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丁香·最美)放飞美好时光(散文)

编辑推荐 (丁香·最美)放飞美好时光(散文)


作者:蒋文斌 布衣,140.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89发表时间:2025-07-03 17:00:24
摘要:令人欣喜的是,这种状况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积极果断的措施,此后禁止捕捞,同时要求科学喷洒农药,尽量减少了农药的二次污染,经过这样长期的管控,现在的泥鳅、黄鳝、青蛙等鱼类、益虫得到了有效恢复,生态得到了基本平衡。

(丁香·最美)放飞美好时光(散文) 最近家里买回的黄鳝,细得就像是一根根“黄线”,我猜想如今的野生黄鳝和泥鳅被人捉得,被农药毒死得差不多灭迹了,细小了且不说,关键还是人工养殖的。味道就更没有儿时吃过的那种肥嫩和鲜美。此时,那段快乐而美好的往事就像一条条黄鳝、泥鳅一样在我面前游动……
     记得二十年前,春末夏初之际。那时水田还没插上秧苗。无大风天气好的晚上,我和大妹就乘着月色,把着煤油灯,拿把鱼叉,还带着竹篓及自制的竹夹,出来叉泥鳅、夹黄鳝。
     那时,星星点点的叉鱼的煤油灯火,四处不断地游动,时近时远,时上时下,与皎洁的月光浑成一色。芬芳的泥土味夹杂着此起彼伏的蛙声、夜虫的对话声,风儿也来作伴,就像一曲田园交响乐,时而低沉悱恻,时而高亢激昂。这样的夜晚,是多么的惬意和令人神往!
     别以为黄鳝和泥鳅很笨,其实它们都是很有灵性的。自然的风声、风吹动水的声音以及蛙声都不会惊动它们,但一旦有人为的响声,它们大凡立马反应过来,意识到危险的来临,迅速逃避。同时它们还很会伪装。泥鳅因为身体短,体积小,有时躲在稻草兜里或者在风吹水动于杂碎物旁,像小姑娘一样天真地荡秋千;有的似醉非醉,似睡非睡;有的两三条好像在打情骂俏互相调口味。而黄鳝呢,长短粗细得当,身段很好,有的像缠着小树枝聊天;有的像大姑娘装淑女傍着一根杂草,随着一起一伏的水波在唱着《绿岛小夜曲》;有的像圆玉环弯曲着;有的像波浪型的随着水波一摇一摆,好像在卖弄什么……总之,它们的形状千奇百怪。特别是水深、水浊、水面波动时就更难分辨和发现它们。
     记得以前没有用夹子,而用叉子叉黄鳝时,经常会闹出这样的笑话:即黄鳝被鱼叉叉住时,因为剧烈疼痛或像与其情人生离死别或像与其骨肉分离,它们总是做垂死挣扎,全身死死缠住叉子不放,大妹要花好长的时间才能把它慢慢地捉下来。有时本身马上发现了另一条泥鳅,但由于耽误的时间比较多,难免会弄出点响声,以至使现有的目标逃走。有时好不容易“扯”下刚准备放进竹篓时,不小心咕噜一声,那个可恨的家伙掉进水里逃走了。大妹因此遭了我不知多少骂!我总怨她笨手笨脚,不会做事。由此,我以后叫她出来帮忙也不知讲了多少好话,作了多少检讨!
     由于当时一般的家庭不会煮黄鳝,又因肉质比泥鳅硬,所以吃黄鳝的比较少,因此泥鳅比黄鳝好卖,价钱也比黄鳝贵得多,另一方面,那时的农药化肥用得少,污染少,水质好,不用说,黄鳝就更加多了。我们当时有个标准,非大拇指的黄鳝不要,放生;比小拇指小的泥鳅也不要。还有好多的小鱼,一般无暇顾及。那时的黄鳝,平均每一两步就有,多的时候一平米内有六七条的。如果把夹黄鳝的标准降低到无名指大小,我想不出一个时辰,一般的水桶就装满了。
     诚然,我们往往听到出来叉鱼的同伴在不远处这样叫:快过来,我的竹篓装不下去了,这里还有好多黄鳝呢!我们答应马上过去……如果碰见其他的同伴,就互相打个招呼或交流一下叉鱼的经验,然后各自避开……
      有趣的是,记得有一次,刚去过的水田,等不了多久返回来又有好多的泥鳅和黄鳝。突然,我们看到一条一斤左右的大黄鳝,由于它的力气太大,以至竹夹刚夹起来还没放进竹篓,就挣扎着逃走了,这样反复了数次,在水田里也就追了几圈,直到它多处受伤,精疲力尽,总算把它捉住了。还好,由于它的体形太大一时难以钻到湿泥里,否则早就逃之夭夭了。那时自己也累得像条吐出舌头喘气的小狗狗一样坐在水里,不过能抓到这么个“庞然大物”,高兴得就像小狗狗抢到了自己最喜欢吃的骨头。
     记得还有一次,刚出去时还没刮风,可刚到田边就吹起了比较大的风,煤油灯点了就灭,灭了又点,不小心大妹把煤油倒去了一大半!这可怎么办呢,我们开始出来还满怀信心和希望,在双亲面前承诺一定要满载而归的,如今不但空空如也,而且还白白浪费了这么多煤油,肯定会遭骂的!还真是天无绝人之路,我们正在为难时,就听到“哗啦”一声水响,这时风不知什么时候小了些,大妹匆忙将煤油灯点燃,我们定睛一看,这不是自家养鱼的田吗?一条一斤多的草鱼在水浅的地方游来游去,我们索性把它叉了上来。我们估计当晚的风不可能完全停下来,就一不做二不休,马上就叉了第二条草鱼。我当时想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亲爱的、可怜的草鱼啊,实在对不起了嗷。看到这里,可能有些同志不禁怀疑,你说假话了吧,这不是你的田吧;就算是你的田,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难免下次碰到这种情况,不在别人的养鱼田里叉鱼!天地良心,日月可鉴,我可以对天发誓!我们当时年轻,思想单纯得像刚出生的小麻雀,是绝不会干那种见不得日月的事的!
     回到家后,风还没停下来。父母问我们这两条鱼从哪里弄来的,我们说是在水沟里捉到的。他们接着就表扬了我们,说在这种恶劣环境下我们还能做出如此意想不到的成绩,真是可喜可贺!马上有奖励我们每人一个大大的霉豆腐!以至我那晚做了一个梦,梦见深夜十一点左右,四周的灯火逐渐零落,星月之光却愈显得明亮,蛙叫虫鸣少了原来的激情,变得有些懒洋洋的,除了个别的青蛙好像意犹未尽,互诉衷肠外,田野也似乎显得更加安静。在这美好的夜色里,竹篓装不下去时,我总后悔没多带一个来备用,但还是怀着既满足又不知足的心情踏着朦胧的月色回家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原来不太喜欢吃的黄鳝,现在变成了大家的偏爱,而泥鳅呢,恰恰相反。同时,随着经济的好转,利用煤油灯叉鱼的历史早就结束了。后来改用了打鱼机,光源用应急灯。这种“设备”可比以前科学和高级多了,效率也提高了几倍。它们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管刮风小雨,不论白天黑夜,都可以出来“操作”。并且打鱼人把它们及它们的儿辈、孙子辈几乎一个不留地弄走;而我们那时总留些年轻的细小的黄鳝和泥鳅让它们谈情说爱结婚生子。不由说,泥鳅和黄鳝数量减少的速度成倍加快。又加上后来农药化肥的大量喷施,现在的泥鳅和黄鳝几近绝迹!
   令人欣喜的是,这种状况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积极果断的措施,此后禁止捕捞,同时要求科学喷洒农药,尽量减少了农药的二次污染,经过这样长期的管控,现在的泥鳅、黄鳝、青蛙等鱼类、益虫得到了有效恢复,生态得到了基本平衡。
     二十多年转眼过去,多少个梦里,丝丝凉风送来浓浓的田园气息,叉鱼的镜头反复显现,兴奋之情难以言表,禁不住怀念那时明时暗的煤油灯火,怀念那此起彼伏的蛙叫虫鸣,怀念那如歌如梦的夜色,更怀念那弥足珍贵的兄妹之情……

共 259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怀旧散文,作者叙事清晰,感情充沛,饱蘸浓墨地描写了儿时叉泥鳅、捉黄鳝的经历与童趣,也是南方人儿时生活的缩影。在谈到细节时,“ 记得以前没有用夹子,而用叉子叉黄鳝时,经常会闹出这样的笑话:即黄鳝被鱼叉叉住时,因为剧烈疼痛或像与其情人生离死别或像与其骨肉分离,它们总是做垂死挣扎,全身死死缠住叉子不放,大妹要花好长的时间才能把它慢慢地捉下来。有时本身马上发现了另一条泥鳅,但由于耽误的时间比较多,难免会弄出点响声,以至使现有的目标逃走。有时好不容易“扯”下刚准备放进竹篓时,不小心咕噜一声,那个可恨的家伙掉进水里逃走了”。在描述过程中,对泥鳅、黄鳝的灵性活灵活现,对它的生存本能及渴望生存的本性更是描写得淋漓尽致。“ 别以为黄鳝和泥鳅很笨,其实它们都是很有灵性的。自然的风声、风吹动水的声音以及蛙声都不会惊动它们,但一旦有人为的响声,它们大凡立马反应过来,意识到危险的来临,迅速逃避”。文章代入感很强,比喻色调突击,令人入胜,有嗳不释手之感,探个究竟。“同时它们还很会伪装。泥鳅因为身体短,体积小,有时躲在稻草兜里或者在风吹水动于杂碎物旁,像小姑娘一样天真地荡秋千;有的似醉非醉,似睡非睡;有的两三条好像在打情骂俏互相调口味。而黄鳝呢,长短粗细得当,身段很好,有的像缠着小树枝聊天;有的像大姑娘装淑女傍着一根杂草,随着一起一伏的水波在唱着《绿岛小夜曲》;有的像圆玉环弯曲着;有的像波浪型的随着水波一摇一摆,好像在卖弄什么……总之,它们的形状千奇百怪。特别是水深、水浊、水面波动时就更难分辨和发现它们。”文章结尾很好,强调绿色发展,保持生态平衡,符合习总书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 令人欣喜的是,这种状况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积极果断的措施,此后禁止捕捞,同时要求科学喷洒农药,尽量减少了农药的二次污染,经过这样长期的管控,现在的泥鳅、黄鳝、青蛙等鱼类、益虫得到了有效恢复,生态得到了基本平衡”。好文推荐共赏【丁香编辑 德年黄土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德年黄土地        2025-07-03 17:01:02
  这是一篇怀旧散文,作者叙事清晰,感情充沛,饱蘸浓墨地描写了儿时叉泥鳅、捉黄鳝的经历与童趣,也是南方人儿时生活的缩影。
2 楼        文友:德年黄土地        2025-07-03 17:01:32
  文章结尾很好,强调绿色发展,保持生态平衡,符合习总书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 令人欣喜的是,这种状况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采取了积极果断的措施,此后禁止捕捞,同时要求科学喷洒农药,尽量减少了农药的二次污染,经过这样长期的管控,现在的泥鳅、黄鳝、青蛙等鱼类、益虫得到了有效恢复,生态得到了基本平衡”。
3 楼        文友:闰土        2025-07-03 18:18:48
  写活了泥鳅和黄鳝,作者语言好,写意深刻,文章形象生动,处处打动人心。
4 楼        文友:闰土        2025-07-03 21:17:07
  文笔好,请加我微信 13098166075 闰土。
5 楼        文友:蓝色光影        2025-07-03 21:31:44
  文中作者对儿时捉黄鳝的经历写得生动形象,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我都不由得想起了我儿时捉黄鳝、捉泥鳅的趣事。好文欣赏,谢谢作者分享。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