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星文学 >> 短篇 >> 微型小说 >> 【星星】支教(微型小说)

精品 【星星】支教(微型小说)


作者:庆林沟叟 白丁,23.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11发表时间:2025-07-03 10:37:23
摘要:本次一次正常的工作安排,却让人对现行教育体制有所思考。原创首发

开学之际,边城镇初级中学几名老师聚在一起瞎聊。
   “你们听说没有,小张老师今年得去边塘村小支教了。”说话的是数学王老师,脸上充满的羡慕之色。
   “不会吧,小张在学校表现并不出色,校长不是在会上强调,想到村小支教,评职称,必须是学校优秀的老师哇。”语文侯老师对王老师的说法有些质疑。
   “听说,去年县教育局下了学校到县城的援教名额,老师们都不愿去,小张自告奋勇去援教,校长答应了他今年去支教请求。”历史老师吴老师有理有据地说。
   小张是边城镇初级中学唯一的美术老师,为人谦和,业务能力强。师范大学美术专业本科毕业后,以特岗的身份边远乡镇工作三年时间,托人找关系调入了边城镇初级中学。小伙子到学校后,本想在教学过程中展现自身的特长,可现实却给他致命一击。学校紧扣“初升高”制定考核评价机制,所任“副课”得不到学校重视和应有的尊重,无法入列“优秀教师”的评选。虽说工作时间已达十五年之久,援教三次,但职称无法得以落实晋升。他心生怨气,曾多次手持教育部文件,请求学校对“面向学生全面发展”作出合理解释,学校却以升考科目大局为重委婉拒之。让他从最初的踌躇满志、雄心勃勃,到现在得过且过的“躺平”思想改变。
   边城镇原本只有近三万人口,辖22村一个居委会。在八十年代,全镇共有大小不一二十余所学校。九十年代,随着外出打工的盛行,部分农人的经济由“拮据”向“殷实”转变,逐步搬离村寨。特别是近年来,小城镇的发展,异地移民的搬迁,山村日益没落,原本兴旺的山村小学逐步成为了“麻雀学校”。好在为了保障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原本按照师生比配备教师人数改为以班级数匹配教师,使得尚存的几所“麻雀学校”均有十余名教师任教。由于工作任务轻,教育主管部门督查不够到位,逐渐成为“躺平”教师们的首选之地。随着教师职称评聘支教成为必备条件后,每年申请的人数增多,学校不得不出台制度,年终考核为“优秀”者方有支教的资格。
   这种竞争可从小张向校长自荐去县城援教的情景可见一斑。
   援教与支教不同,支教是在村小,援教是在县城学校,支教大家踊跃申请,援教却是划分名额要求学校完成任务。
   “校长,上次你找我谈话,是我没考虑成熟,现在我郑重提出申请,去援教可以吗?”小张开门见山地说。
   话说,近几天校长为了完成县城的援教计划名额,召开了几次校委会,没有定下名额。其原因是一是想保证学校的稳步发展,努力留下优秀教师供学校使用;二是排来排去,剩下的人员已经援教过了,直接安排,觉得不够民主,找老师谈心,大家又不愿意再去,导致援教名单迟迟未能落实。
   “怎么不同意呢?”校长连声道。
   “我援教回来,能去村小支教吗?”小张提出请求。
   “你不知道,村小支教要考核吗?”校长有些气愤,他不敢相信小张竟会用援教来向自己提要求。
   “对不起。”小张弱弱地说了一句,便准备转身离开。
   “唉,现在年轻人咋了”校长自语道,手掌向外一挥,做了一个离别的手势。
   那一年,小张再次去了县城援教。今年开学,学校下发了支教文件里,小张赫然在列。
   送教那天,校长送支教老师到校。校长临别之时,校长对小张由衷地说:“村小不是避风港,应着眼未来,开启心灵的新天地。”
   小张望着校长,心有所思……
  

共 133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微型小说《支教》以乡村教育生态为背景,通过美术教师小张的支教经历,展现了教育体制中的多重矛盾。通过"支教需评优"与"援教无人去"的对比,揭露职称评审制度异化现象。小张用"曲线救国"策略争取支教资格的情节,与现实中教师为评职称被迫下乡的困境形成互文。"麻雀学校"沦为"躺平首选"的设定,精准呈现乡村教育空心化趋势。校长临别赠言的双关性——既是告诫也是自省,为开放式结尾埋下伏笔。将美术教师的边缘处境与"初升高"考核机制对立,折射素质教育在基层的实施困境。教师交流制度从"强制摊派"到"激烈竞争"的转变,反映城镇化进程中的教育资源配置矛盾。好文推荐欣赏!【编辑:燕双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50706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燕双鹰        2025-07-03 10:38:17
  感谢作者赐稿星星,问好作者,期待更多作品。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诗情画意,悦读人生!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