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云水】秋菊(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云水】秋菊(散文)


作者:乡笛 举人,3074.4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35发表时间:2025-07-02 11:17:09


   在贵州息烽县鹿窝镇合箭村的老家,我有一个宗族的堂姐,名叫秋菊,今年六十八岁,满头白发,佝偻着背,成天下地劳作,和泥土打了一辈子交道,岁月在她眼角旁刻下蛛网般的纹路,双手布满了层层叠叠的老茧。在我印象里,她最能吃苦,也最倔强。
   秋菊姐出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一个深秋夜晚,出生三天后,父亲尹仕伟看到女儿明亮的双眼透着灵气,胖嘟嘟的小脸像一朵粉黄的菊花,可爱极了,就思考着给女儿取个好听的名字。可过去因自己家里穷,仅读过小学二年级就辍学在家,没啥文化,妻子陈仙素是一个大字不识的文盲,想靠她给孩子取个好名,那简直是墙壁上挂门帘——没门。正当他坐在院边一边吸烟一边眉思苦想时,突然看见门口栽种的一盆淡黄色菊花绚丽灿烂,好生漂亮。顿时灵机一动,这孩子出生在菊花盛开的秋季,又是女孩,希望她长大后能像菊花一样生命力顽强,坚韧不拔,就给她取名“秋菊”吧。随即跑进屋里,给妻子说了自己的想法。妻子认为这名子既顺口又有意义,就高兴地点头应允。
   几年后,秋菊母亲又生了四个孩子,不知怎的,父亲好像对菊花情有独钟,就顺着大女儿的名字,分别把孩子们取名叫菊香、菊红、菊兰、菊勇,都带有一个“菊”字。转眼间,秋菊到了上学年龄,学习特别用功,在学校成绩顶呱呱,又听话懂事,老师都夸她长大后定有出息。可父母思想守旧,认为女孩长大后要嫁人,书读多了没啥用,加之家里困难,她刚读完小学三年级,就被父母叫回家中,小小年纪就开始下地干活。
   那年代,老家贫困落后,没啥经济收入,尽管父母和一家人整天脸朝黄土背朝天,辛勤耕耘,但日子仍是黄莲拌苦胆——苦到家了。随着时间推移,她和二妹渐渐长大,母亲就用省吃俭用的一点钱,给她俩做了一件新花布衣裳,规定谁出门赶场、吃酒或走亲戚,谁就穿上。于是,这件衣服成了她和二妹的 “共用财物”。秋菊不愧是大姐,从小很懂事,不管什么事都能考虑周全。记得有一天,二妹要去赶场,秋菊要走亲戚家吃酒。谁穿它呢?秋菊想到自己占长,无论怎样,也要让着妹妹,想到自己不能穿着补巴衣服去吃酒,那样会丢一家人的脸面。于是,就和妹妹商量,来个调换,由妹妹穿衣服去吃酒,自己穿补巴衣服去赶场。
   最难忘的是秋菊十五岁那年初夏的一天早上,她和三妹在地里劳动时,突遇天下大雨,她赶忙脱下自己的外衣给小妹顶在头上,而自己光着头往家里跑,到家里后,被大雨淋得像落汤鸡一样。随后,秋菊因受凉感冒发烧,烧成肺炎,咳嗽不止,父母又没钱给她治疗。那次,秋菊在床上整整昏睡了四天四夜,最后醒了过来。幸好,她病好后没留下什么后遗症。母亲说秋菊命硬,阎王都把她赶了回来。这件事,让她父母难过了好长时间呢。
  
   二
   常言说,女大十八变。几年后,秋菊长成了一个婷婷玉立的大姑娘,经人介绍,她与邻村一个名叫马南成的小伙子认识。小马家兄妹九人,是村里人口最多的人家,因人多地少,家庭负担特重,一家人挤在四间土墙茅房里,是村里最穷的贫困户。马南成在兄妹中排行老大,长得结实精干,为人诚实。双方相识一段后,感到有相同的家庭背景,同命相怜,情投意合。两年后,双方喜结连理。
   结婚不到半年,马南成父母考虑到给儿子媳妇一个发展空间,再说儿大分家,树大分叉,就决定把他们两口子单独分出来。可这分家就是一种形式,除了爸妈陪嫁给秋菊的一间床,一张饭桌、几张木凳之外,一无所有。一年后的初秋,秋菊生下一个男孩,改名秋秋。随后农村政策放宽,农民可以进城务工,秋菊一想,人不出门身不贵,就和丈夫一道带着不到两岁的小儿子,离开家乡,到广州打工。
   到广州后,两口子先用带去的一点积蓄在广州城边租了一间小屋,然后出门寻找工作。因他们没啥文化,又带着小孩,用工单位都不愿招收他们。一周后,工作仍没着落,可他俩身上的钱已所剩无几。无奈之下,秋菊只好背着孩子捡垃圾,丈夫找到一个建筑工地打零工,尽管又苦又累,总算安置下来。两年后,秋菊又生下一个女孩。夫妻俩一心一意盼望能赚点钱过上好日子,就给孩子取名叫盼盼。
   可没想到的是有一天,马南成在建筑工地上班时,不小心从二楼摔下来,造成右手杆严重骨折,经医院治疗一段后,建议他回家慢慢疗养。回到出租屋里,看到妻子秋菊忙里忙外,自己因手受伤帮不上忙,心里万分焦急,成天沉默不语,郁郁寡欢。有一天,他趁妻子不在,用刀割断受伤那只手的动脉血管,心想一走了之,省得给妻子添麻烦。大儿子看见后,吓得大哭。房东听见哭声,跑来一看,立马报打120,幸好抢救及时,小马才保住了性命。
   这件事后,秋菊被吓着了,从此不敢离开丈夫半步。丈夫病情稳定之后,她决定和丈夫一起返回老家。回家后,在秋菊丈夫及后家兄妹们的帮助下,除把自己分得的土地耕种好外,还另外承包了三亩地种辣椒、花生、葵花等经济作物。丈夫的手恢复好些后,力所能及帮她做一些家务事。几年后,两个孩子渐渐长大,乖巧听话,上学成绩十分优秀,秋菊两口子心里好似电线杆上挂邮箱——高兴(信),感到这日子有了奔头。
   谁料,这好日子刚开了一个头,厄运又降到了秋菊头上。一天,丈夫在地里拔草时,忽然感觉呼吸困难、不断咳嗽、全身发热,持续很长时间仍不见好转,后去贵州省人民医院检查,结果确诊为晚期肺癌。秋菊拿到诊断书后,犹如五雷轰顶。秋菊心想,老天对自己不公,这命为何这样苦,就找了一个偏僻的地方大哭了一场。然后,想到两个孩子,又强打精神,拼命找钱给丈夫治病。一年后,丈夫医治无效离开人间。
   之后,许多好心人见秋菊孤独一人,日子艰难,劝她改嫁。可秋菊担心自己再婚会影响孩子学习,想到自己和丈夫这辈子没文化,吃了不少苦头,无论如何也要让两个孩子好好读书,考上大学,过上好日子,就婉言谢绝了别人的好意。两个孩子也很争气,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在班上数一数二,老师都说他们今后一定能考上国家重点大学。
  
   三
   果然,秋菊大儿子秋秋高中毕业后,考上了省外一家著名大学。三年后,女儿盼盼又考上了哈尔滨工业大学。一下子,秋菊家出了两个名牌大学生,也是村里的第一批大学生,让全村人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可怜天下父母心,那些年,为了让两个孩子顺利完成学业,秋菊起早贪黑,任劳任怨,从没穿上一件好衣服,吃上一顿好饭。两个孩子看到母亲这般辛苦,决心好好学习,用优异成绩报答慈母之恩。
   有一天,秋菊正在地里劳动,二妹菊香家大女儿上气不接下气跑来,告诉她秋秋在学校生病住院了。秋菊听后,大吃一惊,丢下锄头,立马坐班车赶到省城,然后又坐火车赶到儿子所在的省城人民医院。当她急匆匆赶到儿子病房时,看到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正在照顾儿子。儿子看到母亲后,颇感意外,赶忙介绍说这位女生名叫胡菲菲,家住省城,是他的同学。哪知这姑娘抬头看老太太是个“老土冒”,不冷不热,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儿。母亲也没在乎,此时她最关心的是儿子健康状况。
   胡菲菲离开后,母亲问儿子生的啥病。儿子说自己患了胃病,已基本好了。随后儿子告诉她,刚才那位姑娘是他的同班同学,她父亲是省直一个单位的干部,母亲是他们学校的领导,现正和他谈朋友。秋菊一听,心想自己家庭与之相比,差距太大,就对儿子说,她家条件那么好,不门当户对,你可要考虑清楚。话还没说完,这姑娘又转了回来,说她爸妈要来看望秋秋,让他母亲回避一下。儿子一听,一下子火了:这是我母亲,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怎能这样呢?一气之下,叫女朋友滚蛋。
   这事发生后,对秋菊的内心打击很大,她虽有些想不通,但还是心平气和对儿子说,只要孩子开心幸福,她不会干涉他们的婚姻。儿子像明白了什么,点了点头。几年后,儿子女儿因在大学里表现突出,毕业后安排在城里工作。他们没有忘记母亲的好,都认为母亲辛劳一辈子,应该接她去城里享享清福。尤其是女儿成家后,丈夫和她一样,也是从乡下来的,懂得孝敬老人。可秋菊习惯了乡下生活,无论儿女们好说歹说,就是不愿进城。
   那些年,秋菊留在家里,把家里种的葵花、花生等土特产,拿一部分到集市出售,赚点钱自己零用外,剩下的就分送给儿子女儿家。两个孩子见母亲不愿进城,就拿钱给她,可她说自己在乡下,用不了多少,无论怎样也不要。人们都说秋菊脑筋短路了,有福不享,还自找苦吃,真是不可理喻。可秋菊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她不愿离开故土,依旧守着家里的老院子,守着那片土地,始终不改劳动人民的本色。
   那天,我回到老家,和妻子去看秋菊姐,看见她正弯着腰在家门口的辣椒地里除草。她高兴地对我们说,两个孩子带着家人,请探亲假回来玩了几天,早上才走,要是我们早点来,还能和他们见上一面。随后又笑着说,女儿这次来,又说要接她出去,可她仍不愿意,走时很生气。说实话,我身体还好,还能自食其力,真不愿给他们添麻烦。
   看到秋菊那朴实坦然而又坚定执着的样子,我想起了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的淡然,仿佛看到一朵菊花在百花凋零的深秋,正在不畏寒霜,灿烂绽放。你看,它在逆境中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的处世态度,以及顽强不屈的精神总是让我为之动容,心生敬佩……
  

共 364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围绕堂姐秋菊的一生展开。秋菊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家庭,因父母重男轻女,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此后,她操持家务,照顾弟妹,孝顺懂事,吃苦耐劳。成年后嫁入同样的贫困家庭,与丈夫进城打工,丈夫因在建筑工地干活时不小心从二楼摔下导致右手杆骨折,看到妻子劳累帮不上忙心理抑郁欲自杀,遭到及时抢救挽回性命。返乡后丈夫又患肺癌晚期医治无效离世,为了孩子读书秋菊拒绝改嫁,凭着顽强的毅力供孩子读书。最终,儿女都考上名牌大学并留在城里工作,多次接她进城享福都被她拒绝。她习惯了乡下生活,不愿给儿女添麻烦,依旧守着故土辛勤劳作。字里行间表达出作者对秋菊的敬佩与赞美之情。她在困境中不屈不挠,在逆境中顽强坚守,淡泊名利,不随波漂流,坚守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劳动人民的本色,这种精神令人动容。文章情感细腻,语言朴实流畅,描写生动,富有感染力。感谢乡笛老师的精彩分享。好文推荐共赏!祝老师创编愉快!夏日清凉!【编辑:梦在何处】【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7030017】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5-07-02 11:21:52
  文章通过秋菊的人生轨迹,深刻诠释了任务的生存韧性与生命尊严。从家庭重男轻女的无奈,到婚姻困境中的坚守,再到子女成才后的抉择,每一个节点都折射出命运的残酷与人性的光辉,主题厚重而深刻。
梦在何处
2 楼        文友:梦在何处        2025-07-02 11:25:22
  文中字里行间溢满对秋菊的敬意预悲悯,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将对堂姐坎坷命运的同情、不屈精神的钦佩,以及对勤劳朴实品格的赞美,自然融入故事中,不刻意煽情,却直击心灵。
梦在何处
3 楼        文友:乡笛        2025-07-02 12:06:51
  诚谢梦在何处老师精心编辑和精彩留言。向老师问好。敬茶!
4 楼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7-02 13:31:34
  这篇文章通过秋菊这一农村女性的生活经历,展现了她的坚韧、勤劳和牺牲精神,情感真挚动人,社会背景描绘真实,语言朴实流畅。它不仅是对秋菊个人命运的叙述,更是对那个时代农村女性生活状况的深刻反映。通过这篇文章,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农村女性在困境中的不屈不挠和勇于面对的精神,以及她们对家庭和生活的热爱与坚持。
淡淡的云彩
5 楼        文友:乡笛        2025-07-02 15:10:41
  诚谢社长精心修改,精彩留言。问好社长,敬茶!
6 楼        文友:千秋万里        2025-07-02 21:42:15
  秋菊的命运,正是山区农村千万妇女中的一个代表,一个与悲苦命运抗争着的生活强者。文章主人翁命运曲折,文笔叙述生动。
7 楼        文友:阿巧        2025-07-03 11:34:38
  秋菊,一个如菊花一般顽强的女子。她的人生是幸福的,有儿有女,又是不幸的,丈夫早早去世,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妈,付出比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和汗水。但最终苦尽甘来,儿女出息,是对她最好的回报。她不改本色,独立坚强,坚守自己的生活方式,不依赖儿女,活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将幸福具象化。感谢乡笛老师的更精彩分享!祝愿老师创作愉快,夏日安康!
时光安然,岁月静好!
8 楼        文友:乡笛        2025-07-03 13:50:11
  诚谢阿巧老留墨鼓励。向老师问好,敬茶!
9 楼        文友:乡笛        2025-07-03 23:15:00
  诚谢千秋万里老师留言鼓励。向老师问好,敬茶!
共 9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