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文】青龙山寻踪(散文)
青龙山虽然和我的老家离的很近,但是对这里的文化底蕴我却了解的很少。
2025年6月28日,正好赶上青龙山物资交流大会的第一天,受陕西省青龙山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弥宇涛之邀,我随作家协会的一行老师们来到青龙山乡村旅游景区,感受这里厚重的人文历史和风土人情。
青龙山乡村生态旅游景区位于长武县相公镇泾河边的青龙山上,占地约900余亩,在三县交界(长武县、正宁县、宁县)三河交汇(泾河、马莲河、无日天沟河)之处。长宁公路从山旁蜿蜒而过,距离长武县大约15公里,由于山上植被葱茏、绿树成荫,再加上它特殊的地理位置,让这里成为了人们休闲观光、避暑纳凉的好去处。
记得小的时候听大人们说起青龙山,我还以为这山上真的有青龙,后来才知道青龙山每到春夏时节,整个山体郁郁葱葱,碧涛绿浪翻滚,宛如一条腾空跃起的青龙,故而得名。传说清同治年间,为躲避兵灾,村民在青龙山头筑起城堡,东西两侧挖凿窑洞居住,并将东西三面掘成悬崖。在青龙山的“护佑”下,村民们安然无恙,“青龙护佑、百姓得救”的美谈一直在当地流传。
清晨八点,我们乘车抵达景区。由于昨天晚上下了一场雨,天气有点阴沉非常的凉快,景区内一片静谧,此时还没有游客,只看到物资交流会摊点的小贩。新搭戏台的横幅上印着长武县鹏霄艺术团的字样,舞台上不见演员的身影,戏台下面也是空空荡荡的,只有戏台上随风摆动的横幅,似在等待着前来看戏的观众。景区副总经理王洋女士满面笑容地接待了我们。
作为3A级景区的青龙山,郁郁葱葱,生机盎然。蜿蜒的山峰好似一条青龙,盘旋于天地之间,漫步其中,凉爽的气息扑面而来,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清新与野花的芬芳,令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
在王洋女士的带领下,穿过黄土生态文化广场,民俗文化展览园立刻吸引了我们,王洋女士化作专业向导用生动的语言给我们讲解这里的故事。民俗文化馆里包含了剪纸文化,布依文化、农耕文化、泥塑文化、饮食文化、名人文化,每一种文化都有它独特的魅力,王洋女士的讲解让我对这里厚重的文化底蕴有了更深刻的了解。馆内的那些剪纸作品生动形象,飞禽走兽惟妙惟肖,就像活的一样,仿佛下一刻就要从纸上跃然而出;柳毅传书的神话,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牛氏三贤”(牛弘、牛僧孺、牛仙客)清正廉洁、造福百姓的事迹流传至今;精致的泥塑小人,脸上的皱纹、头上的每根发丝、甚至包括每个人脸上喜怒哀乐的神情都刻画得栩栩如生;精美的鞋垫、虎头鞋、五毒肚兜,做工精巧细致,针脚匀称,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驱邪避灾的美好愿望;而簸箕、筛子、手推车等农耕用具,更是勾起了人们对父辈们在黄土地上辛勤劳作的回忆。
沿着一条幽静的小路前行,道路两旁是深邃的沟壑,静谧而幽深。一座土崖出现在眼前,青砖堆砌而成的拱形门洞上方“青龙堡”三个大字苍劲有力。穿过那道沧桑而庄重的门洞,我们便来到了青龙堡。这里,是1926年长武县农民运动的发源地,是先烈们英勇斗争的地方。农民自卫团的遗址,在岁月的洗礼下,依旧保存完好,院子里苍翠的柏树上随风飘扬的红丝带,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那段苦难的岁月。这里也是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彭大将军》的拍摄地。记得1988年拍摄电影的时候,这里淳朴善良的多名村民争先恐后的积极参与拍摄,不仅充当群众演员,还自发地为拍摄组提供马匹、道具,那份热情与支持,令人感动。
青龙堡内,有一座道观叫做青龙观,建于清道光十一年。走进观内,一片宁静祥和,树木丛生,植被苍翠。正面石台阶上,一座古老的庙宇坐北面南,雕梁画柱,高大雄伟。殿内塑有武圣关公、文圣文昌公、药圣孙思邈三圣像,庄严肃穆,令人心生敬畏。这里,是当地百姓每逢初一、十五上香祭祀的地方,不断的香火,寄托着人们的祈愿与信仰。
沿着道观继续前行,天气已经逐渐放晴,一座石柱六角亭子映入眼帘,名曰“龘亭”。“龘亭”寓意群龙聚首,传说青龙山是其中的老大,与回龙山、神龙山齐聚于此。站在“龘亭”之上,视野开阔,蓝天白云、神清气爽。极目远眺,宁县、正宁县、彬县尽收眼底;俯瞰山下,绿树成荫,层林叠嶂,沟壑交错,梁峁耸立,一条蜿蜒的小道通向杨家沟村,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走出青龙堡,游乐园内又是一番别样的景象。托马斯小火车带你缓缓穿梭在绿草丛生的园内,闻着花香,听着鸟儿鸣叫,让人尽情感受休闲院落与林间寒舍别墅的独特韵味,沉浸式体验这里的风土人情;旋转木马在绚丽灯光与浪漫音乐的映衬下,就像进入了一个梦幻的童话世界,坐上它,仿佛返老归童,回到了欢乐的童年;我们同行的几位老师登上彩虹滑道,在风驰电掣般的速度中感受惊险与刺激,虽然心里十分紧张和不安,但是最终还是平安抵达终点;网红桥、碰碰车、勇攀高峰、坑爹过山车、熊猫蹦床等游乐项目精彩纷呈,给疲惫的心灵带来无尽的欢乐与放松。
在青龙山大中小学生教育基地,设有真实的生活场景,游客们可以带着孩子一同体验做饭的乐趣,感受劳动的快乐与和喜悦。园内的宾馆干净舒适,安静凉爽,是避暑度假的理想之所,在这里度过炎热的夏天,绝对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
不知不觉,已经至中午十二点。物资交流大会上,人也逐渐多了起来,各种时令水果摊、日用品摊、小孩玩具摊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虽然天气炎热,但是戏台下却早已坐满了候场的男女老少,大家有的打着遮阳伞,有的带着草帽,说着,笑着,满怀期待,等待着精彩节目的上演。
人间四季,唯有美食不可辜负。美食街这边铁板鱿鱼在铁板上滋滋作响,香气四溢;内酥外黄的烤鸡腿,让人垂涎三尺;凉皮、肉夹馍,红红的辣子油刺激着味蕾;酥脆香甜的油糕,一口咬下去,满是家的味道,勾起了人们心灵深处的乡愁。
王洋女士介绍说:青龙山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于2019年成功注册了商标“戎远青龙山”,并推出了石磨面粉、五谷杂粮、木耳、香菇、辣椒面、土鸡蛋、核桃、红枣等特色农副产品。这些产品经过精心挑选、加工与包装,通过线上、线下同步销售的模式,将青龙山的特色与美味传递给更多的人。
青龙山,这片美丽神奇的土地,不仅有着迷人的自然风光,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历史沧桑。现在这里已成为“陕西省第五批大、中、小学生教育研学基地”,未来,也必将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探寻它的美,感受它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