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文】因为深深喜爱(散文)
最近这几天,我得到了几本我自以为很好的书。对我来说,既是一次意外,也收获了很多惊喜。几本能够穿透心灵与灵魂对话的好书,在我内心里,胜过人世间所有的美味佳肴。
2025年6月23日,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清晨我在神木市锦界镇燕子楼从梦中醒来,满心欢喜地看着手机里我们金色大地文学社昨天在包头鼎盛云天大酒店举办诗会的图片和视频,内心充满了感恩和温馨。和我一起住在燕子楼里的李云江老师这次从东北能够赶过来参加我们在包头举办的诗会,真是一波三折,难能可贵。最初,我早早就和李云江老师约定,不管路程有多远,不管其他老师来不来,您一定要来。李云江老师是个很守信用的人,他答应的事情基本上都是板上钉钉,确定无疑。到了今年5月份,我和陈美霞老师、姜秀兰老师、李秀丽老师、微微语老师与刘德海老师决定把诗会日期定在6月21日之后,我第一时间通知了远在东北吉林梅河口的张咏霖老师和李云江老师。他们两位都非常坚定地表示,一定大力支持,必须来参加。可是到了6月十几日的时候,张咏霖老师又说,最近正在抓紧出版一本《二十位作家散文集》,估计来不了啦。李云江老师给我发来一个截图,说是6月20日必须赶到山东济南参加一个紧急会议,只怕也参加不了诗会啦。我的心中虽然有些失望,但依然故作无所谓地说,您们都先忙自己的事情,有机会了以后再参加。在我心里,我就想着,他们不能来参加,对我来说,是一种缺憾。因为我是一个追求完美主义者,生活中很多事情总是用悲观的眼光看问题。我也常常这样宽慰自己,唐僧师徒四人历尽九九八十一难,取来的经书都要被毁损几页,世界上哪有完美的事情。这样想想,心里就稍微舒畅了一些,但由于缺少东北几位重要作家,我内心终究还是有些纠结,难以化解。
到了6月20日清早,我和刘德海老师一起从神木市锦界镇开车前往包头。本来是刘德海开车比我技术要好,可是就在早上九点左右,李云江老师就从山东济南打来电话,说山东会议已经结束,尽量从山东济南赶往包头参加诗会。我心头一阵狂喜,急忙让刘德海给李云江老师订票。于是就由我继续开车。刘德海搜索了半天,说目前最佳路线是从济南西站赶往北京南站,然后再从北京南站赶往包头。李云江老师也说这是最佳路线,谁知等到李云江老师到了北京南站,却没有当天赶往包头的车票。几经商量,李云江老师又从北京南站乘坐49分钟的地铁,赶往清河车站。到了清河车站,还是没有当天赶往包头的车票。李云江老师又从清河车站坐火车赶往张家口车站。到了张家口车站,才算买到了当天开往包头的火车票,不过需要到晚上十点半才能到达包头车站。我们说不管几点到,我们都去接您。当天下午我们已经在鼎盛云天招待来自远方的朋友喝了一场酒。晚上九点多,我们又乘坐出租车去接李云江老师,回到鼎盛云天大酒店,我们又为李云江老师接风,点了一些菜和烧烤,喝了两瓶酒。
6月21日的诗会,由于各方面准备充分,取得了圆满成功。第二天,李云江老师说要急着赶回东北。我们好不容易见一面,而且李云江老师是第一次来西北,怎么能够让他匆匆而来,匆匆而去?我和刘德海老师就极力挽留他。我给他安排的计划如下:第二天早上先去拜会姜姐,吃早饭,然后去赛罕塔拉大草原。去过草原之后,去黄河谣生态文化区,然后开车回神木锦界镇,在锦界镇招待他。第三天和第四天,计划每天游览两个地方,第三天是去杨家城遗址和二郎山,第四天去九龙山和神木石峁遗址和高家堡。
谁知由于李云江老师东北老家有一位朋友刘兴盛老师一天打几个电话,催着李云江老师早点回东北。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我和刘德海老师带着李云江老师于6月23日清晨赶往神木市杨家城遗址。那是西北高原一座很大的山啊。由于头一天刘德海老师饮酒过多,我安排他在杨家城遗址半山坡一个凉亭上休息。我陪着李云江爬山游览了杨家城遗址的所有景点。中午11点多刘德海就打电话催着说已经把饭店安排好了,等我们转完已经接近中午12点了。我急忙开车带着李云江老师和刘德海老师赶往神木市陕西菜园子饭店,那里已经有两位河南朋友等了我们一个多小时。酒桌上几位朋友推杯换盏,谈笑风生。每个人又喝了六两多,刚刚有些清醒的刘德海又喝多了。告别了两位河南朋友,时间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我带着李云江老师和刘德海又赶往二郎山风景区,一路上刘德海说着醉话,我让他在停车的地方休息。我和李云江老师又登上了二郎山。二郎山原来并不收门票,现在也开始收门票,我们的门票是王霞老师给我们提前找好的,二郎山四张,石峁遗址四张,为的就是要招待张咏霖老师和李云江老师,加上我和刘德海陪同。由于下午还要赶往高家堡和石峁遗址,所以我和李云江老师登上二郎山只用了一个半小时。等我们下山的时候,已经将近四点了。这时候刘德海老师酒还没有醒,躺在车里呼呼大睡。我叫醒他以后,我们就开车往神木石峁遗址方向前进。在路过锦界镇刘德海住处的时候,他由于醉酒,下车去休息了。
我计划带着李云江老师转完石峁遗址和高家堡大约七点左右,就安排了一个饭店,召集了几位单位的朋友为李云江老师接风。
一路急急匆匆,到了石峁遗址山下,由于我手机没有充电,就把手机放在一家老板娘那里充电,我说回来给她几块钱,老板娘非常厚道,说不要钱。我们开车登上石峁遗址。
等我们赶到石峁遗址山顶的时候,时间已经是将近六点了。石峁遗址的大门已经关上,我和李云江与两位保安沟通,说我们都是从东北赶过来的,明天早上就要回东北,今天千里迢迢专门赶过来看一下石峁遗址。两位保安让我们给文旅局工作人员打电话,却没有他们的电话,墙上有几个电话都是举报或者投诉电话,我们也不敢打。我就问,他们的领导是谁,能不能联系一下。他们说后边有一位领导在吃饭,让我们稍微等一会儿。我就央求保安去通报一声。不一会儿,保安回来了,说这位领导发话了,让他们给我们开门放行。我和李云江老师喜不自胜,一边说着感谢的话,一边就走进了石峁遗址。
凭着我来过几次石峁遗址的点滴知识,我一边给李云江老师讲解一边游览,大约过了几分钟,从大门口走进来一位女孩。我们以为是时间晚了,可能他们要关大门。谁知女孩走近我们以后,问我们需要不需要讲解一下。我们想到现在旅游区很多讲解员,都是收费的,就问女孩讲解一下多少钱。女孩微微一笑,说我们是石峁遗址管理处的,讲解不要钱是免费的。我们当然大喜过望,就很高兴地与女孩一起,一边游览一边听女孩讲解。她讲得非常认真而且敬业,对自己掌握的资料非常熟悉,而且带着自己的思想。女孩讲解的另一个特征是没有华丽的语言,而是非常真诚地善于与游客推心置腹地交流。
我们问女孩的名字,她说叫她小冯就可以了。女孩讲解完以后,给我们留下一段时间继续游览。我就给李云江老师说,咱们必须给女孩和管理处写一封感谢信。李云江老师非常爽快地同意了。我们走出石峁遗址大门,来到管理处大门里,这时候我们看见小冯和另外一个女孩跟着一位领导已经在热情地接待我们。我表达了我们要写感谢信的意图。那位女领导看上去非常具有书卷气,长发飘飘,特别年轻,热情大方,而且端庄贤惠,待人接物非常有气质有修养,在我给他们写感谢信的时候,这位女领导和小冯给我们拿来瓶装水,并给我们放映石峁遗址宣传片。当我说到我看过一本书叫作《石峁遗址之石破天惊》的时候,这位女领导非常淡定地说:“那是我写的。”这句话,声音不高,我和李云江听了竟然惊掉了下巴。眼前这位气质优雅的美女竟然就是作者,而且还是单位领导!这位才女就是杨瑞女士。她已经写了很多文章,出版了好几套书。她给我们赠送了一套她主编的《神木》共六本,又给我们赠送了一本她的《石峁遗址的二十四节气》和《我喜欢故乡本来的样子》,我们两个贪心不足,一直问还有没有。杨瑞女士说,实在抱歉。杨瑞女士和我们总共交流只有几分钟的时间,但她说话非常有真情有内涵,而且做人真诚热情大气有爱心和情怀。第一她说她已经在石峁遗址工作了十二年之久,说明她有追求有坚守;第二她表达了对我们的关爱和敬意;第三她对她的手下小冯等非常有爱心,鼓励冯歆迪(小冯)要有信心,不要自卑。
其实杨瑞女士的几部书我都非常喜爱,但是李云江老师在跟前,也不能独占,所以我拿了一部《神木》六卷本和一本《我喜欢故乡本来的样子》,让李云江老师拿了一本《石峁遗址的二十四节气》。
在石峁遗址已经关门的情况下,我们不仅参观了石峁遗址,而且得到了女孩冯歆迪的认真讲解,并且结识了才女杨瑞女士,更为让我们感到意外而且惊喜的是得到了杨瑞女士亲笔签名的书。我把这些书视为珍宝,爱不释手。
送走了李云江老师之后,我回到单位,急忙打开连着看了几篇杨瑞女士的作品,不仅心里充满敬意,而且对这次奇遇也充满感恩。李云江老师也打来电话,我们一起交流着我们的读书心得。我们都对这次能够得到杨瑞女士的书籍而兴奋高兴而且幸福。
读一部作品,很多时候并不是仅仅欣赏文字,更多的时候是心灵的交流,是灵魂的碰撞。读的心里激荡的浪花,感受的是人格的魅力和人品的力量。
因为深深喜爱杨瑞女士的作品,我又从网上购买了杨瑞的两部作品,一部是《石峁遗址之石破天惊》,一部是《石峁遗址的二十四节气》。我还给杨瑞女士和女孩冯歆迪分别寄去了两本我自己写的书,估计着两天就会寄到石峁遗址。读着杨瑞才女的书,我仿佛看到在石峁遗址的苍茫山峰间,行走着一位长发飘飘、玉树临风的女子,虽然孤寂,但执着;虽然独行独立,却神采飞扬、熠熠生辉。这位女子虽然生活在神木,但她却恰如来自云端。她是石峁遗址的一面彩旗,更是石峁遗址的一位美丽天使。
再次感谢社长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