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见证】【宁静】歌声里飞出的记忆(散文)

精品 【江山·见证】【宁静】歌声里飞出的记忆(散文)


作者:小猪她爸 探花,12942.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23发表时间:2025-07-03 08:42:53
摘要:啊,亲爱的朋友们,愿我们自豪地举起杯,挺胸膛,笑扬眉,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江山·见证】【宁静】歌声里飞出的记忆(散文)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人们对一个年龄段的人群冠以70后、80后的称谓,简洁明了,一目了然。按照这种身份认同的逻辑,像我这样出生于一九六三年的人,可以自称或是被他人称作60后。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我们这代人,还有一个高大上的时代身份认同: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这一身份认同并非来自官方,而是缘起一首青春励志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歌曲创作于一九八〇年,由张枚同作词,谷建芬作曲。这首歌以明快的旋律和充满朝气的歌词,契合改革开放初期活力焕发的现实,展现了当时代年轻群体的精神面貌,成为一代人铭记在心的集体记忆。
   歌词以第一人称视角,表达了“八十年代新一辈”青年对未来的憧憬和责任感,强调青春与奉献精神,呼唤青年投身“四个现代化”建设之中,摆脱了空洞的政治口号,透着一股亲切劲。谷建芬老师的谱曲也更具人情味的表达,以明快欢乐为主基调,融合了流行音乐的元素,朗朗上口,易于传唱。在惹人醉的春光里,定位了八十年代新一辈责任和使命:
   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
   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
   花儿香,鸟儿鸣,春光惹人醉,
   欢歌笑语绕着彩云飞。
   啊,亲爱的朋友们,
   美妙的春光属于谁?
   属于我,属于你,
   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
   那么如何定义“八十年代新一辈”的群体范围呢?那就是一九八〇年以后,到一九九〇为止,这个期间上大学读书的、到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从事个体工商业的人群,而这个年龄段,恰好是60后为主体。我是一九六三年出生,一九八一年高中毕业,一九八二年参加工作,典型的“八十年代新一辈”。
   我们这些“新一辈”人群,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后最幸福的一代人。我们没有挨饿,成功地“躲”过“三年自然灾害”。所谓“三年自然灾害”,也叫“三年困难时期”,是指一九五九年至一九六一年由于大跃进运动以及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导致全国性粮食和副食品短缺的危机。我们后来听大人说,当时没粮食吃,只能吃野菜、树皮,把山上的树皮都扒光了。当经济开始向好的时候,我们出生了,虽然大米、白面还是限量的,但不会再面对树皮、野菜了。正因为如此,一九六三年创下了人口增长的高峰值。我从小学到高中,每个年级都是十四五个班级,每个班级都是五十多人,课间操那才叫蔚为壮观。一到暑假,大街小巷都是孩子们嬉闹玩耍的身影,踢毽、跳方、捕蜻蜓、捉知了、斗蟋蟀……
   我们赶上了“文革”,但因为年龄太小,没有被玷污幼小的心灵。相反,我们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肃清流毒的过程中,在“伤痕文学”的现实批判中,认清了十年浩劫的危害。我印象极为深刻的电影是张瑜主演的《小街》,这部一九八一年上映的电影,倾情讲述了那个特殊时期两个青年人纯洁美好的爱情和催人泪下的遭遇。我也喜欢朱时茂和丛珊主演的电影《牧马人》,这是根据作家张贤亮的小说《灵与肉》改编的,于一九八二年上映。我们上学时,接触到的第一本爱情小说是手抄本《第二次握手》,大家都抄到塑料皮的日记本中,我字写得太烂,所以只读不抄。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那个时候诞生了一大批令人难忘的文学作品,《风雪茫茫夜》《伤痕》《爬满青藤的木屋》《麂山之谜》等等,这对于我一个喜欢读课外书的学生,真是丰盛的文化大餐。我今天还能涂鸦一些文字,大概也与这个时候读了许多好书有关吧。
   最令我们这代人开心的是,始于一九六八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于一九七八年戛然而止,我们不用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了。想想也是,我们是“八十年代的新一辈”嘛,肩负着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任,当然不必去田地里“修理”地球了。
   随后,我们就进入一个“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教育大发展年代,赶上了恢复高中、高考的政策变化。我没考上大学,但我的同学清华、北大都有,而且我们是“文革”以后,第一批国家认可的高中学历。这个学历在如今本科录取率已经达到45%,每年毕业的研究生近百万的情形下,不值得一提。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却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和稀缺性。难怪有人说,当年考上高中、中专的,不亚于如今考取普通大学的研究生或者一般的重点大学。
   我们赶上了职业教育最火的年景。当时国家正在大力建设“四个”现代化,提倡干部队伍“知识化”“专业化”,迫切需要各类人才,为解决高等教育不足的问题,采取各种方式推广成人教育,广播电视大学、成人自学考试等,犹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那个时候,稍有上进心的人都奔着“电大”、函授大学去了,读书学习,圆一个大学梦,拿到一纸文凭。
   我家不远处就是中山公园。夏季的清晨,公园里除了清脆的鸟鸣,就是轻轻的背书声。亭阁上,树林中,都是读书的身影,而且还都是上了点年纪的青年人,有的已经是孩子爸妈了。那时读书真的是蔚然成风,只为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
   在就业方面,我们没有承受太大的压力。大连作为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众多,只要不是过分挑剔,基本都可以进工厂做工。我当时就是通过招工考试,进入大连玻璃厂工作。我的发小,分别在机车厂、化工厂、录音机厂等企业工作。考上大学的同学,毕业后国家包分配,纷纷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
   自谋职业也是一种就业途径。那时,已经开始有个体工商户了,经商做买卖成为一种生活选择。邻居二姐夫就利用裁缝手艺,干起一家裁缝店。当时,人们很少买成衣,大多是买来布料交给裁缝店加工,满街都是喇叭裤、鸡腿裤、格子衫。也有人开起服装店,从广州等地倒腾服装加价销售,最流行的就是“港衫”,现在叫做T恤。穿“港衫”时,总是把下摆塞到裤子里,这一穿衣习惯保持了一辈子。夏天的时候,到街头看看,把T恤下摆塞到裤子里的,差不多都是“八十年代新一辈”的老年态,像夏来花开、秋去叶落一样不曾改变。
   一种习惯的养成,其实就是内心最渴望的目标实现后的一种不舍。这就像我们小时候用蓝色油笔在手腕上画手表一样,表达的是对拥有一块手表的强烈意愿。当这一意愿在八十年代后期得以实现的时候,手腕上戴一块石英手表是我们这代人的标配,而且把这一习惯带入花甲之年里。裤兜里揣着手机,手机上有时间显示,开车时仪表盘上有时钟,都不看。仍然固执地抬起手腕,看一眼手表。眼前仿佛看见手腕上画着手表的我们,玩着玩着忽然担心玩过点,便站在马路边,礼貌地问过往路人:“叔叔,几点了?”
   科技改变生活,是我们这代人最深刻的体会。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一九七八年三月全国科学大会上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其后,又补充完善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打这以后,一些代表着科技进步的产品走进我们的生活。双卡四喇叭录音机成为八十年代最时髦的家用电器,年轻人结婚时以录音机取代了老一辈“四大件”之一的收音机。最酷的是后来出产的便携式录音机,巴掌大小,小巧轻便。插上耳机听歌,磁带一面播放完,轻轻一按,将录音带转过来,再听另一面,很是潇洒。
   后来,有了录像机,可以自己在家看电影、听歌了。但录像机寿命不长,很快就被DVD机取代了。之后,以“任天堂”为代表的游戏机,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没玩过“魂斗罗”“超级玛丽”的60后,恐怕不多。在通讯设备方面,我们经历了BP机、大哥大、天地通、小灵通、手机、智能手机,可以说见证了移动通讯全链条的发展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学会了操作电脑,学会了使用互联网,学会了驾驶汽车……
   我们这一代人,尤其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出生的人,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见证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社会进步与发展。不单是物质生活的巨大变化,也亲身感受到体制机制以及思想认知等方面的改变。一九八二年,我刚参加工作,就赶上了全国上下打破“大锅饭”的热潮,国企开始改变“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状,计件工资、奖金成为工资收入的一部分,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会觉得奖金不该是天经地义的吗?但这事搁在我的父辈或是50后哥哥姐姐们的身上,在八十年代之前他们真不知道奖金为何物。
   ……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一代人有一代人奔波的路途。如今“八十年代的新一辈”中,有一半的人年龄超过了六十岁,迈入退休人员的行列,另一半人再有最长五年的时间也将退休。经历了风风雨雨,见过云销雨霁,彩虹长贯,在这个年龄回首往事,心潮澎湃,百感交集。按照《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歌曲中的设问:“为祖国,为‘四化’,流过多少汗?”可能我们不好量化,也没必要自诩自傲。但对于下一问:“回首往事心中可有愧?”我们可以坦然地说,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来吧,曾经年轻的“新一辈”,让我们大声地唱起来:啊,亲爱的朋友们,愿我们自豪地举起杯,挺胸膛,笑扬眉,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附《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歌词:
   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
   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
   花儿香,鸟儿鸣,春光惹人醉,
   欢歌笑语绕着彩云飞。
   啊,亲爱的朋友们,
   美妙的春光属于谁?
   属于我,属于你,
   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再过二十年我们重相会,
   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
   天也新,地也新,春光更明媚,
   城市乡村处处增光辉。
   啊,亲爱的朋友们,
   创造这奇迹要靠谁?
   要靠我,要靠你,
   要靠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但愿到那时我们再相会,
   举杯赞英雄,光荣属于谁,
   为祖国,为“四化”,流过多少汗?
   回首往事心中可有愧?
   啊,亲爱的朋友们,
   愿我们自豪地举起杯,
   挺胸膛,笑扬眉,
   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啊,亲爱的朋友们,
   愿我们自豪地举起杯,
   挺胸膛,笑扬眉,
   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共 392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文章讲述了60后,也就是“八十年代新一辈”的故事。这一代人因一首名为《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的歌曲而有了自己的时代标签。他们出生在新中国成立后,没有经历饥饿,躲过了三年自然灾害,成长在文革后期,见证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他们享受了教育的发展,赶上了高考恢复,有的进入大学,有的进入工厂,还有的选择了个体经营。这一代人经历了科技的飞速发展,从录音机到智能手机,从BP机到互联网,他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他们大多已经退休,回忆过去,他们为国家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感到自豪无愧。文章最后以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的歌词作为结尾,表达了这一代人的情感和精神面貌。感谢赐稿宁静,问好夏安。【编辑:开心的秋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50703001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开心的秋蝉        2025-07-03 08:47:39
  文章以《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的歌词作为结尾,表达了这一代人的集体记忆和情感。
回复1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7-03 09:54:22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一代人有一代人奔波的路途。我们这一代人赶上了好时代,可以说从高中毕业就一直伴随改革开放成长。
2 楼        文友:浩渺若尘        2025-07-03 09:50:07
  感谢赐稿宁静社团,期待精彩继续。佳作欣赏,已向精品审核组申报!
浩渺若尘
回复2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7-03 09:54:47
  谢谢社团鼓励。
3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7-03 09:52:53
  感谢开心的秋蝉老师精心编按,祝好!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4 楼        文友:千里寻梅        2025-07-04 15:23:54
  很多内容引起我的共鸣,谢谢老师的回忆。
回复4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5-07-04 18:17:10
  感谢老师鼓励,一代人的集体回忆,呵呵。祝好。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