血封喉”的毒树,不论是大如圆桌的王莲,还是纤细且会跳舞的小草,它们与人类一样都是大自然的子孙,都在荏苒时光里重复着同样的生命周期,生长,开花,结果,落叶。
   与植物园一样古树蔽日、鸟语花香的是曼听公园,曾经的傣王御用花园,类似汉地皇帝用于消夏的行宫。“消夏”这个词实际上不适合西双版纳,这里没有四季轮回的概念,在西双版纳人的认知里只有两季:旱季和雨季。
   岁月毫不客气地褪去了寺庙和皇宫的金碧辉煌,清水池塘处,早就成为当地人以及游人的百花园,即便景区管理者用心打造了复古表演,还是恢复不了皇家花园的气质。其实也不必恢复,在园子里转转,听鸟儿歌唱,嗅一嗅花香,廊桥上看湖水微澜、小船荡漾,也是十分惬意的,毕竟换了人间。
   锣鼓声由远及近,扮成傣王、王妃以及随从的巡游队伍绕着花园走来。也许是因为一天多次巡游,扮演者已经失去了耐心,他们脚步匆匆地从游客面前闪过。我笑,这哪里是傣王、王妃逍遥赏景,分明是神行太保急着送信。
   我的眼前忽地呈现出千年前的一幕:傣王和王妃漫步在花园里,鸟鸣婉转,花香沁脾,傣王说,亲爱的,你看,凤凰花又开了……
   总佛寺紧挨着曼听公园,可以顺便一游。我们去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多钟了,没有梵音轻唱,也没有低沉的诵经,寺庙内平实而清幽。总佛寺是西双版纳地区等级最高的寺庙,其历史可以追溯至唐宋时期,目前的寺庙建筑是近现代重建修缮的。石台之上,大殿高高耸立,金碧辉煌,多层人字形坡屋顶,逐层递升,层叠的屋檐便像一群燕子的翘尾飞向空中,给人以崇高神圣之感。偶有信客焚起一炷香,青烟便从香炉里袅袅升起,缓缓飘向天空,化作虔诚的祈愿。
  
   四
   傍晚,清爽的江风驱散了炎热,我和妻子沿着江边栈道,徒步四五公里,只为与澜沧江同行,倾听江水低语。
   澜沧江,世界第六长河、亚洲第三长河,素有“东方多瑙河”之称。江水从青海省的唐古拉山奔腾而下,流经西双版纳时变得舒缓起来,像一条玉带穿过景洪市,由勐腊县流出国境,成为老挝和缅甸的界河——“湄公河”,最后在越南胡志明市汇入南海。
   斜阳余晖笼罩江面,澜沧江呈现出一丝淡淡的酒红色,微醺两岸挺拔的树木、高耸的楼宇。江心有快艇驶过,掀起一道道浪涌,一波连着一波传导到岸堤,波光粼粼。两岸建筑错落有致,既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展现出现代建筑之美,早已寻不到传说中的吊脚楼。对岸码头上,游船已经亮起五彩斑斓的灯光,召唤游人夜游澜沧江。告庄西双景夜市,就要点亮新一天璀璨的星光,我似乎觉得太阳都加快了西落的脚步,让位于美好的澜沧江夜色。澜沧江永恒地流淌,携来雨林的野性、佛寺的安宁,还有人间烟火,流过亿万年的时光,流进一个崭新的时代,滋养西双版纳变得多姿多彩、焕然一新。
   一些附近居民三三两两地在栈道上散步,我惊讶于十个人竟有八人操着东北口音。忽见二十多名男青年从岸边走来,他们浑身上下湿漉漉的。不解之中,瞥见江边停放的龙舟,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是刚刚结束划龙舟训练。对岸江堤上一行红色大字:喜迎傣历1387年新年。傣历每年新年节都不固定,而且好像各个地区时间也略有差异,今年西双版纳泼水节定在四月十四日,也就是说再过五天就是傣历1387年新年了。妻子说,要不要多住几天,过一次泼水节?我说,咱们这个年龄怕是不堪凉水泼身,想要泼别人一身水又有些力不从心了。
   翌日,返回大连。四天后,妻子坐在沙发上刷视频,惊呼:哇,西双版纳泼水节太热闹了!瞅着视频里澜沧江畔泼天的水、欢乐的人群,我后悔了。
  
   (题图拍摄于西双版纳告庄西双景星光夜市)

共 450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散文以作者的西双版纳之旅为线索,通过对西双版纳的夜市、野象谷、植物园、寺庙以及澜沧江等景点的描写,展现了西双版纳独特的自然景观、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悠久的历史底蕴。作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考,以及对西双版纳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其文化传承的关注。散文内容丰富详实,涵盖了西双版纳的多个方面,包括夜市的热闹、雨林的神秘、植物园的多样、寺庙的庄严以及澜沧江的风情,全方位地展现了西双版纳的魅力。情感真挚,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西双版纳的喜爱和向往,体现了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对各个景点的描写细致入微,生动形象,并在景物描写中融入傣族的历史、宗教、神话传说等文化元素,使文章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佳作欣赏,推荐阅读。【编辑:浩渺若尘】【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702001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浩渺若尘        2025-07-01 20:19:47
  一篇优美且文化韵味厚重的记游散文,见证了西双版纳的美丽风情,也见证了历史发展、民族融合发展,全文思想性强,主题鲜明深刻。
浩渺若尘
回复1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7-01 20:54:13
  谢谢美赞,西双版纳相对来说民族特色在减少,越来越像俺们东北的一块飞地,但景色不错,旅游体验还好。把旅游的过程写成文字分享给他人,一起品味祖国山河之美、文化之厚重。
2 楼        文友:浩渺若尘        2025-07-01 20:20:16
  感谢赐稿宁静社团,期待精彩继续。
浩渺若尘
回复2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7-01 20:54:32
  感谢社团鼓励和支持。
3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7-01 20:51:08
  感谢浩渺若尘老师精心编按,祝好!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